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可能仍會佔據新聞頭條,但它只是未來十年重塑業務的七個關鍵宏觀因素之一。這場全球疫情將對商業世界產生長期而深遠的影響,而在此期間,整體不信任、國際關係弱化和氣候變化等其他宏觀商業環境領域中的變化依然存在。
高管們必須在2020年代應對許多其他挑戰,但由此產生的顛覆將帶來新的商機。
Gartner傑出研究副總裁Mark Raskino在2020年GartnerIT Symposium/Xpo®線上會議演講時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時,全球經濟已『風聲鶴唳』。廉價的融資和低成本的能源引發了高槓桿債務、國際同盟破裂和資產價格泡沫等結構性壓力。現在正是它們『秋後算帳』的時候。」
全球疫情
新冠疫情的影響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持續的時間。如果持續時間較短,那麼人們將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工作方式。例如人們在「911」事件發生三年後恢復了正常的飛行行為。如果疫情持續,則很有可能會產生長期社會影響,就像當年的大蕭條影響了人們數十年的飲食習慣。
建議:思考此次疫情將如何影響社會行為,例如個人衛生和私人空間規範、社交聚會和家庭互動、儲蓄率以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等。
市場崩潰和衰退
雖然新冠疫情曾是2020年市場崩潰和後續復甦的強大催化劑,但實際情況是市場已經脆弱不堪、一觸即潰。事實上,Gartner發現在2018年和2019年,有一半的執行長都在預測和準備應對經濟衰退,這使得這場衰退不同於2002至2003年以及2009年的衰退。但沒人預料到新冠疫情會造成嚴重破壞並引發之後的崩潰和持續波動。
建議:為加快數位化業務的發展,應通過遠程工作和電子商務優化基礎設施和目標需求。
整體不信任
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消費者和公民的信任度就已經處於歷史最低點。現在,封閉的國界、對疫苗的爭奪以及對佩戴口罩和各項規定的爭論再加上對「他人」,甚至是曾經的緊密貿易夥伴的不信任可能會進一步加深隔閡。但從長遠看,面對病毒這一共同的敵人,全球各國可能會同仇敵愾、制定共同的目標並開展合作。
同時,高管應考慮消費者是否會繼續忠於成熟品牌,還是會轉向那些供應限量商品的品牌。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執行長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
建議:評估這些行為是否必然會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向客戶發送坦率、真誠和善解人意的電子郵件等更加個性化的互動可以有助於減少不信任感。
生產力低下
過去十年,雖然經濟保持增長,但生產力增長緩慢並且效率和生產力沒有得到重視。新冠疫情使業務運營變得複雜化,這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力。社交隔離正在增加運營成本,因此需要通過大幅度的業務重構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生產力。
建議:制定必須通過重構才能實現的大膽生產力目標。
環境問題
自2020年初開始,氣候變化正在成為長期業務戰略和計劃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儘管氣候變化目前暫時「讓位於」新冠疫情,但仍有一半的執行長將氣候變化視為影響其行業的因素。
建議:不要被因為隔離和出差的減少而暫時取得的環保成果所迷惑(雖然您可以從這些成果中得到如何永久調整工作方式的啟發)。請記住,部分地區原本用於緩解氣候變化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可能會因為資金被重新劃撥到經濟刺激計劃而被推遲。因此,需要發明可以替代這些項目的減排策略。
人才短缺
儘管全球失業率上升,但關鍵人才短缺這一問題仍將繼續困擾高管。新冠疫情加劇了失業和就業不足,但也沒有創造出新的關鍵人才庫。即便是關鍵人才的少量短缺也將損害或破壞市場地位。
建議:重新思考疫情後的世界需要什麼類型的技能,並在停業期間開始或增加再培訓計劃。將敏捷學習作為核心管理理念引入,同時通過重新思考遠程工作或臨工經濟方案來考慮如何擴大可用的人才庫。
技術發展
未來十年,技術發展無疑將產生巨大影響。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計算和大量機器客戶的湧現將改變企業機構和社會的運作方式。市場變革將變得更加頻繁,自主商業也將繼數位化商業之後出現。這將改變未來十年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