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亮劍」人人都做宣講員
「所謂『六功』『聖戰殉教進天堂』都是騙人的謊言,大夥都不要相信,作惡者將下火獄並永居其中,不會有好下場……」11月7日,在疏附縣薩依巴格鄉7村的小廣場上,村裡清真寺哈提甫毛拉·肉孜正在給村民進行「去極端化」宣講。
「這樣的宣講,村上到目前已經開展了20多場了。在全鄉,這樣的宣講也已經常態化。」薩依巴格鄉鄉長帕拉提·吐爾遜介紹說,以宗教人士講宗教,從教義教規上講清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及其表現形式,戳穿宗教極端思想的荒唐謬論,群眾聽了很有說服力。
在疏附縣,「去極端化」大宣講,已經形成整體合力、人人發聲的格局。
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疏附縣委書記朱冰雪介紹,縣上今年統籌「去極端化」工作,成立了縣鄉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任組長,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大穩定工作範疇,樹立大宣傳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實現抓穩定工作治標與治本的有機結合。
年初以來,縣四大班子領導堅持每周不少於半天到村宣講制度,並對宣講內容、參加對象和人數在每周四大班子工作例會上進行通報。截至目前,縣領導下鄉入村宣講775場次,受教育人數16萬餘人次。朱冰雪說,除了縣領導帶頭宣講外,縣上還落實「一崗雙責」,縣直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堅持每周兩天住村開展工作,每周組織開展一次大宣講活動和文體活動;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堅持每周到村宣講一次。
疏附縣今年又從全縣抽調優秀黨員幹部、教師組成多支宣講隊,逐鄉、逐村、逐校全面開展宣講工作,目前宣講169場,受教育人數20.7萬人次。同時,全縣還組建了宗教人士宣講隊、鄉村「草根」宣講隊在全縣巡迴宣講。每個層次的宣講隊宣講內容各有側重,但都力求用身邊人說身邊事,說「方言」,接地氣。
朱冰雪說,大宣講打造了聲勢,形成了社會正能量,也警醒了群眾、教育了群眾,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認知力和免疫力,使宗教極端思想陷入窮途末路,變得沒有市場了。
「聽了大宣講,知道了很多,也懂了很多。我現在總結出一個道理:跟著共產黨走,不會錯!」疏附縣站敏鄉村民赫克木江·蘇來曼說。
構建「去極端化」宣傳教育大格局
走進疏附縣宣傳中心,頓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確切地說,這裡更像是一個現代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配送中心。
「針對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加劇、宣傳資源散而不強等現實問題,我們必須創新求變,整合宣傳資源,聚集起壓倒性宣傳優勢,最大限度剷除宗教極端思想的滋生土壤和傳播空間。」疏附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局長劉志維說。
疏附縣今年整合宣傳、廣播電視、文化執法、信息中心等宣傳文化資源和職能,組建了宣傳中心。中心下設「五部一室」。其中,策劃和媒體管理部主要負責全縣各類宣傳活動策劃、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微博、網站欄目新聞宣傳策劃包裝;宣傳文化產品的策劃;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的溝通協調及組織實施。將網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實行統一欄目策劃包裝,統一採訪編輯,每日發布內容由宣傳中心主任籤發後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微博上發布,形成宣傳統一口徑,在第一時間吸引群眾,形成宣傳第一效率。宣傳教育部主要負責擬定宣講提綱,撰寫宣傳材料,組織培訓宣講人員在全縣推進開展各類宣講活動。
文體活動部主要負責組織編排各類文體活動,對鄉村文化活動帶頭人、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培訓,並對文體活動進行評估和指導。文化產品製作部主要負責宣傳產品的收集、翻譯、製作和配送工作。網絡信息部主要負責網站、微信、微博等網絡即時工具的管理和正能量信息推送,及時查處「三非」有害信息,指導鄉村兩級網信辦監控本地輿情信息。
