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晶片的晶圓級射頻(RF)測試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對於超薄介質,由於存在大的漏電和非線性,通過標準I-V和C-V測試不能直接提取氧化層電容(Cox)。然而,使用高頻電路模型則能夠精確提取這些參數。隨著業界邁向65nm及以下的節點,對於高性能/低成本數字電路,RF電路,以及模擬/數模混合電路中的器件,這方面的挑戰也在增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197.htm

減少使用RF技術的建議是在以下特定的假設下提出來: 假設RF技術不能有效地應用,尤其是在生產的環境下,這在過去的確一直是這種情況。

但是,現在新的參數測試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可重複地提取RF參數,幾乎和DC測試一樣容易。最重要的是,通過自動校準、去除處理(de- embedding)以及根據待測器件(DUT)特性進行參數提取,探針接觸特性的自動調整,已經能夠實現RF的完整測試。這方面的發展使得不必需要RF 專家來保證得到好的測試結果。在生產實驗室,根據中間測試結果或者操作需要,自動探針臺和測試控制儀能夠完成過去需要人為幹涉的事情。世界範圍內,已經有 7家半導體公司驗證了這種用於晶圓RF生產測試的系統。

RF測試的應用

無論你是利用III-V簇晶圓生產用於手機配件的RF晶片,還是利用矽技術生產高性能模擬電路,在研發和生產中預測最終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都 需要晶圓級RF散射參數(s)的測量。這些測試對DC數據是重要的補充,相對於單純的DC測試,它用更少的測試卻能提供明顯更多的信息。實際上,一個兩通 道的s參數掃描能同時提取阻抗和電容參數,而採用常規DC方法,則需要分開測試,甚至需要單獨的結構以分離工藝控制需要的信息。

功放RF晶片的功能測試是這種性能的另外一種應用。這些器件非常複雜,然而價格波動大。生產中高頻低壓的測試條件排除了通常阻礙晶圓級測試的功 耗問題。也不存在次品器件昂貴的封裝費用。已知良品晶片技術也可以應用於晶圓級測試中,它能夠明顯改進使用RF晶片的模塊的良率。

晶片製造商也可以利用晶圓級RF測試來提取各種高性能模擬和無線電路的品質因數。比如濾波器、混頻器以及振蕩器。SoC(System-on-chip)器件製造商希望這種子電路測試技術能夠降低總體的測試成本。

130nm節點以下的高性能邏輯器件中,表徵薄SiO2和高介電常數(high-k)柵介質的等效氧化層厚度(EOT)非常關鍵。RF測試在介 電層的精確建模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能夠去除掉寄生元件,而這種寄生效應在傳統的二元模型中將阻礙C-V數據的正確表示。中高頻 (MFCV, HFCV) 電容測量技術不可能因為儀器而對測試引入串聯阻抗。

標準I-V/C-V測試面臨的挑戰

產品研發階段的設計工程師採用的仿真模型,包括從s參數數據提取的RF參數和I-V/C-V數據。先進的設計工具要求的是統計模型,不是單個的 一套參數。這使得良率和功能特性的最優化成為可能。如果I-V和C-V參數基於統計結果,而RF不是的話,那麼這個模型就是非物理的和不可靠的。

在有些情況下,比如電感、I-V和C-V信息的價值都非常有限。但是,Q在使用的頻率之下,作為電感表徵和控制的參數,則具有很高的價值。I- V和C-V測試中面臨的挑戰是要理解,什麼時候它是產品特性的主要表徵,什麼時候不是。許多模擬和無線器件特性的只要表徵參數是Ft和Fmax。理想的情 況下,在第3諧波以外的使用情況下,它們是需要測量並提取出來的RF參數。對於數字和存儲器產品,只要器件的模型保持簡化,那麼I-V和C-V對於有源和 無源器件來說都是很有價值的測量項目。前面提到的,柵介質的測量具有複雜的C-V模型。

採用RF/RF C-V的顧慮

不可靠的測試會阻礙生產管理。好器件的壞測量結果被稱為alpha錯誤。在生產中,這可能意味著有晶圓被誤廢棄。讓人誤解的ITRS信息,以及 許多公司在他們的建模實驗室經歷緩慢、艱苦的過程,這些結合起來都使得工程師不情願採用量產RF測試,他們認為會有高的alpha錯誤率。

