何子友:打跑過土匪頭子,酒量賽過許世友,離休後堅持練功至103歲

2020-12-05 史來賞鑑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代表著中國武學得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卻寥寥無幾。在我軍的歷史,有一位巾幗俠女英雄。

論江湖地位,她是武當太和拳的正式傳人,其名被列入日本所寫的《中國武術史》,連少林出身的許世友都不是她的對手。論為國,她參加革命幾十年,丈夫周子昆犧牲後依然忍痛工作,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戰時期都為黨和軍隊作出了貢獻。

這位巾幗俠女英雄就是何子友,她有很多的稱號,比如"雙槍何姑娘"、"何鐵拳"、武術團教官、食品廠廠長、新四軍參謀長周子昆的遺孀等等。對何子友而言,她只有一個稱號,這個稱號就是革命戰士。

少年偶遇高人習得絕世武功

何子友來自四川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很小的時候,何子友就被送到了縣城的一個武館當雜役。

當時的蒼溪縣十分熱鬧,而何子友所在的武館是聚集武林高手的地方,在這裡有前清的宮廷侍衛、以前達官貴人的護衛、走南闖北的鏢師還有一些混跡三教九流的奇人異士。

當時武館當家李德源在江湖上威名赫赫,身上有四大神功,被稱為"聖手北腿李老五"。李老五有一名為鶯鶯的女兒,和何子友甚好。在長期的接觸過程中,李德源發現何子友很有悟性而且身板很適合練武。不久,何子友正式拜師,跟著李德源練武。

經過十餘年的艱苦練習,何子友學到了李德源身上的大部分武功,成為"太和門派"的傳人。在何子友練武期間,革命的熱潮也傳到了四川,何子友參加了"少先隊",她一邊練武一邊積極完成組織交代的事項。

在許多掩護和偵查任務中,何子友總能憑藉高超的武功和敏捷的身手制伏國民政府士兵,圓滿的完成任務。

長徵路上大發神威

到了二十歲時,由於父親參加革命在家鄉被國民政府當局殺害,何子友繼承父志加入了紅軍,被編入紅四方面軍的獨立婦女團。

在部隊,何子友很快練出了精準的槍法,百步穿楊加上敏捷的身手,讓何子友在多次作戰中打的敵人抱頭鼠竄。"雙槍何姑娘"的威名傳遍了整個川陝邊區,四方面軍領導徐向前也曾多次表揚何子友。

作為婦女獨立團的武術教官,何子友在閒餘時間通常會組織戰士們練武,當時四方面軍的紅軍戰士大多都會一些刀、槍、棍、棒和簡單的腿腳功夫。

四方面軍的戰士們對何子友十分敬重,都稱呼她為"何鐵拳"。長徵途中,部隊要經過一座大山,山路被當地佔山為王的土匪堵截。

為了爭取時間讓部隊快速通過,團長帶著何子友和土匪頭子談判。在談判時,早已聽聞何子友江湖威名的土匪頭子提出要和何子友比武。

何子友贏了紅軍才能通過,何子友欣然答應。何子友使用"排五毒殛手",很快就把兩個土匪打倒在地。

土匪頭子十分鬱悶,還是讓出了道路。紅軍大部隊快速通過後,心有不甘的土匪頭子違反承諾,派騎兵追上了負責殿後的何子友和十餘個受傷的女兵。

土匪看到是女兵,騎著馬把何子友等人分割成了幾個部分,圍著女兵肆意揮舞著大刀,對著被圍的女兵公然起鬨。

何子友十分鎮靜,經過觀察後,她躍然而起,連出三招,直接直接把三個土匪騎的馬直接拍倒在地,落在地上的土匪瞬間成了俘虜。其他土匪見此大驚失色,頭也不回地丟下被俘的夥伴逃跑。何子友在執行任務時冷靜沉著,有勇有謀。

