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鍋「錳含量」和「錳析出量」有什麼區別?

2020-11-22 廣州本地寶

【導語】:蘇泊爾到底有沒有錳超標?是「錳含量」超標,還是「錳析出量」超標?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在實際中用哪個標準更重要?

  掀波瀾的蘇泊爾「質量門」事件,有望助推不鏽鋼炊具安全新國標「準確釋義」進一步完善。

  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上周報導,即使按新的不鏽鋼製品安全國家標準,蘇泊爾部分炊具的錳含量依然超標。一位業內人士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國內主要的不鏽鋼炊具生產企業計劃近期與相關部門、協會碰頭,商討「新國標」如何理解與執行。

  兩種釋義?

  去年12月2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鏽鋼製品(GB9684-2011)》(下稱「新國標」)發布實施。新國標對不鏽鋼食具容器所用不鏽鋼中鉻、鎳、鎘、砷等重金屬的遷移量(或稱「析出量」)做出了明確限定;但放寬了不鏽鋼用材的限制,而且沒有對錳析出量進行限定。

  「新國標」的出臺,使此前爭論了幾個月的蘇泊爾部分產品錳含量超標事件告一段落。沒想到,事情遠沒有結束。

  今年2月16日晚,《焦點訪談》再度對蘇泊爾部分產品的質量進行質疑。主要依據是,「新國標」雖然放寬了不鏽鋼用材的範圍,但是要求應該選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材料。而國家不鏽鋼板材標準(GB/T3280)規定,各種牌號不鏽鋼的錳含量都必須在2%以內。哈爾濱工商局去年8月對蘇泊爾部分產品的檢測報告顯示,其錳含量超過8%,是國標的四倍。專家認為,錳攝入量過多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

  蘇泊爾(002032.SZ)2月17日停牌,次日發布澄清公告,重申其產品金屬析出量符合國家標準中衛生理化指標的要求,並稱,目前發達國家中僅義大利對不鏽鋼食具容器有錳析出量的限定標準;中國尚未制訂錳析出量的相關標準;蘇泊爾去年10月委託一家德國檢測機構對被質疑產品進行檢測,被檢產品錳析出量低於0.05毫克/公斤,符合義大利標準中關於錳析出量的要求;成人錳適宜攝入量為3.5毫克/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毫克/天。

  顯然,一方強調的是「錳含量」,而另一方面強調的則是「錳析出量」。

  政策漏洞?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新國標」的衛生指標,蘇泊爾的產品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嚴格按照國家對不鏽鋼牌號材質的要求,蘇泊爾部分產品的材質似乎又與之不符。因此,在國家相關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對此事還沒有定調之前,不便評價,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位人士還透露,國內主要的不鏽鋼炊具生產企業計劃近期與國家相關部門、相關行業協會,商討「新國標」如何理解、宣貫及執行的問題,以便業內企業對新國際「準確理解」,但「具體時間還沒確定」。

  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丁毅認為,一旦不鏽鋼製品受到腐蝕,「錳析出量」與「錳含量」成正比;具體還得看溶解介質,如海水就比淡水的腐蝕性強。

  但丁毅說,不鏽鋼的牌號很多,如304不鏽鋼錳含量小於或等於2%,而201、202這類不鏽鋼的錳含量在5%~8%左右。因此,並不是所有不鏽鋼的錳含量都低於2%。

  丁毅認為,隨著新材料出現,新國標「衛生指標從嚴、材料範圍放寬」的做法是對的。

  而上述行業人士認為,「新國標」放寬了不鏽鋼用材範圍。但看似不生鏽的不鏽鋼炊具,錳含量超標行不行?對人體有沒有害?恐怕還需要各方面權威專家進行深入探討。

  去年「新國標」頒布時,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食品安全標準處處長張旭東曾表示,衛生部歡迎有關單位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增加錳指標的立項建議。