人們還認識到生產能力和運營成本將是不可接受的,而且還需要高水準的技術支持來解釋測量結果。沒有可靠的校準、以及接觸電阻問題所帶來的重複測 試,造成了早期的RF系統的低生產能力。過去舊系統的校準並不是對不同的測量頻率配置都有效。高的運營成本還與手動測試黃金標準校正片有關係,它用的是軟 墊和昂貴的RF探針,這種探針會由於過度壓劃而很快壞掉,從而成本大增。市場上還有一種錯誤的理解,認為晶圓級的s參數測試需要專門的探針和卡盤。

生產中關於RF測試需要額外關注的方面:

● 需要改變大量的測試結構。

● 結果不穩定,隨設備、人和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 RF專家必須照顧呵護每一臺設備。

● 對於不同的批次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處理和操作流程。

● 懷疑這是否能夠成為實時技術。

● 實驗室級別的結果不可靠。

fab在這些認知的基礎上仍然維持現狀,像「瞎蒼蠅」一樣進行著RF晶片、新柵極材料和其他先進器件的設計和工藝開發。結果是設計與工藝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加了成本和走向市場的時間,同時還伴隨著更低的初始良率。

生產解決方案

使晶圓級RF測試成為生產工藝控制工具的關鍵在於測試的完全自動化。這意味著機器人要把晶圓、校準標準、探針卡傳送到需要這些東西的地方。換句話說,設計測試系統時一個主要的目標是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數據的完整性。

現在的第三代測試機臺具有達到40GHz的這種測試能力。不像實驗室的儀器,這些專門設計用於量產環境的測試機臺,根據不同的應用,支持從6到 65GHz的升級。要求第三代測試機臺能夠自動進行寄生去除處理,並根據DUT特性進行選擇測試,這是獲得可信的Cox, Fmax和Q值所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這些算法,再加上改進的互連技術,以及自動的校準過程,使得從s參數測試迅速準確地提取RF參數成為可能。

精確的寄生去除處理包括糾正隨機的測量假象。比如,在一個特徵阻抗為50Ω的系統中,接觸電阻的任何變化都會限制測量的可重複性。設備製造商必 須確定RF測試中所有不穩定的起源,從而在設計測量系統時有針對性地加以消除。系統互聯的創新設計改進了系統中主要部件之間連接的可重複性。

設備製造商為了保證測量的可重複性,還要注意的其他方面如:測量自動化,探針接觸阻抗的修正,探針變形量(overdrive)的調整,探針的 清潔初始化。控制好探針的變形量以及必要時對探針進行清洗,這些都會明顯延長探針的壽命,這會降低主要的耗材成本(每根RF探針價值大約$1000)。這 應該也是測試機臺統計過程控制的一部分。

在具有穩定已知的誤差分布,以及不確定性特徵的條件下,來源於收集數據的史密斯曲線就不會存在非物理假象;不再需要由專家來分析和解釋這些結果 了。在舊的系統中,RF測試專家需要對數據進行監控(跟蹤每個測試系列的曲線等),尋找奇怪的、或者意外的測量結果,然後分析這些結果以確認它們代表的是 工藝的變化,而不是測量的異常。

第三代參數測試儀通過改進邏輯方法使得持續監控RF測量成為現實,降低甚或消除了對於RF專家技術支持的需求。使用這些系統,不周生產層面的操 作者能夠通過大量的產品和生產設備獲取可重複的、實時的測量結果。RF測試幾乎和DC測試一樣容易,它也成為完全表徵晶圓器件時的必需之舉。實際上,一套 第三代系統可以同時進行DC和RF測試見(「RF測試的創新設計」)。這個系統包含了許多其他的改進,以提高產能,使它在工藝監控的量產晶圓級測試方面更 實用。這些特點加速了建模實驗室的測量工作,同時又不降低測量結果的實驗室級別,從而縮短了研發周期和進入市場的時間。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簡單的系統升級 實現,而不必購買專用的探針臺。當校準規格存儲到探針臺後,操作流程與單純的DC測試一樣,只有在周期性的設備保養時才會變化。