在危急時刻沒有使用蠻力,而會看準時機在合適的時候出手,順利為戰友解圍。此時的她已經不僅是個武林高手,更是出色的紅軍戰士。

恩愛夫妻慘遭不幸

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後,何子友結識了時任紅一方面軍五軍團副參謀長的周子昆。兩人被彼此吸引,很快就訂下了海誓山盟。在組織的同意後,兩人在延安結婚。

兩人的婚禮簡樸又隆重,除了中央領導人到場祝賀和大大的喜字,兩人的婚宴與平常的宴席並無特別之處。

婚後兩人並沒有沉浸在蜜月中,很快就投入了各自的工作。在延安的周子昆身兼數職,工作繁忙。何子友當時是紅軍被服廠的領導人,她一邊努力工作,一邊默默地操持家務。

抗戰爆發後,周子昆、項英率領三十多名幹部前往皖南,這群人成為組建新四軍的重要力量。何子友在1938年也來到皖南,任新四軍的排長。

夫妻兩人在皖南團聚,一起為抗戰事業奮鬥。1939年,何子友與周子昆的愛女誕生。兩年後,皖南事件爆發。

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軍長葉挺被俘,周子昆和項英等人突圍到了安徽涇縣的蜜蜂洞。由於叛徒劉厚總的出賣,項英和周子昆等人被害於洞中。

事件發生後,何子友悲痛不已,況且她身懷周子昆的遺腹子。堅強的她強忍著悲痛,在生下孩子後,她把兩個孩子託付給後方的同志,自己繼續參加革命工作,她繼承了丈夫的遺志,繼續完成丈夫所未盡的革命事業。

在此後的工作中,她化悲痛為力量,先後在新四軍、山東解放區、東北解放區主持重要的後勤工作。在建國後長期在上海地區擔任食品廠、油漆廠等經濟單位的負責人,為我國的經濟復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酒量賽過許世友

許世友和何子友算是武林同"道"中人,兩人經常一起喝酒比武,關係非常不錯。有一年許世友的妻子田普過生日,特地請來何子友陪他一起喝酒。

兩人用酒杯喝的不過癮,就在拿來菜盆子,把白酒倒進盆子裡,蘸著饅頭吃,很快兩人就把饅頭吃光,酒也被蘸得乾淨。

田普來勸許世友,說兩人喝酒分不出高低。許世友卻笑著說自己應該喝不過何子友。許世友能喝酒是人所共知的,何子友是極少數能讓許世友在喝酒上服輸的。

武功和酒量都是頂級水平,在上陣殺敵方面也不輸任何男人,何子友身上的俠義氣質是罕見的。

沒有一部武俠小說在傳奇性上堪比何子友真實的人生經歷,何子友身上那種為國為民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大俠之道。

何子友在1969年正式退休,她在離休後依然不忘鍛鍊,在古稀之年後依然保持著練武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好習慣。

