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直擊丨山東護師出徵前安慰三歲孩子:爸爸是去給你買武器打怪獸

2020-12-0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2月9日訊(記者 孫杰 畢勝 儀首歌)2月9日下午,山東第八批303人醫療隊登上了南下支援湖北的飛機。在候機時,醫療隊成員、東阿縣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師付茂亮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因為害怕三歲的孩子哭,他特意瞞著孩子說自己出來買武器去打怪獸。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付茂亮是醫院裡第一個參加支援湖北行動的醫護人員。「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也是我們醫護人員的責任。」付茂亮說,他的妻子是護士,得知他要赴湖北支援時很支持。

此次出徵,付茂亮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三歲的孩子。「我今天收拾行李時,孩子哇一聲哭了。」付茂亮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見到孩子哭,自己心裡有點難受,走的時候特意跟孩子說,爸爸去買武器,回來一起打怪獸。

相關焦點

  • 「我爸爸去打怪獸了。」
    由於疫情防控宣傳人手緊缺,劉煜安置好90多歲父親,主動報名參加社區防控疫情宣傳和網格化管理信息採集工作。他每天早出晚歸,在社區裡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摸排登記,努力排查每一起涉及疫情的風險隱患,耐心地向群眾宣傳防範措施並告知疫情現狀。
  • 前線日記丨致未來的你:孩子,這不是奧特曼打怪獸那麼簡單
    醫護們大多30、40歲左右,兒女尚年幼,每每談及此,至少90%的隊員會流下思念的淚水。也許這就是人類的軟肋吧。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去武漢?醫護們的兒女還不是很懂,通常被比喻為奧特曼打怪獸。醫護們希望兒女們有一天能懂,這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兒女和全國的小朋友們,在拼一個健康成長的未來……由此,記者與3名醫護約稿,他們寫下了自己的「與子書」。
  • 「媽媽是去打怪獸!」
    「媽媽,你能不能不去上班,陪我過年?」「寶貝兒,媽媽要去打怪獸,保護地球!」這是今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張凌源和兒子的對話。作為該院第一梯隊的護理人員,從大年三十開始,張凌源離家兩個多月,三次進入負壓病房抗擊疫情。4月24日,當記者採訪張凌源時,她說:「抗擊疫情,一身白衣讓我責無旁貸。」進入第一梯隊抗擊疫情今年37歲的張凌源是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的護士。雖然年齡並不大,但是在護士隊伍中已經算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了。
  • 打怪獸的媽媽回來了
    我等了她好久好久記得那天是情人節媽媽離開家前告訴我「爸爸媽媽要去打怪獸了」只要我乖乖在家爺爺奶奶的話一個月,她就回來了我每天數著日子在家等爸爸媽媽回家高潔告訴小朵,怪獸可能一個月打不完,等打完了怪獸,爸爸媽媽就回家了。從那以後,視頻聊天時,小朵將思念藏在心裡,不再頻繁地詢問回家的時間,但卻悄悄地把一家三口的微信群名改成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讓高潔既欣慰,又心疼。「說不定一戰就半年」「那就調整半年」……電話那頭父母的支持,和朋友圈裡無數的「若有戰,召必回!」「疫情在前,警察不退!」
  • 孩子三歲前到底有沒有記憶?記憶的形式可不止是大腦記憶
    文丨福林媽咪我問福林爸爸:「你還記得你三歲前發生的事情嗎?」他搖搖頭說:「基本上不記得了,但是有個別事情是有畫面的。比如我兩歲多的時候被剛燒開的開水燙到了,我連當時家裡人都在幹什麼還記得,那個畫面一直到現在還有很深刻的印象。」
  • 葉蘭:奮勇出徵的「最美護師」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南平市第一醫院主管護師葉蘭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在武漢奮戰了58個日夜,圓滿完成援鄂任務。如今,重新回歸工作崗位的葉蘭談起援鄂經歷,依舊深情滿滿。「我志願報名,無條件服從安排。」
  • 【抗疫英雄】葉蘭:奮勇出徵的「最美護師」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吳建瓊)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南平市第一醫院主管護師葉蘭被授予
  • 孩子脾氣暴躁,是體內「小怪獸」作祟
    從咿咿呀呀的吃奶嬰兒,到活潑機靈的小人精,父母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傾注了很多很多的愛,然而,爸爸媽媽怎麼都沒想到他們會被心中一直摯愛的寶貝如此無理地傷到。直到那一次、那一場景,爸爸覺得孩子一點不像孩子,而像極了一隻小怪獸。當天,爸爸像往常一樣送孩子去上學,各種原因,從家到學校這段路超級堵車,不是當日偶發,而是常態化。路上也不出意外地堵車了。
  •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 5歲前必讀
    作者:寶寶知道 Iris33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講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2.1~2歲《噼裡啪啦系列》《米菲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喬比的生活故事》《五味太郎圖畫書第一輯》《五味太郎經典創意繪本系列》《抱抱》《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蹦》《小籃和小黃》《月亮的味道》《好餓的小蛇》《可愛的鼠小弟》閱讀收穫:講述規則培養的故事,1-2歲是孩子生活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對應的規則能教會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 海報深度丨5歲兒子癌症晚期,年輕父親要幫他實現50個願望
