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2020年代的七個宏觀因素

2020-11-25 IT168

  新冠疫情可能仍會佔據新聞頭條,但它只是未來十年重塑業務的七個關鍵宏觀因素之一。這場全球疫情將對商業世界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而在此期間,整體不信任、國際關係弱化和氣候變化等其他宏觀商業環境領域中的變化依然存在。

  高管們必須在2020年代應對許多其他挑戰,但由此產生的顛覆將帶來新的商機。

  Gartner傑出研究副總裁Mark Raskino在2020年GartnerIT Symposium/Xpo®線上會議演講時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時,全球經濟已『風聲鶴唳』。廉價的融資和低成本的能源引發了高槓桿債務、國際同盟破裂和資產價格泡沫等結構性壓力。現在正是它們『秋後算帳』的時候。」

  全球疫情

  新冠疫情的影響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間。如果持續時間較短,那麼人們將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工作方式。例如人們在「911」事件發生三年後恢復了正常的飛行行為。如果疫情持續,則很有可能會產生長期社會影響,就像當年的大蕭條影響了人們數十年的飲食習慣。

  建議:思考此次疫情將如何影響社會行為,例如個人衛生和私人空間規範、社交聚會和家庭互動、儲蓄率以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等。

  市場崩潰和衰退

  雖然新冠疫情曾是2020年市場崩潰和後續復甦的強大催化劑,但實際情況是市場已經脆弱不堪、一觸即潰。事實上,Gartner發現在2018年和2019年,有一半的執行長都在預測和準備應對經濟衰退,這使得這場衰退不同於2002至2003年以及2009年的衰退。但沒人預料到新冠疫情會造成嚴重破壞並引發之後的崩潰和持續波動。

  建議:為加快數位化業務的發展,應通過遠程工作和電子商務優化基礎設施和目標需求。

  整體不信任

  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消費者和公民的信任度就已經處於歷史最低點。現在,封閉的國界、對疫苗的爭奪以及對佩戴口罩和各項規定的爭論再加上對「他人」,甚至是曾經的緊密貿易夥伴的不信任可能會進一步加深隔閡。但從長遠看,面對病毒這一共同的敵人,全球各國可能會同仇敵愾、制定共同的目標並開展合作。

  同時,高管應考慮消費者是否會繼續忠於成熟品牌,還是會轉向那些供應限量商品的品牌。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執行長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

  建議:評估這些行為是否必然會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向客戶發送坦率、真誠和善解人意的電子郵件等更加個性化的互動可以有助於減少不信任感。

  生產力低下

  過去十年,雖然經濟保持增長,但生產力增長緩慢並且效率和生產力沒有得到重視。新冠疫情使業務運營變得複雜化,這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力。社交隔離正在增加運營成本,因此需要通過大幅度的業務重構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生產力。

  建議:制定必須通過重構才能實現的大膽生產力目標。

  環境問題

  自2020年初開始,氣候變化正在成為長期業務戰略和計劃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儘管氣候變化目前暫時「讓位於」新冠疫情,但仍有一半的執行長將氣候變化視為影響其行業的因素。

  建議:不要被因為隔離和出差的減少而暫時取得的環保成果所迷惑(雖然您可以從這些成果中得到如何永久調整工作方式的啟發)。請記住,部分地區原本用於緩解氣候變化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可能會因為資金被重新劃撥到經濟刺激計劃而被推遲。因此,需要發明可以替代這些項目的減排策略。

  人才短缺

  儘管全球失業率上升,但關鍵人才短缺這一問題仍將繼續困擾高管。新冠疫情加劇了失業和就業不足,但也沒有創造出新的關鍵人才庫。即便是關鍵人才的少量短缺也將損害或破壞市場地位。

  建議:重新思考疫情後的世界需要什麼類型的技能,並在停業期間開始或增加再培訓計劃。將敏捷學習作為核心管理理念引入,同時通過重新思考遠程工作或臨工經濟方案來考慮如何擴大可用的人才庫。

