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二百五,可是關於它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幾個

2020-12-03 他國天下

我們平常所說的俗語、詞彙、諺語等等都是有著它的來源背景的,即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二百五也是有著眾多的文化淵源。今天我們說它是說某個人腦子不靈光,辦事經常出錯,人有些魯莽,就給這些人標籤為二百五。而至於它的來源,雖然在《康熙字典》、《辭海》之類的裡面沒有這個詞的記載,不過關於它的故事卻有很多,我們就來談一下關於「二百五」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還和一個名人有關,他就是蘇秦,他是戰國時期外交家,跟著鬼谷子學習,其後在各國之間遊說,利用縱橫之術來抵抗秦國,也讓他身兼六國六國相印,風頭無雙。也正是如此,讓齊國的大夫們看不過眼,就派刺客將其擊殺。如此人物在自己的國內被殺,齊王大怒,為了抓住兇手,他下令,將蘇秦的腦袋割下來,然後掛在城門之上,更是貼榜公告蘇秦是燕國派來的內奸,企圖破壞齊國,如今身死,是罪有應得,誰殺了他誰就去領賞,獎勵千金。

這個告示一公布,就有四個人前來想要領取賞金,一問他們,都說是自己殺的蘇秦。齊王就問他們,這一千金是給殺死蘇秦的人的,你們有四個人,怎麼分啊?不想四個人高高興興的回答,每個人二百五就好了。齊王聽了勃然大怒,一聲令下,「將這四個二百五拉出去斬首示眾」,於是從此人們就將那些貪戀女色的傻瓜叫二百五。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一個關於秀才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個秀才,苦讀多年,結果一直沒有考中,最後年紀大了,就放棄了,而是將精力放在了兩個兒子身上,希望他們能金榜題名。他這兩個兒子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有一天他有事出差,臨走之前,就告訴成事要描摹三百個字,告訴敗事描摹二百個字。後來等他回家後一檢查,發現兩個兒子都描摹了二百五十個,於是他就無奈的感慨「這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二百五啊」。

此外,還有一個關於錢財方面的說法,就是在明朝時期,一吊錢相當於一千文,就和我們如今的一百塊錢等於一千角的道理是一樣的。而五百文自然也就是半吊錢了,而二百五十文是半吊的半吊,而半吊就是說人做事不成熟穩重,欠考慮的意思,而二百五則是連半吊也不如,和笨蛋差不多。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故事。所以說,我們的文化如果仔細研究起來真的特別有意思,只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詞,就會有這麼多故事在裡面。

