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的「黑話」你能聽懂多少?與土匪的對白,可謂是相當經典

2020-12-04 指點江山

受《林海雪原》的影響,筆者兒時常與小夥伴「對暗號」:「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然而,當時年齡尚幼,搞不懂這些暗語的真實含義。

今天,筆者便帶大家回到舊社會的白山黑水,讓我們共同領略百年前東北地區另類的「黑話文化」。

明清時期,東北地區尚未得到全面開發,所以,東北山區尚屬「山高皇帝遠」的無法地帶。由於物產豐饒,民風彪悍,所以,山區中湧現了不少以沒本生意為生的強盜。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所以,東北地區的土匪「事業」愈發興盛。因地域不同,這些東北強盜又被老百姓稱作鬍子、響馬。

時至今日,若在上了年紀的東北老人面前提起「鬍子」,這些見多識廣的老人家定會坐下來侃侃而談,為你講述東北山林裡的傳奇故事。

說起軍閥時期東北勢力最大的強盜頭子,莫過於張作霖了。

早年張作霖只是個混跡於山林的小嘍囉,不過他天生有一副機靈的頭腦,以及狠辣的手段,這些潛質使張作霖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靠周旋於各大軍閥、外國人之間,逐漸躋身民國軍閥的行列,成為手握三十萬大軍的奉天大帥。當然,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雖張作霖早年曾做過打家劫舍的買賣,但他守護國土、開發東北的功勞是不容忽視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東北土匪是如何崛起的呢?

清遜帝被逼退位後,剛剛結束了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國家時局不穩,以至於,軍閥割據,四方擾攘。自日本人入主關外,直到日軍全面投降,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東北地區的局面十分混亂。當時的社會相當紊亂,沒有任何勢力能夠控制住東北地區的局面,以至於民間的鬍子愈發猖獗。

據統計,鬍子最鼎盛的時期,東北一百五十四個縣城(旗)裡,起碼有三分之一被土匪勢力滲透,成為強盜的根據地。在民間小說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土匪仗義疏財、殺富濟貧的故事。殊不知,這種情況實屬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響馬,都是見錢眼開的傢伙。

在當時,東北百姓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有錢的怕綁,有姑娘的怕搶,走路的怕劫,出門的怕攮。」就像是電影裡的那句臺詞一樣,東北地區的老百姓出了家門,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土匪給劫了,連一點徵兆都沒有。從老一輩人的描述中可知,這些土匪的行徑比之日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往往會因為糧食和錢財對同胞揮舞屠刀。

一些規模較小的土匪窩,攔在大路上劫掠往來的行人;

一些規模較大的山寨,則會傾巢出動劫掠農村甚至小鎮。

若老百姓不加以反抗還好,但凡無辜群眾作出反抗,土匪動輒便要殺雞儆猴,甚至屠村屠鎮,連老幼婦孺都不放過。

新中國成立後,看到了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東北百姓,出於穩固東北根據地、穩定社會治安、保護群眾的角度考慮,我軍開始對東北地區的土匪武裝進行清剿。《林海雪原》的故事,講的就是我軍戰士深入老林,與盤踞在山林深處的土匪們鬥智鬥勇,最終取得勝利的剿匪戰役。在《林海雪原》中,奇襲奶頭山、智取威虎山等故事膾炙人口,令人大呼過癮。

在這些故事裡,我們時常會看到土匪們操著一口晦澀難懂的「暗語」,也就是「東北黑話」。在我國的地方文化中,東北文化素以幽默和接地氣著稱。

可以說,「東北黑話」是東北地區最具「黑色幽默」的文化產物:

「槍是梗,彈是花,一無姓來二無家;走著吃打著花,江湖路上是一家」、「一座玲瓏塔,面向青山背靠沙,地上有的是米,唔呀有根底。」

這些黑話,就像是極具東北特色的「Rap」一樣,還有幾分「貫口」的意思。如果沒有背後殺人越貨的本質,恐怕這些詼諧的暗語亦會被收錄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名錄中。在《智取威虎山》一折裡,孤膽英雄楊子榮深入土匪窩,與土匪說的那段對白,可謂相當經典。

那麼,這段黑話背後的含義又是怎樣的呢?

