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婦兒中心小兒外科和研究所合作成果首登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2020-12-04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周密 李雯 新生兒黃疸比較常見,膽道閉鎖是導致黃疸的最嚴重的疾病。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凌晨,廣州婦兒醫療中心小兒外科和研究所的合作成果在線刊登:膽道閉鎖發病新機制和治療新策略。這是中國小兒外科領域的研究首次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刊登。

膽道閉鎖在新生兒期發病,其免疫反應異常可引起肝外和/或肝內膽管阻塞,導致黃疸、膽汁淤積,進而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因持續黃疸、陶土色大便、肝腫大,俗稱「小黃人」。

小黃人寶寶。

據了解,中國大陸地區發病率約1/8,000(與兒童期 各種腫瘤發病率之和相當),每年2,000- 3,000例。發病年齡在新生兒期或嬰幼兒期(生後1-3 個月)。BA確診後需要行肝門腸吻合術(葛西手術)疏通膽汁流;多數未行葛西術手術的患兒在一年內就會發展成終末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雖然通過葛西手術能部分緩解症狀,延緩病情進展,但仍有近一半的患兒術後1-2年內仍需進行肝移植手術以挽救生命,部分自肝生存患兒長期受累於反覆膽管炎症、門靜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性出血、肝性骨營養不良等症狀,因此膽道閉鎖也成為兒童肝臟移植的首要病因。

該病預後差、病死率高,長期以來是小兒外科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隨著葛西手術和肝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其成功率的提高,明顯改善了膽道閉鎖患兒的總體預後;但BA診治缺少特異性藥物治療措施仍存在明顯不足,改善膽道閉鎖的總體療效仍然任重道遠。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張玉霞教授、溫哲教授、夏慧敏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學學院白凡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廣州婦兒醫療中心王俊副研究員、徐豔慧博士、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陳章華博士生、廣州婦兒醫療中心外科的梁鑑坤博士、林澤峰博士以及臨床數據中心梁會營主任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在膽道閉鎖(biliary atresia,BA)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Liver immune profiling reveal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s for biliary atresia」(肝臟免疫表型分析揭示膽道閉鎖的致病機制以及潛在的治療靶點)為題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該研究不僅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導致BA患兒肝臟快速衰竭的免疫致病機制,同時還首次發現新生兒肝臟存在完整的B細胞再生功能,從而提出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改善BA患兒的肝臟病理變化,該新發現對如何促進BA嬰兒術前或術後肝免疫穩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具有重要的臨床轉化價值。

