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也是造物主:生物與機械的冰與火之歌

2021-01-15 生活神助攻

作為21世紀新人類

看了那麼多影視作品

大家眼中所熟悉的科技感

是不是都長這樣

稜角分明的機械部件

和厚重的金屬原色

才是心目中滿滿當當的科技感

但是!

還有一種鮮為人所津道的科技感

「 有 機 機 械 」

畫風是不是特別唯美

有人問:難道阿麗塔就不是有機機械生命體嗎

還真不是

有機機械指的是

將有機生命體與無機機械結構相結合

簡單點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不是給人換個機械身體那麼簡單的

(好像也不簡單)

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

最近公布了一項新的突破

他們成功培養了一個生物肌肉機器人

說是機器人

但是全長只有8毫米

就其功能來說

它就是根手指頭……

主幹部分是完全的晶片和金屬機械

主幹兩側負責拉動"手指頭"的纖維部分

是實實在在的肌肉纖維

肌肉最初來自小白鼠的成肌細胞

科學家把這些細胞"種"在機械骨骼上

花了十天時間

培養成了兩條成熟的肌肉纖維

來看看實際動起來的效果

晶片和機械部分負責刺激肌肉

讓肌肉收縮和伸展

發出大概10毫牛的力度,帶動機械彎折

(是的,50個它才能舉起一個雞蛋)

