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不同深度磁場圖首次繪成 顯著異於其他已知行星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木星不同深度磁場圖首次繪成 顯著異於其他已知行星
2018-09-10 09:41:53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2018年09月10日 09:41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木星不同深度磁場圖首次繪成
  可能講述一個全新的故事

木星磁場圖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團隊報告了對木星磁場的測量,並繪製出了木星不同深度的磁場圖。研究人員分析該圖發現,木星的磁場很可能和所有已知的行星磁場都不一樣。

  位於木星極軌道的「朱諾」號,此前進行了對接近木星表面磁場的第一次直接測量。該探測器在2011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經5年跋涉於2016年才到達木星雲層上方4200公裡處並開始繞行。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以極近距離觀察這顆體積為地球1300倍的行星。通過「朱諾」號上搭載儀器的觀察結果,科學家獲取了有關木星的南北極、引力磁場以及其是否有堅實核心的重要數據,並了解到更多木星外部和內部結構的細節。

  根據「朱諾」號繞木星前9圈中的8圈所觀測到的磁場數據,研究人員得到了一個新的木星磁場參照模型。該模型首次描述了木星外部的磁場,這對於理解木星磁層中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尚未有描述木星內部磁場的圖。而只有這樣的磁場圖,才能有助於理解木星內部磁場的產生。

  此次,哈佛大學天文學家吉姆波利·摩爾及其同事,成功繪製並分析了木星不同深度的磁場,發現它顯著異於其他已知的行星磁場。研究團隊發現,在木星內部,大部分的磁通量通過北半球的一個狹窄地帶離開帶電發電機效應(dynamo)區域,並在赤道附近大藍斑(Great Blue Spot)重新進入木星。而在其他地方,磁場明顯較弱。

