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用戶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購物場景的改變,必然會體現到生活中,必然會對家電行業的研發、製造、生產、流通、營銷、售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改變一些行業的發展邏輯,改變一些行業的規則。
馮同||撰文
說到2020年的家電市場,不能不說受疫情影響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現代意義上的家電品發展40多年來,這次新冠疫情是最大一次外界影響,2003年的非典也沒有這次強烈和持續這麼長時間。
這樣一場疫情,對家電從上遊產業鏈到下遊需求端,都造成了巨大的震動。不過,家電行業廠商在進入後疫情時期後,採取了積極主動的策略因勢利導,展示出家電行業的市場韌性和應變能力。
疫情確實改變了人們的一些消費行為觀念。家電作為大消費品,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受影響是必然的,但是要客觀的看到,疫情期間對消費者的認知和行為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對電商以前不感興趣的,在疫情逼迫之下不得不參與到線上購物當中。
疫情過後,消費者一些習慣會回到原來的方式上,會頑固的回到原先線下購物,這樣的消費者不是沒有。但是,至少線上購物的體驗,令其有了新的體驗。能搖擺回到從前,也意味著再搖擺回到線上,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當然,經驗告訴我們,行為持續21天會改變人們的習慣,那麼疫情倒逼人們在線上購物豈止21天,至少要有1-2個月吧。在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會保留下來,從邏輯上來看,只要是解決用戶懶的問題,習慣都有可能留下。
細細分析用戶端來看,消費行為確實受到疫情的改變,對家電未來的需求產生不曉得影響,甚至是一種改變,至少可以總結出三個方面的行為變化:
第一,從購物場景上來看,疫情已經養成了不限於年輕人的網上購物方式。以往很多購買家電品都是在賣場,可以現場看,可以做體驗。現在線上的3維動畫,甚至是AI展示,一樣可以有類似的體驗感。再說過去一定要到現場看和體驗,是因為家電品在居家生活中太精貴。現在不同了,家電品已經是居家生活再平常不過的用品,在哪兒買都一樣。線上的便利性更符合現代生活節奏。
以最為典型的空調為例,以往人們一直鍾情於線線下門店購買,原因很簡單,就是空調的對售後安裝服務依賴性很強,而現在線上線下售後服務都是一樣的。行業2年前一致認為空調線上佔比不會超過30%,疫情之後線上佔比已經超出業界的預期,達到50%以上。空調這樣對體驗要求高的產品都能在線上佔比超過50%,可見一般家電品就不用再說了。
第二,從生活方式上來看,家電品在居家品質生活中已經是大面積普及,現在不僅是擁有的問題,而是進入到品質化和個性化的新時期。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在內大家電早幾年都已經完成普及,空調在2019年也步入更新迭代時期。價值較高的大家電都以普及,剩下的小家電、廚房電器更是不在話下。
實際上,現在刺激家電消費的是個性化電器產品,比如新興的掃地機器人,水槽洗碗機,烹飪機,淨水機等新興電器產品層出不窮,對於人們生活質量提升意義重大,成為品質消費的組成部分。此外,像全屋家電或者是家電套系產品,也逐漸成為品質生活的選擇。未來需求是在向品質化、個性化、智能化、套系化發展,廠商不能視而不見。
第三,從生活觀念上來看,人們的健康意識是在不斷增強,對健康類家電品的的需求會增多。像空調,過去人們聚焦的是產品的功能和舒適性,而把最重要的健康功能當成了敲邊鼓。此次疫情爆發,給用戶、消費者上了一堂現實的教育課,從觀念上增強了人們對健康家電的重視。
可以預見,疫情結束後人們將對像解決空氣的健康空調,解決水質的淨水機,解決洗淨水果的洗碗機,具有殺毒效果的微波爐等等具有健康功效的家電品會有巨大的機會。
用戶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購物場景的改變,必然會體現到生活中,必然會對家電行業的研發、製造、生產、流通、營銷、售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改變一些行業的發展邏輯,改變一些行業的規則。這都是行業變化的前奏,畢竟行業是建立在消費者、用戶基礎之上,捨本逐末怎麼能與現代生活與時俱進呢?
因此,進入後疫情時代,廠商的機會會更大。千萬不要 被疫情時期短暫的坎坷所絆倒,而忽略了時代進步所帶來的巨大機會。認不清這一點的廠商,很可能會在新一輪的產業升級中被淘汰出局,這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