當然,生物才是最精密的儀器

由於沒有完整的生物機體和持續的能量供給

這個肌肉機器人只存活了一個多星期

生物機器人的另一大挑戰是

目前還沒有研發出任何機載控制系統

工程師們只能通過外部電場或者光線控制它們

為了開發出完全自主的生物合成機器人

我們需要能直接與機器人肌肉組織交流

並提供傳感器輸入的的控制器

儘管在有機機械技術上有突破

但對能研發出完整的生物機器人而言

仍然只是小打小鬧

將此變成現實

至少還需要幾十年時間

了解更多神奇日常黑科技

WeChat關注生活神助攻!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解讀冰與火之歌06:盤點一下冰與火之歌裡的神奇生物:森林之子
    冰與火之歌作為一個低魔世界觀的小說,主要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選擇。但是作為一個奇幻類作品,作者喬治馬丁還是在其中加上了不少有趣古怪的生物。今天就讓我們懷著獵奇的心態來聊聊冰與火世界中的奇怪生物之一森林之子(Children of the Forest)。森林之子並不是人類,他們甚至出現在人類之前,在遠沒有人類到來的時候,森林之子就和巨人等生物生活在維斯特洛大陸上了。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我想很多人喜歡上《冰與火之歌》,應該是源自根據它改編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不可否認,《權力的遊戲》製作精良,堪稱匠心之作,特別是前七季。然而,在萬眾期待中,它爛尾了,令人痛心疾首痛徹心扉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令眾多冰火迷怎能不更加期待馬丁老爺子的豹尾結局!
  •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
    《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到底是何方神聖?今天是大年初一,小盜龍給大家拜年啦,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圖註:《冰與火之歌》中的冰原狼頭像,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是狗年,大年初一發的科普文即便不寫狗,也要寫與狗相關的旺旺吧。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節選自Wiki黑內容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方形貓火卷首語:《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自「玫瑰戰爭」,但維斯洛特世界魔法的一面仍然有北歐神話的影子。人類的世界由於霜凍巨人的入侵危在旦夕,是不是很眼熟?諸神的時代沒落,人類之子崛起,這是地球上的冰火頌歌。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堪稱「冰與火之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特殊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北歐居民的生活狀態。
  • 中科院大氣所公眾科學日:上演「冰與火之歌」—新聞—科學網
    當天,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眾科學日上演了一場科學的「冰與火之歌」。 中科院大氣所院內不但布置了巨大的以龍為背景的展板,還掛滿了《冰與火之歌》中各大家族的旗幟,令參觀的公眾耳目一新,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參觀體驗。
  • 《冰與火之歌》顏值最高的4個人,灰蟲子意外上榜,詹姆最帥
    大家好,歡迎來到鬍子影視,雖然說《冰與火之歌》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劇情非常好,但是我覺得裡面的人物也是可以詳細的說說,今天我們來說說在《冰與火之歌》中顏值比較高的幾個男性角色吧,不知道會不會有大家喜歡的。灰蟲子意外上榜,詹姆最帥。
  • 誰說「冰與火之歌」是奇幻故事,它明明是部紀實片
    當再也沒有新的故事可供期待,我們會逐漸淡忘激情,淡忘幻想,忘掉凍結世界的凜冬,忘掉撕裂大地的獄火;把那些關於人性和權力的隱喻收拾好,拿回現實中作為清醒心智的箴言,然後將一切重新交給俗世瑣務,繼續哼唱平凡人生的不溫不火之歌
  • NASA發現宇宙中的「冰與火之歌」
    互動 | NASA發現宇宙中的「冰與火之歌」據外媒消息,美國宇航局 (NASA)的斯必哲太空望遠鏡在太空中發現了由美麗新生的恆星所組成的「宇宙雪花」和如同火焰般的英仙座分子雲。你覺得NASA的新發現,像不像宇宙的「冰與火之歌」?互動 | 東西城統一編制!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公示12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草案)公示啟動,聽取公眾意見建議。
  • 英語六級沒過 他卻翻譯出了《冰與火之歌》
    新重慶客戶端-華龍網12月29日6時訊(文/董進 圖/李文科)將近一米八的身高、微胖、披肩長發、戴眼鏡,這個看似普通帶點文藝的山城男人,卻和風靡全球的熱門小說《冰與火之歌》有著不解之緣,他就是小說的中文譯者屈暢。從2002年開始翻譯《冰與火之歌》至今,16年間,36歲的屈暢將《冰與火之歌》卷一到卷五、外傳及有「冰火百科全書」之稱的《冰與火之歌的世界》帶給國內書迷。
  • 冰與火之歌,從外星球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到阿庫雷利
    在冰島,人類的孤獨遇見世界的盡頭,像是一首藍調的散文詩,冰川,河流,苔原,瀑布,溫泉,藍色的天空,無止境的公路,火山和地熱資源,史詩般壯闊的冰與火之歌,高緯度的冰島黃金圈,美麗的雷克雅未克教堂,然後在格陵蘭消失了十一天,回到美麗的北部小城阿庫雷利看鯨魚,冰島的美,像是外星球的國度,高冷的驚豔。
  • 《冰與火之歌》裡兩個臭名昭著的野人劫掠者
    《冰與火之歌》裡的斷掌科林可不是自願犧牲以成全雪諾的「斷掌」科林抵達守夜人在先民拳峰的營地時帶來消息,哭泣者已經和曼斯·雷德結盟了。在野人對長城的襲擊中,有人在冰痕城附近發現了哭泣者的蹤跡。波文·馬爾錫帶領守夜人在頭骨橋之戰擊敗了哭泣者和他手下的300多個野人,但是守夜人的損失也非常慘重。野人在長城被擊敗後,他在乳河重新集結部隊,計劃越過頭骨橋奪取影子塔。
  • 電影《地獄男爵》重現惡魔版「冰與火之歌」
    近日,由獅門影業出品的重啟版超級英雄巨製《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發布多張劇照,地獄男爵酷炫登場,血皇后驚豔亮相,另有多位邪惡反派現身,一場正邪之爭的世紀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在此前曝光的預告中,摧毀城市的龐大怪物、巫師巴巴雅加輪番登場,惡魔現世裹挾而來的不寒而慄之感與巨龍身下熊熊燃燒的恐怖地獄火海,具象化地描繪了一曲充滿史詩感的地獄版「冰與火之歌」。有趣的是該片導演尼爾·馬歇爾也曾執導過《權力的遊戲》,對於大場面的調度能力可見一斑。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北緯60°以北的年平均地面氣溫至少達到了自1900年以來的第二高紀錄。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如果北極是「病人」,那麼這份報告就是對這個龐大而重要的生物群落健康狀況的全面「體檢」結果:氣溫在上升,冰在融化,雪在消失,北極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演變。報導稱,北極已不是幾十年前的那個北極,再過幾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北緯60°以北的年平均地面氣溫至少達到了自1900年以來的第二高紀錄。
  • 宇宙中那些令人感到恐怖的天體,真正的冰與火之歌
    一些孩子在「星星就是天空中閃爍的燈」這樣的回答之中關上了探索之門,一些孩子開始了哲學思索:『我是誰?生與死是怎樣一回事?』還有一些孩子直接乘上了科學的小飛船,從此開始了尋夢之旅。 只需要更多的探索精神和想像力量,『既然太陽也是一顆星星,那就從推動太陽開始』,他說。
  • 宇宙中那些令人感到恐怖的天體,真正的冰與火之歌
    一些孩子在「星星就是天空中閃爍的燈」這樣的回答之中關上了探索之門,一些孩子開始了哲學思索:『我是誰?生與死是怎樣一回事?』還有一些孩子直接乘上了科學的小飛船,從此開始了尋夢之旅。只需要更多的探索精神和想像力量,『既然太陽也是一顆星星,那就從推動太陽開始』,他說。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原標題: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在重重熱浪的包裹中,北極圈繼去年後再次發生大規模森林火災。來自歐洲哨兵3號的衛星圖像顯示,目前北極圈附近西伯利亞的野火大約有800公裡的寬度。
  • 科幻影片《普羅米修斯》,一個關於人類起源和造物主的大膽猜想
    上帝創造了人類,而人類創造了機器人,人類可以質疑上帝,機器人是否可以質疑人類?當被創造的物種變的強大而不可控時,對於造物主似乎也是一種災難。「普羅米修斯」是什麼含義?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帶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也是最早的泰坦巨神後代,對於人類而言,就是造物主。在影片中人類前往「工程師」所在星球的宇宙飛船就叫「普羅米修斯」號,也寓意著人類要去尋找創造自己的生物,並把他們信奉為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的神明。
  • 《北歐神話》,荒誕的北歐神話故事,冰與火之歌
    矛盾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近日讀得中國作家矛盾編著的《北歐神話》,同一個星球,不同地域、不同生存環境下,神話故事在特殊背景下的誕生,人物的雕刻,人物的構成,人物故事,文化相近與相別之處,精彩紛呈。北歐的神永遠在和有害於人類的惡勢力——惡神和惡巨人族相鬥爭。諸神是逐漸勝利了,但到了後來——可說是到了悲劇的頂點,那不可避免的命運之神造就預言了的"諸神之黃昏"到來了,於是在神與惡神、惡巨人的一場大戰以後,諸神都滅了,惡神與惡巨人們也滅亡了。這是悲劇的一位,悲劇的結構!
  • 魔獸、指環王和冰與火之歌,這些不相干的故事,竟有同一個世界觀
    獸人與人類的戰爭和天災軍團的降臨也不過是薩格拉斯為了毀滅有序的宇宙而發起的無數戰爭中的幾起而已。薩格拉斯風靡全球的《冰與火之歌》,其黑暗與光明鬥爭的背景似乎並不清楚,因為喬治·馬丁並沒有為冰與火的世界塑造一個神話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