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化快速發展時期的中國電視對外宣傳

2020-11-28 人民網

2000年至2009年是中國電視對外宣傳的頻道化快速發展時期。世紀之交,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傳媒格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中國對外宣傳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2000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廣播影視系統外事工作會議,提出了對外交往中應堅持「平等互利,雙向交流」、「以我為主,對我有利,為我所用」、「警惕西化、分化、防止滲透」、「有理、有利、有節」等原則,還提出「必須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主動出擊」、「守土有責」的外事活動的要求。2001年12月24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啟動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 在「走出去工程」的指導推動下,電視對外宣傳不斷推出新舉措,取得新突破。

一、擴版央視中文國際頻道

世界品牌實驗室強調,評定一流媒體,主要看重的是媒體品牌價值。 為了將中央電視臺打造成國際一流媒體,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電視臺不斷對CCTV-4進行改版升級。

2000年2月7日,CCTV-4進行改版,這次改版主要側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優化節目編排,二是擴充節目容量。在節目編排方面,CCTV-4以亞洲、北美和西歐三個重點地區的主要收視時段為依據,節目編排由6小時一單元改為8小時一單元,全天滾動播出3次來安排播出時段,這樣不僅使重點地區黃金時段的節目安排更加合理,而且增加了節目首播量,減少了重播。在擴充節目容量方面,CCTV-4改版後,新聞的直播次數從原來的4次增加到6次,新聞和新聞類節目的日首播量從原來的3.7小時增加到4.4小時。

2002年9月2日,CCTV-4以「加強新聞,突出對臺,弘揚文化,薈萃精華」為宗旨,進行改版。經過這次改版,CCTV-4變成全中文對外電視頻道。此次改版讓CCTV-4更好地向港、澳、臺、僑「四位一體」的華人頻道方向發展,實現了24小時整點有新聞直播的準新聞頻道架構,同時建立了突發新聞快速反應機制。2003年3月20日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報導,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一鳴驚人,確立了其在全球華語電視臺的強勢地位。

2003年5月8日,CCTV-4再次改版,進一步擴大了新聞的容量,每次5分鐘的整點新聞全部改為10分鐘和15分鐘。同時還增加了全天四個一小時的重點新聞,使CCTV-4的新聞節目時間達到每天465分鐘,真正成為以「新聞立臺」的國際頻道。在這次改版中,新聞從前期策劃、信息採集、文稿寫作、節目編排到播音主持,都全面貫徹、落實外宣「三貼近」的原則,統一風格,加強節目的針對性、吸引力和生動性。

