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給質量 推動質量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質監局奮力開創質量強桂新局面
□ 本報記者 吳 彬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廣西質監推進改革的攻堅之年。
這一年,廣西經濟全面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成為全區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的藍圖正式發布,質量強桂成為廣西「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目標,也讓質量強桂成為廣西時代發展的重要使命;
這一年,廣西質量的新標杆應運而生,標準化戰略揚帆起航,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提升作用日益凸顯,質量強桂正成為廣西新時代的最強音。
2016年9月10日,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出席第五屆中國-東協質檢部長會議期間,深入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和6個東協中心建設現場檢查指導工作。
廣西質監局局長陳鴻起宣布全國首個石墨烯系列地方標準誕生。廣西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標準引領戰略,搶佔先機和話語權,引領石墨烯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2016廣西質量發展成績斐然
(一)廣西質量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區2014~2015年度國務院質量工作考核評定結果由上一年度的C級上升為B級,是唯一獲得B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二)質監工作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和質檢總局充分肯定。2016年,質監工作獲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批示5次,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質監工作3次,是歷來最多的一年。4月6日,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到廣西質監局視察調研,對質監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提出「推動質量興桂向質量強桂跨越」。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部長班上講課以及多個大會等不同場合多次對廣西質監工作進行表揚,指出「廣西質監工作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三)大力推動質量興桂向質量強桂跨越。經自治區黨委同意,自治區政府出臺關於實施質量強桂戰略的決定,召開全區質量大會,全面部署實施質量強桂戰略。
(四)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一期6個東協中心正式開工建設。集聚區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有力促進廣西與東協國家在質檢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更好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五)在全國率先發布石墨烯系列地方標準。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標準引領戰略,搶佔先機和話語權,引領石墨烯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六)與東協國家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與柬埔寨、越南、斯裡蘭卡、緬甸等國家合作開展標準、計量、特檢、認證技術服務,有力配合了國家周邊外交戰略和「中國質量」走向東協戰略。
(七)地標扶貧成效明顯。廣西質監部門指導地方政府成功申報的56個地標產品生產總值達200多億元,平均增值效益達20%,「地標扶貧」成為精準扶貧一張亮麗的名片。
(八)積極做好對口援藏工作。與西藏質監局籤署合作備忘錄,成功舉辦第一期西藏質監系統培訓班。
強力推進質量強桂
「我們堅持質量為本,不斷加強質量宏觀管理,引導社會各界樹立質量發展理念,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全區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廣西質監局局長陳鴻起介紹說,該局認真履行自治區實施質量強桂戰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與各有關單位齊心協力推動全區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生態和環境質量明顯提升。尤其是推動召開全區質量大會,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主席陳武、副主席張曉欽,自治區人大副主任楊道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劉君出席會議,並為第三屆自治區主席質量獎、第二屆廣西服務業品牌和2015年度廣西名牌獲獎企業頒獎。陳武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對全區深入實施質量強桂戰略進行動員部署。
據了解,2016年廣西全面完成2015~2016年度國務院對自治區政府質量考核工作任務,廣西質量工作得到國務院質量工作考核組高度評價。廣西質監局(興桂辦)具體組織開展對設區市政府的質量興桂工作考核,認真評估分析全區質量發展狀況,向自治區政府提交年度報告,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南寧市新獲質檢總局批准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
2016年,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的支持下,成功舉辦市廳級領導幹部質量強桂戰略培訓,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人大辦公廳、政協辦公廳及自治區質量興桂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14個設區市的廳級領導和部分企業高管共62人參加培訓,支樹平對培訓班給予表揚。
據了解,廣西已經編制完成廣西質監事業和質量強桂「十三五」發展規劃,此舉為未來5年質監事業發展和質量強桂描繪了宏偉藍圖。各市、縣、區廣泛開展質量興市、興縣、興區活動,14個設區市、51個縣(市、區)設立了市長、縣(區)長質量獎,實施政府質量獎勵,樹立質量標杆,激勵廣大企業和全社會重質量、講誠信、樹品牌,有效提升區域質量總體水平。
竭力提升供給質量
廣西質量發展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廣西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被列為自治區政府2016年重點抓的18項重大工作之一。廣西印發2016年廣西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各市政府和相關廳局,明確目標責任,推動工作落實。組織開展糖、鋁、食品、汽車、機械、冶金、有色金屬、碳酸鈣等產業產品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和人造板、鋼筋、水泥、鋁製品、汽車零配件、家具、電動自行車、橡膠製品、松脂林化產品、繭絲綢等10類重點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企業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以質量提升促轉型升級。
據了解,2016年產品質量廣西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4.37%,提升1.48個百分點;製造業重點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5.5%,提升1.6個百分點;10類重點消費品總體合格率達到95.84%,提升6.45個百分點。廣西玉柴再度榮獲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榮獲第三屆自治區主席質量獎,新增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20個廣西名牌產品、52個第二屆廣西服務業品牌。橫縣茉莉花、橫縣茉莉花茶、融安金橘3個產品入選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
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
廣西大力開展「標準化+」行動,出臺強制性地方標準整合精簡工作實施細則,全面整合精簡強制性地方標準,該區強制性地方標準由原來的100項精簡到40項。加強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共主導或參與制修訂40多項國家標準,發布實施208項地方標準,下達459項地方標準立項項目,13項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獲自治區政府通報表彰。
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5項三維石墨烯領域地方標準,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標準委的肯定。彭清華、陳武、張曉欽作出重要批示,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和張曉欽出席新聞發布會並為廣西石墨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揭牌。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省級政務服務中心等兩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10個廣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開展健康體檢等28個自治區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橫縣、陽朔縣等兩個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和融安金桔等14個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鳳山縣、廣西藥用植物園、桂林陽朔世外桃源景區3個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南寧市青秀區、桂林市臨桂區、梧州市蒙山縣、百色市田東縣4個國家級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委考核驗收;南寧市邕寧區、東興市和恭城縣獲批創建第二批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引導企業主動在全國平臺展顯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全區共有1077家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自我聲明3815項標準。
