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教授談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我為什麼拒絕諾獎得主的盛情邀請

2020-10-07 紐約Gnome看世界

原題:今年物理諾貝爾獎獲得者

作者:葛健

2020·10·6


今天公布了2020年物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牛津的Penrose教授,德國的普朗克研究所所長Genzel教授,和加州洛杉磯分校的Ghez 教授。


網絡圖片



Penrose是因為1965年第一次提出黑洞真實存在,而Genzel和Ghez則通過觀測方法第一次發現銀河中心存在一個質量達4百萬太陽質量而只有太陽系大小的黑洞。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在認識自然過程中非常漂亮的工作,從理論到實驗驗證的完美結果。


網絡圖片


科學的進步就是一直在遵循這樣觀測-理論-觀測的往返螺旋運動中不斷前進,來提高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的。這一工作更多的是理論先有了預言,再經過四十多年的觀測努力才證實理論預言的正確,儘管黑洞的「存在」已被科學界和大眾普遍接受多年。這再次證明科學觀測是檢驗理論的關鍵,同時觀測的突破也會不斷推進人類認識的進步而產生未來更精確的理論來解釋觀測現象,這種周而復始的螺旋前進軌跡就是科學的足跡。


網絡圖片


我私人和Genzel有過一點小小的交集


那是1999年,他當時剛上任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兼職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Townes的實驗室主任。那時他希望我加盟做research professor來管理和組織這個有歷史意義的紅外實驗室,因為「他也不可能來伯克利實驗室主持工作,只能是他的100%的馬普研究所的工作之餘的多餘努力」——他當時原話的意思。


考慮到這個位置不是tenure-track,我最終選擇了Penn State(賓州州立大學)的tenure-track職位,開始了我的獨立學術發展之路。這就是典型的西方學術道路,一位年輕人多半會選擇獨立的學術之路。


現在看來Genzel當年的選擇是對的,他在馬普的漂亮工作獲得了諾獎,我很高興Genzel教授的這一工作獲得了科學界最高榮譽!


同時也看到了不少論證中國科研問題的文章,我個人覺得沒有太多必要。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最喜歡的事,堅持下去,就會有收穫。


相信中國的科學發展之路必將走到這條道路上,在此也希望我的當年選擇也是對的。



作者攝於2019年11月中國科大校園


作者簡介:葛健教授2020年秋入職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曾為佛羅裡達大學天文學終身教授(2004-2020),賓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2000-2004),利物浦國家實驗室博士後(1998-2000)。於1989年獲中國科大的理學學士,1998年獲亞利桑那大學天文學博士。


葛健是地球2.0空間凌星巡天項目的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達摩近鄰宜居行星巡天的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少年科學天才訓練項目創始人,科幻片《星際迷航》中的瓦肯星的發現者,第一位找到地外行星的華裔科學家,國際斯隆數字巡天三期MARVELS多目標地外行星巡天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以及斯隆數字巡天三期管理委員會成員,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TESS空間探索項目合作夥伴。2018年入選《中國留學生的四十年》的四十位傑出留學生,現兼任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中國極地科學雜誌國際編委成員、中國科學,副主編、中國國際30米望遠鏡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等。


他長期從事實測天文,天文技術和儀器研究。研究領域包括系外行星,褐矮星和雙星巡天,系外行星探測技術和儀器,紅外高色散光譜儀技術和儀器,及新一代高清晰度成像技術,類星體吸收線和河外星系際介質和深度學習在天文大數據應用。他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技術會議文集上發表科學技術論文共300多篇,並擁有三個美國國家專利。