2005年,CCTV-4推出新版,增加了新版午間新聞,增設對世界各地主要報紙頭版頭條內容的介紹,並點評一周國內外大事,做到了24小時「整點有新聞,次次有更新」。

2006年1月30日,CCTV-4又通過改版強化了以新聞為主,以專題、文藝、服務類節目為輔的綜合頻道定位。新創辦了《華人世界》《臺商故事》《臺灣萬象》《緣分》等新欄目,其中《華人世界》一亮相就引起了海外華僑華人的廣泛關注,頻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007年新年的鐘聲剛過,北京時間1月1號凌晨4點,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正式開始分亞洲、歐洲、美洲三版播出,在統一的標識、呼號下,三個全新的24小時編排的中文國際頻道通過衛星分別面向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播出。這既是央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堅持以「服務全球華人」為理念、根據不同時區的觀眾需求向海內外廣大電視觀眾奉獻的一份新年厚禮,也標誌著中央電視臺向「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性主流媒體」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二、創辦央視英語國際頻道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成功開辦,對於海外華人華僑的影響是巨大的。然而據統計,國際上以漢語為傳播符號的信息量只佔總量的5%左右,僅有中文國際頻道,中央電視臺對外傳播的影響力顯然不夠充足。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2000年9月25日,中央電視臺英文國際頻道(CCTV-9)開播。這是中國第一個以非母語播出的電視頻道,節目全部使用英語配音或疊加英文字幕。這為世界各國觀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戶,也標誌著中央電視臺外語節目開始進入西方主流社會。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為世界各地的英語觀眾提供以新聞及新聞性節目為主、專題及文藝節目為輔的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英語國際頻道在管理運行上創新性地實施了「總監製」。中央電視臺當時從事英語節目製作的只有外語新聞部和外語專題部兩個節目部門,共67人,承辦英語傳送頻道每天5小時的產播節目。而新辦的英語國際頻道將是以新聞及新聞性節目為主的綜合頻道,每個正點都有新聞,每天24小時播出。如果按照當時的部門體制,這樣一個24小時播出的頻道至少需要設立新聞採訪部、新聞編輯部、專題節目部和新聞評論部等,現有的骨幹力量似乎都有希望取得「進步」。但這樣擴編後中間環節太多,業務骨幹可能要脫離一線工作,人員缺口會更大。針對這種情況,中央電視臺決定在英語頻道實行總監製,撤銷外語新聞部和外語專題部兩個部門,組建英語頻道編輯部。頻道設總監、副總監與欄目製片人兩個層次。但考慮到幹部隊伍的穩定和改革的階段性,增設助理總監一職作為過渡,待頻道總監製取得成功後,再撤銷助理總監這一層次。全面試行製片人制,免去科、組長職務,取消其科級待遇,新聘任的製片人無行政級別,試行競爭上崗。新的頻道制管理運行模式在中央電視臺建立起來了。此後,這一模式逐步在全臺推廣,法國、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國際頻道成立後,也實行了總監製。頻道總監製作為一種新的電視媒體管理運行模式在中央電視臺得以確立。

英文國際頻道開播時的口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2004年口號更改為「中國和世界的窗口」,並首次聘請來自澳大利亞的艾德文擔任主播。

三、創辦央視西法語國際頻道

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不斷發展,需要面向廣大拉美、非洲以及周邊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更多的外交和外宣工作,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和統一大業創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為了適應這一需求,2004年10月1日,中央電視臺西法語頻道(CCTV-E&F)正式開播。

西法語頻道是一個24小時播出的新聞綜合頻道,以中國視角客觀、公正地報導發生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新聞,以外國人感興趣的內容展示現代中國,讓西班牙語和法語國家的人民通過這一窗口了解中國,認識世界。在節目編排方面,該頻道採用西班牙語和法語交替播出方式,每8小時為一播出區間,其中,西班牙語和法語節目各佔4小時。各時段內,新聞實行滾動播出,專題節目首播一次,重播兩次。

西法語頻道聘用大量國內外西、法語專家擔任節目主持人,語言純正地道,播報輕鬆自如。該頻道採用數字壓縮技術進行播出,傳輸信號通過泛美8號、9號、10號、銀河3C和亞洲3S等衛星覆蓋全球。

從開播至2007年10月1日正式分為CCTV-E和CCTV-F兩個各自獨立的頻道時,西法語頻道受到了西、法國家和地區觀眾的歡迎,已經在36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入戶,用戶總數達到400萬。

2007年3月19日至4月5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出訪墨西哥、委內瑞拉、蘇利南、秘魯、薩摩亞等五國期間,敏銳察覺到拉美國家興起的「中國熱」以及中國與拉美國家關係的新變化,果斷決定西班牙語頻道與法國頻道分版播出,各自成為獨立的國際頻道。時任中央電視臺臺長的趙化勇正隨同出訪,連夜給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張長明打來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如期開播。 實事求是地說,儘管兩個頻道分開獨立播出早在計劃之中,但當時各種條件並不是十分成熟。尤其是西班牙語專業的人才,就全國來說都是十分缺乏的。於是,中央電視臺緊急抽調得力人手,周密計劃,穩妥推進,確保了這兩個頻道在2007年10月1日正式開播。這兩個頻道都以新聞節目為核心,每個整點均有新聞。採用包括新聞資訊的即時發布、重大事件的現場採訪和直播報導以及權威嘉賓的深度訪談等豐富的報導形式,客觀、公正、及時、準確地報導中國和國際範圍的新聞事件,展現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除新聞節目外,其他各類專欄節目涉及經濟、歷史,文化,旅遊,教漢語,體育,文藝和電影電視劇等許多領域,以滿足觀眾不同層次的需求。