堅持每日練功的她在耄耋之年依舊十分健康,在4年前,俠肝義膽的革命戰士何子友安然離世,享年103歲。

文/羽昕

相關焦點

  • ''紅軍花木蘭''何子友,打仗殺敵不亞於年輕男子,28歲守寡到103
    所以何子友二話不說,果斷出手,先後擊斃了四名日軍,成功地抓獲了偽軍,後來還從偽軍口中得知了日軍的重要情報。這件事也得到了徐向前的高度評價。又有一次,何子友率領百餘人,到深山去掃墓。但遇上五百多強盜,何子友卻鎮定自若,毫不慌張。於是讓一百多名士兵先按兵不動,自己從敵人背後,繞過土匪的營房,捉住土匪頭目,在五百人中取上將首級。匪軍一群一群地奔逃,紅軍大勝多敵少。
  • 周總理的酒量有多大,曾喝倒許世友,卻喝不過美女翻譯
    許世友的酒量之大,有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紅四方面軍總政委的陳昌浩的話為證。 曾經有一個時期,紅四方面軍實施「禁酒令」。1933年1月23日,許世友率紅34團解放了川北重鎮巴中。之後的第四天是農曆正月初一,他在參加團部會餐後,找到老部下吳庭輝要酒喝。 吳庭輝為許世友舀了一臉盆玉米酒。
  • 一張照片帶你看《林海雪原》裡土匪頭子座山雕的真實面貌是啥樣
    老奸巨猾的他經過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的渲染,成為了眾多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土匪形象代表。歷史上真有座山雕這號土匪嗎?答案是肯定的。座山雕是民國時期東北地區有名的土匪。他的名字叫張樂山,座山雕是他的外號。張樂山出身於土匪世家,兩歲時就在哥哥的帶領下加入了土匪行列。長大後的張樂山練就了三項絕技,並憑此當上了土匪頭子。哪三絕?槍法、眼力和輕功!
  • 土匪的「黑話」你能聽懂多少?與土匪的對白,可謂是相當經典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所以,東北地區的土匪「事業」愈發興盛。因地域不同,這些東北強盜又被老百姓稱作鬍子、響馬。時至今日,若在上了年紀的東北老人面前提起「鬍子」,這些見多識廣的老人家定會坐下來侃侃而談,為你講述東北山林裡的傳奇故事。說起軍閥時期東北勢力最大的強盜頭子,莫過於張作霖了。
  • 東北清末至近代 土匪的戰鬥力如何
    幼時家貧,父母將其賣給馬戲班子後,學會了耍刀舞棒,跑馬拉解,及笄時嫁給東海縣土匪頭子趙某為妾,始稱趙嬤嬤。1922年春,匪徒內部因分贓不均而生嫌隙,趙嬤嬤其夫其子均被同夥打死。她遂攜三個女兒潛回蘇北,將長女嫁給當地另一匪首為妻。同年臘月,匪婿及長女又被官兵擊斃,時年41歲的趙嬤嬤被500餘匪徒擁立為頭領。
  • 對越自衛反擊戰勝利,慶功宴許世友敬酒來者不拒,最後不知喝多少
    許世友將軍在1985年被診斷出患有肝癌,當時他的病讓醫療小組犯了難,肝癌的治療戒酒是必須的,但是喝酒是許世友將軍的終身嗜好,讓他戒酒比登天還難。對於戒酒他也早就明確表過態了,戒飯可以,戒酒不行。曾有人說許世友將軍是在上少林寺的時候學會喝酒的,那時他才8歲,而且他在少林寺只是個伺候和尚的小雜役,哪裡夠資格喝酒。
  • 許世友回鄉省親,叮囑妹妹:給我做口棺材放在偏屋,每年刷次油漆
    建國後,我國便進行殯葬習俗的改革。在1956年的中央會議上,曾有提倡火葬的《倡議書》在大家手中傳閱,在倡議書的最後還有一張空白頁,上面寫滿了名字。原來如果你同意在自己逝世後實行火葬,便將自己的名字籤上。許世友在將這份倡議書讀完後,並沒有籤上自己的名字,反而還表示對火葬不理解。
  • 王寶強30年後重回少林寺!穿練功服被贊接地氣,為練功把樹戳出洞
    王寶強30年後重回少林寺!穿練功服被贊不忘初心,為練功把樹戳出2個洞王寶強,6歲開始習武,8歲至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在少林寺裡,入門最初3年是基本功練習。冬季在凌晨5時起床跑步,夏季則提早至4時,周一和周二是素質訓練,從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區,再返回來,幾乎相當於一個半程馬拉松。早上做完基本訓練,下午還得學習文化課,晚上再將當天的訓練內容複習一次,在少林寺的6年中,王寶強只在過年的時候回過家!因為有這段經歷,王寶強鍛鍊出了強大的內心,還有一身的本領,這身本領讓他在演藝事業上有了很大的幫助!
  • 5歲還不會說話的王陽明,最後成為了聖人:平凡的你,該如何逆襲
    眼神迷離的王陽明,輕聲留下這句話後,便離開了人世。 01、江西平定土匪"老大",一舉成名。 相信王陽明打戰寧王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所以這裡講一個他在江西剿匪故事。 那時候的江西,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土匪多」。當時的兵部尚書王瓊向皇帝力諫,才讓王陽明來到江西平定土匪。