文字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羅傑·彭羅斯是科學界的一個名人,也是奇人。他同時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諾獎得主是個愛開跑車的拉風漢子?你所不知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你知道這次諾獎得主之一,是個喜歡圍著紅圍巾開跑車的拉風漢子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近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成果——美國物理學家阿瑟· 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物理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及加拿大物理學家唐納·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三位,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貢獻。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2020-08-3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時佔祥 全球醫生組織 諾獎風向標
  • 第4位女性得主: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誰?
    我致信管理諾貝爾遺產的諾貝爾基金會,希望對他們進行郵件採訪,了解這一年來基金會如何運用其掌握的資產和全球性的影響力來幫助人類社會抗擊疫情;又分別聯繫了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卡洛琳斯卡醫學院;頒發物理學,化學,和經濟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以及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只有瑞典皇家科學院熱情回復我,答應我在發布會後與科學院的專家進行電話採訪——只是這個過程將非常複雜。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官宣」得主諾貝爾物理學獎僅授予1人的,出現了47次;授予兩人的,共出現了32次;授予三人的,出現了34次。近年來,兩人或者三人獲獎的頻率大大增加,上一次獨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還要追溯到1992年獲獎的喬治·夏帕克。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獲獎時是25歲。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 次。其中有6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僅有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將在奧斯陸大學禮堂舉行,不過規模較小,觀眾數量將會減少,獲獎者有機會親身或通過電子方式參與。今年諾貝爾獎得主的證書和獎章將在獲獎者的祖國轉交給他們,最有可能是在大使館或獲獎者所在大學的幫助下。今年諾貝爾獎的另一大變化是獎金有所增加。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得獎
    【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彭羅斯的獲獎說明諾獎對理論性強的工作態度更友好了。彭羅斯是傑出的理論家,但是這個與諾獎傳統風格不一致,更適合突破獎。彭羅斯是證明了一個定理,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諾獎傳統,很難得諾獎。」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施鬱教授評價。據悉,彭羅斯也是娛樂數學家與具爭議性的哲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蓋茲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科學對人類至關重要,我非常熱衷於教導年青一代提問和思考的能力,這對世界至關重要。」她表示,促使她進入該研究領域的,「首先是懷疑與興奮等綜合因素,我們仍然不知道黑洞中有什麼,這是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將有助於推動我們去了解新世界」。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居裡一家之外,到1963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美籍德國科學家Maria Goppert)。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回顧史上諾獎最年輕得主!
    而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保持最年輕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歡迎在下文中找答案喲)諾貝爾獎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生理醫學以及和平獎的獎金,用於獎勵在這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 黑洞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獎為何連年垂青天文學?
    彭羅斯教授的好朋友、瑞士日內瓦大學量子物理學家尼古拉·吉森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羅傑對於物理學的基礎理論相當感興趣,包括量子學,他能獲得諾貝爾獎我感到非常驚喜。」這也是天文學領域連續第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顯示了該獎項對於未來宇宙探索的重視。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桑格爾是1958年和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此後40年,再無科學家能在諾獎「梅開二度」。在現今曾獲得諾獎的科學家中,美國化學家巴裡·夏普萊斯(K.不到諾獎揭曉的一刻,沒有人敢拍胸脯說:我的名單一定準確,因為諾獎預測真的很難。 預測諾獎的難點之一在於:諾貝爾基金會有嚴格的規定,所有諾貝爾獎的提名信息,包括提名人和被提名人在50年都不能公開。
  • 諾獎得主有話說
    無論是作為遺傳學家的布隆伯格,還是作為血液專家的我,都沒在尋找肝炎病毒,它根本就沒在我們的視野中出現過。」   1964年,布隆伯格離開NIH,到費城的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所任職。他邀請阿爾特一同前往,但是阿爾特執著於完成當時的臨床醫學訓練,深思熟慮之後,拒絕了邀請。如果阿爾特赴約,這意味著他會與布隆伯格一起去研究澳大利亞抗原與B肝病毒的聯繫,也意味著很可能會和他分享諾貝爾獎。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的黑洞,3位得主分享760萬...
    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我們熟知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其中,瑪麗·居裡兩度獲得諾獎。今年的安德裡亞·格茲成為了第四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女性獲得者。因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諾貝爾委員會對進入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場的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全場人數不超過30人。
  • 諾獎得主崔琦62年後首次回鄉 與河南學子談教育
    諾獎得主崔琦62年後首次回鄉 與河南學子談教育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發布日期:2013-10-25     核心提示:如果這兩天,你在河南高校內撞見一個笑容可親、氣度儒雅的高個子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