四、創辦中國電視長城平臺

組建中國電視的海外平臺,在海外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影響,是中國電視「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截止到2004年,在美國的中文電視市場上,臺灣和香港背景的電視媒體,如東森、臺北國際和TVB等,已經組成並運營著若干個中文電視平臺;而當時在美國落地的中國大陸背景的中文電視頻道,如CCTV-4、湖南衛視、黃河電視臺等,還各自為戰,單打獨鬥,在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另據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約300萬華人中,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人數所佔比例遠遠高於來自港臺地區的人數。所以,對於中國電視媒體來說,美國的中文電視是一個尚未充分開發但潛力很大的市場。在這種背景下,整體優秀電視頻道資源,組建一支對海外觀眾有吸引力、在電視市場中有競爭力的「中國電視海外軍團」,成為當時電視對外傳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04年10月1日,藉助中央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特別是中文國際頻道已經取得的國際影響力,集合中國內地以及香港地區有影響、有實力的電視媒體組建的「中國電視長城平臺」,通過美國第二大衛星電視公司——艾科斯塔公司(EchoSTAR)直播衛星平臺率先在美國登陸,成為中國電視聯合艦隊的先遣部隊。長城衛星電視平臺由13個電視臺的19個電視頻道組成,包括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英語國際頻道、西法語國際頻道、戲曲頻道、娛樂頻道和中國電影頻道、北京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廣東南方衛視、江蘇國際頻道、廈門衛視、福建海峽衛視、湖南衛視、中國黃河電視臺、鳳凰衛視美洲臺、鳳凰衛視資訊臺、亞洲電視本港臺(美洲)和華夏電視臺,通過衛視傳送數位電視頻道的集成包,其中既有免費收看的基本頻道,也有收費頻道,覆蓋1500萬戶精英收視人群。

2005年2月1日,中國電視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又邁出一大步。由11個中國衛星電視頻道組成,覆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和韓國、越南、緬甸、泰國等亞洲國家的長城(亞洲)平臺正式開播。包括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英文國際頻道、戲曲頻道以及北京電視臺 、上海東方電視臺、湖南電視臺、廣東南方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國際頻道、福建東南電視臺國際頻道、深圳電視臺和廈門電視臺海峽衛視等各具特色和代表性的11個電視頻道,包含中文普通話、粵語、閩南語和英語等豐富多彩的節目,為亞洲地區的華人、華僑和海外觀眾提供一套精彩紛呈的中國電視「大餐」。

2006年8月28日,長城(歐洲)平臺14個頻道通過IP電視網絡首先在法國播出,這也是長城平臺首次通過IP電視落地的方式進入用戶家庭。2006年12月22日,長城(加拿大)平臺九個電視頻道在加拿大落地。2007年2月15日,長城(加拿大)平臺在加拿大羅傑斯有限電視網播出,不到一周時間,訂戶就突破了3000戶,創造了長城平臺用戶發展的最好成績。

2008年1月1日,長城(拉美)平臺正式播出,集成了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的13個頻道。拉美平臺通過衛星覆蓋整個中南美洲地區,是向拉美地區華人華僑和當地人民展示當代中國發展的重要窗口。

長城平臺的發展實踐證明,它不僅僅是中國對外電視發揮系統優勢、「抱團出擊」的一個成功典範,而且這種以大兵團作戰的聯合出擊方式,既有利於中國電視在實力相對弱小的情況下強力出擊國際傳播舞臺,也有利於塑造中國電視對外傳播的整體形象和傳播品牌,更有利於地方電視臺的自我提升和向外發展,可謂事半功倍、一舉多得。

(作者系吉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宣傳處處長 博士 高級編輯)

注釋:

劉笑盈:《打造國際一流媒體》,載《對外傳播》2009年第2期,第20頁。

張長明:《傳播中國:二十年電視外宣親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60-361頁。

有關北京電視臺國際頻道的節目設置,參見宗成徽:《長城(亞洲平臺上的「北京電視臺國際頻道」)》,載《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0年第8期,第74-75頁。

