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的太陽係指南

2020-12-05 大科技雜誌社

太空是嚴酷的,破壞性的輻射、極端的溫度、有毒的氣體,任何一樣都可能會致我們於死地。然而廣袤神秘的太空也擁有數不盡的自然奇觀,且不說遠的地方,光太陽系就足夠我們探索好長一段時間了。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擁有可以發射深入太空的火箭技術、合適的防護裝備、太空徒步旅行的裝備等,幸運的冒險家也許能夠親自遊覽太陽系的自然景觀。

如果真的能在太陽系徒步旅行,你想去哪?假想你正穿著太空衣,帶著足夠幾個月的供給,請跟隨我一起,來參觀星際公園吧。

月亮洞穴

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位於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上。實際上,早在1969年11月,美國阿波羅12號宇宙飛船的太空人就曾在此處登陸月球。

我們都知道月球上沒有液態水,月海是指我們看到的月亮表面較暗的區域,它們的表層覆蓋著類似地球玄武巖那樣的巖石。風暴洋是迄今已知的22個月海中最大的一個。一系列的小山點綴在風暴洋上,那裡是日間遠足的最佳地點。

除了大大小小的山脊,最特別的景點還是火山洞穴。早前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了大量的地下洞穴,其中位於風暴洋的馬裡烏斯山的洞穴長達50千米,洞穴的內部高數十米,寬數百米,使它成為潛在的人類居住地。據研究人員分析,這條「隧道」很可能是過去月球火山活動中,熔巖流留下的巨大洞穴,即「熔巖隧道」。同時洞穴還有三個縱向的孔洞,可能是洞穴頂部塌陷形成的。

想像一下,你白天爬山,探索附近的淺峽谷。晚上,你回到因熔巖形成的古老露營地中,通過「天窗」凝視地球和星星,多麼美好的旅程啊!

太陽系最高峰

接著向太陽系外走。在火星上,有一座山比太陽系其他星球上所有的山都高——這就是奧林匹斯山,它的最高峰有21千米高,大約是珠穆朗瑪峰的2.5倍。不過,相比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困難程度,我們卻可以輕輕鬆鬆地登上太陽系的最高峰。因為奧林匹斯山雖然高,卻不陡。山坡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大概只有5度左右,而且火星上的重力大約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爬坡也不會有多累。除了高度是太陽系第一,奧林匹斯山的佔地面積也十分巨大,與整個法國大小相當。

最孤獨的山

地球、火星、金星上有眾多的山,每一座山都包含著行星豐富的地質歷史,所以在這三個星球上,我們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想登的山。不過,在穀神星上(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因為這裡只有一座山。

孤獨的山名叫阿胡那,它高約4千米,寬約20千米,形成於約2億年前。除了孤獨以外,它還是一座「冰火山」,它噴發的不是巖漿,而是含有鹽、冰和其他礦物的泥漿。

「冰火山」是一種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太陽系其他行星上存在的獨特地形。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火山,只是噴發過程與地球火山相似。冰火山由堅固的冰殼構成,當行星內部溫度升高時,行星深處的冰層就會熔融,如果這時上部的冰層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像地球內部的巖漿一樣,在周圍壓力的擠迫下,沿裂縫噴發出來,這就是奇特的冰火山爆發的過程。

「冰火山」的存在,使穀神星上廣泛分布著含水礦物,這說明這顆矮行星在過去很可能擁有遍布全球的海洋。

由於穀神星表面的重力僅為地球重力的0.028倍左右,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登上這顆行星上唯一的一座山,從它的最高點遠眺那片曾經是海洋世界的塵埃面。

土衛八的赤道脊

越過小行星帶和木星,我們來到了土星附近。土星的第三大衛星——土衛八是個陰陽臉,以其兩邊半球面巨大的顏色差異而著稱,其中暗的那一面叫做卡西尼區。而土衛八最大的看點就是其位於卡西尼區中心的赤道脊。所謂的赤道脊與地球上的大陸分水嶺(分隔相鄰兩個地區的山嶺)類似,比如我國的秦嶺分水嶺,只是赤道脊的位置接近土衛八赤道而得名。在整個太陽系中,只有土星的三顆衛星有赤道脊,除了土衛八,還有個頭兒較小的土衛十五和土衛十八。

