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專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俞強教授

2020-11-27 生物谷

編者按:中草藥在治療疾病上具有廣闊的前景,隨著國家對於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視,相關研究工作在近年來備受關注。國內對於中醫藥應用研究的支持是勿庸置喙的,昆明、上海等地的天然藥物研究或篩選中心紛紛入選創新工程,勢將大力推動國內的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

本次生物谷採訪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俞強教授。俞強教授長期致力於中草藥的作用機理研究; 從以中草藥為主的天然產物中發現和開發抗腫瘤和抗炎症新藥。是中醫藥研究領域的資深學者。

2009年,俞教授在國際腫瘤研究權威雜誌《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關於治療腫瘤的中藥狼毒中有效成分的抗腫瘤作用新機理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此次生物谷就中醫藥理論的爭議、天然藥物的臨床轉化以及如何科學地發展中醫藥等問題對俞教授進行了專訪。


生物谷:俞教授您好,據了解您是研究中醫藥作用機理領域內的專家,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在這方面正在進行的一些研究和主要成果?

回答: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解決中醫藥的科學問題,即物質基礎問題。第一是解決物質的質和量的問題,第二是解決物質的功能和機理問題。不僅僅是解決中藥的物質基礎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中醫理論的物質基礎問題。為解決中藥的物質基礎問題,我們10多年來對中國藥典中和市場上流行的約1500種中藥材進行了系統的生物活性的分析和評價,並據此建立了一個中草藥材生物活性資料庫,對每種中藥材的生物活性和活性物質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同時對每種活性物質展開了靶點和機理的研究工作。為解決中醫理論的物質基礎問題,我們和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合作展開了舌苔物質基礎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生物谷:大家都知道國內對於中醫藥理論方面的爭議比較大,我們通常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您認為中醫藥的"精華"和"糟粕"都有哪些?

回答:中醫藥理論的精華是它的哲學觀點,主要有三點:整體觀、平衡論、個性化。它的糟粕是它的內容中有些被科學方法證偽的非科學成分。

生物谷:中藥、天然藥方面的基礎研究,在臨床轉化的過程中有哪些困難?

回答:最困難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中藥中有效和有毒成分在質和量上的確定和控制。這個基礎工作沒有做好,就談不上中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價。而要把這個基礎工作做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生物谷:近來國家對於中醫藥產業進行了大力的扶持,也加大了監督的力度,可見國家對於相關領域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您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科學地發展中醫藥?

回答:第一是尊重中醫藥,認真學習和理解中醫藥的哲學思想和經驗總結。第二是用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來分析評價中醫藥的理論和方法,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中醫藥。在國家政策層面上要加強中醫藥的基礎理論的科學研究工作,而不是以大躍進的方式,急功近利地想開發出類似於青蒿素的、和單分子西藥媲美的中藥或天然單體化合物。青蒿素是一個中藥的例外,不具有普遍性,不代表和體現中藥的特點。(生物谷Bioon.com)

俞強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俞強,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生化專業,同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推薦考入CUSBEA項目赴美國麻省布蘭達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8年獲博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1992年受聘于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併兼任美中生物醫學專家協會理事,秘書長。美中生物醫藥開發協會理事。2002年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邀請回國受聘於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擔任研究員,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同時擔任上海浦東新區生物醫藥協會理事,中華醫藥雜誌編委,中國天然藥物雜誌編委。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藥理學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主任。俞強教授從事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多年,先後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論文70餘篇,申請專利20餘項。