「天王蓋地虎!」土匪見楊子榮來者不善,是以用這句話來個下馬威,其意為:「你小子膽子不小,竟敢跑到山上氣你爺爺。」

楊子榮則以「寶塔鎮河妖」做出回應,這句話的意思則是:「絕無此意,否則讓我掉進河溝裡淹死!」

土匪窩裡勾心鬥角,所以,土匪不敢相信楊子榮的來路,於是,便繼續做出試探:「野雞悶頭鑽,哪能上天王山!」這句話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是冒充成野雞的鳳凰,來路不正。

楊子榮辯解道:「地上有的是米,餵呀,有根底!」就是說有證據證明自己絕不是「水線子」(間諜),是正牌的土匪。

見楊子榮對黑話「門清」(瞭若指掌),土匪便開始盤問他的來歷:「拜見過阿媽啦?」這是在問楊子榮,有沒有結拜的土匪頭子。

這次楊子榮賣了個關子,欲擒故縱道:「他房上沒瓦,非否非,否非否!」這就是在說與他對話的土匪級別不夠,沒到正堂自己不會輕易地說出來路,也就是求見土匪頭子的意思。

於是乎,土匪最後試探道:「麼哈麼哈?」詢問楊子榮曾在哪座山頭做事。

楊子榮說道:「正晌午說話,誰還沒有家?」意為許大馬棒的山頭。

這一番對話之後,土匪終於認同了楊子榮的身份,來到座山雕面前說了句「好叭噠」,意思是楊子榮這傢伙絕對是「內行人」,不是奸細。

楊子榮闖過了這一關,所以,就有了與座山雕面對面的機會。

從這個橋段中我們可以看出,近代的東北土匪絕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來的,起碼要進行黑話、把式和槍法的「系統化訓練」,其中,黑話是最重要的一門必修課。如果「黑話」不及格,搞不懂土匪窩裡的規矩,沒準就會被行裡人「插了」(就是捅死的意思)。

打個比方來說,兩個土匪在山上偶遇,見了面自不能像普通老百姓一樣問一句「吃了嗎」,而是要進行黑話的較量。先問話的那個,往往會中規中矩地說聲:「你是誰?」倘若對方回答了一句:「我是我!」那便相當於主動承認自己是土匪。

既然兩人是同行,就沒必要相互提防,所以,要向對方表達善意:「壓著腕!」意思是我有一把手槍,可並沒有瞄著你的腦袋。對方若心領神會,就會答一聲「閉著火」,意思是我的槍裡雖有子彈,但還沒有上膛。這樣一來,兩個山裡來的土匪便完成了「盤道」,起碼不會因身份不明而打起來。

當然,如果一方不熟悉這套黑話,便會被對面認作老百姓,自免不了一番劫掠。

黑話中的不少暗語是比較接地氣的,單從字面上我們就能揣摩出裡面的含義。

例如,「要一碗海」或「搬一碗漿子」的意思就是來碗酒水;

「換一身葉子」的意思就是換套行頭;

「報個蔓」或「亮個腕」無疑是「盤道」的開場白,讓對方說出姓名和來路。

想要投奔某個山頭,不能直接說投靠,要以「掛柱」來指代入夥。所謂「拔香頭」,就是與原來的山寨分道揚鑣。土匪在看到漂亮且身材好的姑娘時,往往會評價其「盤亮條順」。

實際上,「黑話文化」遠不止暗語這麼簡單,還有許多令外行人一頭霧水的規矩和動作。例如,「叫棍」就是一種暗號,一方用木棍敲擊三下,作為回應另一方也要用木棍敲擊三下,雙方在不知不覺間就已完成了信息的傳遞。

在當時的東北山林裡,除了土匪遍地外,還有不少黑店。

這些黑店,就像是《水滸傳》中孫二娘開設的酒家一樣,雖不至於做人肉包子,但用蒙汗藥把行人放翻的把戲卻是每天都在上演。土匪打家劫舍,賺了錢後難免要到酒店裡享受一番,倘若他們來到了「行內人」開設的黑店,便會遵循一套特殊的規矩,免遭黑店的荼毒。

一般來說,黑店老闆若看見客人帽簷朝天,便知道這夥人只是在店裡吃個便飯;若客人的帽簷朝下,就是要在這裡住一宿的意思。顯然,這套規矩就是在告訴黑店老闆,我是「道上的朋友」,屬於「自己人」,別誤傷了「友軍」。

《林海雪原》中的楊子榮,其原型便是剿匪英雄楊宗貴。

這位山東大漢在加入剿匪小分隊後,向土匪學習了這套黑話,並靠這項本事順利打入敵軍內部。遺憾的是,在一次剿匪的鬥爭中,楊宗貴因手槍撞針失靈,犧牲在敵人的子彈下,沒能看到東北強盜被剿滅的那天。

時至今日,當我們戲說那些林中黑話的同時,亦要緬懷那些奮鬥在剿匪前線上的英雄,正是他們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為東北地區換來了繁榮昌盛。

參考資料:

