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貴州「天眼」望遠鏡做出世界級重大發現!激動人心!

2020-11-04 寧波公安

科學家利用我國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鎖定了「快速射電暴」的一種最可能的起源機制。

騰訊太空 文/喬輝

近日,國際著名《自然》雜誌刊登了我國貴州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天眼」)發現的科學成果,對於揭開快速射電暴(FRB)的起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這種信號就是去年媒體上熱炒的所謂「外星人」對地球發送的信息,現在看來,確實是一種自然現象。

圖註:《自然》雜誌上的文章截圖

文章稱,科學家通過對代號為FRB 180301的重複快速射電暴的信號極化特徵進行分析後認為,這個快速射電暴很可能起源於中子星的磁層活動,而非起源於相對論性的擊波過程。


圖註:我國500米口徑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什麼是快速射電暴?

快速射電暴是來自宇宙中的無線電脈衝信號,脈衝持續時間僅毫秒量級,但釋放的能量幾乎相當於太陽近百年內發光的總和。

2007年,科學家在整理脈衝星數據檔案時發現了首例快速射電暴事件,這例事件其實2001年被探測到的,因此命名為:FRB 010724(含義是2001年7月24日探測到的快速射電暴)。

圖註:FRB 180916是科學家發現的首個具有周期性的重複暴,其宿主為一個旋渦星系。

由於快速射電暴持續時間非常短暫,通常很難觀測和研究。近十幾年來,隨著設備的升級和算法的提升,科學家捕捉到越來越多的快速射電暴信號,甚至發現了多例可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並鎖定了它們的宿主星系。

快速射電暴來源於哪裡?

科學家通過對快速射電暴信號的色散情況進行分析後發現,除了一例來源於銀河系內之外,其餘的都來自數十億光年之遙的河外星系。例如,2011年探測到的一次,代號為FRB110523,距離地球60億光年;2012年探測到的一次,代號為FRB121102,距離地區30億光年;2018年探測到的一次,代號為FRB 180814,距離地球15億光年。

圖註:快射射電暴往往起源於銀河系之外的遙遠星系。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有趣的花絮。2010年,科學家曾經探測到16次類似快速射電暴的信號,但從其色散值來看,肯定起源於地球附近,而非遙遠的宇宙空間。後來,科學家發現,這些假信號竟然來源於天文臺的微波爐。

新聞出來後,曾經被網友各種嘲笑,說什麼花費了那麼多金錢,結果發現是微波爐,其實並不是這樣。科學家早就知道這個幹擾信號來自於地球附近,因為信號沒有色散。來自遙遠宇宙空間的無線電信號會被星際介質強烈色散。科學家當時只是不知道幹擾信號來自哪裡而已,並沒有與真正的來自星際的信號相混淆。

快速射電暴起源機制是什麼?

快速射電暴的起源機制眾說紛紜:從超新星爆發到中子星合併,從黑洞吞噬星體到磁星星震等等,甚至有人還認為是外星智慧生命向地球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曾經有媒體歪曲和誇大這種自然現象,表示外星人正向地球來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圖註:快速射電暴的一種可能起源機制:中子星的磁層活動。

上面我們提到,可重複的快速射電暴的發現,表明了發生快速射電暴的源頭沒有在事件中摧毀,這排除了像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併合這種災難性的爆發事件,目前,科學家更傾向於來自中子星或磁星的起源機制。因此,本次的發現,更進一步佐證了起源於中子星的猜想。

走近世界最大口徑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今年8月份,本文作者曾跟隨參加「科學探索營」活動的科學家們一起走近FAST,作為騰訊「科學探索獎」的系列活動,探索營希望能夠為不同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搭建跨學科的互動交流平臺。

當大家聽完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劉繼峰和FAST臺長彭勃的精彩科普講座後,我們終於來到了舉世聞名的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附近,這真是一口大鍋啊!參觀隊伍裡有來自各個領域的頂尖青年科學家,在看到FAST時,大家都變得像孩子似的,非常興奮。有人簡單估算了一下,開玩笑說,如果用這麼大的鍋蒸米飯,全世界每人能分4碗。站在望遠鏡圈梁上,向內望去,還真有點恐高。