相關焦點

  •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文章通過總結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發展的經驗,借鑑發達國家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主要做法,就如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需求,如何同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結合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從央視到各地方臺,陸續都推出《天氣·資訊》節目,或是在節目中增加相關內容,電視氣象節目帶入一個嶄新階段。節目內容逐漸融入了一些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如旅遊、健身、醫療、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氣象適宜指數等。 (四)專業頻道階段 2006年,為滿足政府、部門、行業和社會公眾的各種需求,中國氣象頻道應運而生,電視天氣預報由一個欄目變成一個專業性頻道,並迅速在全國落地。
  • 篳路藍縷 玉汝於成--隆重慶祝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
    7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本土化頻道[CCTV大富]迎來了開播二十周年大喜的日子!使命在肩 央視落地生逢其時二十載篳路藍縷,春華秋實;二十載風雨兼程,玉汝於成。二十年前,為順應時代發展,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友好交往,經中日各方努力,中國中央電視臺落地日本播出合作協議在東京籤署。
  • 中國氣象頻道正式更名 宣傳片曾被贊「世界級創意」
    2018年11月,按照中國氣象局有關部署,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致力於打造資源共享、多媒體互動、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氣象行業媒體發展新格局。經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向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申請變更名稱和標識並獲批,中國氣象頻道從即日起更名為「中國天氣」,呼號為「中國天氣頻道」,臺標更改為全新「中國天氣」品牌標識。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4K超高清頻道國慶日開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4K超高清頻道國慶日開播 原標題:   10月1日上午10點,國內首個上星超高畫質電視頻道CCTV-4K超高清頻道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播。
  • 四川省廣播電視局主要職責、領導簡介和機構設置
    (三)擬訂全省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公共服務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指導、監督廣播電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扶助老少邊貧地區廣播電視建設和發展。(四)擬訂全省廣播電視產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協調、推動產業發展。推進廣播電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 地面頻道新「活法」!
    傳媒內參獨家盤點了11家地面頻道的經營案例,力圖為廣電行業「破瓶頸」「破圈層」發展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思路。當前,旅遊頻道為一些旅遊路線做宣傳推廣、文藝頻道深耕生活娛樂內容搞活多種營銷方式、法治頻道合作進行法拍房直播等案例不斷湧現。 比如,廣西綜藝旅遊頻道探索特色經營之路,依託《書記縣長當導遊》《舌尖之旅》《旅遊廣西》等旅遊精品節目拓展縣區文旅資源宣傳創收渠道。
  • 「中國電視發展高層論壇」在京召開
    主持人:  2003年9月2日,中外電視的高層管理者共聚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以「創新與合作」為主題舉辦了「中國電視發展高層論壇」,面對日益國際化、全球化的電視市場,中國電視媒體如何不斷突破自身、實現創新?如何在與國外電視媒體的合作與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呢?請看記者發自現場的報導。
  • 《電視問政》今晚聚焦城市精細化管理
    11月6日晚8時30分,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全媒體監督類欄目《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播出第23場,主題聚焦服務保障民生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問題。
  • 寰宇地理高清頻道在線電視直播
    頻道簡介      《寰宇地理》即國家地理頻道·中國大陸(原名《神奇的地球》,於2007年7月16    《寰宇地理》是由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一檔優秀紀錄片精粹集錦,每周七天,每天一小時,節目編排每日不同。欄目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最新科學與尖端科技、歷史與人文、焦點事件調查、野生動物、世界旅遊、本土化製作、系列節目主題周、國家地理特別節目等不同領域,令各個階層人士推崇備至!
  • 電視媒體的三個變革|《一同走過從前——臺長日記》
    於是,在新世紀到來之際,電視媒體面臨的三大變革,以勢不可擋的銳氣,衝到了電視從業人的面前。——觀念的衝擊,讓電視人承認自己是一種特殊產業。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們把電視視為輿論宣傳工作當作單純的公益性事業,靠國家財政撥款進行發展。
  • 「老套」的電視購物利潤穩定增長 更多年輕人為其買單