【《林海雪原》、《東北土匪》】

相關焦點

  • 【小沙課堂-科普篇】黑沙你不懂的行業黑話
    說到黑話,自然會想到智取威虎山電影中土匪與楊子榮間的經典對白。土匪:天王蓋地虎!(你好大的膽!敢來氣你的祖宗?)楊子榮:寶塔鎮河妖!(要是那樣,叫我從山上摔死,掉河裡淹死)土匪:野雞悶頭鑽,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楊子榮:地上有的是米,餵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 BANDIT(土匪)圖文辨別
    讓大家看圖認識怎樣辨別土匪 但這並不等於國際標準 純屬個人見解  畢竟這家是選育土匪 之前我也寫過一篇關於土匪的文章(《關於土匪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裡搜索看看)文中最後是介紹我們的笑臉土匪(Smiley Face Bold Striped Project) 最近我發現很多看過文章的人誤認為土匪就一定得有笑臉頭紋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 東北清末至近代 土匪的戰鬥力如何
    初時,土匪劫村時還偶放幾槍,混成旅的官兵總是循槍聲星速追殲,後來土匪遂不敢鳴槍,但山村多狗,夜間狗吠之聲常能標明土匪的流竄方向,混成旅聞狗吠而猝伐,輒令土匪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經過兩年多的清剿,多股土匪失去穴巢,如鳥獸散,惟以孫美珠為匪首的匪夥,仍以抱犢崮頂為營壘,困獸猶鬥。
  • 一張照片帶你看《林海雪原》裡土匪頭子座山雕的真實面貌是啥樣
    老奸巨猾的他經過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的渲染,成為了眾多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土匪形象代表。歷史上真有座山雕這號土匪嗎?答案是肯定的。座山雕是民國時期東北地區有名的土匪。他的名字叫張樂山,座山雕是他的外號。張樂山出身於土匪世家,兩歲時就在哥哥的帶領下加入了土匪行列。長大後的張樂山練就了三項絕技,並憑此當上了土匪頭子。哪三絕?槍法、眼力和輕功!
  • 《亮劍》中的魏和尚為什麼會死在土匪刀下?
    電視劇《亮劍》第二十集魏大勇外號魏和尚去師部送信,在途中被即將加入新二團的黑風寨土匪二當家的給殺害了,一個抗日英雄沒死在日本子刺刀下,卻死在自己的同胞的槍下,從此斷送了光輝的一生。江湖中的兒女,不在乎你有多大本事,關鍵在乎你有多少頭腦,在江湖裡,聰明的人往往不吃眼前虧,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就是這個道理,何必拿雞蛋去碰石頭,沒有十足的把握,吃虧的是自己不是別人。有一個朋友給我說過,在江湖上混,不免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禍事,一個人時,我向你低頭,給你當兒子孫子都行,總有一天,你也有一個人的時候,在有本事的人也不會防備他人的暗算,那時我在好好的收拾你。
  • 東北惡匪「滾地雷」,是如何當上土匪的?最後卻被親兄弟打死!
    東北惡匪「滾地雷」,是如何當上土匪的?最後卻被親兄弟打死!「滾地雷」是個匪號,他叫張志平。其實他就是個小土匪,原本不值一提,但比較有趣的是,他最終是被叔伯兄弟打了一槍,逃到家裡後又被親兄弟補了一槍給打死的。
  • 桂林密林深處的土匪窩,天然溶洞造型精美,驢友:土匪也太難了
    從清朝末年開始,各地便開始出現土匪,他們佔山為王,以打家劫舍為生,憑著山地之險,連官兵都拿他們沒辦法。到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連連,百姓的日子更加艱難,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加入土匪的行列,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當地百姓帶來連極大的災難。各地土匪多如牛毛,有名的無名的各行其道,廣西也不例外。
  • 土匪為啥叫囂其巢穴連神仙也攻不進?最終卻被這兩個字攻破!
    但剛剛離開竹梯,三個人都未來得及站住腳,就全被隱蔽在洞口內側的土匪用大刀砍了下來。緊跟在後面往上爬的,也同樣被砍下竹梯。轉眼間,10多名突擊隊員全都在洞口遭到大刀和子彈襲擊,從數丈高的峭壁上栽了下來。整個第一突擊隊未曾有一人能在洞口向裡衝進一步。鮮血,充滿了洞口,濺滿了下面青白光裸的石壁。
  • 湘西土匪大溯源:始於清末團練,適於山川地理,最終原因是什麼?
