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怎麼治療,你可能不知道這些「黑幕」

2020-12-15 騰訊網

帕金森的早期症狀表現為緩慢節律性震顫,往往是從一側手指開始。典型的震顫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就是指病人在靜止的狀況下,出現不自主的顫抖。帕金森是一種多見於老年人中的非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它嚴重的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由於該疾病發病初期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常常被人忽視,所以很多時候檢查出來的都是中晚期。得了帕金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在行動和生活上出現來很大的發差,甚至不能自己行走,生活質量大大減低,這也給全家帶來負擔。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給患者及家人帶來更深的影響。

帕金森怎麼治療才是最正確的:

一、西藥:西醫目前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手段,左旋多巴製劑仍是最常用的藥物,像泰舒達、森服羅、柯丹、息寧、金剛烷胺、司來吉蘭、雷沙吉蘭等等也是比較常見的藥物,西醫藥物治療須長期。而因長期用藥,會有一定副作用,故早期治療用藥量不可太大,如能用較小劑量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是最理想的。但是注意一點西藥是壓制病情而不是緩解或者改善病情,大多患者在服藥1-3年後開始出現病情反覆的情況,並且逐漸加重,藥物有效時間逐漸縮短,甚至每一次服藥只有1-2小時的療效。

二、手術:由於帕金森病的進展性,大部分患者在服用藥物3-5年後,藥物效果越來越差,單純的靠藥物治療已經無法壓制病情了,這時患者就需要尋找其他的方式來治療帕金森這個疾病。在國際上,腦起搏器被認為是治療帕金森病唯一有效的外科手術療法,且已被研究證明,可明顯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病症,減少服藥劑量及副作用。但醫生不會跟患者說的是,做了DBS沒有效果患者佔百分之40以上的,當時做了有效果過個幾個月甚至幾年病情發展嚴重的更比比皆是,而且DBS是在腦子裡植入一塊電池,如果真的能治好也就算了,但是治不好幹嘛要去花這麼多錢還要去承受這麼大的風險呢?

三、中醫:中醫治療理論為辨證論治,以肝虛生風,腎精虧虛為根本,以益腎補腦為宗旨,對帕金森氏症辨證施治,在治療過程中,應用中藥補肝虛,鎮肝熄風;補腎虛,填精補氣;補精血,還精補腦,終極達到平衡陰陽之目的。在操控震顫的功效方面,具有療效相對可靠、無明顯的毒副作用等特點。目前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症都是從內部調理,也就是喝中藥的方式。不過中醫的治療過程比較長,不可能像西醫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建議患者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治療。

要記住一點治療帕金森的藥物沒有說最好的,只是有最適合的,中醫治療根據每個人病情情況不同,來選擇最佳的藥物治療。一定要聽醫生的安排來服用藥物,不要自己想的哪個藥好就吃哪個藥,藥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相關焦點