土衛八的赤道脊長達1300千米,寬20千米,高13千米,覆蓋了大部分的赤道。同時在亮的一面的赤道處,有著很多高達10千米的山峰,這些山峰跟赤道脊一起把土衛八給分成了兩半,土衛八看上去像是兩個金屬半圓焊接起來的一樣。

如果你從一端開始,逐漸爬上山脊,並最終到達高峰。當你俯視整個衛星的時候,某些地區覆蓋的暗色物質可能會吸引你的注意,這些物質實際上來自菲比衛星(土衛九),菲比衛星掉落的碎屑會被土衛八吸附,最後變成暗色的覆蓋物。當你向上仰望時,你也會看到土星閃爍的光環,這在土星的其他衛星上可是看不到的,所以趕緊拍張照片吧。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赤道脊的形成呢?關於這一點,各種假設都有。其中一種說法是,在短時間內,子衛星(衛星的衛星)沿著赤道墜落,形成了今天的巨大山脈。還有一種說法是,赤道脊是由於地下冰凍結,被頂起來的。最奇怪的說法是:結合土衛八較低的密度,有科學家認為土衛八是外星人製造的巨型宇宙飛船。無論哪種說法,土衛八都絕對值得我們走上一趟。

最宏偉的峽谷

最後,我們來到了卡戎星,它是冥王星的衛星。在卡戎星的表面,有著一個宏偉壯觀的巨大峽谷,它長1000千米,深度達9千米,比地球上最大的峽谷、我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還要長得多、深得多(雅魯藏布大峽谷位於我國西藏,全長504.6千米,平均深度2.268千米,最深處6.009千米)。在有適當裝備的情況下,徒步旅行者想要穿越卡戎大峽谷,大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麼大的峽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儘管現在卡戎星的地質景觀多樣,有著巨大的山脈、寬廣的峽谷、多樣的地表色彩和山體塌方,但曾經的卡戎星很可能是一個像木衛二和土衛二那樣的海洋世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卡戎星的內熱逐漸減弱,地表下的海洋開始結冰,海冰膨脹並脹破了星球的表面,最後給卡戎星表面留下了巨大的傷疤。

既然我們都到了卡戎星,那麼我們也可以順道去看看它北極暗紅色的極冠。紅色極冠的形成與冥王星有關,由冥王星逃逸而出的甲烷氣體會被卡戎星的引力捕獲,並被凍結成冰聚集在卡戎星的極地地區,隨後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引發化學反應,將這些甲烷轉化為較重的碳氫化合物,並最終變為一種叫索林的紅色有機物質。