    有史可考,最早出現的一股土匪,沅洲府是在清同治年間,在帽子坡一帶出現直接危害百姓的土匪以後,清統治者雖屢次徵剿,但總是此起彼伏,時東時西,不能徹底平息。清末民初,漸漸成了氣候。湘西大山層層,地勢切割辦團練,成了土匪的護身符。
  • 民國四大土匪,三個被剿滅處死,一個成為國家統治者
    比如民國四大美女、民國四大美男、民國四大家族、民國四大才女等,這些都是比較文藝儒雅的,除了這些之外,其實還有比較暴力血腥的,比如有民國四大土匪,這些土匪都是為害一方的霸主。白朗:之所以把白朗成為土匪,是因為他反對袁世凱,當時民國政府是袁世凱作總統,凡是跟政府作對的自然就是土匪了,白朗雖然說是土匪,不過卻很有軍事能力,他跟北洋軍隊的作戰過程中,他聲東擊西、虛虛實實的戰法,讓20多萬北洋軍吃了大虧。
  • 答案:連土匪都是專家級教授
    伊格爾·塔姆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到集市上想買一老母雞,結果被土匪給抓住了,為了讓土匪放過自己,伊戈爾·湯姆說自己是大學的教授,這次來到集市上,只是為了買一隻老母雞。              土匪對伊戈爾·塔姆的話自然不相信,但是為了辨別他的身份,我對伊戈爾·塔姆說:你說你是大學的數學老師,我現在考考你,如果你做對了我就放了你,                                                               如果你做錯了我就開槍殺了你,伊格爾·湯姆只好點頭答應,畢竟有槍指著自己呢。
  • 土匪開人肉包子鋪 15名解放軍戰士遭暗算
    「老大爺,你能不能添點燈油?」小王道,「火一跳一跳的晃得人眼花。」        「這年頭油貴如金,」老頭說,「能省一點算一點。」        「你這包子是什麼餡的?」張遼生問。    「解放軍眼力好,還看不出來嗎?」老頭狡黠地反問道。 太暗了,看不清。」小王搶著說,「好像不是豬肉。」
  • 湘西土匪佔據一塊「飛地」,搶走三名年輕女子,輪番蹂躪迫害致死
    但是,由於羅溪是武岡鞭長莫及之地,天高皇帝遠,在太平年月還好,一到亂世之秋,這裡就成為湘西各路土匪眼中的香餑餑。民國時期,土匪蜂起,遠至貴州,近到羅溪周圍各縣的土匪們,紛紛將目光投向羅溪。土匪們你來我往,明爭暗奪,奸淫擄掠,羅溪人民的生命在土匪眼中草芥不如。很多村寨:房屋被燒,東西被搶,男人被殺,女人被奸,羅溪一時間成為人間地獄。民國八年(1919),江口慣匪頭子蕭仁庭,帶領匪徒三百多人攻打大麻溪,把皮嶺和大麻溪的幾十座房屋付之一炬,因燒殺而死於非命的群眾達到一百多人。
  • 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土匪頭目,幹出一票大案震動全世界
    民國時期兵荒馬亂,散兵遊勇多,土匪也多。民國時期著名的土匪有很多,比如張作霖、馮德麟、孫殿英等軍閥都當過土匪,還有影視作品中大名鼎鼎的土匪「座山雕」。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匪不計其數,但要論哪個土匪的國內外知名度更高,恐怕非製造了「臨城劫車案」的孫美瑤莫屬。
  • 抗戰後東北土匪有多猖狂?大炮好幾百,1000人就敢攻打縣城
    必須爭取在最短時期內,堅決徹底的肅清土匪,發動廣大農民,建立鞏固的後方,以支援長期鬥爭。」東北聯軍總部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剿匪工作做了重新部署,劃分區域,決徹底的清剿各地土匪。
  • 殞命大廈土匪趣味新戰術,有好基友的可以試一試!
    導讀:殞命大廈土匪趣味新戰術,有好基友的可以試一試! 日前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在de_vertigo(殞命大廈)這張地圖上開發的土匪新戰術,比較適合娛樂局,不過這個戰術還是非常好玩的。
  • 何子友:打跑過土匪頭子,酒量賽過許世友,離休後堅持練功至103歲
    在許多掩護和偵查任務中,何子友總能憑藉高超的武功和敏捷的身手制伏國民政府士兵,圓滿的完成任務。長徵路上大發神威到了二十歲時,由於父親參加革命在家鄉被國民政府當局殺害,何子友繼承父志加入了紅軍,被編入紅四方面軍的獨立婦女團。
  • 他是土匪出身的抗聯名將,壯烈犧牲後,被暴屍三日、割下頭顱
    然而,就在汪亞臣剛回到五常不久後,就被土匪東雙勝看中,並收留了。自此,汪亞臣救跟隨東雙勝上山當了一名土匪,報號「雙龍」。在1929年春,駐紮在吉林的東北軍26旅34團,來到夾信子清剿東雙勝土匪隊伍,這群烏合之眾,很快就被擊潰了。土匪隊伍被打散後,年僅15歲的汪亞臣也隨即被俘了,就被留在了東北軍中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