  技術發展

  未來十年,技術發展無疑將產生巨大影響。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計算和大量機器客戶的湧現將改變企業機構和社會的運作方式。市場變革將變得更加頻繁,自主商業也將繼數位化商業之後出現。這將改變未來十年的市場格局。

相關焦點

  • 宏觀因素驅動 股指迎來春天
    來源:期貨日報去年年底,三大股指估值處於極低位置時,我們提出從我國股市的內生條件和外部環境看,2019年上半年是一個關鍵時點,一看宏觀基本面是否繼續下行,二看M1、M2或者政策變化,三看美國股市的調整狀態以及加息情況。
  • 餘永定:增長是硬道理—對90年代以來宏觀調控的反思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處在從計劃體制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雖然也存在著很多宏觀問題,但是跟我們在教科書上所學的經典的宏觀問題不太一樣。到了90年代之後,中國逐漸變成了以市場為主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在這個過程之中,宏觀調控跟我們在教科書上所學的宏觀調控一致性越來越多,所以今天我想從1991年之後來談。
  • 微觀改變宏觀
    微觀制動,我們理療院以外的,其它地方的治療是以宏觀制動。我們的晃足是微觀制動,我們的火灸是微觀制動,我們三樓的按摩是微觀制動,我們應用的小方是微觀制動。 我們現在還沒有推出微波按摩法。我們大家還不知道什麼叫微波按摩法,還沒推出。微波按摩法更是微觀制動。我們在應用藥物,在吃藥的方法上,我們還沒有推廣微觀制動。
  • 原油宏觀供需理論三大構成因素解讀
    美元指數和油價的關係  美國次貸問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被認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美聯儲為防止危機的擴散和提振低迷的經濟,從2007年9月開始到2008年12月連續9次降息,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5.25%下調至0.25%,共下調500個基點。
  • 比特幣價格的三大宏觀因素
    本周市場比較活躍市場波動較大,美國的經濟不確定性影響比較大,明天小非農數據,以及美國選舉,消息面比較多,我們需觀察當前影響BTC價格的三大宏觀因素可以關注觀察當前影響比特幣價格的三大宏觀因素:1.
  • 作為「屠龍術」的宏觀經濟學,還能夠改變世界嗎?
    簡單地說,他們發明並拓展了宏觀經濟學中有關勞動力市場的「搜尋-匹配模型」,並使得它成為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重要基石,進入了主流教科書。 眾所周知,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之後,以一部《通論》開創出宏觀經濟學這門學問。宏觀經濟學有別於馬歇爾的微觀經濟學,幾乎是從天而降,直接改變了人們對於經濟學的理解。
  • 「2020年第4季度全球宏觀經濟季度報告 · 中國」雙循環下的貨幣...
    1%,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從改革開放之初開始觀察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80年代至1994年,經常帳戶餘額在小規模的順差、逆差之間上下浮動,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第二階段:1994年至2007年,經常帳戶餘額規模和GDP佔比都不斷上升,2007年經常項目餘額的GDP佔比甚至達到了10%附近,國際收支失衡成為一個突出的結構性問題,貨幣金融政策在主觀、客觀上都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
  •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5個職業被稱為金飯碗工作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剛經歷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市場也就像是春天的花朵一般逐漸綻放,一股股思潮在沿海城市逐漸盛行,下海創業經商被逐漸允許,所謂的金飯碗工作也不同過去那麼單一,變得多樣,在國家相繼成立了銀行體系和證券體系之後,金飯碗工作更是多了不少。
  • 【招商宏觀】《政府工作報告》核心指標解析——2020年5月宏觀政策...
    第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  3. 總體目標和宏觀政策定位方面。2020年經濟發展目標的設定有兩處明顯變化,一是就業首次排名第一,但目標相比去年明顯調低;二是不設定GDP增速目標,以集中精力守住「六保」底線。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3、2020年各類超常規的疫情救助與經濟紓困政策必將在2021年陸續退出,這將決定經濟反彈的政策支撐力逐步減少。如何選擇政策退出的時點、退出的步幅、退出的路徑以及退出工具的組合,將是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決策的核心,並成為影響經濟復甦走勢的核心因素之一。
  • 【招商宏觀謝亞軒】美元周期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周期——關於美元的...