相關會議推薦

2016天然藥物研討會—探索與發現

會議時間:2016.08.19-2016.08.20     會議地點:上海

相關焦點

  • 生物谷專訪上田實教授:再生醫療的研究與產業化
    此次生物谷有幸能採訪到日本生命挑戰株式會社的首席科學家上田實教授,請他為我們介紹他的研究成果——如何在再生醫療中不使用幹細胞!下面是生物谷專訪上田實教授全文:生物谷:您從事幹細胞研究多年,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您主要的研究經歷?
  • 生物谷專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員
    那麼對於近期微流控晶片領域的熱門研究,林炳承教授如何評價及其研究組在相關領域又有哪些新的突破呢?下面是生物谷的採訪。生物谷: 林教授,您好!歐巴馬在2015年1月的國情諮文中再次發出了「精準醫療」的倡議。
  • ...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再帕爾·阿不力孜...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簡稱藥物研究所)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帶領項目攻關組,這幾年致力於開發MSI新技術,並積極開展在新藥研發和臨床病理診斷的應用研究。近日,儀器信息網編輯採訪了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藥物研究所賀玖明博士陪同採訪。
  • 安捷倫科技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共同設立中藥創新聯合實驗室
    2016 年 10 月 19 日,安捷倫今日宣布正式設立上海藥物所-安捷倫中藥創新聯合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藥物所")與安捷倫科技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在第九屆上海中醫藥與天然藥物國際大會發表了這一聲明。上海藥物所是中國藥物研發領域歷史悠久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其現代化研究中心對中藥的作用機理及其有效成分進行了探究。
  • 2017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通知(附日程)
    「2017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擬定於2017年6月27-2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創新藥物非臨床藥物代謝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藥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
  • 科邁恩公司承擔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藥物研究所《質譜成像及代謝組...
    2014年11月,受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委託,科邁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質譜成像及代謝組學數據處理軟體系統》的研製開發任務。作為我國質譜成像及代謝組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學接見了科邁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李欽董事長,田潤濤總經理一行,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賀玖明副研究員,陳豔華副研究員等專家一同參加了會見。
  • 生物谷專訪-中科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 葉明亮研究員
    10月26-27日,生物谷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的葉明亮 研究員在2018(第三屆)蛋白質修飾與疾病研討會上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規模化分析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歡迎大家過來聆聽報告,以下為葉教授的專訪!
  • 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因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攜手主辦了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受到參會者和業內同行熱烈反響。  學術研討會根據目前國內藥物代謝研究情況,主要安排了大會報告和青年優秀論文評選活動兩部分內容。
  • 2017(第二屆)天然藥物研討會免費參會名額,等你來拿!
    轉發本文至朋友圈,把截圖發給「生物谷」微信公眾號,並留下您的手機號碼,即有機會免費獲取參會名額!2017(第二屆)天然藥物研討會將於8月10-11日在杭州召開!你造這個會上可以看到多少大牛嗎?
  • 生物谷專訪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張巖博士——如何降低CRISPR/Cas9脫靶...
    張巖博士2010年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資格,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造血幹細胞與轉基因動物研究組組長,是正高級工程師。張巖博士也將出席8月12日-1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基因編輯培訓。張巖博士將與我們分享基因編輯技術中如何提高導向RNA(gRNA)的特異性、如何降低脫靶率,提高編輯效率及如何敲除大片段的基因等精彩內容。
  • 最新發布 安捷倫科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萊博韋爾科技公司共建「實驗室數據合規管理合作實驗室」正式揭牌
    安捷倫科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萊博韋爾科技三方將共同參與合作實驗室的建設。安捷倫科技總裁兼執行長 Mike McMullen、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蔣建東教授、分析室張金蘭研究員、萊博韋爾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 Vance V. Kershner 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舉辦的揭牌儀式上共同宣布合作實驗室的成立。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王金華團隊:GD3合成酶在三陰性乳腺癌中高表達及其低甲基化調控 | AME作者面對面
    王金華,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實聘課題組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引進人才、研究員、「協和學者」 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 2016天然藥物研討會隆重開幕
    8月19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天然藥物研討會——探索與發現」在同濟大學隆重開幕。此次會議邀請到天然藥物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大家分享天然藥物領域的新發現與新進展。目前有50%的臨床應用藥物來自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結構多樣,藥理作用獨特,大多數都經過長期的臨床應用,其療效確切,使用安全性高。並且許多結構新穎 的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正處於臨床和臨床前研究階段。因此,從天然產物中尋找高效低毒易得的先導化合物成為藥物研究的熱點,天然產物在今後仍將是新藥的重要 來源。
  •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實驗臺櫃等設備採購項目(第二次)公開...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實驗臺櫃等設備採購項目(第二次) 品目 貨物/家具用具/櫃類/金屬質櫃類,貨物/家具用具/臺、桌類/其他臺、桌類 採購單位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 行政區域 北京市 公告時間 2020年10月
  • 中國聲谷丨高維數據張衛明、俞能海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聲谷企業合肥高維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4;)總工程師張衛明教授、首席科學家俞能海教授等人的&34;項目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繼高維數據在全球最大規模Deepfake檢測大賽中榮獲亞軍成績(國內戰隊最佳戰績)後的又一次喜訊!
  • 「「興滇人才獎」獲獎者巡禮」中國不同民族永生細胞庫創建者——記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褚嘉祐
    周一醫學遺傳學研究實驗室例會;周二下午部門學術討論;周三指導研究生;周四前往實施項目單位交流……年逾七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遺傳學重點學科主任褚嘉祐教授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的。褚嘉祐介紹,在做赤腳醫生時,受到上海醫療隊的培訓,堅定了自己對醫學的熱愛與堅持。
  • 科學網—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關於公布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的公告 2007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沈珝琲(女) 72 基因分子生物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 ...張其清教授雜誌封面論文解析自組裝納米抗腫瘤藥物載體系統
    日前,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召開的2010年度科研工作表彰大會上,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室張其清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包攬了該年度的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其中2010年6月發表在國際核心一區刊雜誌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的論文「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of cholesterol-conjugated carboxymethyl
  •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28周其林52有機化學南開大學29嶽建民47有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30侯雪龍54有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31俞書宏41無機化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32趙宇亮46放射化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33趙進才48環境化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34唐本忠52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藥學會第十九屆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
    中國工程院劉昌孝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研究員,中國藥學會副秘書長王愛國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庾石山研究員,暨南大學副校長》的報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研究員作了題為《中藥材品質提升工程技術》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