相關焦點

  • 二百五的古今六大來歷,你知道幾個?
    雖然有著各種方言,有著各種風俗,但有些話卻全國流行,暢通無阻,比如某些經典國罵,還有比如「二百五」。可以說,二百五是我國流傳甚廣的一個俗語,幾乎傳遍了大江南北,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中又被簡化成了二。但是,關於二百五的來歷,卻少有人知道,或知道的不全面,因為「二百五」的來歷狂多,至今無法確定究竟源於哪一個!
  • 關於孟婆傳說的故事,你知道幾個?
    大家應該都知道孟婆吧,因為有一種叫孟婆湯,這一種神奇的湯。但你們知道孟婆湯裡面的藥引子是什麼嗎?它是很重要的東西,傳說喝了這碗湯之後,人們在世上的所有的煩惱和愛恨情仇都能夠忘記。而這裡面的藥引子就是孟婆的眼淚。
  • 「二百五」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據考證,大致有以下幾個可能的來源: 版本一:戰國時期,有個歷史人物叫蘇秦,是個縱橫家.他說服韓、魏、趙、齊、燕、楚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
  • 「二百五」只是個數字,怎麼成了罵人專用詞?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等他回來的時候詢問妻子,妻子說了句:你這兩個兒子一個成事是不足,一個敗事是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齊王也不是傻子,知道這四個人是為了錢而來。就問到底是誰殺了蘇秦,這四個人傻裡傻氣的說,我們四個殺了蘇秦,這筆錢應該由我們四個平分。齊王反問那一分多少合適呢?那四個人都回答齊王,一人分「二百五」,齊王大怒當即下令說:「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斬了!」。自此,這「二百五」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
  • 民間搞笑故事:「二百五」住店
    在松花江江北一帶多少年來流傳著「二百五」的故事。有個無家無業,好吃懶做, 以拐騙為生的地痞賴子,名叫「二百五」。要說起「二百五」,到真有一些有趣的的插曲兒,今兒先說一個「二百五」住店的故事。這天,他在大街上遊逛到天快黑了,也沒揀到一點「洋澇兒(外財)。」上哪兒安身去呀?
  • 關於彼岸花的傳說你知道嗎?
    紅色彼岸花,也叫曼珠沙華,它的寓意是無盡的愛、死亡的前兆和地獄的召喚;白色彼岸花,也叫曼陀羅華,代表著無盡的思念、絕望的愛情和天堂的來信。彼岸花的含義是生死兩隔、永不相見。之所以有這麼悲傷的含義,主要是因為它花葉不相見的特性。在植株開花的時候,它是不會長葉子的,只有在花謝之後,葉子才會長出,因此才有了永不相見的意思。光聽名字是一種十分神秘而又浪漫的花卉,關於它們的傳說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呢?二百五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經典的罵人詞彙,但是你想過嗎?明明一個好好的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其中第一個就是與我們非常熟悉的蘇秦有關。齊王多次詢問,四人都咬定是自己所為,齊王就問:「賞黃金千兩,你們每個人多少兩呢」?四個人齊聲道:「一人二百五」。結果四個人全部被殺,二百五這個詞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 關於它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光聽名字是一種十分神秘而又浪漫的花卉,這種植物我們在小說中非常的常見,不過它也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那就是石蒜花。彼岸花原本是我國的一種野生植物,在很多的田間地頭都能夠見到它們的存在,不過,由於這種花卉,它的花朵和葉子從來不一起生長,因此也被人賦予了特殊的含義,而在這兩年,隨著漢風的興起,很多喜歡漢服的小姐姐們對彼岸花這種植物,尤其鍾愛,像前段時間熱播的一個電影《擺渡人》裡面,就算開了滿滿的彼岸花。
  • 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如你有好的故事,好的感悟,可以分享。喜歡美子,歡迎分享和關注!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
  • 關於這些花,你不知道的傳奇故事
    鮮花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美好的禮物之一,自古以來,它就是集萬千讚美於一身的美麗象徵。一提到鮮花,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一片芳香撲鼻、一望無際的花海?還是一朵俏立枝頭、正含苞待放的鮮花?無論想到什麼,鮮花給人的感受都是美好的。
  • 俗語「二百五」的由來與蘇秦遭車裂處死有關
    在民間,關於他的傳說也非常多。據考證,「二百五」這個俗語的由來與蘇秦有一定的關係。戰國末期,蘇秦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
  • 別人說你「二」,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數學課上,老師問:「題都做了沒有,答案是什麼?」同學:「二!」老師:「我看你才二呢! 連這道題都能算錯,你說你有多二吧!」在我們生活中也會經常聽到朋友會開玩笑的說「你真二。」那麼「二」到底都有什麼含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其實在各個地區,「二」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 二百五和「牌九」有什麼關係,半吊子、半封、半熟,這些詞語如何...
    在民間的低俗語言文化中,對於又掘又魯莽、傻裡傻氣、呆頭呆腦,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我們通常稱為「二百五」,也有些地區稱呼為「半吊子」、「半熟fu」等。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呢?這些詞語是如何產生的?這些稱呼間又有什麼淵源傳承?
  • 《十二傳說》:你知道幾個
    《白色強人》播完,接著《十二傳說》開播,如果講上一部是以社會議題製作的大劇集,今次《十二傳說》就接地氣多了,圍繞著不少港人都聽過的「都市傳說」作為藍本,本土味濃烈,不再是社會高層的爾虞我詐。看《十二傳說》的劇名都能明白,分別講香港12件「都市傳說」,多數是所謂的鬼故事或案件,分別有「新娘潭靈異事件」、「大學校園不思議事件」、「七姊妹金蘭殺人事件」、「榕樹精殺人事件」、「石獅成精殺人事件」、「華富村UFO綁架事件」、「盧魚亭人殺人事件」、「日軍亡靈殺人事件」、「海盜寶藏殺人事件」 、「狐仙顯靈殺嬰事件」以及「西貢結界事件」。
  • 民間故事:二百五教書,七棵桑八棵柳,古代「驢得水」
    這種人對社會各種看不慣,覺得自己辛苦不掙錢,全天下的人都悠閒還掙錢多,老天不公平。其實這是紅眼病,得治。古時候就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二百五,種地,體力不行;做生意,腦子不行;幹什麼活都覺得辛苦,可又想找個輕鬆掙錢的好差事。二百五想去想來,想到當教書先生。
  • 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古代神話傳說,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
    而神話傳說更是直觀反應先民文明的重要標尺!有句話講:神,生於人心。我深以為然,神話本就是古代先民對於自身起源以及自然現象進行藝術加工的幻想。這些神話傳說,我們從小耳熟能詳,但是在這些傳說裡,承載的是我們古代先民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什麼這麼講?我們在幾個神話傳說中一探究竟。
  • 你知道彼岸花的故事,但是了解它嗎?
    這句話是我在電視上聽到的,它的故事也是虐心的一段故事。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 彼岸花花葉同根,卻永不相見. 花妖和葉妖守護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而葉子只在花榭時才出現。 彼岸花花開彼岸,通向幽冥之獄.... ,曼珠和沙華在這一世還是沒能在一起....曼珠沙華,出自法華經:本名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意思是,開在天界之紅花。
  • 民間故事:罵人為什麼要罵「二百五」?
    「二百五」這個俗語一般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笨、傻,腦子不靈光。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人,是個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時,秦國實力強大,時常發動戰爭,侵略其它一些小國家。蘇秦看清形勢後,就到其他小國家遊說,勸說大家聯合起來,共同來對付強大的敵人——秦國。
  • 中國神話故事女媧造人,我們都知道,但是誰又創造了女媧?
    可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女媧創造了人類,又是誰創造了女媧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探尋一下答案吧。傳說女媧是宓羲的妹妹,宓羲又是何許人也?據說在八千多年前有一個孟巖村,那裡居住著一個原始部落,其中有一個叫華胥氏的部落少女。這個女子生得十分美麗,長著一頭烏黑濃密的長髮。她非常好奇為什麼部落族人都長著長長的尾巴,但是沒人可以告訴她原因,大家都解釋不了。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所謂的「灶王爺」其實就是傳說中玉皇大帝封的「灶君司命」、「灶神」、「司命菩薩」,是神話傳中中掌管飲食之神,主要職責是管理凡間各家的廚房的灶火。傳說中這「灶王爺」原本是一平民,本名叫做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