該項研究讓大家對發病機制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該研究仍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驗證,但為葛西手術的術前或術後藥物治療提供了新的免疫幹預策略及診療思路,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圖:廣州婦兒醫療中心提供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州醫生膽道閉鎖研究登上頂級期刊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在膽道閉鎖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 我國醫學+AI研究成果首登《Cell》雜誌
    點擊查看 導語:雖然在現代醫學發展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但信息技術的出現正在縮短這種差距,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2月23日,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生物醫學雜誌發表有關醫學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
  •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邁入臨床研究「國家隊」
    記者昨日獲悉,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首批入選國家級核心單位成員名單,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作為四川地區入選的國家級核心單位,與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等34家單位成為第一批國家級核心單位。
  • 拯救「小黃人」的新研究登上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它因為確切的病因不明、預後差、病死率高,長期以來是小兒外科面臨的重大難題。目前,解題取得了重大進展。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cell》在線發表了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方面的突破,這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取得的研究新成果,對臨床治療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 發揚特色 激情開拓: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
    技術平臺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設有小兒內分泌遺傳、小兒消化與營養、小兒腫瘤以及圍產醫學等研究室,擁有生化遺傳、分子遺傳、細胞遺傳、免疫等技術研究平臺支撐臨床研究,主辦《臨床兒科雜誌》。專業介紹小兒消化營養專業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潛力學科,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協同創新團隊之一。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
    2016年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擔任副主編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周刊《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肖瑞平擔任該平臺執行主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了這一消息,並稱這一周刊「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推出中文電子周刊
    >● ● ● 2016年11月15日,全球醫學界享有盛譽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集團總編輯傑弗裡·德拉岑博士在上海科學會堂宣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電子平臺《NEJM醫學前沿》正式發布,並稱這一平臺「將通過交流可靠的醫學信息來解決中國亟待滿足的慢病防治需求
  • 「思想漫遊,研學共論」——臨床腫瘤研學聯盟攜手CCO共度廣州沙龍...
    2020年11月12至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花城廣州召開。
  • 2017年北大醫學在世界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論文數量居全國高校...
    Lancet、JAMA、NEJM和BMJ是世界上公認的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據統計,2017年北大醫學共在這四大醫學頂級臨床科研雜誌上發表文章26篇,第一/通訊文章17篇,以研究文章形式發表的第一/通訊文章數達全國總數的25%以上,居全國高校首位。
  • 廣州醫生團隊揭示膽道閉鎖發病新機制和治療新策略
    11 月 28 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在膽道閉鎖 ( biliary atresia,BA ) 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 "Liver immune profiling reveal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s for biliary atresia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程...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第6位,蟬聯華南第一。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1.陳曦教授研究團隊在《Nature Astronomy》發表新種類分子脈澤與大質量恆星形成的重要成果日前,廣州大學陳曦教授及其國際合作團隊在天體脈澤與大質量恆星形成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在線發表於
  • 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廣州醫生團隊8年研究成果
    大洋網訊 6月15日,在國際頂級期刊《JCO》發表的一篇權威醫學文獻給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該文出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吳一龍教授團隊,他們用了8年的時間,證實了靶向-手術-靶向的新治療模式,能有效降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達61%的復發風險。
  • 頂級醫學期刊影響因子沉浮錄,兩大看漲兩大看跌!
    期刊內容包含對生物醫學科學與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系列主題方面的醫學研究新成果、綜述文章和社論。 波士頓的醫師和學者約翰·柯林斯·沃倫(John Collins Warren)於1811年與同事詹姆斯·傑克遜(James Jackson)合作,在新英格蘭建立了第一本醫學雜誌,於1812年1月出版了《新英格蘭醫學與外科雜誌》。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在廣州建立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16日,廣州市委常委、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周亞偉與冷泉港實驗室執行長BruceStillman在美國代表雙方籤訂合作備忘錄,聯合打造冷泉港(廣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共同設立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 逝者|我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離世前一年仍在出診
    2017年,北京兒童醫院小兒泌尿外科合影,黃澄如坐在兩個弟子(左側為張濰平,右側為孫寧)中間。受訪者供圖從無到有 開創我國小兒泌尿外科黃澄如是我國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也是我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她的志向是當一名外科醫生,北京缺乏機會,她就跑去大連,在那裡認識了未來的丈夫、後來的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吳文斌。1956年,黃澄如回到北京,就職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外科。醫學專業發展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放眼世界,小兒外科發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早期以普通外科為主,主要是搶救生命,大專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逐步細化。
  • 季節交替小兒感冒趨增 青島婦兒醫院緊急提醒:注意夜間小兒蹬被防...
    記者從青島婦兒醫院了解到,近來,急診的小兒感冒接診量趨增,不少家長憂心忡忡。為此,醫院緊急提醒廣大家長,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隨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尤其應注意夜間小兒蹬被。 近期青島晝夜溫差大,不少人反應尤其是清晨經常被凍醒。市民王先生特別怕熱,就算降溫了也一直開空調睡覺,直到早晨被凍醒才關掉。上周,王先生感覺嗓子疼,還時不時地打噴嚏,被醫生告知得了感冒。
  • 冷泉港實驗室在廣州建立研究院和成果轉化中心—新聞—科學網
    (廣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共同設立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郭川舟 攝   中新網廣州8月18日電 (許青青 郭川舟)廣州開發區18日宣布,該區與世界頂尖醫學研究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署全面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聯合打造冷泉港(廣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共同設立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 華南首個功能醫學中心落地廣州
    信息時報訊(記者 貝貝 通訊員 張俊強)日前,華南地區首個功能醫學中心
  • 《全國小兒外科專家國際論文學術影響力百強》排行榜出爐 附屬兒童...
    近日,國內知名學術文獻查詢和分析系統「全球學者庫」平臺出爐《全國小兒外科專家國際論文學術影響力百強排名》,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共有13位小兒外科專家入圍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