  如今,爭議再起,「新國標」如何進一步完善,讓人期待。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蘇泊爾不鏽鋼鍋錳傳言真相大白
    這意味著,此前媒體報導的「蘇泊爾旗下的多個型號不鏽鋼鍋在哈爾濱工商部門的市場抽查中被查出不合格,主因是錳含量超出標準上限2%的4倍達8%。錳超標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引發帕金森氏病」一事已水落石出:不鏽鋼鍋含錳並不代表鍋在使用中會造成錳遷移,也不代表錳析出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人體對錳的吸收主要途徑是呼吸道而非消化道。
  • 含錳不鏽鋼鍋安全性正評估 結果將於近期公布
    本報訊 (記者吳鵬)不鏽鋼鍋遷移出的錳到底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昨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李寧透露,目前,該中心正在緊急開展不鏽鋼炊具錳遷移量的檢測研究,風險評估結果將於近期向社會公布。  蘇泊爾被曝不符合國標  今年2月16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披露了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多種不鏽鋼炊具中錳含量超過國家標準,並且報導中有專家提示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引起了社會關注。
  • 不敢用不鏽鋼餐具怕錳中毒,錳究竟會不會影響記憶
    我們每個家庭幾乎都會用到不鏽鋼餐具、鍋具、廚具。不過有說法稱,外國人從來不用不鏽鋼材質的餐具或者電器,因為怕重金屬錳中毒,還稱雖然304鋼是安全的,但很多商家會用不合格的高錳鋼材質(業內稱為「201」「202」不鏽鋼材),導致錳超標,如果使用,會釋放重金屬錳,導致人記憶力衰退。
  • 解析不鏽鋼炊具錳超標對身體健康影響
    「不鏽鋼中的錳對人體沒有什麼害處。錳在不鏽鋼中是合金相,溶解比較難,溶解量非常微小,基本對人體無害。」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丁毅認為,鎳是寶貴的稀缺資源,用錳替代部分鎳,是不鏽鋼行業的一個發展方向,符合節約資源、節能環保的趨勢。在不影響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開發節約資源型的含錳不鏽鋼,可以用作碗、勺、盤、筷子、刀叉等餐具。
  • 蘇泊爾炊具被曝錳超標 浙江質監部門已介入檢驗
    鍋碗瓢勺,咱老百姓每天都得接觸,這個玩笑可開不得,記者就此展開調查。有超市已下架蘇泊爾,消費者期待權威公布昨天,記者走訪樂購、世紀聯華等杭州多家大型超市,發現蘇泊爾品牌的湯鍋、蒸鍋、奶鍋、水壺仍在正常銷售,但在杭州華潤萬家所有門店均已下架。對於錳含量超標,超市銷售人員大都表示並不知情,「我們沒聽說這事啊,我們也沒有接到超市的下架通知。」
  • 自來水煮沸10遍未檢出錳析出(圖)
    只電燒水壺檢出微量錳析出,但以檢出濃度最高的5號水壺為例,檢出的錳含量相當於成年人可耐受最高攝入量10毫克的1/70;在隨後的自來水實驗中,8隻水壺均未檢測到錳析出。檢測結果顯示,在這8隻不鏽鋼電燒水壺的製成材料中,3隻明確標註「304不鏽鋼」字樣水壺的錳含量分別為「1.12%」、「1.19%」和「1.31%」,符合「304不鏽鋼」材質標準中對錳含量的要求,而5隻未標註「304不鏽鋼」字樣燒水壺材質中的錳含量從「5.95%」至「11.02%」不等,這也符合所謂「高錳不鏽鋼」對含錳元素比例所進行的界定。
  • 錳超標電水壺致記憶力減退? 泉州部分商家已下架
    昨日,海都記者走訪泉州多家超市、賣場和電商網站,發現電水壺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目前部分商家對非「食品級304」的產品已做下架處理。304不鏽鋼與高錳鋼有什麼區別?對人體的危害是否真有那麼大?海都記者進行了調查。
  • 蘇泊爾又陷質疑:不鏽鋼鍋標識幾乎無一合格
    隨著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錳析出量對人體無害」的結論公布,蘇泊爾(16.16,-0.28,-1.70%)錳超標有害健康的質疑似乎就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更多關於蘇泊爾不鏽鋼質量和不鏽鋼市場混亂現狀的聲音依然此起彼伏。
  • 蘇泊爾問題鍋成健康隱患 企業難逃降成本嫌疑
    知名廚具品牌「蘇泊爾」,被查出不鏽鋼鍋等80多個型號產品存在錳含量超標,鎳、鉻含量不達標等問題。部分省市工商部門已對問題產品進行徹查,並要求商家將不合格產品下架處理。 新華社發   蘇泊爾問題鍋再引關注 是否真成健康隱患?   蘇泊爾炊具安全問題近日再次引起消費者關注。
  • 市面上有十幾元的電水壺和幾百元的電水壺,有什麼區別嗎?
    市面上有幾十塊錢的電水壺和幾百塊錢的電水壺,我們肉眼是看不出來有什麼區別的,因為他們都是不鏽鋼,那為什麼價格會差這麼多呢?因為型號不同,不鏽鋼還分型號? 幾十塊錢的電水壺使用的是201型號的不鏽鋼,部分使用的是202型號的,而幾百塊錢的電水壺使用的是304型號的,他們本質的區別就是鎳元素含量的多少。
  • 不鏽鋼電熱水壺不用304鋼就會有礙健康嗎