  研究團隊的發現表明,非偶極磁場幾乎全部位於北半球;而南半球主要是偶極磁場。他們認為木星的磁場發電機和地球的不一樣,它不在一個均勻的厚殼內運行。

  總編輯圈點

  磁場,如同水和大氣一樣,是研究行星的重要線索。其有趣之處在於,行星磁場絕非千篇一律,而是常常冒出一些個性十足的傢伙。幾十億年前,火星的強磁場作用消失,使它暴露在太陽風的掠奪之下,水和大氣逐漸消耗殆盡。而地球在磁場保護之下,免於上述災難,生命依舊繁衍不息。如今,木星似乎要講述一個全新的磁場故事。令人好奇的是,行星磁場如此多樣的根本原因何在?期待天文學家早點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一臺磁通門磁強計(FGM)將用於繪製首張詳細的木星磁場圖,並考察木星磁場在其兩極地區的分布狀況,對於木星磁場的考察將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們了解木星的內部結構信息;一臺先進恆星導航儀(ASC)將幫助進行繪圖工作,並幫助朱諾探測器在茫茫太空中保持準確的姿態指向。
  • 太陽系體積最大行星——木星的相關知識
    全面的木星知識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其他行星總和的兩倍。 木星的條紋和漩渦實際上是十分冷的氨氣和水蒸氣形成的氣體雲,漂浮在氫氣和氦氣之上。木星標誌性的大紅斑是一場比地球還要大的風暴,已經肆虐了數百年。目前已知在木星周圍有79顆衛星。
  • 九大行星:木星
    ,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在1973年被先鋒10號首次拜訪,後來又陸續被先鋒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和Ulysses號考查。目前,伽利略號飛行器正在環繞木星運行,並將在以後的兩年中不斷發回它的有關數據。氣態行星沒有實體表面,它們的氣態物質密度只是由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我們從它們表面相當於1個大氣壓處開始算它們的半徑和直徑)。我們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氣中雲層的頂端,壓強比1個大氣壓略高。
  • 木星其實不是氣態行星,它有一層液態金屬氫海洋覆蓋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 ,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 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木星是顆巨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
  • 其他行星氣候是怎樣的?
    雖然有時風暴會愈演愈烈並且進化成危險的野獸,例如龍捲風或颶風。對於那些曾經歷過這些猛烈的風暴致命力量的人們來說,大自然看起來是如此的殘酷。我們稱之為「家園」的這個行星,每年世界各處都會深受惡劣天氣所害。當人類將會一直致力於探索太陽系中的其他部分,其他行星上的氣候會是未來漫遊計劃的一個顯著的障礙。
  • 木星大氣新發現:約佔木星總質量1%
    木星大氣層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大氣層 ,主要由和太陽的比例大致相同的氫分子和氦構成,其他的化學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氫和水只有很少的數量。
  • 研究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源自太陽光
    一則研究顯示,如果不是因為太陽,木星上的大紅斑只會是這顆氣態巨行星上一個平平無奇的存在。這一說法與與大多數科學家對於為什麼這個地方看起來如此多彩的想法不同,即為什麼紅點看上去如此色彩斑斕:雲團中的許多特徵能給予紅斑特有的色度。將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上的觀測數據與研究室中的實驗相結合。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和地球有哪些不同?
    自從1610年伽利略通過自製望遠鏡首次觀測木星以來,科學家和天文學家們就對這顆星球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不僅僅因為它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還在於經過幾個世紀的研究之後,我們仍未徹底了解木星的全部秘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木星和我們熟知的其他行星有很大差別。
  • 我們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行星是什麼?
    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的鵬楊科普,我們的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轉的一顆行星,而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這其中很多恆星都有其運轉系統的,這些行星我們稱為系外行星,太陽系外的第一顆行星在1992年被首次發現,從那以後我們已經發現並確認了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那這些系外行星最大年齡的是什麼行星
  • 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一顆由氣體構成的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在太陽系中排列第五。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這顆行星是顆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比兩極之間的直徑大9275km。迄今為止已發現木星有79顆衛星之多。
  • 木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小行星撞擊木星時會「穿過」木星嗎?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行星」,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獨特的組成部分和特徵,比如在太陽系內,就有八顆不同的行星,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行星的結構進行大致分類:「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屬於「類地行星」,而「木星」
  • 位於天蠍座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
    像冥王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被劃為「矮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基本上不符合第二條和第三條,它們都被稱為「小行星」。這樣一來,我們太陽系擁有的行星數量就是八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位於天蠍座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
    像冥王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被劃為「矮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基本上不符合第二條和第三條,它們都被稱為「小行星」。我們要了解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大行星,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太陽系中行星的狀況,太陽系內的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巖石組成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類行星通常個頭都不大,水星和火星個頭更小,所以宇宙中最大的行星不太可能是固態的類地行星。
  • 十大已知宇宙中最奇特的行星
    在南十字座,距離地球大約有三百光年的地方,有一顆已知的宇宙中最孤獨的行星,這顆行星比木星大是十一倍,天文學家稱其為"超級木星",它環繞其母星的軌道半徑為600億英裡,比太陽與海王星之間的距離還要再大上二十倍,這個雲母星級段不尋常的距離使它成為
  • 科學探索:行星帶為什麼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而其他行星卻沒有
    而其他行星卻沒有地球位於太陽系中,太陽系中行星有8顆,大家看到宇宙圖片的時候可以看出來火星和木星之間是有一條小行星帶的,這些行星帶上有很多特別小的行星,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已經有50多萬顆左右,但是為什麼只有木星和火星之間存在有行星帶,而其他行星之間沒有呢?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木星和水星,天壤之別的兩個行星,它們之間的差異在哪?
    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太陽系中差距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水星。當然,你可能知道,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而木星是最大的行星。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兩顆行星的物理測量結果:水星的直徑是4,879.4千米,而木星的直徑為142,984千米。換句話說,木星的體積是水星的29.3倍。
  • 木星究竟有多少行星環?天文學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我們知道土星有行星環,但你知道木星也有行星環嗎?1979年旅行者一號空間探測器經過木星時,首次發現了木星的行星環。上世紀90年代,美國宇航局的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對這些行星環進行了更詳細的研究。正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伽利略號和地面觀測系統對木星行星環的數量做進行了一個完整的統計。那麼,木星到底有多少環呢?
  • 木星是「行星之王」,也是「衛星之王」,新發現木星有600顆衛星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只有月亮一顆衛星、火星有兩顆衛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數量很多且不明確,截止到目前,已知木星有79顆衛星,土星有82顆衛星,天王星有29顆衛星,海王星有14顆衛星,可見土星是已知的太陽系「衛星之王」。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木星為什麼是一顆氣態行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超過地球的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