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秘武術村走紅,100名武林高手隱居在這,用石頭砸身體練功

2021-01-09 常鏡頭

一個神秘的小村莊,上至七旬老者,下至五歲孩童,竟然有100多人習武。近日,隨著太極掌門馬保國與搏擊愛好者比武30秒被KO的事情不斷發酵,傳統武術再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位於河南洛陽安樂鎮的軍屯村,也因大量村民練習武術,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武術村」。那麼,這個「武術村」隱藏了如此多的武林人士,究竟有沒有實戰能力?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又是什麼樣呢?這兩天,小編來到了這個村莊,用鏡頭記錄下這裡不一樣的農村生活。

據了解,軍屯村因東漢末年曹操在此地駐軍屯墾而得名。之所以與武術結緣,據傳,該村祖傳武功「四面八方通背拳」的創始人是西漢末年的「沖天教祖」。後來,300多年前,到了明清時期,村裡唐、王兩姓的先祖在一位拳師的帶領下,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居該村,從那以後,「四面八方通背拳」便在洛陽流傳開來。

所謂「四面八方拳」,顧名思義,意思是指拳打四面,腳踢八方。練習該拳術成功後,習武者可以練成銅頭、鐵襠、鐵背等方面的硬功,不僅能夠強身健體,只要一出手威力驚人。如今,65歲的王留太是該村為數不多精通此拳法的拳師之一。身為軍屯村武術館的館長,他自幼習武,而且,50多年來每天堅持練功,期間從未間斷過,弟子遍布全村。

從拳術上來講,「四面八方通背拳」屬於少林派羅漢門的分支,相當於武俠小說中的「金鐘罩鐵布衫」。雖說這是一種以防禦為主的拳法,但如果進攻起來剛猛雄勁,讓人很難防範。不過,由於銅頭、鐵襠、鐵背等硬功練習起來難度較大,對很多習武者來說,基本上都要從「童子功」練起。特別是聞名天下的「鐵襠功」,除了要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外,還要在練功時用力拍打各個部位,來鍛鍊身體的抗擊打能力和爆發力。因此,練成「鐵襠功」的人,在人們眼中非常神奇,只要他一運氣,身上就會變得堅硬如石,無論別人用多大力氣去踢打襠部,他都絲毫感覺不到疼痛。

53歲的唐小成是王留太師傅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體重超過220斤的他,雖說外形看著虛胖,但功力相當了得。令人驚訝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和爆發力,他平時練習」金鐘罩鐵布衫「時,都會拿著石頭拍打身體,甚至在練習「鐵襠功」時也常常使用這種工具。而且,無論拍打身體上的什麼部位,他幾乎都會用盡全力。

每天夜幕降臨,忙完工作的村民回到家後,大家都會抽出時間聚在村裡比較空曠的地方切磋一下武藝。由於這種習慣已經堅持了很久,除了本村村民外,很多鄰村的人也經常來這裡觀看、學習。