其實太陽系裡面的景點還有很多,這裡只能簡單介紹幾個,如果讓你來做導遊,你會推薦哪些景點呢?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度假指南
    | 朝著太陽方向拍攝的土星環背光照片 /《太陽系度假指南》如果你累了,就在石塊上品嘗一杯太空雞尾酒,冰塊直接從光環裡取就可以了——因為其中93%的成分是水冰。| 只有勇敢者才敢穿越大紅斑這團比整個地球還要大的颶風(《太陽系度假指南》)在木星上度假永遠不會感到無趣,這顆氣態巨人身上的一切都比地球上的更極端。
  • 偽基站變身「背包客」 2G用戶風險高
    原標題:偽基站變身「背包客」 2G用戶風險高   臨近過年,在消費者熱衷於搶紅包的同時,防不勝防的詐騙簡訊也開始乘虛而入,尤其是假冒10086、95533等官方客服發來的簡訊,更是讓人真假難辨。這類簡訊就是由所謂的「偽基站」發出,雖然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手法,卻因為量多頻繁,讓運營商和警方頗為頭疼。
  • 香港窮遊秘笈:背包客喜愛的香港10大景點
    有人覺得香港很小,除了購物沒有什麼地方可玩的,也有人覺得香港吃住都貴,旅行會破費不少,而在背包客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背包客的窮遊方式,不僅可以花很少的錢,看最真實的景,品嘗地道的港式美食,還能體驗香港本土的風土人情。那麼,一起來看看背包客是如何玩轉香港?在他們眼中香港10大必去景點是哪些呢?
  • 23世紀太陽系旅行指南 就是要上天
    每當跟人吹牛到最後被丟給一句「你咋不上天呢」想必你也是沒招兒的,其實不少人都公布了花錢不多的火星登陸計劃和星際旅行計劃,上天在未來也並不算件難事,23世紀太陽系旅行指南來了 在我們的星球上,能爬珠峰的人就幾乎已經不是凡胎了,然而這僅僅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到2200年你就可以去嘗試爬爬火星上的25000米高的最高峰Olympus Mons了,這是太陽系當中已知最高的山。
  • 背包客澳大利亞拍到神秘生物 引網友浮想聯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9日報導,近日,一名背包客在澳大利亞遊玩時偶然發現了一種不知名的水生動物。該動物形狀極其獨特,猶如外星生物,因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與大膽猜想。據悉,這位背包客名叫蓋伊·什洛米(Guy Shlomi),他在維多利亞州西區的波拉克湖附近遊玩時發現了這一奇形怪狀的未知生物。困惑不已的蓋伊將該生物拍下來後放到了社交媒體上,並將其命名為「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外星物種」。從蓋伊拍攝的視頻短片中看,這隻生物的形體與臘腸相差無幾,尾巴細長如蝌蚪一般。它在淺藍色的湖水中向前遊走著,隨後突然停了下來。
  • envelope architects打造未來感背包客小屋
    近日,envelope architects建築工作室設計出一座獨特的未來感背包客小屋,為厭倦了不受歡迎的簡陋野營小屋的人們提供了意義非凡的選擇。envelope architects一直因其極限設計聞名於世,本次推出的最新方案「perch(棲居)」不僅為那些敢於探索最壯觀極限環境的勇者提供了安全暫住的港灣,其多處獨到設計更是帶我們飛速穿越到了未來世界。
  • 花甲背包客回到北京 60歲夫婦3年時間環遊七大洲
    一路上,這對網名「花甲背包客」的老人幾乎沒有間斷過網絡直播。在南非,他們發現狒狒喜歡吃灌木叢裡的花,隨即告訴網友:「我大吃一驚,一直以為狒狒應該生活在森林裡,錯誤哦!」剛到冰天雪地的南極,王鍾津就興奮地在地球另一端發帖:「我們在南極發癲吶!」
  • 越南5個旅遊景點入選2020年世界背包客必去目的地榜單
    旅舍世界網APP(Hostelworld)近日公布2020年世界背包客20個最佳目的地,越南5個旅遊景點名列其中。河江是越南第一個目的地被提名,在榜單中名列第四。《Hostelworld》的統計數據顯示,2年來,在此訂房的外國遊客數量增加了118%。
  • 美國三背包客遭雷劈後大難不死繼續登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僑報網9月7日消息,德州三名男子登山露營遭遇暴風雨,帳篷被雷擊中大難不死,而三名背包客睡一覺後竟然繼續登山完成自己的旅程。
  • 一組太陽系行星生存指南,細數哪些地方可能有生命存在!
    人類從發現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開始,就在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然而讓人失望的是整個太陽系裡地球是唯一可以生存的行星,即便是同樣處於恆星宜居帶的金星和火星也根本不適合生命存在,科學家根據各星球的數據計算出在哪些地方可能存在生命,下面來看看這組有趣的行星生存指南。
  • 《星際旅行指南》
