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常識趣聞:古代科技著作之《夏小正》和《博物志》!

2021-01-10 昊天聊文化

《夏小正》是我國最早的天文曆法著作,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物候學著作。

《夏小正》因為原稿散佚與成形的問題,成稿年代爭論很大。相傳夏禹曾「頒夏時於邦國」,據記載表明,《夏小正》在春秋時代以前已經出現,因為春秋時代的杞國在使用它。夏緯英、範楚玉認為《夏小正》是春秋以前居住在淮海地區沿用夏時的杞人整理記錄而成的,經文成書年代可能是商代或商周之際。

在我國古代,農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農業生產與季節、天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我國古代的天文曆法知識,就是在農業生產的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又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夏代的曆法是我國最早的曆法,當時已經依據北鬥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

《夏小正》是華夏民族數千年天文學史的初始階段,反映出上古先民對時令氣候的樸素認識,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曆法著作。

《夏小正》由「經」和「傳」兩部分組成,共400多字。內容是按年12個月,分別記載每月的物候、氣象、星象和有關重大政事,特別是生產方面的大事。《夏小正》文句簡奧不下於甲骨文,大多數是二字、三字或四字為一個完整句子。《夏小正》曆法很原始,時代很古老。

《夏小正》保留了許多夏代的東西,書中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的很多內容都是首次見於記載,為我們研究中國上古的農業和農業科學技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夏小正》原文收人《大戴禮記》中,在唐宋時期散佚。現存的《夏小正》為宋朝傅嵩卿著《夏小正傳》把當時所藏的兩個版本《夏小正》文稿匯集而成。

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是誰寫的?

《博物志》共10卷,是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此書是繼《山海經》後,我國又一部包羅萬象的奇書,書中分類記載了山川地理、飛禽走獸、人物傳記、神話古史、神仙方術等,填補了我國博物類書籍的空白。這本著作由西晉的張華編纂而成。

張華(232-300年),字茂先,範陽方城人,西晉文學家、政治家,西漢留侯張良十六世孫。父親張平,曹魏時任漁陽太守。張華幼年喪父,家貧勤學。曹魏末期,作《鷦鷯賦》,通過對鳥禽的褒貶,抒發自己的政治觀點,以表達自己的憤世嫉俗。張華博學多能,號稱「博物洽聞,世無與比」,他是我國最早發現自然現象的人。

張華聲名開始顯著是因為阮籍說他「王佐之才也!」。後來他被推薦任太常博士,又做過佐著作郎、長史兼中書郎等職。西晉時,官職達到司空,被封為壯武那公。在晉惠帝時爆發的八王之亂中,遭趙王司馬倫殺害,夷三族。

《博物志》為我國第一部博物學著作。書中內容包括神話、古史、博物等,記有山川地理、飛禽走獸、人物傳記、奇異的草木蟲魚以及奇特怪誕的神仙故事。所記山川地理深受(山海經>的影響。前三卷所記的內容,性質幾乎相當於《山海經》的縮寫,內容採自古籍,並雜有新的傳聞。其中書中已經記有五嶽,又說「海外各國」,稱五嶽為「華、岱、恆、衡、嵩」

張華知識十分淵博,精通方術,《博物志》除記有神人、神官、神像、不死樹外,還講到了方士的活動,宣揚服食導引之法。這部廣羅各種奇聞怪異的著作足可看出他非凡的才能,晉王嘉《拾遺記》稱張華「好觀秘異圖緯之書,捃採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間裡所兌