拳法展示、實戰切磋,對軍屯村的村民來說,自打300多年前村裡開始沿襲練武的傳統後,這種場景幾乎每天都能見到。所以,針對最近一段時間「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實戰」這個熱點問題,唐小成表示,雖然大家都會遵守武德從來不會主動挑戰別人,但也絕對不會懼怕任何人的挑戰。(攝影:陳杰)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照片走紅 這仿佛一位武林高手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照片走紅 這仿佛一位武林高手2017-08-07 17:14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近日,一則「功夫樹蛙打自衛拳照」走紅網絡,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印度尼西亞攝影師埃迪•帕蒙卡斯(Edy Pamungkas)近日拍攝「功夫」樹蛙照片引發網友關注,照片中,一隻古怪的綠色樹蛙,在石頭上作出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自衛動作,與少林功夫動作如出一轍,仿佛一位武林高手。
  • 河南大爺的鐵襠功,看傻了無數外國人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這位大爺名叫王留太,2016年在河南洛陽市安樂鎮軍屯村辦了一家武術館,專門傳授鐵襠功。被媒體發現也不是頭一回,早在2018年其實已經有過關於他的報導。當時已經63歲高齡的他向我們展示出了不一樣的風採,除了上面展示過的獨自一人悶頭苦練,王大爺還會招呼另一個人執掌木樁往襠上砸。每每看到這一幕,我都抱有一個疑問:這是在練功,還是在自宮?
  • 湖北武警「95後」健身:街舞達人 武林高手(圖)
    湖北武警「95後」健身:街舞達人 武林高手(圖) 裴振東剛加入「街舞達人」健身隊時,由於身體略胖有些吃不消,訓練半個小時就氣喘籲籲、滿頭大汗。但因為對街舞的熱愛,他開始不斷地自我加壓,每天額外增加50個伏地挺身、50個仰臥起坐、堅持多跑1公裡,一堅持就是兩個月。最終,小朱順利地留在了街舞隊,他的體能成績也跨入了中隊前列。
  • 「武術兵器」渾天無影傘
    南宋年間,奸相秦檜設計陷害抗金名將嶽飛,又派人追殺嶽飛、高寵的後人,幸得武林高手拼死相救,嶽霆、高風才免遭毒手。幾經輾轉,嶽霆跟隨武當鼻祖張三丰、鐵傘怪俠古來稀、師爺古風春、呼延三絕習武練功,高風也被劍聖瘋僧收下為徒。十幾年以後,嶽霆習得一身蓋世武功,以鐵傘怪俠第四代傳人的身份闖蕩江湖,尋機為父洗冤,清除奸相。
  • 村民站水中撈魚似御劍飛行 簡直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村民站水中撈魚似御劍飛行 簡直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時間:2020-08-04 09: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村民站水中撈魚似御劍飛行 簡直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8月2日,河南南陽辛莊水庫,連日暴雨後,水流下來時將魚帶下來,不少附近居民拿著漁網到淺水位置等著撈魚。
  • 評書《白眉大俠》裡誰才是真正的武林第一高手?
    白眉大俠這套書後來又發展出了《新三俠五義》和《龍虎風雲會》,也算是經典的延續發展。關於這套書裡面誰才是真正的武林第一這個問題一直是眾說紛紜。當然這個和關公戰秦瓊一樣,肯定是不會有定論的。我們就在這裡把可能是最強高手的人物都分析一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一下誰更強。
  • 清末遼寧有30餘家鏢局 高手雲集不乏武術大師
    獨特的自然環境不僅賦予了遼寧人強健的體魄,武林高手也是薈萃雲集,其中不乏武術大師,如北鎮武當劍傳人宋惟一、朝陽鶴拳創編人許誠靈、復縣翻子戳腳大師於伯謙等。而此時遼寧武術的發展與傳播還處於一種無序分散的狀態,武術門派林立繁雜、派系相互排斥。  1931年遼寧成立國術館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武術由民間自發傳習開始轉入政府行政推廣。
  • 海陸豐民間「虎獅」以及武術文化
    「虎獅」班每到一地必先到武林世家、武林前輩參拜,執帖子的管事帶著四式禮品先登門參拜,然後,「虎獅」蹲低跪著進門參拜,完畢倒退而出,再在門口參拜三叩首,被參拜之武林前輩便行「雙手託起禮」並給管事紅包,同時燃放鞭炮,以示尊敬。「虎獅」班在出獅前要擇日拜祖師爺,拔「聖杯」問明:在某時某地開鼓。按常規,從哪裡開鼓便要在哪裡休鼓。「虎獅」班如果出獅就必須連出三年後才能休獅,不過,這由各門派靈活掌握、變通。
  • 天外來客「隱居」華師 壯漢搬不動鐵錘砸不開
    墜落在我國境內並被發現、保存下來的隕石數量非常有限,然而,在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有兩位天外來客隱居多年:梅縣隕鐵和陽江隕石。一所學校擁有兩大隕石,這在高等師範院校中很難得。作為實驗室裡唯一可以觸摸到的天體,雙隕石被譽為「鎮院之寶」。
  • 香港白眉派父子傳人:默默堅守 傳承中華武術