嚴力堅守安全底線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產品質量監督抽查,2016年廣西開展了38類產品廣西監督抽查,共抽檢企業1555家、產品2130批次。加強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組織開展一次性筷子、餐具洗滌劑、食品用紙製品、無機非金屬建築主體材料和裝飾裝修材料、輸水管材等產品風險監測。大力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對獲證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加大巡查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持續保持獲證條件。
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完成了542臺問題電梯的整改和247公裡油氣管道的安裝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組織開展大型遊樂設施和客運索道專項整治,共檢查遊樂設施588臺,發現存在問題設備16臺,依法封停5臺。全力保障2016年各法定節假日和「兩會」等重要時段特種設備安全,確保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加強計量監管。2016年,廣西組織開展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春節市場計量器具、計程車計價器和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等計量專項監督檢查,查處計量違法行為25起。完成136萬臺件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持續保持打假高壓態勢。2016年,廣西著力加強執法打假力量建設,多次舉辦「12365局長接線日」活動和12365信息化系統應用師資人員培訓班,深入開展農資、建材、公路在用計量器具、絮用纖維製品及紡織服裝等重點消費品「質檢利劍」專項行動,查處違法案件542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3起。其中在開展「陽光纖檢」進校園執法行動中查獲的「黑心棉」案件,在社會引起了較大反響,區內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彭清華、陳武專門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加強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嚴格檢驗檢測機構監管,與行業主管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相關行業獲證機構隨機開展飛行檢查,對存在問題較嚴重的檢驗機構進行集體約談,初步形成部門聯動、共同治理的證後監管長效機制。組織206家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省級能力驗證,提升機構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
傾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廣西立足區位優勢,積極面向東協,傾力建設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促進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向東協。
開工建設6個東協中心。經過大量的工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項目建設得到了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等單位和南寧市的大力支持,於2016年12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張曉欽出席開工建設動員大會並作動員講話。項目佔地面積約14.2公頃,總建築面積14.1萬平方米,基建投資7.66億元。
深化與東協國家在質檢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服務第五屆中國—東協質檢部長會議,東協國家與會代表考察一廣西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工作時,給予高度稱讚,表示「廣西經驗」值得借鑑。
2017奮力開創質量強桂新局面
2017年廣西質監工作會議在南寧市召開。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質量工作意義重大。
廣西質監局長陳鴻起說,我們要把黨中央、國務院,質檢總局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上,特別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深化「十二字」方針,深入實施質量強桂戰略,下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優化質監技術服務、推進關鍵性改革,著力增加中高端產品的有效供給,推動廣西製造向廣西創造轉變、廣西速度向廣西質量轉變、廣西產品向廣西品牌轉變,為營造「三大生態」,實現「兩個建成」,譜寫建黨百年廣西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質量強桂戰略。貫徹落實全區質量大會精神,實施標準發展戰略,質量品牌戰略,用質量手段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提高供給質量,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著力提升廣西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這也是實施質量強桂戰略的最終目標。
(二)突出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民生,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力維護特種設備安全,嚴厲打擊質量違法行為,加強計量監管,認證認可監管,為維護民生保駕護航。
(三)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探索質監事業發展新路徑。一是面向東協積極「走出去」。二是加強與質檢總局直屬院、中心、集團以及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培養和引進一批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學術研究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為質監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強區域質監合作,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質監合作,著力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促進該區質監工作與發達地區接軌。
(四)進一步打好「技術牌」,念好「服務經」。
一是加快推進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和6個東協中心的建設,配合南寧市政府啟動二期、三期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吸引國內及國外知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高端製造業、服務業企業入駐,形成中國-東協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與信息銜接樞紐,帶動高技術服務業和支柱產業發展集聚,促進廣西乃至中國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技術、裝備、服務、品牌產品等走向東協、走向世界。二是加強質量技術基礎建設。三是主動服務「三去一降一補」。四是主動服務「美麗廣西」建設。
(五)堅持改革先行,激活質監事業發展新動力。
改革是廣西最大的發展動力,結合廣西實際,一是要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二是要深化檢測體制改革。三是要繼續理順基層質監體制改革後的各種關係。重點關註解決基層綜合執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正確處理執法和管理的關係,切實把質量安全監管職責落實到位。四是要繼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五是要繼續推進「網際網路+質檢」行動,真正讓「網際網路+質檢」便民惠民。
(六)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為質監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廣西質監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檢,努力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
廣西質監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抓好黨的建設與推動質監事業改革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兩促進、兩不誤。該局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將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為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格落實《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進一步規範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在全系統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該局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同時深化法治質監建設,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進一步提升法治質監水平,著力提升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2017年充滿希望和挑戰,做好廣西質監工作任重道遠,陳鴻起說,要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質檢總局、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奮力開創全區質監工作新局面,以全新姿態、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