  • 泡藥水,打針,鑽出蟲……這些水果的「黑幕」,你都知道多少?
    這些水果果農自己都不吃啦!叭叭叭……把嘴給我閉上!康康姐說句話!全是胡說!放心吃你的!今天就懟死這些他們!!康康姐相信,大家絕對經常收到一些小視頻,裡面的果農或者水果商,會用一些不明液體浸泡或噴灑各種水果,然後,錄視頻的人就會說這些液體是福馬林,防腐劑,吃了不孕不育,或者致癌……喂!你們怕是不知道福馬林有多貴吧!那些水果才多少錢?用這麼高級的防腐劑,水果販子是瘋了還是傻了?
  • 帕金森除了常見主症狀,還有這些不常見症狀,你都知道嗎?
    帕金森不止多發於老年人,年輕人也有可能會患上帕金森,需要提高重視與警惕。帕金森症候群會對生活質量以及身體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於帕金森病,提高認知與了解是很重要的。  而帕金森病除了典型的三大主症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症狀,下面為大家列舉一下: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以及不常見症狀:  首發的帕金森的症狀有震顫或顫抖、肌強直或動作緩慢、寫字障礙等。
  • 中醫可以治療帕金森病嗎?看了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為什說中醫藥可治療帕金森?首先,中醫對帕金森的認識理論正確。中醫認為,帕金森脾腎造成,是氣滯血淤造成。然而其病因病機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西藥長期應用會出現不同程度減退及不良反應。近些年來,中醫在治療帕金森病上取得一定療效,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現就本病的中醫藥治療進行綜述。
  • 年輕人如果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帕金森病!
    醫學上的界定是:40歲以下人群觸發帕金森病,臨床上都被稱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這個群體人數十分龐大,佔據了帕金森總患者的5%-10%。 而且青少年帕金森,大多都有家族遺傳背景。他們會早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變,而不只是因常見的單純缺乏多巴胺而導致。
  • 帕金森病 提倡早發現早治療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早期發現,並堅持全程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周健康周刊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
  • 了解你不知道的帕金森病的秘密,關愛身邊的老人
    知名數學家陳景潤、著名作家巴金、一代偉人鄧小平、拳王阿里等都患有帕金森病,這也不全無道理,可能與用腦過度和工作壓力相關。帕金森病還有很多的秘密值得我們去探究。01帕金森病你真的了解嗎?請從認識它開始,一起走進帕金森病的世界1、什麼是帕金森病?
  •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腳震顫外,這些早期的隱匿症狀你要知道
    這樣疾病可以在及時的得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治療。但是,對於一些僵直性的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來說,這個就經常會被延誤病情,為什麼呢?主要是兩個原因,其一就是本身這種類型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狀肢體僵硬,這個一般來說是比較難以看到或者留意到的,就很容易被忽視了,其二就是老年人這個群體本身身體的機能會變弱,因此動作肢體變得不靈活,大家可能還覺得可能只是年紀大了的問題,並不會聯想到是帕金森病,所以也容易被忽視掉。
  • 科學運動有益帕金森病的治療
    目前,這方面研究很多,像Daniel Corcos、Christopher Hass和David Vaillancourt的阻力訓練對帕金森病影響的研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介紹的太極可作為治療平衡問題手段的研究。
  • 帕金森談而色變,怎麼去預防這個問題呢?這些關鍵的你需要掌握: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面部表情非常呆滯,而且走路腿腳非常的不方便,身體往往失去了平衡性,這些都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狀,應當及時地加強治療,下面介紹文章就是,帕金森四種典型發病特徵有哪些?
  • 分不清蘋果味和香蕉味?你可能得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病因和症狀複雜隱匿,進展緩慢,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典型的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姿勢步態異常等運動症狀時,本人及家屬才會意識到帕金森病而就醫。而事實上,除了這些典型症狀外,如果能注意到一些「蛛絲馬跡」,帕金森病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幹預的。分不清味道可能是帕金森病在南京鼓樓醫院,醫生正在用一臺嗅覺閾值與識別測試儀對患者進行嗅覺測試。
  • 帕金森氏症處方藥或可治療不寧腿症候群
    據悉,喬治亞州大學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帕金森氏症處方藥物Rasagaline或可治療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且沒有現有治療藥物的副作用。RLS主要表現為雙下肢的刺痛感覺異常以及強迫性動腿,休息時症狀更為明顯。而且能夠導致抑鬱症、白天嗜睡。研究表明,多巴胺失衡可能是RLS的病因。
  • 帕金森病的症狀怎麼治,能活多久呢?
    筆者接觸過無數帕金森的患者 ,兩年,四年,六年,八年。這些患者大部分認為自己得了絕症,其實了解之後,多是初期經過幾次無效的治療之後就心灰意冷放棄的,之後病情逐步加重,真的成了「絕症」。
  • 帕金森是老年痴呆嗎?帕金森「招手」時,或有這些反應
    比如帕金森病後期會出現反應變慢,很多人就會認為是人變痴呆了,所以反應這麼慢。而老年痴呆的患者後期因為反應下降,智能減退,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能力,也會出現類似肌肉不協調,活動變遲緩等現象。帕金森病有什麼症狀?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運動系統四大主徵。
  • 無黑幕不「德雲」,德雲社的黑幕真的有麼
    德雲社,是一個以相聲為主體的團隊,但是近年來,德雲社似乎更喜歡演戲與綜藝了,「郭老闆」也說過「無黑幕,不德雲」,難道德雲社的黑幕真的有啊,在秦霄賢參加「歡樂喜劇人6」就能看出,老郭對他的寵溺與言語間的愛,可能這就是「黑幕」的開始吧。
  • 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帕金森小科普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全世界約有500萬患者正在受著帕金森病的困擾,近幾年,帕金森患者也趨於年輕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佔據總患者人數的10%左右。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隨著對帕金森病的進一步研究,瑞典學者Arvid Carlsson進一步研究確認,帕金森病是大腦特定部位多巴胺缺乏所致,推動了抗帕金森病藥物左旋多巴(L-dopa)的研製。由此,左旋多巴應用於臨床,大大提高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成為帕金病治療的第一個裡程碑。
  • 帕金森的3種前期症狀,一條不中說明你很健康,看你中了幾條吧!
    但由於其慢性病症的原因,我們在早期如果能及時發現,並予以治療的話,治療康復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下面來一起跟小編看看帕金森早期的三種症狀吧。一、帕金森早期的三種症狀1、平衡障礙什麼是平衡障礙呢?平衡障礙主要是指小腦平衡區域異常,從而導致人體無法正常保持平衡。例如上下樓梯經常摔倒,走路時歪歪扭扭,無法站立長久,站一會就會歪歪晃晃。
  • 帕金森病治療莫錯過最佳時機—新聞—科學網
    相關調查發現,超過九成公眾不了解帕金森病,更不知道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手段,甚至連60%以上的非神經內外科醫師對疾病及腦起搏器外科手術療法不了解。 「我們希望能通過『擁抱鬱金香』項目提高大眾對帕金森病的認知度,提高帕金森病專業醫師的診療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長程的疾病管理方案。」
  • 帕金森氏症可能是腸道微生物「惹的禍」
    這一發現可能帶來全新的帕金森氏症治療策略。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先培育出了兩組過多生成阿爾法-突觸核蛋白的實驗鼠,這種蛋白被認為是帕金森氏症的「罪魁禍首」之一。兩組實驗鼠的唯一區別是一組擁有完整的腸道菌群,另一組是無菌實驗鼠。
  • 帕金森病日專家提醒:帕金森病不僅是「手抖」
    因為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手抖症狀,因此很多人提起帕金森病就會想到手抖,專家提醒,帕金森病早期識別很重要,手抖不是帕金森病的唯一症狀,其他的非運動症狀如睡眠異常、嗅覺障礙、抑鬱等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號,它們比「手抖」出現得更早,更值得我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