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學校流傳一封公開信 呼籲孩子不要去臺灣留學!

2020-12-06 兩岸新鮮事

最近一段時間,馬來西亞網絡上和60多所華文學校中,流傳著題為「為我們的孩子著想」的一封公開信,信中公開呼籲馬來西亞的學生不應該去臺灣上大學!甚至講出了到臺灣留學的七大弊端,這封公開信的全文內容如下。

近幾年來,由於臺灣的經濟低迷,特別是大學的教育領域素質每況愈下。也面對了中國大陸及大馬私立高等教育的強烈競爭。這使得到臺灣多間大學陸續面臨倒閉的厄運。

因此您可以看到近幾年,臺灣各大學不斷的在馬來西亞進行招生的活動層出不窮,並提供了很多優惠,免費這個,免費那個,做一些垂死的掙扎。以下,列一些重點讓我們深思。第一,我們的孩子的英語肯定不會強,那他們如何在社會立足呢。第二,臺灣用的是繁體華文,又如何適應中國大陸及亞洲簡體的華文市場呢?

臺灣繁體課本

第三,不管你喜不喜歡,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臺灣)只有繼續的被邊緣化,以後,我們孩子的臺灣大學的同學、人脈及資源。肯定在已經崛起強大的中國大陸市場與發展上處於劣勢。第四,臺灣各間大學給予諸多的優惠,吸引大馬學生。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學的利潤少了,自然會在先進設備及師資的素質上省回來。第五是想想你有看過哈佛哈佛會減價嗎?有問題的大學才會有諸多優惠。那豈不是把我們的孩子送羊入虎口了,把我們的孩子的前途給當掉了嗎?第六,臺灣各大學素質下滑已是公開的事實。第七,綜合上訴的因素根據記錄,目前大馬的留臺生回大馬後的就業適應率只有10%,是一個非常恐怖與令人擔憂的情況。也許過去遷往臺灣深造,是華校生在沒有得選擇下的首選,但數十年後的今天,一切都變了。所以請大家想想,深思,為了我們國家未來的棟梁,我們必須為我們的下一代提供明智選擇,為我們孩子的前途著想,生命不能重來。

