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大西南的戰役打響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潰退。蔣介石指示國民黨特務大肆收羅散兵遊勇,地痞、流氓,組織名目繁多的土匪武裝,發動武裝暴亂。他們包圍、襲擊解放軍和地方各級政權,殺害地方幹部、工作人員、徵糧工作隊員,焚毀搶劫倉庫、監獄,企圖頑抗到底。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盤踞西南的大土匪周燮欽拉起了「中華民國川湘黔忠義救國軍」的旗號,自封「司令」,利用「保糧保民保命」的口號欺騙當地群眾,瘋狂與解放軍為敵。
周燮欽不同一般的土匪,他不僅讀過大量中外書籍,有些學識,且頗有心計,善於籠絡人心。
1950年2月,解放軍一個徵糧隊從瀘州路過,遭到周燮欽匪徒的團團包圍及襲擊,解放軍將士浴血拼殺,終因眾寡懸殊全部遇難。周匪得手後,將搶來的大量稻子一點不留,全部分發給了當地村塞的窮人。眾土匪大為不解,周燮欽卻高深莫測地說:「這叫收買人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為周匪施展了「狡兔不吃窩邊草」等策略,加上他善於盅惑人心,有很大欺騙性,一些不明真相的山民常常暗中保護他。
1950年,周燮欽率領的土匪武裝,與解放軍一支剿匪部隊遇個正著。雙方一交手,周匪的這些烏合之眾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他率領700多名殘匪及約有百人的所謂「娘子軍支隊」,慌忙逃進了在當地有「天險中的天險」之稱的妯娌山二星洞。
由於妯娌山地形極為複雜,解放軍沒有貿然進擊。一時,周匪得意忘形,揚言二星洞固若金湯,神仙也攻不進去。他還吹噓說,這世上罕見的險要地形「能抵十萬大軍」!
其實周燮欽也非完全吹牛,這裡的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二星洞地處妯娌山南部,因兩個山洞孤零零地懸在數十丈高的大山絕壁上,遠處望去猶如掛在天上的兩顆星星,被當地人稱作「二星洞」。其中,大洞的洞口在石壁中間,上面距山頂10餘丈高,下面距地面更是高深莫測。
那地方真怪,光溜溜的絕壁上硬是不長一棵草,沒有一根藤葛,仿佛從頂上一刀齊刷刷切下一般。在洞口的下方,有一道稍稍有點坡度的數丈高的衝水溝,溝裡同樣是陡壁峭巖。在山水衝刷而成的石槽上,只有早年為進洞挖藥材的山民鑿下的兩個踩腳的淺坑,這就是進入匪巢唯一的通道。
小洞在大洞上方約兩丈,像是大洞的一個「射擊孔」。要想進入小洞,只有先入大洞,再沿大洞裡面一條險惡的小道側著身子,方能鑽進上面的洞子裡。
這個土匪巢穴的地形,同以兇險出名的華山相比真是毫不遜色。
1951年10月28日夜10時,解放西南軍區某團及秀山、永綏、茶洞等6個縣大隊共3000人悄悄包圍了妯娌山。
團長盧國清、政委方群命令集中所有重火器,在緊靠妯娌山南面的二娘峰佔領了射擊位置,準備以火力從正面封鎖二星洞的大、小兩個洞口;命令部隊準備竹梯、繩索及隨身所帶的短武器,埋伏在妯娌山和二娘峰之間的一小片雜樹叢中。
29日早晨,戰鬥打響了。由該團偵察連和縣大隊組成的三個突擊隊,在猛烈火力的掩護下,發起強攻。
第一突擊隊30多人在突擊隊長王春河的率領下,首先從潛伏的地域躍起到達二星洞大洞口下面的衝水溝,倚著陡峭的石壁,把三張竹梯一直架到大洞的洞口。
王春河在前面第一個帶著突擊隊員們,扶著竹梯往二星洞大洞口爬上去。但剛剛離開竹梯,三個人都未來得及站住腳,就全被隱蔽在洞口內側的土匪用大刀砍了下來。緊跟在後面往上爬的,也同樣被砍下竹梯。
轉眼間,10多名突擊隊員全都在洞口遭到大刀和子彈襲擊,從數丈高的峭壁上栽了下來。整個第一突擊隊未曾有一人能在洞口向裡衝進一步。