    新華社香港8月4日電 題:香港白眉派父子傳人:默默堅守 傳承中華武術新華社記者 章穎 蘇曉一個約20平方米的天台上,吊著一個沙袋,擺放著幾個沙包和鐵棍,潘國輝的手一下一下砸在沙包上,沒過多久手掌外側就已通紅
  • 海底動物中的「武林高手」
    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海底世界的武林江湖之中,動物們都各自練就了什麼樣的武功路數,又是如何實現逃生自衛的?善於偽裝又精於用毒的海底忍者——毒鮋這種魚叫石頭魚,學名叫毒鮋。它的體色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它平時活動不多,像一塊石頭一樣靜靜地等待獵物的到來,即使碰到天敵也能從容應對,因為它還有一招殺手鐧——毒。
  • 中國史上六大真實存在的武術高手,一人死後,全世界為其默哀
    第六名:黃飛鴻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濟世為懷的風範,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
  • 此人號稱日本的第一高手,奉命來挑戰中國的武術,卻被一位花甲老人...
    舉報   在抗日戰爭時期,湧現了很多的愛國英雄,他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紛紛走上抗日前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武術世家出身的武林高手
  • 金庸小說明教第一高手,晚年隱居深山,卻被女人算計而死,很丟臉
    論到金庸小說裡功績最大的一位主角,小編認為當屬《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此人當年在江湖之中做了三件了不起的大事,第一:光明頂獨戰六大門派,當時六大門派乃是武林最大勢力,張無忌此舉幾乎就是挑戰了整個武林;第二:團結武林人士,這一點十分了不起,張無忌憑藉個人的能力化解武林各大派對明教的仇怨,自此中原武林團結一心;第三:光復漢人江山
  • 何子友:打跑過土匪頭子,酒量賽過許世友,離休後堅持練功至103歲
    這句話代表著中國武學得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卻寥寥無幾。在我軍的歷史,有一位巾幗俠女英雄。論江湖地位,她是武當太和拳的正式傳人,其名被列入日本所寫的《中國武術史》,連少林出身的許世友都不是她的對手。
  • 柬埔寨男子被指巫術殺人 遭600村民用石頭砸死
    柬埔寨男子被指用巫術殺人,被600名村民用石頭砸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9日報導,柬埔寨南部茶膠(Takeo)省36歲男子普夫-索萬(Pov Sovann)被指用巫術殺死7名老人,被600名村民用石頭砸了6個小時後死亡
  •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引爆網友討論:仿佛一位武林高手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引爆網友討論:仿佛一位武林高手2017-08-07 16:42出處/作者:網絡綜合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照片中,一隻古怪的綠色樹蛙,在石頭上作出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自衛動作,與少林功夫動作如出一轍,仿佛一位武林高手。
  • TNC丹江團隊赴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石頭村考察
    為了解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居民分布現狀及生計影響,探討河南南陽淅川縣未來生態旅遊、綠色產業工作方向,日前,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丹江項目團隊與淅川縣盛灣鎮相關部門領導一起,來到淅川縣盛灣鎮土地嶺石頭村進行實地考察。
  • 從意拳到大成拳——憶先父王薌齋的武術生涯
    自郭老作古之後,先父遵先師遺訓,遍遊大江南北,再訪武林各派名家高手,鑽研切磋,取長補短,使先父對中國武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在拳術的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終於在四十年代初 期,在北京創立了大成拳,為總結和發展中華武術做出了巨大貢獻。先父創立大成拳後,受到當時武術界和各界人士的重視,被譽為「大成拳一代宗師」。
  • 穿練功服被贊接地氣,為練功把樹戳出洞
    穿練功服被贊不忘初心,為練功把樹戳出2個洞王寶強,6歲開始習武,8歲至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在少林寺裡,入門最初3年是基本功練習。冬季在凌晨5時起床跑步,夏季則提早至4時,周一和周二是素質訓練,從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區,再返回來,幾乎相當於一個半程馬拉松。早上做完基本訓練,下午還得學習文化課,晚上再將當天的訓練內容複習一次,在少林寺的6年中,王寶強只在過年的時候回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