    如今,六七十萬元的花費,以及孩子仍未可知的未來,讓他已然直不起腰。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牟聰為孩子列了一張心願清單,上面包含著去吃一次漢堡、去一次動物園、去學校體會一次上課……「不管將來怎樣,我得想辦法讓他享受一次正常孩子該有的童年。」
  • 「抗疫英雄」葉蘭:奮勇出徵的「最美護師」
    東南網9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吳建瓊)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南平市第一醫院主管護師葉蘭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在武漢奮戰了58個日夜,圓滿完成援鄂任務。如今,重新回歸工作崗位的葉蘭談起援鄂經歷,依舊深情滿滿。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不陪孩子的爸爸,這些影響恐怕沒想到
    文丨福林媽咪每次我寫文章說到,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應該如何如何,都有很多人評論說,那爸爸呢,養娃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嗎?紀錄片講了一位英國兒童心理學家Laverne Antrobus開展的一系列實驗,探索孩子和爸爸在生物學上的關係。一,出生前關係媽媽十月懷胎,和寶寶相生相伴,所以很容易和寶寶建立連接,而爸爸則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家庭成員感到陌生,實際上,在寶寶出生前,爸爸就和寶寶建立了緊密聯繫的紐帶。
  • 孩子3歲前有沒有記憶?爸媽的粗暴對待,不會毫無痕跡
    文丨福林媽咪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記事的?普及了那麼多兒童早期教育觀念,有時候會碰到網友問,你們整天說教育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父母的早期教育行為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早期教育的前提性問題,孩子三歲前有沒有記憶。
  • 這事夠山東!你在一線打「怪獸」,我用政策暖你心丨閃電評論
    面對疫情,「豪氣」的山東再次彰顯大省擔當,湖北缺什麼就送什麼,目前已經有11批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在齊魯大地上,為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為了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正有太多太多的醫務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衝鋒在戰「疫」最前沿。如何進一步激勵關愛一線的醫務人員,如何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山東在紛揚的大雪中給出了最溫暖的答案。
  • 「爸爸你啥時候回來?」臨上「疫」線,兒子竟執意給他一把餅乾
    「兒子這是幹啥」「爸爸,你把這餅乾拿單位去吧」「我不要」「你必須拿著,這樣你就超級無敵,就能打敗疫情回家了。」——懷柔分局警務支援大隊民警於新江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我們好好去愛。因為孩子,我們滿心的愛有了託付,我們的每一次堅持,都充滿了力量。
  • 5歲兒子生日前被打進ICU,臨終許願:希望爸爸早點死
    015歲兒子生日前被打進ICU,臨終前許願"希望爸爸早點死"5歲的男孩樂樂,在生日前被親生父親暴力打進ICU。樂樂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開了一家公司,溫柔賢惠的媽媽在家當全職太太,樂樂一度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可這種幸福,隨著爸爸的公司倒閉而覆滅,樂樂由天堂墜入了地獄。爸爸公司倒閉後負債纍纍,整日借酒消愁,喝醉之後還會打樂樂媽媽。終於,媽媽忍受不住,心灰意冷離開了家。媽媽走後,爸爸的發洩對象就變成了樂樂,只要有點不爽,他就會暴打孩子一頓。
  • 家有情緒小怪獸,這些情緒管理繪本幫你有效應對
    其實,我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小怪獸,在幾年的艱苦「鬥爭中」,有效經驗自然是有的,比如長輩們要以身作則,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對孩子的需求,合理滿足,不可有求必應;孩子鬧情緒時,要正確地引導。以上行為都屬於家長們的主動幹預,除此之外,如何去塑造孩子的內心,是個更重要的問題。閱讀是改變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 看到親人去世,孩子總害怕爸爸媽媽也會一樣,如何教孩子面對死亡
    但孩子既然經歷了家裡老人去世,父母就不應該迴避,可以接著這個機會和孩子聊聊生命、聊聊生死。去年我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我們全家都悲痛萬分,但我似乎沒看到我九歲的兒子特別傷心,當時心裡還想,我爸真是白疼這外孫了。但前一陣子和兒子在路上時,我們閒聊,開始聊的話題我忘了,只清晰的記得兒子當時反問我了一句:「我舅舅爺去世,你能接受嗎?反正我到現在都接受不了。」
  • 「最無賴爸爸」火了,孩子想買玩具爸爸先滾地,網友:這招太高明
    一個日本的爸爸帶著兒子路過商場的時候,孩子看到一個玩具後就不想動了。這個爸爸在看到價格之後,真是嚇了一跳!一個玩具居然賣到二萬元日元!這位爸爸還想著等下孩子要是耍賴想買玩具怎麼辦?還沒想好對策,孩子向自己說道:「爸,我想買玩具!」爸爸想起孩子平時想買玩具時都喜歡在地上打滾,居然當眾撒潑耍無賴,立刻躺在了地上!這一幕,兒子驚訝了!他完全沒有想到今天躺在地上撒潑打滾的竟然是自己的爸爸,而不是自己!這位爸爸這叫做先下手為強!為了防止孩子耍無賴,自己先耍無賴!看看孩子能怎麼辦。兒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沒想到自己的老爸居然棋高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