相關焦點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科學家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科學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 《科技篇一》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本節重點:(★★★★☆):中國古代天文、數學、地理、物理、醫藥、建築、農業、科學成就。一、 中國古代天文成就1. 春秋:《春秋》記載 「有星孛入於北鬥」,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2. 戰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3.
  • 2020國考常識積累:100道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常識積累:100道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100道古代文化常識判斷題
  • 中國古代著作《周易》
    佔筮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一個重要側面,夏商兩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觀念與人鬼溝通的方法,佔筮是人鬼溝通的行為模式之一,但佔筮活動本身也有多樣性,例如有燒龜殼或燒牛骨,而從其燒裂的紋路中見啟示的方法,佔者將所欲佔之事與對紋路的解釋又刻到甲骨上,流傳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甲骨文)這種佔筮活動傳至周文化傳統中時,經過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觀念與符號系統,(卦爻辭與卦爻象)一方面將當時所佔之事及其解釋以文字記錄下來
  • 常識積累 | 常考科技常識乾貨大全
    科技常識乾貨已備好抓緊時間衝刺逆襲↓中國科技常識古代科技成就★四大發明1.《天工開物》——宋應星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譽為「中國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4.
  •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文/@成長新視點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也是分析和結構相關事物的有效工具。在中國古代,就有無數的先輩對數學進行了先導研究,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編寫了一些著名的數學專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主要是《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和《緝古算經》等五部。一、九章算術。
  • 古代科技的發展與歷程
    一文中也以中國的自然科學大事、西歐的自然科學大事和著名科學家的人數作為縱坐標,世紀年代為橫坐標,製作了三條增長曲線,從中國的那條曲線看,同樣顯示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增長是緩慢而連續的。然而,在4000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兩漢(尤其是東漢)與宋元(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內外因素又都顯示出階段性的高潮。
  • 《博物志》中記載的異獸:體型像狗,卻能讓老虎獅子不敢動彈
    西晉人張華有一部博物學著作,裡面記載了很多奇怪的事物,分門別類。在《博物志》第三卷的《異獸》一篇中,有一種比較奇特的動物。它體型並不算太大,只有一條狗大小,散發的氣場卻能夠雞犬不敢鳴叫,甚至老虎、獅子這種猛獸見到它也不敢動彈,俯首稱臣。那麼這種動物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100道文化常識題目練習(附答案與詳細解析)
    「士大夫」是古代中國對社會上具有一定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的統稱。D.「六藝」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書,也可指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藝。「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即指前者。15.下列對古代文化常識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巡按: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巡按御史」的簡稱,負責考核吏治等事務。
  • 中國古代到底有哪些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自2015年1月28日《光明日報》刊出初步推薦的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名單以來,媒體紛紛報導,社會各界反響熱烈。該書獲獎實至名歸。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在世界科技創新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的成就,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科技發明推動了世界近代歷史的進程。不過,「四大發明」還不能充分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全貌,中國古代到底有哪些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 中國古代中醫著作—一字一句都是寶
    神農氏《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醫書典籍,成書於戰國時期,後續不斷被修改和補充。這本書是「醫學之祖」,也是中國古代中醫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中醫理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本書傳說是由黃帝著作的,但爭議很多。首先是這本書的作者存在爭議。
  • 神奇動物在古代:人頭馬、無腳鳥、玄武獸 幻想與理性交錯的產物
    宋代李石的《續博物志》、明代董斯張的《廣博物志》、遊潛的《博物志補》、黃道周的《博物典匯》乃至清代徐壽基的《續廣博物志》。每一部新作,都將後世的新發現填入這個越來越龐大的知識體系之中。 以《博物志》為典範的古代中國博物學在搜羅知識上可謂竭盡全力。
  •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這幾部書籍算得上哲學著作嗎?
    黑格爾曾著有一部哲學學術著作《哲學史講演錄》,在這本書裡,他在論述中國儒家的思想時,其如是說道: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指《論語》),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提起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人們不禁想起舉世公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馳譽中外的萬裡長城,人工開鑿的世界最長的運河。實際上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卓越的科技成就。距今2000年左右的漢成帝時,我國已有氾勝之寫的農業專著《氾勝之書》。書中記載有耕田、種麥、種瓜等耕作技術,內容非常豐富。可惜原書失傳,現看到的是從古籍中輯錄下來的。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一部集國古典農學大成的著作。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上海人。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
  •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大全
    原標題: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大全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曹雪芹語) ③《夢溪筆談》: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詩經》和《楚辭》分別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輝煌結晶,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風」、「騷」並稱,「風」指《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彭 林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導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史前、古代文明、軸心時代和科技時代等四大階段,其中只有中華文明完整地跨越了四個階段。作為人類軸心時代的幾大原生文明之一,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
  • 中國古代有哪些科學家,又有哪些成就,和近代西方科技差在哪裡
    而中國古代又有哪些科學家呢?以下列舉著名的古代科學家: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他精通數科,天文學,數學,建築學、天文學等,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幾乎是古代的一位全才,還被譽為"木聖"。他在數學上留下很多著作,還是一個著名的發明家,如地動儀、指南車、混天儀等。這些發明讓中國人都引以為豪!
  • 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導語: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 這90道古代文化常識題,做對60道的是學霸,80道的是學神!
    原標題:這90道古代文化常識題,做對60道的是學霸,80道的是學神! 有段時間沒做古代文化常識題了,大家都手癢了吧,那我們就開始吧。下面這90道古代文化常識題,看你能做對多少道。做對60道的是學霸,做對80道的是學神。另外,因為今天第一篇文章被佔用了,所以原定於今天發給大家的資料會在明天發放,還望大家諒解。
  • 《中國古代科學家及著作(一)》紀念郵票26日發行
    年5月26日發行《中國古代科學家及著作(一)》紀念郵票1套4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李時珍、《本草綱目》、宋應星、《天工開物》,全套郵票面值4.80元。為修正古代本草書中存在的錯誤,李時珍歷時27年,到各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編撰完成了長達52卷的中醫典籍——《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全書分為16部、60類,共收藥1892種,附圖1109種,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