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 ,在學完認識圖形(二)新課後,安排了有關的練習,這些練習動手能力較強,讓孩子通過塗一塗、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的特點,孩子喜歡這樣的練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這單元主要學習平面圖形的認識,重點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要求不高,只要能認識它們就行,可以用分類、對比等方法,知道它們的一些特點。長方形:四條邊,四個角,方方的。長方形:四條相等的邊,四個角,方方正正的。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圓:沒有尖尖的角,圓圓的。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對邊平行且相等。
第1題塗一塗,出示一張孩子熟悉的簡筆畫,同的平面圖形塗上不同的顏色,孩子喜歡,在塗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複習了這些圖形的特點,讓孩子在辨認中鞏固了平面圖形的認識。
第2、3題還是辨認平面圖形,第2題有兩行,第二行是基本圖形,容易辨認,第一行是變式圖形,特別是4、5、6三個圖,認識的難度會大一些,要讓孩子觀察後說說是什麼圖形,根據什麼來判斷,讓孩子明白要根據圖形的特徵來判斷,和圖形怎麼擺放的位置沒有關係。
第3題是對組成蜻蜓美麗圖案的各種圖形進行分類統計,既複習圖形的特點,又滲透分類與整理的知識點,孩子可以按不同的圖形數出數量,要注意不遺漏不重複,可以一邊數一邊作記號,也可以用學具擺出這樣的圖形再去數。
第4小題有兩個小題,第1小題通過剪一剪,把正方形對摺後剪成兩個長方形或三角形,和圖形的拼組那道例題剛好相反,複習了平面圖形的特點,滲透了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第2小題用幾張正方形紙像第1小題那樣剪下來,貼一貼,拼成各種美麗的圖案,並塗上顏色。這要讓孩子動手去做,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並感受和欣賞數學美。
第5小題可以很好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和想像能力,要孩子回答缺了幾塊小長方形,對有些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程度好的孩子,直接根據一塊小長方形的長度去估有幾塊,程度中等的孩子可以把圖畫出來,再去數,程度差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忙剪出幾塊一樣大的小長方形去擺一擺,這樣就很清楚看出有幾塊了。
第6、7兩題不難,但綜合性較強,需要孩子綜合運用立體圖形的知識,通過想像和推理,找到答案,同時很好理解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係。孩子做完要叫孩子說說是怎麼想的,避免亂選答案。
第8題是培養孩子空間觀念和想像能力的好題目,書上要孩子猜一猜「1」的對面是幾,先讓孩子在頭腦裡想像,把正方形展開圖在頭腦中圍成正方體,再為孩子提供圖中的紙,讓孩子動手圍成正方體,或者把正方體的盒子剪開讓孩子觀察,「1」的對面是「2」,「6」的對面是「5」。
思考題可以讓孩子用紙張折一折,可以橫著剪,豎著剪,斜著對角線剪,這些孩子都會想出來,其實這道題的答案是無數種剪法,你想到了嗎?只要順著兩條對角線交叉的那個點剪到對面,大小都會一樣的,說了不理解,還是動手操作一下吧。
總之,一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冊練習一中的題目,大都是讓孩子在活動中認識平面圖形,有趣,孩子喜歡,關鍵要讓孩子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