圖註:FAST臺址曾經是由12戶人家組成的65人的小村莊。

據FAST工作人員介紹,20年前,為FAST尋找臺址的科研人員來到這裡時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青山環抱著一片圓圓的窪地,山上綠樹蔥鬱,山谷內12戶農家炊煙嫋嫋,時而傳出犬吠之聲。由於大小和形狀合適,這個臺址最終從400多個候選窪地中勝出。

現場有人問,下雨會不會盛滿水?得到的回答是,FAST所在的地下有地下暗河,相當於天然的排水溝,再大的雨水也會流走。

據悉,FAST方圓15公裡內沒有任何手機基站,遊客也不允許使用任何電子設備。為了接待遊客,做好天文科普工作,當地政府在距離望遠鏡大約半小時車程的地方專門修建了一個稱為「天文小鎮」的遊客接待地點,遊客可在那裡購物和住宿。

遊客可從天文小鎮出發,搭乘專門的旅遊車輛抵達FAST觀景臺。由於不能攜帶手機和數位相機,想拍照咋辦?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生意嘛!有專門的攝影師使用傳統的膠捲相機收費拍照。

目前,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此前,世界第一的寶座一直由美國的口徑305米的阿雷西博望遠鏡佔據。FAST的主動反射面是由8895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冠形結構,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

FAST能夠根據觀測的需要,通過鋼索的牽引,形成瞬時的300米拋物面,指向被觀測的射電源,這項技術是我國的首創。預計在未來10-20年,FAST將一直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自從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後,FAST已經發現了超過240顆脈衝星。除了尋找脈衝星,FAST在也成了快速射電暴的捕獲能手,為揭開這種神秘的無線電起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