  • 許世友趣事逸聞:病危時親屬用筷子沾茅臺酒,許世友本能反應過來
    許世友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軍高級將領,在戰爭期間指揮和領導過一系列戰爭,立下赫赫戰功,為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此外,許世友將軍還是我軍當中十分幽默風趣的將領,民間經常流傳著他的趣事逸聞。
  • 河南神秘武術村走紅,100名武林高手隱居在這,用石頭砸身體練功
    一個神秘的小村莊,上至七旬老者,下至五歲孩童,竟然有100多人習武。近日,隨著太極掌門馬保國與搏擊愛好者比武30秒被KO的事情不斷發酵,傳統武術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位於河南洛陽安樂鎮的軍屯村,也因大量村民練習武術,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武術村」。
  • 土匪為啥叫囂其巢穴連神仙也攻不進?最終卻被這兩個字攻破!
    1949年解放大西南的戰役打響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潰退。蔣介石指示國民黨特務大肆收羅散兵遊勇,地痞、流氓,組織名目繁多的土匪武裝,發動武裝暴亂。他們包圍、襲擊解放軍和地方各級政權,殺害地方幹部、工作人員、徵糧工作隊員,焚毀搶劫倉庫、監獄,企圖頑抗到底。
  • 車隊護送許世友靈柩回鄉,全程晝伏夜行,禁止鳴笛奏樂,禁止迎接
    務必保密 許世友將軍的告別儀式和入殮儀式結束後,他的靈柩被被運往華山飯店16號樓停放,南京軍區許世友治喪辦公室配了司令部警衛營前去負責保衛任務
  • 每天堅持跑15公裡!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 傳奇將軍許世友被特批土葬家鄉,墓前是五虎山,故居有「避匪洞」
    將軍病逝後,中央批示「許世友將軍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人物,特殊對待,準許他回老家土葬」。1985年11月9日將軍魂歸故裡,長眠在了新縣田鋪鄉許家窪萬紫山下的來龍嶺上。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於新縣田鋪鄉許家窪。少年時放過牛,讀過私塾,曾拜少林寺雲遊武僧為師,練就一身武藝。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了黃麻起義。
  • 東北惡匪「滾地雷」,是如何當上土匪的?最後卻被親兄弟打死!
    東北惡匪「滾地雷」,是如何當上土匪的?最後卻被親兄弟打死!「滾地雷」是個匪號,他叫張志平。其實他就是個小土匪,原本不值一提,但比較有趣的是,他最終是被叔伯兄弟打了一槍,逃到家裡後又被親兄弟補了一槍給打死的。
  • 他是土匪出身的抗聯名將,壯烈犧牲後,被暴屍三日、割下頭顱
    在年幼的時候,汪亞臣的父親就去世了,後來就跟隨他的母親闖關東,來到了黑龍江五常,不久後,他的母親又因病去世了。失去父母的汪亞臣為了活下去,在13歲的時候,就去地主家放豬種地。到15歲的時候,汪亞臣就去葦河做了一名伐木工。在這裡,他受盡了欺凌和壓榨。不堪忍受這種壓迫的汪亞臣,不久後,就逃離了伐木場,又重新回到了五常。
  • 103歲老和尚出家81年 10年抄「血經」20部(圖)
    歲,出家81年,禪宗尊宿本煥今天在深圳弘法寺喜迎「3歲」生日,他接受本報採訪爆「秘聞」  連續「不倒單」91天不睡不倒  本報首席記者 樊克寧 本報記者 鄧瓊  {今天,11月7日,是禪宗尊宿本煥長老103歲誕辰日。
  • 武功力壓許世友,晚年又創建特警部隊
    在耿飈加入紅軍後,那一身功夫也有了用武之地,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徵之後,耿飈率領的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承擔了最艱巨的開路先鋒任務,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遇上攔路的敵人,更是打得血肉模糊。在長徵路上最慘烈的湘江戰役中,紅四團全體官兵捨生忘死,擊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可是,敵人在督軍的威逼下,又發動了更猛烈的攻擊,紅四團的陣地開始逐個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