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四所名校學生向臺灣"大選"候選人致公開信

2020-12-08 荔枝網新聞

  中青在線北京1月16日電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多個學生社團近日聯名發表一份公開信,向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三位候選人,提出三點呼籲,希望認同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順應開放趨勢,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增進青年福祉,守護世代公平正義。

  以下為中國臺灣網刊發的公開信原文。

  尊敬的三位候選人:

  我們是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南開大學海峽交流協會、北京師範大學形勢與政策小組、北京師範大學兩岸四地青年交流協會,是大陸幾所高校中長期致力於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學生組織。

  幾天以後,決定未來四年臺灣前途命運的選舉日就要到來。透過之前的發表與辯論以及規模空前的造勢活動,我們對三位候選人的形象與政見早已熟稔於心。權力的交接必將伴隨著觀念的轉化和民意的湧現。作為心繫兩岸局勢與民族未來的青年,我們向三位候選人發出以下呼籲:

  第一、認同「九二共識」,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我們深知,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都將為臺海現狀帶來改變。作為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的青年,我們希冀新任領導人能以九二會談的事實和會談達成的「九二共識」為基礎,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去年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新加坡會晤,為66年的政治分隔翻開了歷史性的一頁。2008年以來,隨著人員與貿易往來規模的逐年擴大,兩會11次的領導人會談,23項的協議籤署,為兩岸經濟合作和福祉保障等做出了制度化安排。我們認為,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日益融洽的同胞情誼,不斷深化的夥伴信任,是面對未來挑戰時兩岸勇氣和力量的泉源。

  第二、順應開放的趨勢,推動兩岸青年交流。青年是兩岸的未來,我們欣喜地看到,面對錯綜複雜國際情勢下的人才競爭,三位候選人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政見。但新任領導人是否能在順應兩岸交流的大潮同時,響應青年世代的呼喚,為青年交流創造更廣空間,是我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曾發起組織多次兩岸學生社團自主交流活動,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透過自主搭建溝通管道,兩岸青年更能放下政治包袱、摘去有色眼鏡,用心聆聽對岸同齡人的思考與心聲,用同理心來消弭過往偏見。因此我們希冀,新任政府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能在此前積累的經驗上,為青年對話、社會調研、志願公益等由以高校學生為主的群體自發組織、共同參與的交流活動提供更大的便利,使具有寬廣視野與獨立思考的兩岸青年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注入新鮮血液。

  第三、切實增進青年福祉,守護世代公平正義。我們深知,自兩岸高校互相開放以來,在赴對岸求學成為普遍現象的當下,如何克服政治與成見帶給兩岸學子的諸多問題,依然有漫長的道路。選戰中一度成為熱點的陸生健保、政策環境下帶來種種困擾的「三限六不」,無論哪一位候選人組成新政府,這些都是需要坦率面對的關鍵議題。現如今,兩岸交流的廣度與深度都是前所未有,我們一致認為,一位擁有公正觀念與坦蕩胸襟的新領導人,理應放下政黨博弈之私,使青年學子成為交流與寬容的真正受益者。同時我們也相信,涉及世代正義的公共議題,有望作為政治討論的基點,為兩岸協商內容的深化和制度的完善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尊重島內民眾的選擇,是兩岸青年堅持的態度和價值。同樣地,關切兩岸局勢,為共同前途獻一份力,更是青年世代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們也一致期待,2016後兩岸發展越來越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途中,兩岸同胞攜手共進。