相關焦點

  • EV集團與中芯寧波攜手,實現砷化鎵射頻前端模組晶圓級微系統異質集成
    中芯寧波特有的晶圓級微系統集成技術(uWLSI®)與EV集團的晶圓鍵合和光刻系統相結合,為4G/5G手機提供最緊湊的射頻前端晶片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3/398686.htm
  • 格芯與環球晶圓達成12英寸SOI晶圓合作協議 將用於RF射頻晶片
    日前Globalfoundries格芯宣布與全球第三大矽晶圓供應商環球晶圓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未來將進一步合作,由環球晶圓為格芯供應12英寸的SOI晶圓。環球晶圓目前已經有研發、生產8英寸SOI晶圓,這次合作為雙方合作開發、供應12英寸SOI晶圓鋪平了道路,格芯有望獲得穩定的12英寸SOI晶圓。SOI是什麼?它的全稱是Silicon-On-Insulator,也就是絕緣體上矽,在矽晶圓基體與襯底之間加了絕緣層,隔離開來,最早是IBM開發的,也是IBM的特色工藝技術之一。
  • IC測試原理解析(第四部分—射頻/無線晶片測試基礎)
    晶片測試原理討論在晶片開發和生產過程中晶片測試的基本原理,一共分為四章,下面將要介紹的是最後一章。第一章介紹了晶片測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介紹了這些基本原理在存儲器和邏輯晶片的測試中的應用,第三章介紹了混合信號晶片的測試。本文將介紹射頻/無線晶片的測試。
  • 五點讓你快速了解RF射頻測試座
    一、 RF射頻測試座定義RF射頻測試座是幾個部分構成,首先是測試座外殼+測試座常規探針+RF射頻同軸連接器。二、RF射頻測試座的工作原理RF射頻測試座的常規pin腳還是採用對應的pogo pin探針,但是由於射頻傳輸信號需要特別的媒介,所以相應的連接器部分也很特殊,我們比較常見的射頻同軸連接器(RF COAXIAL CONNECTOR)就是其中之一,這個部件會被嵌入到測試座中,用於測試時候的射頻導通。
  • 一片晶圓可以切多少個晶片?
    7、TowerJazz總部:美國主營:CMOS影像傳感器、非揮發性內存、射頻CMOS、混合訊號電路、電源管理和射頻等特種晶圓代工。15、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吉林主營:集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片加工、封裝測試及產品營銷為一體,主要生產功率半導體器件及IC。
  •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國內外主要射頻晶片廠商介紹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3 10:57:47 射頻晶片一直被稱為「模擬晶片皇冠上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資料顯示,
  • 射頻從業者必看,全球最大的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解讀
    ) ,帶動智慧行動裝置高速起飛,帶動了射頻前端代工廠商業績騰飛。其中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穩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穩懋:全球最大的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 穩懋成立於1999年10月,是亞洲首座以六吋晶圓生產砷化鎵微波通訊晶片的晶圓製造商,自2010年為全球最大砷化鎵晶圓代工廠。
  • 關於射頻晶片中的功率放大器知識淺析
    關於射頻晶片中的功率放大器知識淺析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4-30 13:58:37 一、射頻晶片市場 根據 Yole Development
  • 射頻及無線晶片測試基礎知識解析
    本文將介紹射頻/無線晶片的測試。射頻/無線系統會同時包含一個發射器和接收器分別用於發送和接收信號。我們先介紹發射器的基本測試,接下來再介紹接收器的基本測試。該中頻信號經過上變頻器轉換為射頻信號後,再通過放大後進行發射。
  • 晶圓級新晶片會引領一個新時代嗎?
    晶圓級新晶片會引領一個新時代嗎?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0-11-24 14:49:36 計算機晶片的歷史是是一段激動人心的微型化的歷史。
  • Pasternack推出擴展至40GHz工作頻率且採用彈簧頂針設計的同軸射頻...
    新增的GS和GSG兩種構型射頻探針產品支持更高的數據速率 美國加州Irvine市2018年11月14日電 /美通社/ -- 業界領先的射頻、微波及毫米波產品供應商美國Pasternack公司最近將其射頻同軸探針產品線擴展至40GHz工作頻率範圍,以應用於微波器件、高速通信及網絡領域
  • 5G射頻前端、基站、終端的測試難點分析
    在晶圓、射頻前端(功率放大器PA、射頻開關、天線調諧器、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基站及終端領域,NI與行業領先廠商均有合作。射頻前端晶片廠商正在逐步實現從Sub 6GHz到毫米波頻段的部署,隨著頻段的提升,射頻前端電路需要適應更高的載波頻率,更寬的通信帶寬,更高更有效率和高線性度的信號輸出功率。為實現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尺寸,射頻前端的集成化和模組化是必然趨勢。  ● 基站:隨著5G商用化進程的加快,5G基站端需求呈現井噴現象。
