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機械人」生物的新突破,使人類和AI融合成為可能

2020-08-26 鈦媒體APP

文丨學術頭條

從始至終,大腦都是我們身體上最「神秘」的部分,作為「總司令」控制著我們的行動與思考。這團軟綿綿的東西包含著成千上萬的神經組織,有著極其精細的內部結構。如果能與計算周密的機器結合在一起,那潛在功能將變得強大的不堪設想。

雖然真正的半人半機器人的結合體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科學家在人體與機器融合的道路上的探索從未停歇。

事實上,相關科研之所以進展緩慢,是由於機器的常用材料——金、矽和鋼等在植入人體後會造成瘢痕。並且,將電子設備與人體組織連接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強行植入的傷疤不僅會造成人體內損傷,還會中斷電腦與肌肉或腦組織之間的電信號流動。

迄今為止,這是一個難以翻越的複雜難題。

有趣的是,近日,德拉瓦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生物相容的電子植入物聚合物塗層,這可能是更好地理解這種生物黑盒子的關鍵。

這些聚合物不僅會比無機塗層電子器件在生物組織上留下更少的疤痕,而且還能讓科學家微調聚合物的敏感性——這可能為創建有害疾病存在的早期預警系統創造條件

而且,這一突破性進展也是將電子設備與人體集成從而創造出半人半機器人的「半機械人」生物的重要一步。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德拉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 David Martin 表示,目前的技術正在被用於開發生物相容的電子產品,如起搏器,耳蝸植入物和深度大腦刺激。關鍵的是,這些技術都面臨著局限性,而他的團隊的創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相關研究成果於 8 月 17 日在美國化學學會(ACS) 2020年秋季線上會議和博覽會上展示。

David Martin 說:「我們之所以想研究這個項目,是因為我們試圖將堅硬的無機微電極與大腦連接起來,但大腦是由有機的、含鹽的、有生命的材料構成的。」

當將無機電子集成到大腦中遇到困難時,這個團隊偶然發現了對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界面的需要:「事實上項目一開始進展得不好,所以我們認為肯定有更好的辦法。我們開始研究有機電子材料,比如用於非生物設備的共軛聚合物。」

在對一些材料進行實驗後,這個團隊想到了一個不太可能成功的材料。

Martin 說,「我們發現了一種化學穩定的樣品,被作為電子顯示器的防靜電塗層出售。經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聚合物具有連接硬體和人體組織所必需的性能。

這種聚合物塗層稱為聚(3,4-乙烯二氧噻吩)或 PEDOT,具有電活性和離子活性,研究人員解釋說,這有助於降低它的阻抗(即它對流動電荷的反對),與沒有這種塗層的電子相比,能夠降低 3 到 4 個數量級。

由於它的低阻抗,這種塗層還能夠增加設備的信號強度和電池壽命。除了這些基本的優點,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聚合物還可以被調整以增加特定的功能特性。

在乙烯二氧噻吩(EDOT)單體上加入羧酸、醛或馬來醯亞胺取代物,使研究人員具有製造多種功能的聚合物的多功能性。Martin 解釋說,他們可以在這些改良的 PEDOTs 中有效地添加任何肽、抗體甚至 DNA。

「說出你最喜歡的生物分子,原則上你就可以製作出含有任何你可能感興趣的生物功能基團的 PEDOT 薄膜。」

為了測試了這種特性,他們在薄膜中加入了一種抗體,這種抗體能夠檢測特定的血管生長激素被腫瘤劫持的情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刺激血管損傷後的生長,腫瘤劫持這種蛋白質以增加其血液供應。

結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聚合物可以作為傳感器檢測VEGF的過表達,從而在早期階段檢測到疾病的發生,以及其他潛在的應用。

事實上它的功能遠不止這些,比如,其他功能化聚合物薄膜可以幫助治療大腦或神經系統疾病。到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製造了一種與多巴胺結合的聚合物(多巴胺在成癮行為中起作用)。

Martin 表示,這種聚合物塗層除了可以用於診斷外,還可以用於腦機接口,甚至用於人工智慧與人腦的結合。雖然未來主義的、類似終結者的半機器人仍在科幻小說的範圍內,但 Martin 說,這一領域的研究正在迅速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看到癱瘓的人能夠用大腦控制電腦屏幕上的光標和假肢,」Martin 說,「最近,葛蘭素史克(Glaxo Smith Kline)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Neuralink 等大公司也加入了這個遊戲;這項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很明顯,未來會有一些顯著的突破。」