相關焦點

  • 臺灣「大選」商機:候選人Q版造型饅頭贏得好評
    臺灣「大選」商機:候選人Q版造型饅頭贏得好評 2015-12-18 06:16:1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
  • 大陸對臺灣「大選」態度「淡定」 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
    臺灣「大選」已進入最後白熱化的階段,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按既定規劃訪臺,著重文教經濟的交流,避開政治議題,並且重申大陸既定的不介入臺灣選舉的主調。大陸對於臺灣大選這種「淡定」的態度,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引發人們的關注和興趣。  大陸的這種淡定,或許可以首先被解讀為「不在乎」。
  • 馬來西亞學校流傳一封公開信 呼籲孩子不要去臺灣留學!
    最近一段時間,馬來西亞網絡上和60多所華文學校中,流傳著題為「為我們的孩子著想」的一封公開信,信中公開呼籲馬來西亞的學生不應該去臺灣上大學!甚至講出了到臺灣留學的七大弊端,這封公開信的全文內容如下。近幾年來,由於臺灣的經濟低迷,特別是大學的教育領域素質每況愈下。也面對了中國大陸及大馬私立高等教育的強烈競爭。這使得到臺灣多間大學陸續面臨倒閉的厄運。因此您可以看到近幾年,臺灣各大學不斷的在馬來西亞進行招生的活動層出不窮,並提供了很多優惠,免費這個,免費那個,做一些垂死的掙扎。
  • 臺灣49所公立大學將面向大陸學生招生(圖)
    臺灣大學(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2月20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原規定僅臺灣私立大學招收大學部大陸學生,臺灣公立大學只能招大陸碩博士生,規定將再放寬,公立大學和科大等49所今年8月起將可招收學士班大陸生;臺大、臺灣清大及臺師大等公立大學昨聞訊,均表贊成。
  • 臺灣輔仁大學大陸招生 學生畢業後不得留臺就業
    [今年政策]  50萬新臺幣獎學金 寧波學生有點動心  為了吸引大陸學生,來寧波招生的臺灣高校還是做了一些努力。拿輔大來說,為大陸生分配宿舍時,每個寢室都會有2名臺灣學生和2名大陸學生,這樣使得大陸學生能更快更好地融入臺灣的學習和生活。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
  • 美國會要求臺灣「大選」後45天內 提「大陸幹預報告」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必須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大陸)對臺灣選舉的幹預或破壞」。該法案充滿賊喊捉賊的意味,臺網友也大呼,「這就是美國明目張胆介入臺灣選舉的證據!」
  • 湖南2所高校學生可到臺灣讀研
    今年研招比往年熱鬧,香港、臺灣高校加入優秀本科畢業生「掐尖大戰」。同時,民辦高校首次參與碩士研究生招生,讓正在緊張備考的考生有了更多選擇。  赴臺讀研須過名校戶籍兩道坎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獲準在大陸招收碩士研究生。大陸考生報考臺灣高校研究生要求申請年齡在40歲以下。臺灣認可的大陸地區高校共41所,均是全國知名院校,多是「211」或「985」高校。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美國大選開始倒數計時,臺海情勢也隨之緊張,而大陸軍機頻繁越過所謂的「臺海中線」對「臺獨」勢力進行警告。而臺灣近來確實越來越向「獨」上偏行,通過「臺美復交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提案,向美申購武器,無一不是向世人表明其未來走向。
  • 臺灣大四學生:畢業後會嘗試來大陸就業
    中新網南寧11月24日電 (記者 蔣雪林)臺灣輔仁大學大四學生應卓勳23日在南寧表示,大陸經濟比較有活力,市場比臺灣大,畢業後會嘗試來大陸就業。廣西民族大學籃球隊與臺灣輔仁大學籃球隊展開激烈競爭。 11月23日,廣西民族大學籃球隊與臺灣輔仁大學籃球隊進行了一場籃球比賽。應卓勳作為隊長率隊與廣西民族大學籃球隊員切磋球技。臺灣輔仁大學籃球隊隊員突破防守上籃。 蔣雪林 攝應卓勳表示,作為體育專業的學生,在臺灣就業的範圍較窄,市場小。如果能來大陸發展,機會會多一些。廣西民族大學啦啦操表演隊在比賽間隙表演。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他大膽漲了油價和電價,捅了馬蜂窩,支持率瞬間掉了20個點;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引發豬農大抗議;增設證所稅,惹怒了有錢人……於是,評語變成「連任了就不是他了」。尤令人嘆息的是,他在綠營壓力下還「大義滅親」,把鐵桿深藍支持者「軍公教」的福利也砍了,從此,臺灣社會只剩下罵馬之聲,挺馬派徹底消失。
  • 臺灣多所大學校長呼籲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
    新華社臺北4月20日電 臺灣多所公、私立大學校長20日呼籲,臺灣方面應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將於近日審查相關教育法案,內容涉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為此,臺灣多所大學校長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利大於弊。
  • 人類學家胡家奇:第五次致人類領袖的公開信
    致:各國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世界頂級科學家與學者、全球知名企業家、全球知名媒體負責人。尊敬的各位領袖:把人類事業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與責任,一切源於1979年大學一年級時的一個疑問,即科學技術會不會有一天把人類給滅絕?
  • 美名校華裔學生的公開信:考上斯坦福到底有多難
    日前,史丹福大學學生丹尼爾寫下了一篇公開信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放棄比例超四分之一
    歷經六任「教育部長」,臺灣的大學到大陸招生終於在2011年變成現實134所登「陸」臺校,招生總數本科148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653名。2010年底,聽說臺灣的大學要到大陸招收學生,他就萌生了辦網站的想法,「讓臺灣的學校把各自的資訊放在上面,方便學生和家長搜尋」。2011年3月,「臺灣教育在線」正式上線,然而麻煩緊跟著就來了。5月25日,國臺辦發布文件稱,未經批准,大陸任何機構不能介入陸生赴臺事務,「臺灣教育在線」正在「未經批准」之列。
  • 大陸2個月內對臺灣動手?臺情報頭子聲稱:現在更加嚴峻
    美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宣布勝選,預期將於2021年1月20日宣誓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有專家聲稱,中國大陸將趁美國總統交接的2個月內,動手解決臺灣問題;對此,臺「國安局長」邱國正今日回應坦言,「臺方壓力從來沒有減輕過,現在更加嚴峻」。
  • 毒氣彈攻擊大陸?蔡英文為選票說瘋話,其他臺灣政客也愛「表演」
    有臺媒近日稱,臺軍計劃把火箭炮部署到金門,搭載神經毒氣彈可打擊大陸沿海城市。不管實力如何,如此直言「武力對抗」,挑動兩岸關係之心昭然若揭。這不,眼見香港「修例」引發騷亂,蔡英文立刻緊跟美國高聲叫好;郭臺銘也強蹭熱點,一會兒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了,一會兒說自己在大陸的工廠「關就關,誰怕誰」。一眾政客集體口出狂言,究竟怎麼回事?種種離譜言論與異動,其實不難理解。2020年,臺灣地區將迎來新一輪領導人選舉。票選政治刺激之下,為了求得一紙選票,候選人開出「空頭支票」、做出競選承諾,也屬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