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核輻射指數的機器人「核寶」深受小學生歡迎。
長隆野生動物科普展區帶來一隻會說話的小鸚鵡,吸引不少觀眾的目光。信息時報記者徐敏攝
大洋網訊 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充滿智慧的未來城市、夢幻的液氮冰淇淋……昨日,「第二屆廣東科普嘉年華暨2019年全國科普日廣東省主場活動、廣東省科技進步活動月」(以下簡稱科普嘉年華)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大批科普展示、互動項目打造了一場「科普盛宴」,公眾快樂參與,玩轉科學。
亮點1
看動物「明星」賣萌耍寶
第二屆科普嘉年華以「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為主題,由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等11個省直單位聯合主辦。據了解,本次科普嘉年華分六大板塊,包括未來漫步太空、未來萬物互聯、未來滿FUN生活、未來生命科學、未來智啟創客、未來已來科普。展區面積超5000平方米,引進科技類參展商近百家,涵蓋「數字廣東」「長隆集團」「廣東電網」等大型企業參展。
在未來生命科學板塊,是以生物、農業科學相關科普知識為主要展出內容。記者發現,長隆研學動物探索是其一大亮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帶來了16件動物標本,結合綠樹、草地等場景布設,打造了一個迷你版「動物園」,就像臉帶抓痕的非洲獅標本、表情趣致的川金獅猴標本、動感十足的黑尾牛羚(又稱角馬)標本等。另外,現場迎來了金剛鸚鵡、紅鬣蜥、鷯哥等真動物,這些小動物又是學說話又是耍萌,成現場人氣最旺的「明星」。
亮點2
看科技創新 體驗深海探測
當天,2019廣東省科技進步月活動同步啟動,推出了「創新決勝未來」展、廣東科技創新成果展等。現場還設有AR、3D列印、基因檢測、科普DIY等互動,吸引近萬人次觀眾參與。
廣東科技創新成果展看點多多,展出了廣東70年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技成果。包括中國散裂中子源、港珠澳大橋等「高精尖」科技成果;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非洲豬瘟診斷、SARS防治研究、基因測序等內容。而「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更是讓人目不暇接,「復興號」動車組列車、神威·太湖之光、中國天眼FAST……系列「高精尖」體驗大展大國科技風範。
據介紹,當中不少科研實物為首次展出,輔以一系列影像和操作類展示手段,讓深奧的科學知識更「接地氣」。如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模型,可模擬「蛟龍號」下潛過程。「體驗了一把在深海探測的過程,下潛時身邊的壓力也有變化,感覺十分真實。」遊客劉先生大呼過癮。
亮點3
做液氮冰激凌 打卡換禮物
記者在現場所見,「科技進步活動月」不僅有豐富的展覽,還設有「創意機器人」「農村中小學校科學館」等科普品牌活動展示。在「歡樂科學薈」活動板塊,遊客可以免費體驗丹霞山VR、玩轉中醫藥、現場製作液氮冰淇淋等,集夠印章還可兌換小禮物。另外,10月15~20日,廣東科學中心將以半價的價格展演科普電影,輪播《不可思議的捕食者》《我是醫生》《地球的誕生》等十多部科技影片。
據悉,除了廣東科學中心主場活動外,全省各個地市在科技進步月期間,將開展超過100場的科技創新和科普活動,掀起科學技術普及的活動高潮。
(信息時報記者成小珍 通訊員吳晶平 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