    這是7月3日一家電視購物頻道直播的電視購物節目。在網絡購物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以為傳統的電視購物已經萎縮。然而,商務部最近發布的《2017年中國電視購物業發展報告》顯示,電視購物不僅規模保持穩定,利潤率還在穩步提高,2017年平均淨利潤率為10.7%,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看似「老套」的電視購物靠什麼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立足?
  •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到百色開展拍攝宣傳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到百色開展拍攝宣傳 2016年07月01日 09: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日百色訊 6月25-
  • 無錫新吳區新安街道開通「行遠計劃」雲頻道
    中國江蘇網6月28日無錫訊 「新安範圍內的有線電視用戶,按『966』,就能進入新安人自己的頻道免費收看節目,除了有黨員遠程教育課程外,還有新安新聞等本土化電視資源。」6月27日,新吳區新安街道舉行「行遠計劃」雲頻道開通儀式,這是新安街道聚焦高質量基層黨建推動思想大解放的又一重大實踐成果。「行遠計劃」雲頻道是新安街道與江蘇有線無錫分公司共同策劃建設的新型高清互動電視雲媒體專屬頻道。
  • 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加快推進頻率頻道和節目欄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解決同質化過剩供給問題,強化需求導向、服務實效。精辦頻率頻道、優化節目欄目、整合平臺帳號,對定位不準、影響力小、用戶數少的堅決關停並轉。打通各個領域、統籌各種資源、形成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整體合力。2.大力建設新型傳播平臺。
  • 礦工後衛霍奇拉瓦在接受礦工電視頻道採訪時分享了他...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礦工後衛霍奇拉瓦在接受礦工電視頻道採訪時分享了他... 礦工後衛霍奇拉瓦在接受礦工電視頻道採訪時分享了他... 某不知名礦工球迷 2020-10-19 15:26 礦工後衛霍奇拉瓦在接受礦工電視頻道採訪時分享了他對5:1戰勝利沃夫的看法-這是本賽季最重要、最困難的一場比賽,因為太多人、球員和工作人員隔離無法來到球場,很難為比賽做準備。但是今天出現在球場上的球員們展示了一些偉大的足球,展現了他們的性格,並且自信地贏得了比賽。
  • 課堂直播類電視節目分析及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這在電視節目「分眾化」傳播,「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時代較為罕見!對於這種現象,有必要加以認真分析,並對其今後的可持續發展提出相關對策建議。2月17日起,將有關課程和資源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陸續推送」,[③]在現有的制度設計下,執政黨領導下的政府部門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都是其他行為主體所難以比擬的,用「紅頭文件」的方式去面向全國推薦一個電視頻道,並要求相關主體按時收看,這是前所罕見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行政賦能,才使得包括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課堂》在內的電視直播類節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 2017-2022年中國數位電視(DTV)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數位電視(DTV)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在文化產業振興政策、三網融合國家戰略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推動下,我國數位電視行業正處於平臺投資建設、技術運營與內容運營階段穩步發展時期。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數位電視行業也大有可為。
  • [公告]華錄百納:關於子公司對外投資的公告
    六、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必要性 (1)公司戰略性突破體育業務版圖,打造領先的綜合性文化傳媒集團的需要 2015年,公司戰略性進入體育產業,圍繞中國體育資源市場化、國際體育資源本土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這三大產業機遇進行戰略布局,致力於打造中國最為領先的體育營銷、賽事運營和體育傳媒平臺,將更多的中國優
  • 電視購物「消亡史」
    來源:創事記文/趙天成具有26年歷史的電視購物節目,正在退出歷史舞臺。近日,廣電總局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對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的19個購物頻道有違規問題的23檔收藏類購物節目,全部停播。同時停止了相關違規商品的銷售。這已經不是廣電總局第一次針對電視廣告出手治理。
  • 新疆疏附縣構建「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大格局
    在疏附縣,「去極端化」大宣講,已經形成整體合力、人人發聲的格局。  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疏附縣委書記朱冰雪介紹,縣上今年統籌「去極端化」工作,成立了縣鄉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任組長,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大穩定工作範疇,樹立大宣傳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實現抓穩定工作治標與治本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