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9月1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有時候我們會看見一些螞蟻,它會爬在一根草上頭,或者一個稻杆上頭,它拼命拼命往上爬,爬到植物的最頂端的時候,那個葉子承受不了它的重量,它就往下掉,掉到地上。然後它又很努力不懈的爬回上去,再重複一遍。然後跟著循環往復不斷的爬,為什麼呢?這樣做對這個螞蟻有什麼好處嗎?難道它就要像西西弗斯一樣,不斷把石頭推上山嗎?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它腦子裡面有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它本來是在羊跟牛的身上。這種寄生蟲它總會不斷的想辦法要鑽到牛跟羊的胃部裡面,消化系統裡面,去完成它的生育過程,繁殖過程。如果當螞蟻不幸被這種寄生蟲弄傷它的大腦的時候,它就會不斷重複剛才那種看起來很荒謬的動作。
宗教到底跟這個故事有什麼關係呢?有的,因為有位學者認為,為什麼人願意為了宗教付出生命,人願意為宗教去作出一些其實在我們用理性的狀況下看來,是很傻很可笑的事情呢?那就是因為宗教就像這個寄生蟲一樣,在我們的腦子裡面,驅使我們作出一些奇怪的事,猶如這個寄生蟲去驅使螞蟻不斷在稻杆上頭爬上爬下一樣。
這樣的一個故事就來自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叫做《Breaking The Spell》,作者叫做丹尼爾-德內特,丹尼爾-德內特是個非常有名的分析哲學家,他也就是我昨天說過的現在這批新無神論運動的裡面,其中一個有名的健將。這一系列的書,最近幾年出的非常多,而我覺得這一本《Breaking The Spell》,就是《打破魔咒》這本書,是特別有趣的一本書。
為什麼呢?我們先來注意這位作者的背景,丹尼爾-德內特他是個哲學家,也是一個非常有爭論性的哲學家,他在美國的塔夫斯大學教書,過去他一直是研究意識哲學、心靈哲學方面的權威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寫這本書,就是想採用一種很特殊的方面來看宗教。
我們來看看他怎麼樣理解宗教現象?先藉助我們剛才說的那個故事,我們最後還會回顧它的。首先他就跟我們昨天講的希鈞斯不同,昨天講的克裡斯多夫-希鈞斯是對宗教的批判是全面性的,他試圖把佛教、神道教等等全部納入他批判範圍。但是丹尼爾-德內特他就把宗教的定義限定為是這樣的一種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之內,它的參與者、成員,全部公開宣稱,會對一個超自然的神旨或者一個存在表示一種信仰,一種信心。按照這樣的定義,像佛教、儒教就已經被排除出去了。
好,然後他再說,他要研究這樣一種現象,為的是什麼?他想把它當成一個自然現象來看。什麼叫做把它當做自然現象?他其實要反擊的,是什麼東西呢?就是這本書名所講的《打破魔咒》,這個魔咒就是過去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科學無法理解宗教,宗教應該留給宗教,科學要理解科學,幹科學的事。
而丹尼爾-德內特他就認為不對,我們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宗教現象,甚至看一些宗教人士認為最不可能用科學去理解一種宗教體驗。所以他用的科學方法是一種什麼樣的方法,簡單的講就是來自於演化生物學的講法,這個演化生物學的講法,是怎麼樣的?首先他奠基在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上,這個概念就是有名的演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他那本經典名著《自私的基因》裡面提出一個觀念,叫做彌,瀰漫的彌,meme,是什麼意思呢?他這個字,是道金斯創造出來,用來對應基因,gene。這個彌所指的,是這樣一個東西,就是說,假如說我們生物的基因能夠決定我們的行為,我們的很多身體機能,其實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我們可以叫做文化基因的東西也會影響生物。
什麼是文化基因,比如說一些鳥會唱歌,這個鳥唱歌,唱著唱著,發展出一個模式,就是他附近的鳥,都會用同樣的方法去唱,而為什麼它們會用同樣的唱法,唱出同樣的歌聲呢?你去分析它的基因,可能找不到一個決定它這麼唱歌的理由。可是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假設,有某種文化的因素、因子,是會散布的,是會傳播的,這樣的一種講法,很快就會惹來挑戰。因為文化基因的講法,或彌的講法,在過去很多年都非常流行,很多學者用來研究,比如說人的語言,是一種彌,人的某種信念也是一種彌,比如說這個彌是瀰漫的彌,我再強調,比如說我們人為什麼上完廁所會洗手?又或者說為什麼你愛一個人要親吻他呢?這種文化行為,不是從基因裡面能夠找到根據跟動力,還有原因理由的,我們只能從文化來找。
而文化之所以會讓我們這麼學習,我們能夠學習到一種行為模式,帶到任何別的場合,所有文化人都懂得親吻,這就是一個彌。它的散布,不是靠一個可見物質的基因,而是靠什麼呢?很多人懷疑這種彌的存在。那麼丹尼爾-德內特就在這裡為他辯護,就說這種迷其實指的是什麼呢?比如說可能是一種文字,但這個文字你又不要以為它就只是文字,它可以轉化為各種的符號,不具有固定的物質形態,而不斷在各種生物的社群之中散布。
好了,講了這么半天,這些跟宗教有關嗎?有的,因為丹尼爾-德內特想說的是什麼?宗教就是這麼一種彌。而這種彌,過去是很有用的,他整本書中間,用一個很長的篇幅去談宗教過去對人產生的一些作用,例如說,因為我們人類面對大自然中很多不可理解的現象,因為我們會恐懼很多的事情,而有宗教信仰,這樣一種文化的基因,文化的因素,這種彌,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這個不可知的世界,幫助我們擺脫對一些大自然的現象所帶給我們的恐懼。同時這種彌還能夠促使我們團結,促成一種團體感,而且能夠解答我們關於人生終極意義的問題,因此,這種彌,它是有用的。而且透過學習,就像生物間的學習會唱歌一樣,它的功能不斷的演變,在人類歷史上不斷的進化,那麼成為我們人類社會很重要的一種傳統。但是丹尼爾-德內特他認為,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已經充分了解到,宗教在方方面面,都是不需要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信教呢?這個就像是因為,它已經成為一個彌,這個彌,它的功能已經喪失了,它的位置已經變換了,但是我們仍然在堅持它,就好像一個寄生蟲,爬到了螞蟻的大腦驅使它做很傻的動作一樣,現在宗教就是我們腦子裡面的寄生蟲。
《開卷八分鐘》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點擊收看《開卷八分鐘》更多節目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蔣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