    近日,由《十萬個為什麼》作者葉永烈權威主編的全新圖文科普讀物《星際旅行指南》由北京儒意欣欣正式出版《星際旅行指南》由著名作家、教授葉永烈主編,BBC、北京天文館、科學松鼠會、《飛碟探索》雜誌社權威審讀,一致推薦。全書共集結400餘幅來自宇宙探測器的最新照片,以30萬字的超大容量進行了不失科學本質的趣味解讀,是人類有史以來對宇宙「最長線路」且最直觀有趣的一次旅行。  本書的視角從地球出發,穿越太陽系、跨越銀河系,到達宇宙邊緣。
  • 天氣太熱了,我們去太陽系度假吧
    |土星北極地區急如射流的風形成巨浪,浪峰交疊風六邊形(圖片來源:《太陽系度假指南》)體驗土星環是許多心懷大志的太空遊客的畢生夢想,許多人都曾通過望遠鏡瞥見土星雄偉的光環,但是很少有人踏上13億千米的旅程去觸摸它們,現在你有機會體驗一下了。土星有七個主環,每一個都由數十萬個更窄的環組成。
  • 為背包客減負!華中科大教授發明「電動背包」,可載重30公斤
    對於背包客而言,徒步旅行是一種穿越森林、遠離喧囂的戶外運動享受,但連續多天在旅途中背著沉重的行李,無疑是一種生理上的負擔。為此,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熊蔡華教授及其團隊設計了一款電動背包,可利用背包對身體的慣性力,將用戶平均消耗的代謝能量減少 11%。
  • 50年前,我們飛向月球 50年後,我們環遊太陽系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暑期的夜晚,站在大地仰望星空,你會不會想到每一顆星星都可能是一個絕妙的度假地,想像自己身處木衛二,近距離觀賞著木星上已經存在數百年且比整個地球還要大的巨大風暴,或是在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峽谷裡攀巖,又或是在金星的懸浮城市中觀賞窗外奶油糖果色的天空和壯美的金色雲霞……    自從《太陽系度假指南》面世後,在全球就掀起了一場
  • 太陽系「老九」或是附近恆星被捕獲而來
    圖片來源:NASA   太陽系可能停留著一個陌生的被攔截者。科學家所認為的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的第九行星可能是太陽從經過的恆星那裡「偷」來的。   今年1月,Konstantin Batygin和Michael Brown宣布了太陽系邊緣潛伏著一個相當於地球10倍大小的行星的證據。
  • 中秋將至(2) | 最實用的賞月指南
    五樓科技閱覽室01《月球觀測指南>索書號:P183-64/2441/v2出版日期:2018著者:(美)阿默斯特媒體公司著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哈勃望遠鏡自1990年升空以來所拍攝的經典照片,並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將帶讀者領略前所未見的太陽系
  • 避暑指南丨如果想逃離酷暑,火星是理想的冰川度假勝地
    奧莉維亞·科斯基和加納·格魯賽維克在《太陽系度假指南》一書中規劃了可能發生的一切——這場旅程會把人們帶到離家幾百萬甚至幾十億千米以外的地方,以地球為中心的時空概念將讓位於一個更加宏大的物理秩序。《太陽系度假指南》,奧莉維亞·科斯基、加納·格魯賽維克 著,秦鵬 譯,未讀·探索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7月版。
  • 太陽系內存在一條太空引力高速路
    科幻片《銀河系漫遊指南》敘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外星人為了發展銀河系邊緣地區,一條銀河系多維空間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而地球就處於施工路線上,因此要被拆遷。美國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太陽系內存在著一條星際高速。
  • 歐航局發布「銀河系漫遊指南」
    歐洲航天局25日最新發布了涵蓋17億顆恆星的銀河系探測數據,這是迄今最為詳盡的「銀河系漫遊指南」。2013年,歐航局發射了「蓋亞」空間探測器。按計劃,「蓋亞」對銀河系約1000億顆恆星中的1%進行觀測,對每個觀測目標進行平均70次的「掃描」,以確定它們各自的位置和運動軌跡等。此次發布的就是「蓋亞」2014年7月到2016年5月間的觀測成果。
  • 泰國香格裡拉,背包客天堂,泰國皮皮島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萊昂納多主演的電影《海灘》裡展現了皮皮島美輪美奐的絕世美景,從而使皮皮島名聲大噪,被譽為泰國香格裡拉、背包客天堂。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泰國皮皮島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一、瑪雅灣瑪雅灣位於小皮皮島西海岸,曾因拍攝好萊塢電影《海灘》而聲名大噪。這裡海水清澈,沙子潔白細膩,很多皮皮島的經典照片都是在這裡拍攝的。不過,經歷了大海嘯之後,這個海域沒有了珊瑚,也很少能看到熱帶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