鮮血,充滿了洞口,濺滿了下面青白光裸的石壁。第二突擊隊、第三突擊隊也都失利。整整一天的攻擊,剿匪部隊和縣大隊犧牲了數十人,結果沒有能消滅隱蔽在二星洞裡的一名土匪,沒有一名突擊隊員衝進大洞子裡去。
團裡當時沒有任何火炮配備,各個縣大隊就更談不上了。只能從下面往洞子裡扔手榴彈,但由於洞口太高,很難準確地投進去,而沒有扔進洞口裡的,反彈下來,反而炸著自己。
二星洞這些土匪的確有一定的戰鬥力,事後查明,周匪對解放軍的遊擊戰術還「頗有研究」。
原來,1949年蔣介石逃離成都前,親自批准大特務頭子毛人鳳,在成都北校場陸軍學校開辦「遊擊骨幹訓練班」,秘密聯絡西南各地擁有武裝的頭面人物,其中有各地豪紳、地痞、毒梟、匪首、保安團和警察頭子等上千人,進行軍事培訓。大土匪周燮欽,就是「遊幹班」骨幹分子。
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土匪所學的遊擊教程居然是抗日理論經典著作《論持久戰》及「遊擊指南」,而不是1933年蔣介石親手編寫的那本以消滅紅軍為目的的《剿匪手冊》。這和以往中央陸軍學校任何一屆學員所發的教材都不一樣。周匪對之更是視為珍寶,他潛心研究,甚至能大段背誦,所以對解放軍的一些遊擊戰法,也有些研究。這無形中增加了解放軍剿滅這股土匪的難度。
解放軍攻擊二星洞初戰失利後,周匪更加猖狂,他讓手下的「娘子軍」從洞口扔下來一封信,信中大放厥詞:「……你們即使來再多的軍隊,也休想把我們二星洞打下來,最後只能全都是白白送死,上來一個死一個,上來兩個死一雙。結果究竟如何今天你已該看清了。我周燮欽及全部弟兄,誓與你們血戰到底,誓與二星洞共存亡。」
面對周匪的囂張氣焰,團長、政委、六個縣大隊的大隊長,一起重新研究制定作戰方案。茶澗縣大隊長邵成捷提出改用兩個字的破敵之策——火攻:「在洞子下面堆上很多很多的溼柴禾,瞅準風向,點燃溼柴禾,濃煙自會順風鑽進上面的洞裡。我們從二娘峰同時用重火器,嚴密地封鎖洞口,不讓土匪用東西堵洞口。這樣,不怕周燮欽在裡面藏多深,也得被統統燻出來,不出來,就燻死!」
團長盧國清大聲叫好,但是,要把濃煙吹進洞去,必須要西南風。然而,入秋以後,半個月一直不見西南風的影子,什麼時候才會風遂人願呢?
當時,再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就決定連夜做好火攻準備,一旦西南風起,即行攻擊!參加會議的幹部,立即趕回自己的部隊,帶領戰士上山拾柴禾,找溼樹枝,連夜送到二星洞大洞下面的衝水溝裡。
第二天天亮時,已經在洞口下面的衝水溝裡堆起了小山一般、足足有幾萬斤溼柴,柴禾上面灑上了從附近幾個村子上群眾家裡收購來的幾麻袋幹辣椒,柴堆的底層澆了滿滿兩桶煤油。
所有這一切。二星洞裡的周燮欽等匪夥,夜裡一點都沒有發現,竟然一個也沒有出來打槍和騷擾。
現在,萬事俱備,只等西南風起了。說也湊巧,第二天中午剛過,突然颳起西南風!在秀山一直未見的秋雨,這天細細密密地伴著微微的西南風,飄飄灑灑地過來了。
這種突然的天氣變化簡直大大出人意料、來得太及時了!盧團長抓住戰機,命令立即點燃柴禾,命令二娘峰上的各種輕重火器封鎖住二星洞的大小洞口。
一時間,滾滾的濃煙帶著幹辣椒被烤焦後散發出的嗆人氣味,從大洞口下面小山一般的溼柴禾上升起,隨著微微的西南風直向二星洞大小兩個洞口裡面鑽。溼柴堆越燒越旺,上面騰起的煙霧越來越濃,強烈的幹辣椒味越來越嗆人。
不一會兒,二星洞裡的土匪開始被嗆得受不住了,下面的大洞口,有土匪抱著被子出來,想堵洞口。二娘峰解放軍火器不停地射擊,把剛出來的、想堵洞的土匪又打了進去。
10分鐘,20分鐘,1小時,兩小時……二星洞口終於扯起了白旗。剿匪指揮部重新組織突擊隊再次踩著長長的竹梯攀登上去,再也沒遇到任何抵抗。
進到洞裡一看,在通往洞口的每塊巖石後面,到處都倒著土匪屍體。「司令」周燮欽已被手下人擊斃,800餘名土匪,大多舉手投降,其中包括一個所謂娘子軍支隊100多名女土匪。至此,「川湘黔忠義救國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