至於這項研究,Martin 說他們的下一步將是更好地了解如何調整這些聚合物的行為,然後(最終)將它們納入生物體中。

Martin 說,他的夢想是能夠定製這些材料在表面的沉積方式,然後將它們放入活體組織中。「在生物體內以可控的方式進行聚合的能力將是令人著迷的。」

參考資料:

Society, A. C. (2020, August 17). New 「Cyborg」 Technology Could Enable Merger of Humans and AI. SciTechDaily. https://scitechdaily.com/new-cyborg-technology-could-enable-merger-of-humans-and-ai/

Material found by scientists 「could merge AI with human brain.」 (2020, August 17). The Independent.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gadgets-and-tech/news/artificial-intelligence-brain-computer-cyborg-elon-musk-neuralink-a9673261.html

Groundbreaking new material 「could all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merge with the human brain.」(n.d.). MSN. Retrieved August 19, 2020, from https://www.msn.com/en-gb/news/techandscience/groundbreaking-new-material-could-allow-artificial-intelligence-to-merge-with-the-human-brain/ar-BB1836wm

相關焦點

  • 賽博格時代已開啟,新突破使人類和AI融合成為可能
    雖然真正的半人半機器人的結合體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科學家在人體與機器融合的道路上的探索從未停歇。有趣的是,近日,德拉瓦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生物相容的電子植入物聚合物塗層,這可能是更好地理解這種生物黑盒子的關鍵。
  • 現實:機械義肢越發逼真 人機融合讓人類成為AI?
    在國家層面發生的人工智慧(AI)競爭,很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當然,本著一貫「你有病,我有藥」的套路,馬斯克在一番警告後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未來,人類必須發展人機融合技術,而該倡議還得到了比爾·蓋茨等人的支持。人機融合被馬斯克等一幹美國科技大佬青睞,它到底是什麼黑科技?它真的能成為人類未來的福音嗎?
  • 100萬年後人類是怎樣的?或不再是生物,已進化成半機械生化體
    對於很多科幻片中的未來人類,大家都印象深刻吧,隨著我們的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科技文明進化到科幻片中的那樣或許是有很大的可能的。那麼100萬年後的人類將會進化成什麼樣?100萬年後的人類,已經不能夠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人類了,而是半機械化的人類,即人類與機械的完美融合,這主要是為了能夠提高人類的壽命以及人類的力量,在人類自身的身體素質越來越低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將人類的身體半機械化,才能夠提高人類的能力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 AI仿生:人類進化新可能
    現在,在人機關係的問題上,我們不僅沒有這部科幻作品中反烏託邦的悲觀主義的基調,反而保持了相當樂觀主義的信念,正在大力發展具有類人或超人的AI與仿生(bionic)技術,以實現生產力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度的提高。近日,我們注意到國內外基於AI和仿生技術融合的一些新成果正在快速湧現。
  • 馬斯克計劃做「人腦晶片」,人類會變成「半機械人」嗎?
    作者:曾廣原標題:馬斯克打算給人腦裝上晶片,但人類尚未做好準備成為「半機械人」自20世紀中葉計算機誕生以來,人與機器的關係成為新的哲學命題,其中純粹的「自然人」與經過改造的「半機械人」之間的關係是爭論的一環。
  • 機械人造人,半機械人,生化人……人類的本質是否依舊純粹?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機械人造人,半機械人,生化人……人類的本質是否依舊純粹?)第一本《戰錘神座》 作者:漢朝天子 評分9.3▼▼點擊連結免費獲得閱讀特權▼▼簡介:一個黑暗的時代,血與火的時代。諸神的遊戲依然在繼續,卻不知他們自己也即將進入棋盤。蠻荒之地,綠色的邪惡大潮席捲四方。黑暗之中,不死者們離開墳墓,向生者發動戰爭。
  • 生物進化和技術進步加速,人類智慧與AI融合,將會帶來人類的永生
    《奇點臨近》的作者雷·庫茲韋爾,根據「加速循環定律」預測,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人類智慧與AI的融合,從而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奇點時代。預言中,人類到時候將有能力脫離肉身束縛,可以存取記憶與情感,從而實現人類的永生。
  • 科學家研發半機械義眼 功能和結構與人類有許多共通之處
    科學家研發半機械義眼 功能和結構與人類有許多共通之處 來源:環球網 • 2020-05-21 17:36:57 多年來,
  • 馬斯克腦機融合系統Neuralink:人類只有一個選擇——成為 AI_詳細...
    Elon Musk 對作者表示, 超級人工智慧必將實現,人類只有一個選擇:成為 AI。他認為腦機融合後的 AI 系統將以和人類的本能大腦與理性大腦同樣的特性存在。人腦和計算機將融合無間,人類甚至無法察覺自己在運用 AI 思考。
  • Roadstar.ai 自動駕駛樣車上路,深度融合技術路線能否超越Waymo?