    ­  目的:沒有304不鏽鋼標識的電熱水壺在使用過程中錳是否更容易析出?­  一篇「關於使用高錳鋼製作的電熱水壺有礙健康,一定要選用標有304標識的水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其中引用江蘇省質監局抽檢報告顯示:55 .6%電熱水壺樣品及22 .2%的料理機、榨汁機、豆漿機使用的高錳鋼錳含量在10%左右。
  • 傳不鏽鋼電水壺燒水喝致癌 媒體起底「毒水壺」
    這幾天,一則關於市場上不少不鏽鋼電水壺系「高錳鋼」材料製成,加熱過程中會使「錳」析出,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並建議市民在選用此類產品時認準「304不鏽鋼」的報導在網站、微信朋友圈中瘋傳。但當大河報記者向多位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學者核實此說法時,幾乎所有專業人士均表示「用不鏽鋼電水壺燒水,幾乎不可能造成錳的析出」。「錳析出」為何會有不同的說法?
  • 對身體「有害」的錳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錳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
    大致內容是,一種由高錳鋼材料製成的不鏽鋼電水壺,在加熱過程中會使錳析出,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變傻,建議市民在選用此類   原標題:對身體「有害」的錳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錳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
  • 這些「鍋」鍋們不背
    鍋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不粘鍋塗層有毒嗎?不鏽鋼鍋會導致錳中毒嗎?鋁鍋中的鋁會增加老年痴呆風險嗎?我們就來為大家一起解答——一、不粘鍋塗層有毒嗎?不粘鍋塗層本身很薄,如果在使用中被刮落會怎樣呢?塗層材料這些大分子耐酸、耐鹼、耐油、耐高溫,不會被我們消化、吸收和富集,而是直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同樣無需擔心。二、不鏽鋼鍋會導致錳中毒嗎?
  • 你家廚房家電的不鏽鋼是食品級嗎?國家對重金屬遷移量有規定
    這類金屬元素主要有:鉛(Pb)、鎘(Cd)、鉻(Cr) 、汞(Hg)等。食品級不鏽鋼嚴格限制鉛、鉻、鎳、錫、砷等的遷移量,其鉛鉻含量比一般不鏽鋼要低得多。在我國,接觸食品的不鏽鋼材料必須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GB4806.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規定的要求。
  • 【提醒】不鏽鋼電水壺燒出的水「有毒」?真相終於搞清楚
    這幾天,一則關於市場上不少不鏽鋼電水壺系「高錳鋼」材料製成,加熱過程中會使「錳」析出,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並建議消費者在選用此類產品時認準「304不鏽鋼」的報導在網站、微信朋友圈中瘋傳。但當記者向多位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學者核實此說法時,幾乎所有專業人士均表示「用不鏽鋼電水壺燒水,幾乎不可能造成錳的析出」。  「錳析出」為何會有不同的說法?
  • 水龍頭都含鉛但大部分含量合格 不鏽鋼的更安全
    水龍頭或多或少都含鉛不鏽鋼和銅哪種材質更安全?近段時間,水龍頭大都鉛超標的消息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百度相關搜索達到了兩百多萬條。那麼,水龍頭真如網友們傳言的那樣暗藏危險嗎?上周六,央視《是真的嗎》真相調查小組為大家解除了疑慮:水龍頭雖然含鉛,但大多數產品都是安全的。
  • 「高錳鋼」引發安全恐慌 如何選購放心不鏽鋼鍋?
    市面上鍋具品種眾多,鋁、銅、鐵、搪瓷等不同材質讓人眼花繚亂。而不鏽鋼鍋因為其不生鏽、易清洗、受熱均勻,不存在藏汙納垢的情況,深受廣大家庭歡迎,在鍋具銷售市場上佔據「半壁江山」。但是,近日一則關於「喝高錳鋼電水壺燒的水讓人變笨」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不鏽鋼食物容器安全問題牽動著消費者的神經。
  • 304不鏽鋼和201不鏽鋼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一般在不鏽鋼廠家都會有兩種材質,201不鏽鋼和304不鏽鋼。有的廠家能夠生產304不鏽鋼,也有的能夠生產201不鏽鋼,有的廠家兩種不鏽鋼型材都能生產。但是在很多消費者的嚴重,無法分辨304不鏽鋼和201不鏽鋼,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兩種型號鋼材的區別!
  • 海洋寶藏——錳結核
    後經初步化驗分析,這種沉甸甸的團塊是由錳、鐵、鎳、銅、鈷等多金屬的化合物組成的,而其中以氧化錳為最多。剖開來看會發現,這種團塊是由金屬圍繞結核一層一層緩慢結晶形成的礦物,核心是化石、巖石或者其他結核的碎片,呈同心圓狀一層層長成,像一塊切開的蔥頭,因為它像患結核病人的結核,所以又被稱為錳結核或多金屬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