「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這是我們工作的標準。」劉志維說,中心實行流水線作業、專業化生產、一條龍服務,一個出口向全縣配送《疏附宣傳》、板報、折頁、口袋書、ppt課件、宣傳單、宣講材料、視頻資料等文化產品,通過這些方式,開展多形式的「去極端化」宣傳教育。
在「發聲」的同時,疏附縣強化「去聲」工作,重點治理網絡「三非」。
今年,全縣成立了縣鄉村三級網信辦,加強網絡「三非」治理。網信辦主要採取三步工作法:第一步對微博、QQ、微信等平臺和各大網絡媒體播報訊息進行查看,認真收集梳理輿情信息;第二步加強正能量的推送宣傳,通過平臺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宗教極端思想的外在表現和現實危害等內容,向群眾講事實、講真相,並對熱點、難點問題及時予以回應;第三步對傳播網絡「三非」信息的人員分類登記,依法處理。
採取措施消除「極端化」滲透
「您是昂首高亢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您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吒時代的風雲……您有一個神聖的名字,那就是中國!」11月7日上午,在疏附縣烏帕爾中學的校園裡,傳來孩子們洪亮的朗誦聲。
校長吾普爾·伊卜拉伊木說,這是學校正在進行「德育10分鐘」教育活動。他說,每天由班主任利用10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營造充滿正能量的校園環境。
針對宗教極端思想的幾種主要表現形式和現實危害,疏附縣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堅決對衝和消除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
朱冰雪介紹,針對婦女蒙面罩袍、年輕人留大鬍鬚的問題,大力倡導現代和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出臺禁止公共場所做禮拜、婦女蒙面罩袍、年輕人留大鬍鬚等異常現象整治辦法,廣泛宣傳。全縣大力開展「靚麗工程」,各鄉鎮、村(社區)設立「靚麗工程」服務點和監督崗,對異常現象實行屬地管理,及時發現,堅決制止。
針對婚禮不彈唱的問題,在各鄉鎮成立了婚喪事務辦公室和婚喪服務隊,新建50個村級科技文化服務中心,配備音響、樂器等設備,鼓勵引導群眾在服務中心舉辦婚慶活動,免費提供服務,並由鄉鎮統戰辦指定愛國宗教人士念「尼卡」。對在婚禮中不安排彈唱的家庭,及時說服教育,並派出婚慶服務隊主動上門、全程參與。
針對喪禮不做「乃孜爾」的問題,將婚喪嫁娶納入《村規民約》。同時,規範「乃孜爾」程序,合法和世俗的環節一個也不少,不合法的一個也不能多,並安排村幹部、愛國宗教人士全程參加。對不做「乃孜爾」的家庭,按照「一人一戶一方案」工作機制,進行思想教育轉化。「四老」人員、村幹部和黨員去世後,由村委會和寺管會出面辦理「乃孜爾」,並發放1000元不等的慰問金。
針對學生輟學和高中入學率低的問題,疏附縣提出了「四個努力」的要求,實行鄉、村、學校、班主任「四位一體」控輟保學機制,努力不讓一名學生輟學;對高中階段的貧困生每年補助2000元,努力不讓一名初中畢業生流入社會;實施廣州援疆每年1000萬元的「紅棉」愛心資助,努力讓每一名高中生考上學、上得起學,目前共有4420名學生受到資助;圍繞就業加快推進產業發展,完善幫扶政策,努力讓每一名回鄉大中專畢業生穩定就業、就近創業。目前,全縣初中及小學學生到校率分別保持在96%和99%以上,高中入學率達到93.1%,較去年增長了12%。
針對一些人群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不看電視的問題,疏附縣一方面不斷豐富廣播電視節目,增設了貼近農民群眾的文化、科技、民生等欄目。投入400餘萬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提升信號質量,確保電視信號全覆蓋,提高收視收聽率。另一方面,對電視機存在故障的農戶,免費上門維修;對無力購買電視機的貧困農戶,縣財政拿出586萬元購買1萬臺電視機,發放到他們家中。
針對鄉村開展文體活動不能常態化、長效化的問題,疏附縣統籌750餘萬元資金,健全鄉村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基礎設施和配套設備,組建鄉鎮文藝演出隊,發揮民間藝人作用。在村(社區)每周開展一次文體活動,以鄉為單位每月開展一次,全縣每半年進行一次文藝調演,並組織開展「靚麗工程」時裝秀、農民畫和農民小品大賽、紅歌賽等文藝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提升鄉村文化活力。
「我們採取針對性措施,有效剷除了宗教極端思想滋生蔓延的『土壤』,形成了強大的社會正能量,群眾『免疫力』和『正信力』不斷增強。」朱冰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