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常上網的朋友來說,「404」這幾個字符或許現已不再生疏。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國這片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還有一座特別的城市,如同車諾比一樣,已經荒廢,它位於我國西北戈壁灘,明明是地級市卻沒有姓名,只要行政代號。時至今日,在任何一張我國地圖、地圖軟體上都無法找到它切當的位置,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處於嚴厲保密的狀態,這個城市就是代號為「404」的廢棄核城。
「404」這個代號關於核工業人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四0四坐落於嘉峪關以西的蒼茫戈壁之中,是一個傳說在地圖上找不到的神秘小城。人們習慣稱她為「我國核城」,這裡建成過我國第一個軍用出產堆,見證了「兩彈」核心部件研製成功的傳奇,刻下了老一輩核工業人艱苦卓絕的鬥爭烙印。如今,這裡是我國建造最早、系統最完整、規模最大、政企合一的核工業綜合性科研出產基地。這個企業,便是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她見證了「兩彈」核心部件研製成功的傳奇,刻下了老一輩核工業人艱苦卓絕的奮鬥痕跡。
在甘肅省又叫做「甘肅礦區」,相當於地級市單位管理權限,甘肅省的天氣預報每天都有單獨播報甘肅礦區的天氣,很多甘肅人也不一定知道這個神秘地方的具體位置。
這兒是我國第一批核工業基地,在其時,全我國最優異的工人和專家都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荒漠參與科研、建設和日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目的,那就是舉全國之力,造出自己的原子彈。據404生活工作過的人描述,404集結了各行各業的高人,不光是核專家,還有上海冠生園最牛的頂級廚師、南京路上的優異營業員,各地最好的技工。
國家一聲召喚,好幾萬人「上不告爸爸媽媽,下不告妻兒」,悉數奔向這戈壁灘,鼎盛時期,甭說造原子彈的工廠,404連醋廠都有,茫茫沙漠裡,404第一代居民們能喝上自己釀的醋,吃上自己做的冰棍和雪糕。
1958年,鄧小平批准建設,蘇聯援建了我國第一座反應堆。1966年,反應堆建成,並於第二年開始出產。在404,我國建成了第一個軍用核反應堆,完成了我國核武器從無到有的前史性打破,404為我國1964年、1967年成功爆破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做出了無可代替的前史性貢獻。由於研製核武器的機密特點與特別任務,404一開始便註定只能隱秘運作,外人乃至找不到它的進口。直到1996年政府宣告暫停核試驗,404的隱秘才得以公布於眾。當年的「兩彈元勳」也終於得到了世人的敬仰。
曾經是中核集團賓館,現在是404展覽館前的廣場上,豎立著巨大的毛主席像,這是這個曾經輝煌核城的地標。
404核城從最外圍算起只要四平方公裡,日子區域不超越2平方公裡,城市的主幹道也只要一公裡。除此之外,它和其他城市簡直相同。同樣有公檢法、土地局、社保局、教育局、電視臺、報社以及全部齊備的行政機關,乃至還有監獄和戒毒所。幾代人在這兒日子了數十年,因此這兒還建立了學校、醫院、郵局、賓館。只問貢獻,無問西東。除了出產之外,居民們的日常日子也並非我們幻想中那樣單調。404裡同樣有新華書店、劇場、動物園、健身中心、人民公園。時至今日,雖然大部分建築都現已人去樓空,但404的街道上依然多出了KTV。核城公園曾經是這個城市裡人氣最高的「著名景區」。裡面飼養著狗熊、鸚鵡、八哥、狐狸、山公、孔雀、梅花鹿等觀賞動物。還設有花圃、涼亭、人造假山和瀑布等景觀,此外還建有遊樂器械和健身設備。
幾十年前,全我國最頂尖的人才將最好的年華貢獻在這兒,毗鄰騰格里沙漠,飽受沙塵暴之苦。而這全部,就靜悄悄地發生在無人知曉的茫茫戈壁荒漠裡,他們的喧囂與榮耀似乎都與外界無關。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404的存在,並前去探尋前世的蹤影。
一個叫底窩鋪的當地就是進入404廠的隱蔽進口,低窩鋪有一座對外揭露的火車站,404廠的居民曾經都需要通過這座車站進出。根據去過的旅行家表示,「從底窩鋪到404的大門,似乎穿越了一個虛擬的時空隧道。」作為一個還處於半保密的城市,現在假如要進入這兒,依然要經過裡裡外外的幾十處戒備森嚴的崗哨,交遊這兒的車輛和人都要進行檢查和登記。
在谷歌輸入它的大致經緯度40°10'41.4"N,97°16'25.9"E,你能看到它被廣袤的戈壁灘圍住,或許能模糊地窺見其中的隱秘。
前往低窩鋪火車站及甘肅礦區的指示方向,目前交通還算不錯,行走戈壁灘高速中,朋友們可以深深感受大西北的粗獷遼闊風情。
2006年,404將日子區搬遷至嘉峪關,本來十多萬工人家屬現在僅剩數千人留守。
404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中,留下了三代人50年的回憶。幾十年過去了,鬥轉星移間,404完成了它的任務,並轉型為民用,成為一家專門處理核廢料等事務的工廠。這兒依然有公園,有行政機構,有學校,有人,但卻沒什麼聲音。這個代號404,簡直全封閉的半軍事化小城,在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後,似乎現已被韶光的激流忘記,定格在了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