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吉祥 丁 薇 記者蔡美萍)記者日前從江蘇省泰州質監局獲悉,在江蘇省減負辦近日舉辦的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創新成果推介會上,經29名專家評委的現場無記名投票評定,該局在全省率先啟動的「建立檢驗資源管理庫,規範收費自由裁量權」獲得創新成果三等獎。
據泰州質檢所所長陳妍介紹,自從3年前泰州質檢所上馬試用了檢驗資源管理系統後,實現了「從產品送檢到出檢報告」全過程的軟體管理和監督跟蹤。這個系統是泰州質監局與杭州高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一套檢驗資源管理庫系統。該系統通過能力管理模塊,將所有已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定的3000多個產品2000多個參數,以及省級資質認定的4000多個產品近3000個參數全部錄入到系統。同時,將省物價局核定的收費標準與檢測項目一一對應,並對收檢流程進行了固化。
從客戶來樣登記開始,到前臺受理人員與之對接好檢驗項目,再到從業務管理系統中選定檢驗項目,該系統可自動將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帶出併合成此次送樣的檢測費用。費用一旦合成後將無法更改,有效地解決了檢驗收費的隨意性,既不能隨意收更不能多收,從而實現了檢驗收費的規範化管理。目前,泰州質檢所的檢驗資源管理庫工作模式已在全市檢測檢驗機構全面推廣,並列入全市質監系統全年績效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
位於市區天虹路的江蘇省精細化工產品質檢中心,距離泰州陵光集團、梅蘭化工等知名化工企業不到3公裡。如今,全市400多家精細化工企業都把該中心作為企業的「檢驗科」、「技術科」。而建在戴南鄉鎮上的國家不鏽鋼質檢中心還吸引了秘魯一家公司生產的石油鑽頭慕名而來,一次性繳納檢測費用達50萬美元。
針對收費不服務或者少服務的現象,該管理庫系統還設置了客戶管理模塊,凡籤訂服務協議的企業,企業送檢人員可隨時登錄查看各個協議單位的送樣檢測情況。同時,該管理庫系統還設置了簡訊提醒功能,在協議到期前6個月會自動發信息提醒協議籤訂部門負責人和協議籤訂企業,告知協議期間的履行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加大上門培訓、指導的服務力度和增加送檢樣品的檢驗頻次。
「檢驗資源管理庫的建立,還讓許多企業享受到了送技術、培訓上門的優質服務。」國家不鏽鋼質檢中心負責人說,自今年3月以來,國家不鏽鋼質檢中心已主動多渠道、多方位開展技術服務,連續走訪了戴南50多家企業,幫助企業通過了「磁場調劑不鏽鋼新型表面處理技術」、「生物醫用合金開發改性研究」等5個課題的立項,預計明年6月可產出技術成果。
據悉,此套管理庫系統在泰州各檢測機構的廣泛使用後,在一般性的服務企業項目中成效顯著,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該局已為全市各類企業節約檢測費用300多萬元。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