    一路上,道路右側有遛狗的人、踩著滑板的人,還有逆行的自行車。我們的車按照 30 英裡的時速在蘋果的後花園 Cupertino 行駛了一圈,然後回到了出發時的車庫門口。你或許已經猜到了,這是一輛自動駕駛原型車。這輛車來自Roadstar.ai,這是一家今年5月成立,橫跨矽谷與深圳兩地的自動駕駛公司。
  • 「金鳳花」,可能成為人類在太陽系外的理想家園
    金鳳花這個典故來自美國民間童話故事,故事裡的主角喜歡恰到好處的東西,因此美國人常用金鳳花形容「剛剛好」的事物,而金鳳花恆星恰恰是一顆距宜居帶遠近適中,活動也不太劇烈的恆星。科學家們認為,擁有金鳳花恆星做母星的那些宜居行星,很可能是適合人類殖民的新家園。
  • 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世界上第一個半機械人即將誕生!
    機械手臂近年來,假肢的使用急劇增加。這項技術的存在的巨大潛力給許多人帶來了新的靈感——比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他提出一個新的設想——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是否還能像「cyborgs(維克多·斯通)半機械人」一樣生活。
  • 人類也是造物主:生物與機械的冰與火之歌
    作為21世紀新人類還有一種鮮為人所津道的科技感「 有 機 機 械 」畫風是不是特別唯美有人問:難道阿麗塔就不是有機機械生命體嗎還真不是有機機械指的是將有機生命體與無機機械結構相結合簡單點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不是給人換個機械身體那麼簡單的(好像也不簡單)
  • 馬斯克的10大瘋狂預言:AI殺手、登陸火星、半機器人類……
    在今年2月份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首腦會議上,馬斯克稱,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成為新常態,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擾亂就業市場,數百萬工作崗位將受到威脅。人類將在2025年前登上火星登陸火星是馬斯克從小的夢想,也是他創建SpaceX最直接的原因。
  • 神奇的半機械蝗蟲,擁有很強的嗅覺,能替人類檢查爆炸物
    人類主要是通過視覺來感知外界,獲取信息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感官不重要,事實上,聽覺、觸覺和嗅覺都能在特定領域發揮獨特的作用。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這個半機械蝗蟲就是通過嗅覺來替人類服務的,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感知到危險爆炸物的存在,因此,它在保障人們的安全上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 生物技術改造新人類:半人半神 技術將只用於富人
    本片講述了一個身患癌症將要死去的人通過一個叫做「脫落」的診療過程將他自己的意識轉移到一個健康而年輕的捐獻者身體中。儘管這種技術現在僅僅存在於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有專家聲稱人類想要長生不死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員Wolfgang Fink 最近在加州舉行的一次小組討論中說:「我認為長生不老的真正突破來自於生物領域。
  • 一億年後的人類圖片,半機械生命體(追求永生)
    你是否想過一億年後的人類是什麼樣子,那時的人類是否還生存在地球上,人類是否在那之前早已經滅絕了,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一億年後的人類圖片,了解下那時人類將會變得如何。一億年後的人類圖片如果人類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真的生存到了一億年後,我們人類的身體要因為需要適應未來的環境開始繼續進化,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形態進化。可能1:海平面上升,我們進化出了蹼
  • 日本開闢「人獸雜交」先河,「半人半獸」的新物種即將面世?
    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生物科學和醫療技術這兩個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生物科學技術一直在人類道德底線遊走,如果稍有不慎,那麼將會對這個社會造成嚴重的破壞。流感病毒的出現,就是這一破壞的有力證據。
  • 美國教授幻想百萬年後的人類形態 可能出現生化人
    【環球網科技報導記者張陽】百萬年以後人類將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是否會與我們現在發生很大改變?現在恐怕還無從得知,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去進行一番幻想。據國外生命科學網5月15日報導,新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頻道製作6集系列片「百萬年」探究人類在遙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 當AI「智力爆炸」成為超級智能,普通智力人類是螻蟻/寵物?
    許多人提出,AI 的智力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旦打開某個開關,它就會不斷地自我補充,形成 AI 「智力爆炸」,甚至最終可能超越人類智力。事實上,目前已存在的 AI 系統,還無法與人類智力相提並論。當前基於計算機的 AI 可以做一些相當棘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這充其量只能稱作是 「狹義的 AI」--- 它只能在有限的範圍或領域中工作,而且缺乏與人打交道的常識性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