來源: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激動人心,我國「天眼」望遠鏡做出世界級重大發現
    近日,國際著名《自然》雜誌刊登了我國貴州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天眼」)發現的科學成果,對於揭開快速射電暴(FRB)的起源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500米口徑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FAST)。
  • 我國貴州「天眼」望遠鏡做出重大發現!激動人心!
    科學家利用我國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鎖定了「快速射電暴」的一種最可能的起源機制。 騰訊太空 文/喬輝 近日,國際著名《自然》雜誌刊登了我國貴州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俗稱「天眼」)發現的科學成果,對於揭開快速射電暴
  • 貴州500米直徑的「天眼」望遠鏡做出世界級重大發現
    」(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探測到1例全世界僅有21例的快速射電暴重複爆FRB180301,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位於貴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
    在貴州省的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窪地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這一座天文望遠鏡又稱之為中國的「天眼」。來到貴州的朋友都知道貴州的山脈地形很多都是以高低起伏大而著稱,不過這個天文望遠鏡為啥會建設在這個地方,那就從貴州的地形地貌說起了,不過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也是建設天文望遠鏡的最主要原因。
  • 美國天眼倒塌,貴州FAST射電望遠鏡即將對全世界開放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上,大型射電望遠鏡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這其中,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中國貴州的FAST是性能最強大的,也被譽為地球的「兩隻眼睛」。但是去年12月1日,美國傳來了一個意外消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竟然一夜之間轟然坍塌,人類已經永遠失去了它。
  • 宇宙發生高能爆炸,中國天眼立下大功:取得世界級重大發現
    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發文,刊登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發現成果,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其提供了重要線索,取得了世界級的重大發現。 自2007年人類首次發現快速射電暴這一現象之後,至今已有多次觀測到其他快速射電暴的記錄,但都沒有鎖定現象發生的起源。此次觀測,是人類首次鎖定快速射電暴的發生起源。
  • 中國的天眼望遠鏡為什麼會選址貴州?今天算是漲知識了
    中國的天眼望遠鏡為什麼會選址貴州?今天算是漲知識了我們都知道,在2016年,歷經22年籌備與5年半的實際建造時間的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最終在我國貴州省平塘縣落成。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的建成自然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
  • 中國投資超6億建成的天眼,如今使用這麼久,那有什麼重大發現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國天眼」,中國天眼指的是我國位於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天眼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對我們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對我國在天文學,以及科學探查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此前,由於一根輔助鋼纜斷裂,該天文臺自8月份起就已關閉。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於上世紀60年代,是科幻片《超時空接觸》以及007電影《黃金眼》取景地。在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世界最強的望遠鏡你了解多少?
    中國天眼是什麼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為FAST),是用來接收宇宙無線電的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開始啟用,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目前世界上靈敏度最高的天文望遠鏡,可以將人類探測天體的能力提高到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這標誌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了重大原創突破。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天眼」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介紹,藉助這隻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 美國天眼正式退役,中國天眼成了唯一的一隻天眼
    還是觀看星空的天文望眼鏡,亦或者是科技館那個大大的射電望遠鏡呢?或許說到望眼鏡,我們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由透鏡或者是反射鏡組成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聊的是探測天體射電輻射的設備,就是射電望遠鏡。它的形狀和普通的望遠鏡不同,它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通常由天線、接收機和終端設備3部分構成。
  •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崩塌,全球僅剩中國貴州「天眼」
    美國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發生災難性意外,望遠鏡鏡面遭上方懸吊設備墜下砸毀。 由於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數百米,整個損毀場面猶如戰區廢墟。阿雷西博望遠鏡現在需要永久拆除,而世界上同級別單一球面射電望遠鏡,只剩全球最大的中國貴州「天眼」。
  • 美國天眼塌了沒錢再修,中國天眼成世界唯一,大批科學家將來我國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同時,它也是世界各國天文學家交流和使用的主要平臺,為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就在12月1日的時候,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卻意外坍塌了,它的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接收平臺直接墜落到了下面的碟形反射盤上面。
  • 重大發現!國家天文臺確認「中國天眼」發現兩顆脈衝星,來聽1.6萬光年外的聲音
    國家天文臺李菂研究員對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進行了發布:    一是FAST望遠鏡調試進展超過預期。FAST作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是我國「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備之一,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建設,於2016年9月25日竣工進入試運行、試調試階段。
  • 宇宙發生高能爆炸,中國"天眼"取得世界級發現,鎖定重要源頭
    當地時間11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發文,刊登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發現成果,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其提供了重要線索,取得了世界級的重大發現。美國和加拿大的望遠鏡,在2020年4月28日都觀測到了一個名為FRB200428的快速射電暴,加拿大研究團隊認為此次快速射電暴與一顆已知的磁坨星有關;美國望遠鏡同時還捕捉到了一次該磁坨星X射線的爆發。
  • 一夜之間,美國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貴州一隻「天眼」
    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的美國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塌了。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於當地時間12月1日確認,望遠鏡這一次是徹底罷工了。由於受到今年兩次嚴重的電纜事故影響,望遠鏡的懸掛接受設備平臺墜落並砸壞瞭望遠鏡反射盤的天線。因此也就造成該天眼失去了原本的工作性能。
  • 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世界僅剩我國「天眼」,科學界內新星!
    12月1日美國傳來信息,根據外媒報導阿雷西博望遠鏡突然坍塌,從照片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一片狼藉,可以說射電望遠鏡算是徹底報廢了,相信很多人都不願看到這種情況出現,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可謂是世界第二大世界望遠鏡,自從它出現了垮塌情況,地球上僅剩下中國「天眼」,是什麼原因導致它突然坍塌呢
  • 投資6個億建造的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
    但在FAST落成前,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獨霸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寶座50多年了,利用其拔群的靈敏度做出了很多重大天文學發現。下圖是阿雷西博望遠鏡。「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不僅是世界最大單口徑的望遠鏡,還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為什麼霍金生前一直反對我國天眼計劃?天眼到底發現了什麼
    霍金生前說過很多關於末日的預言,很多人都認為霍金就是一個騙子,直到3月霍金去世後謠言才停了下來,霍金說的預言中有關我國天眼是最多的,這也引來很多中國網友的不滿,我國天眼在建造的時候,霍金就已經開始反對我國天眼建立於貴州,它用來為人類探索宇宙和監聽宇宙信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