  •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打開APP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發表於 2017-12-07 16:10:01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   晶片是由N多個半導體器件組成 半導體一般有 二極體 三極體 場效應管 小功率電阻 電感 電容等等。
  • 卓勝微: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模組的產業化目標
    打開APP 卓勝微: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模組的產業化目標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6:42:50 卓勝微擬使用自有資金80,000.00萬元開展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建設SAW濾波器晶圓生產和射頻模組封裝測試生產線,及廠房的配套設施建設及軟硬體設備購置,開展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研發及產品的產業化生產,實現射頻SAW濾波器晶片和模組的產業化目標。同時,卓勝微藉助於無錫當地政策優勢,在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推進產業化項目發展,緊抓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機遇,符合公司的長期戰略規劃。
  • 飛利浦量產90nm CMOS產品 完成專用測試晶片工藝試驗
    飛利浦量產90nm CMOS產品 完成專用測試晶片工藝試驗 飛利浦公司的這三款產品是用於高度集成的系統級封裝(System-in-Package (SiP))連接解決方案的基帶晶片。通過這三款產品,飛利浦展示了90nm CMOS工藝在縮小此類解決方案在尺寸、降低功耗以及使其保持價格競爭力方面的優勢。          快速進入90nm CMOS產品大批量生產階段意味著飛利浦公司不久就可將生產轉移到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的工廠。
  • 一片晶圓可以切多少個晶片及晶圓製造流程
    晶圓製造的流程一顆集成電路晶片的生命歷程就是點沙成金的過程:晶片公司設計晶片——晶片代工廠生產晶片——封測廠進行封裝測試——整機商採購晶片用於整機生產晶片供應商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叫IDM,通俗理解就是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等多個產業鏈環節於一身的企業。有些甚至有自己的下遊整機環節,如Intel、三星、IBM就是典型的IDM企業。另一類叫Fabless,就是沒有晶片加工廠的晶片供應商,Fabless自己設計開發和推廣銷售晶片,與生產相關的業務外包給專業生產製造廠商,如高通、博通、聯發科、展訊等等。
  • 分立器件行業專題報告:功率半導體和射頻晶片
    近年來,指紋識 別、雙攝帶動了指紋識別晶片以及 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的需求,MCU、電源管 理 IC、傳感器及射頻晶片等也佔用 8 英寸晶圓生產,一定程度上擠壓了 MOSFET 等 功率器件晶片代工的產能。在行業需求迅速回暖之時,功率器件代工資源更顯緊張。 根據電子發燒友網報導,2020 年 9 月國內已有兩家廠商發布漲價通知,預計 MOS 管 漲幅在 10%-30%不等。
  • SOC晶片中整合RF前端有什麼好處?能給生產測試帶來什麼?
    本文的主旨是啟發讀者去考慮電子晶片集成度提高對終測或生產測試的影響。特別的,射頻(RF)晶片測試方法的主要轉移變得越來越可行。一些關於生產測試的關鍵項目將在這裡進行討論。它們是:系統級測試:RF晶園探針測試;SIP相對SOC的架構;設計人員的新的責任:RF內置自檢(BIST);對於測試系統構架的影響。
  •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大盤點
    蘇州宜確半導體的主要產品包括2G/3G/4G/MMMB射頻功率放大器及射頻前端晶片,射頻開關晶片,低噪聲放大器晶片,Wi-Fi射頻前端晶片以及射頻電源晶片等,近期,宜確發布了基於其EWLAP技術的濾波器模塊晶片產品TR963及TR965,成為國內射頻前端集成電路行業內推出的首款同類產品,可廣泛應用於4G/5G移動終端。
  • 科普下IC晶圓切割的精準刀法
    集成電路封裝(英語: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ing),簡稱封裝,是處於半導體器件製造的最後階段,晶片加工完成後, 晶片在空氣中與各種雜質接觸從而對 晶片上的電路產生腐蝕, 進而使晶片的電氣性能下降, 甚至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