網絡配圖與文章內容無關
臺灣大學生

相關焦點

  • 最專業馬來西亞留學服務機構-馬來西亞教育聯盟
    並為國內一些知名的中介做留學後勤服務,馬來西亞教育聯盟網"免中介費"服務為學校與申請人之間建立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平臺,使學校的招生服務延伸到海外,保障大學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學費是你通過銀行直接匯款給學校,我們不經手此事。至於學費金額,學校對於中國大陸的學生標準都是一樣。具體金額有二種辦法可以查詢:一是登陸學校官方網站查詢學費。二可以電話學校招生辦公室進行核實。馬來西亞是一個法制嚴明的國度,學費的制定都會有有關部分進行核實,學校沒有權利也不敢私自提高學費。
  • 致包裝印刷企業負責人的一封公開信
    致包裝印刷企業負責人的一封公開信 2020-08-17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學馬來西亞最強攻略,滿滿乾貨來襲~
    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學及部分私立高等院校是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低廉的留學成本,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前往馬來西亞留學。
  • 假的比爾蓋茨疫情公開信流傳背後的心理學效應,咋擺脫其控制?
    一封公開信。說是前世界首富現世界第三富豪比爾·蓋茨寫的。這是一份非常應景的公開信,標題是:我們可以從新冠病毒疫情中學會什麼。蓋茨基金會說:請大家停止轉發擴散,謝謝!到底怎麼回事?近日,網上流傳出一封據稱來自比爾·蓋茨的公開信,其中寫道:「我堅信,無論是好是壞,眼下所發生的一切事情背後自有深意。」「許多人認為新冠病毒的疫情是一場災難,但我覺得這是一次『偉大的糾錯』」等。文章在不少自媒體上廣泛傳播。
  • 馬來西亞留學:各大院校特色權威介紹
    馬來西亞留學:各大院校特色權威介紹馬來西亞沿襲英國的教育體制,完善的高等教育體系、享譽國際的教育水準、嚴謹的學風和一流的教學設施備受海外學子關注。馬來西亞教育聯盟的專家表示「「由於馬來西亞屬於反籤國家,拿到學校通知書的學生幾乎就能夠拿到籤證,籤證率可說是相當的高,加之學費生活費低廉,聯辦課程又能使學生拿到第三國英美澳加等國的文憑,申請時無需提供資金擔保,學制方面馬來西亞學士學位依舊3年制,同時,馬來西亞私立學校接納國際學生,其認證度很高,受到我國教育部認可,總的來說,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馬來西亞作為理學目的地。」
  • 村改•蝶變⑩|杏壇呂地社區:一封公開信 算出明白
    大政策、大道理,村民容易懂,也能接受,但村改實惠怎麼講明白,怎麼講讓人信服,兩委幹部想到了用一封公開信的形式表達出來,白紙黑字,口說有憑,取信於民。  手拿公開信,一句句念出來,不明白的地方停下來,社區幹部逐條解釋,一時想不通的,居民也不需急著表態,社區可以多給幾天時間考慮後再決定。
  • 臺灣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留學需要哪些條件
    臺灣作為中國的寶島,其臺灣的大學也更是備受人們關注。2017年最新發布的,臺灣大學排名,已然掀起一陣狂風海嘯,更有想要出海留學的學子,也開始關注臺灣大學留學需要哪些條件?>臺灣大學留學需要哪些條件如今的出國留學已經國內認為的最好的深造機會,那麼如果想要去往臺灣的大學留學,就需要知道,臺灣大學的留學條件。
  • 美近百學者發布呼籲中美合作公開信,仍有一些話不合事實
    當地時間3日,90多名美國知名學者和前政府高官聯合發出公開信,呼籲美中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性危機,稱「沒有美國與中國在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任何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努力都不會取得成功」。就在這封公開信發出的前一天,中國百名學者在國際知名期刊《外交學人》刊發致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呼籲全球團結合作。
  • 大陸四所名校學生向臺灣"大選"候選人致公開信
    中青在線北京1月16日電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多個學生社團近日聯名發表一份公開信,向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三位候選人,提出三點呼籲,希望認同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順應開放趨勢,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增進青年福祉,守護世代公平正義。
  • 東南亞|陪娃去泰國讀書:圓夢學校和房子,糾結散養還是打雞血
    「孩子大一些了,想去戶外活動。一看空氣指數三四百,我不同意孩子出門,但孩子不明白為什麼。她很難過,我也很難過。」後來,為了幫女兒尋一個合適的幼兒園,小錢在家附近轉了又轉,「沒有一家讓我覺得很舒服,很放心」。那時她碰巧懷上第二個孩子,也在猶豫要不要出國生。於是,丈夫鼓勵她:「去(國外)看看,反正幼兒園隨時換,不好還可以回北京。」
  • 一封被大量刷屏,又被刪除的 「比爾蓋茨」 的公開信
    昨日,英國《太陽報》 官網刊登了一封署名為「比爾蓋茨」的公開信,這封信立刻得到極大關注,並被翻譯成中文,被很多人轉發,獲贊無數。但昨天下午,該信即被《太陽報》官網刪除,經小編查證,此信並非出自比爾蓋茨之筆。但無論出自何人之筆,小編都覺得此文不失為一篇好文,值得推薦,沒有必要非得借比爾蓋茨之名來發表。
  • 回頭是岸——給港大學生會葉芷琳會長的公開信
    回頭是岸——給港大學生會葉芷琳會長的公開信葉會長你好!這是我今年內第二封給你的公開信,第一封是今年5月28日,葉同學仍然是候任會長時寫給你的「嶸希閣」的。我持之以恆地寫公開信,只有一個原因,我也曾是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不忍見到小師弟妹們明顯滑去觸犯法律的深淵而不說話,雖然我猜你極有可能會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你在9月11日的致2020年港大新生的歡迎辭中說:「生於亂世,成為港大學生所背負的責任比你想像中重。」並接著勉勵新同學們「於亂世中逆流而上」。葉同學,你錯了,若以香港自鴉片戰爭以來的近180年比較,我們絕不是「生於亂世」。
  • 大專生要不要去韓國留學?
    非985/211的學生,在同樣的條件下,如果去韓國留學,通常可以享受到比國內更好的高等教育。韓國作為留學大國,照比其他國家消費水平偏低,打工時薪豐厚,普通工薪階層都可以到韓國留學。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每一名在國內讀書的學生多多少少會受到家庭、學校的影響,無論做什麼事情好像都在有人幫忙,從而喪失了自己思考、獨立行動的能力,但這反而是你進入社會最需要的能力~ 留學生活之中,大部分事情都要自己去解決,韓國大學監管不嚴格,不去上課也沒人管你,
  • 英特爾實習NUS交流臺灣交換,指南者留學學長迎來港大EE錄取
    關於留學的念頭,除了更好的教學環境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時,我剛剛完成了學校布置的人生第一篇論文寫作任務,從中我感到自己真的不太喜歡搞學術,但很多工作又要求研究生學歷這個最低門檻。而在新國大,我了解到海外的授課制研究生一般不用寫論文,而且還比較節約時間。於是,我開始了解起了留學。
  • 高中畢業去馬來留學都需要準備什麼
    一、馬來西亞留學高中畢業生申請本科需要準備的材料1.申請時:a)高中畢業證公證書份 (如果暫時未拿到畢業證的學生可以開具畢業證明,然後去做公證)b) 高中三年六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單公證書一份(要有英文版)c)畢業證書(要有英文版)
  • 到臺灣留學卻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 斯裡蘭卡學生:再不信臺灣人
    滿心歡喜出國留學,結果被安排到屠宰場殺雞,遇到這種事,任誰不「鬧心」?懷抱留學夢到臺灣讀大學的斯裡蘭卡大學生羅傑(化名)就正處於鬧心之中。斯裡蘭卡學生在屠宰場殺雞。(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6日報導,去(2017)年底,60多名斯裡蘭卡年輕人遠渡重洋赴臺灣康寧學校讀書。到臺灣後,中介卻說「要先工作才能讀書」,人生地不熟的羅傑和其他從斯裡蘭卡學生只能乖乖聽命。半年過去,羅傑說:「我覺得自己不是學生,是勞工。」
  • 您最關心的20個留學問題都在這
    新加坡民調機構Blackbox Research與科技公司Toluna合作進行,訪問了全球23個國家及地區的民眾,人民對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調研,馬來西亞排名第四。家長問:如果孩子今年9月份過去留學,還需要隔離嗎?學校和宿舍目前有哪些防護措施?
  • 關於小學生去英國留學的議論
    A:我的孩子6歲留英讀書,在英國買了一套住宅,在當地聘用了一位合法的監護人。在英國讀書十年可以獲得批准為英國永久居民,這比投資移民便宜很多,等孩子拿到國籍時,我們也到退休年齡了,孩子可以申請我們去英國養老,拿著退休金在英國一聚了。
  • 臺灣女生嗆譚德塞獲「傑出青年」 網友:顏色對就拿獎?!
    「國際青年商會臺灣地區總會」9月17日公布第58屆十大傑出青年得獎名單,4月份曾錄製視頻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又曾在7月份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舉辦座談會的林薇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項。該消息讓不少島內網友吃驚,認為難以說服人,留言痛批:「親民進黨就能拿獎喔。」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