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2月18日訊 前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打破鋼鍋問到底》,稱蘇泊爾81個規格炊具被認定不合格產品,鋼鍋錳含量高出國標近4倍,可致帕金森病。
這一消息在網絡上爆炸擴散。昨日,蘇泊爾(002032)臨時停牌。鍋碗瓢勺,咱老百姓每天都得接觸,這個玩笑可開不得,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有超市已下架蘇泊爾,消費者期待權威公布
昨天,記者走訪樂購、世紀聯華等杭州多家大型超市,發現蘇泊爾品牌的湯鍋、蒸鍋、奶鍋、水壺仍在正常銷售,但在杭州華潤萬家所有門店均已下架。對於錳含量超標,超市銷售人員大都表示並不知情,「我們沒聽說這事啊,我們也沒有接到超市的下架通知。」記者注意到,蘇泊爾是各個超市炊具貨架上擺放最多品牌,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超市銷售人員說,因為是老牌子,老百姓都很信任。
在樂購超市建國路店,記者遇到市民沈女士正在挑選電水壺,最終她看中了一款價值199元的蘇泊爾電水壺。「家裡的電水壺壞掉了,要再買一個,之前用的就是蘇泊爾的,感覺不錯,現在還買這個牌子。」不過,當記者提到蘇泊爾可能會存在不合格現象時,沈女士有點驚訝,「不會吧,我沒聽說啊,大品牌應該不會有問題吧。」猶豫之後,沈阿姨還是買下了這款電水壺。
採訪中,大家都希望能夠得到權威部門的檢測結論。「網上各種消息都有,也不知道信誰的,但鍋畢竟是每天都要用的,還是希望能有一個權威公布。讓我們放心。」消費者陳先生說。
蘇泊爾:產品重金屬符合標準
記者了解到,央視報導中蘇泊爾炊具「錳超標」的依據是新的《國家冷軋板材標準》。報導中,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鏽鋼分會信息主管宋錦華強調,不鏽鋼食具容器錳含量應小於等於2個單位。而黑龍江省五金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檢測發現蘇泊爾產品錳含量約為9個單位,也就是說比國家標準高出近4倍。
央視報導次日,也就是昨天上午,蘇泊爾公司迅速做出回應,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致蘇泊爾的消費者》,表示所有產品重金屬含量符合標準。
記者於昨天下午聯繫上了蘇泊爾公司新聞中心相關負責人,她表明蘇泊爾不鏽鋼炊具產品經歷多次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各項重金屬析出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中衛生理化指標的要求,產品衛生安全。
對於央視報導的錳超標,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存在這問題。理由是衛生部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鏽鋼製品》知識問答中曾明確指出「國外關於不鏽鋼食具容器有關錳的限定規定,除個別國家外,其他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未對錳的析出量做出規定」。據悉,目前發達國家僅義大利有錳析出量的限定標準。
該負責人說,「我國目前尚未制定關於錳析出量的相關標準。本著對消費者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曾於2011年10月24日委託德國檢測機構TUV SUD PSB上海實驗室,參照義大利標準對採用相同材質的產品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被檢產品錳析出量低於0.05mg/kg,符合義大利標準中關於錳析出量的要求。」
昨天下午,記者從浙江質監部門了解到,他們已經向蘇泊爾公司了解了情況,並已經著手採樣檢驗。
醫學專家:臨床錳中毒比較少見
說到「錳中毒」,浙江省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張愛珍明確表示還是第一次聽說,並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
張愛珍介紹說,「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規定,成人錳適宜攝入量為3.5mg/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mg/天。」
張愛珍進一步解釋說,「在日常的食物中,麥類、豆類、生薑、香菇、紫菜都是含有錳的食物,而因為人體本身對錳的需求量有限,所以每天通過食物攝入的錳已經足夠滿足人體的需要。」
浙江省中毒急救與防治中心就設在浙醫一院,浙醫一院中毒急救防治專家陳作冰博士在這方面有著多年的臨床經驗。
據陳作冰介紹,錳中毒主要有兩種途徑,一個是通過消化道中毒,大都是慢性中毒;另一個是通過呼吸道中毒,大都是急性中毒。「像電焊工、油漆工等,如果防護不到位,易導致口腔吸入錳中毒,臨床表現為肚子疼,痰呈粉紅色狀;相比較通過消化道,是人在飲食中攝入並慢慢在內臟中積累,最後堆積到小腦,導致手腳發麻等症狀。」
陳作冰認為,從理論上講,如果不鏽鋼鍋含有過量的錳,是會被人體吸收並產生危害,但因為它屬於慢性中毒,很難確認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