    美元周期的頂部應該也已出現了三次,分別是1985年3月,2002年2月和2020年4月,其周期時長分別為17年和18年。據此可以推論,實際美元指數的周期時長是16至18年。比如,實際美元指數的本輪高點明確出現在2020年4月,而美元指數(DXY)則出現在2016年12月,但呈雙頭特徵。再如,實際美元指數的低點均巧合為84,而美元指數(DXY)的低點則逐級下降。
  • 「書訊」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宏觀調控研究
    內容簡介回顧過去20餘年中國宏觀調控的歷程,我們可以抽象出許多具有理論價值的經驗教訓。所有這些經驗教訓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增長是硬道理。中國維持了4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蹟。這一事實最雄辯地說明,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是非常成功的。現在認真回顧以往的思想歷程,發現實踐與理論的矛盾並最終一定程度上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致,從而給青年學者以啟迪,是本書的寫作初衷。本書是作者文集《太陽之下無新事》(經世學人文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12月)的序言,為方便讀者閱讀,特抽出單獨成冊。
  • 2020年宏觀經濟展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
    那麼,對2020年經濟形勢的展望,我們需要判斷負貢獻的變量是延續2019年的趨勢,還是存在邊際改善的可能性,而正貢獻的變量在2020會否出現逆轉還是保持不變。  2、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出口形勢評估  (1)2020年出口行業生產形勢的影響因素  2020年的出口行業工業生產面臨兩項有利因素、一項不利因素以及一項不確定因素。
  • 高培勇: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配置思路應有所改變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25日消息,2020國際貨幣論壇今日線上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發表演說。我這裡特指的是2019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0年經濟的走勢所做出的預期。相對於這樣一個預期而言,2020年發生的變化是什麼樣子的?比如說今年的1到6月份我們在講GDP的增速下降6.8%的時候,這6.8%就是和2019年的數字相比的。
  • 應高度重視明年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
    11月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年度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模型——CMAFM模型預測認為,2021年由於經濟的持續復甦和基數因素,各類宏觀參數將全面反彈,全年GDP實際增速預計將達到8.1%,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將達到11.4%。
  • 成本、供需、宏觀:讀懂PTA期貨分析邏輯及價格影響因素
    比如2017年4,5月份整個宏觀預期非常悲觀的時候,甲醇期貨貼水達到100到200。整個宏觀氛圍又比較強的時候,甲醇期貨升水將近200塊錢,若現貨價格如果在這個基準上不動的話,僅僅因為宏觀情緒的影響或者是整個宏觀經濟資金水平,整個市場情緒的影響,就會導致價格上下波動將近400塊錢這樣的一個區間。那麼這就是宏觀經濟或者宏觀情緒對市場風險偏好的一影響。
  • 金銀T+D雙雙收跌,三重利空因素共振;但美國一大窘境暗示,宏觀面仍...
    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0%,這將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滑坡。眼下很重要的一點是,黃金多頭顯然佔上風,整體宏觀環境是極為利好黃金的。分析師表示,整個貴金屬市場再次吸引投資者的注意,任何回落都將是很好的買入機會。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劉元春代表論壇研究團隊發布了論壇主報告《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與會嘉賓就2020-2021年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2場 | 公司金融中的財務透明度(宏觀經濟學工作...
    北大經院工作坊第172場 | 公司金融中的財務透明度(宏觀經濟學工作坊) 2020-11-18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日80年代給了我們答案
    對於日本來說,1970年前後日本勞動力人口見頂,1978年日本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同時宏觀經濟增速也面臨換檔,七十年代後儲蓄總額佔GDP比重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在這個階段,消費股、科技股逐步崛起,代表性行業是食品飲料、傳媒旅遊、金融服務和半導體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