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的未來如何?國際商標協會(INTA)在近期發布的3份報告中詳細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報告基於全球知識產權局的現任和前任負責人、企業/機構內部的智慧財產權執業人員以及律所組成的智囊團提交的意見。
儘管各個智囊團從各自的角度對現有和未來問題進行了反饋,但他們對未來的一致看法是:智慧財產權迅速發展,利益相關者必須適應新情況才能跟上節奏並成功應對和推動變革。
INTA執行長艾迪埃納.桑斯.德.阿塞多(Etienne Sanz de Acedo)表示:「與其他行業一樣,智慧財產權領域也需要後退一步和調查現狀才能向前發展。當我們在2019年初啟動調查時,根本不知道新冠疫情會到來並推動我們走向未來,疫情要求知識產權局、內部法律執業人員和律所的轉變的速度超過預期。這表明為未來做好準備至關重要。」
就知識產權局而言,《未來的知識產權局報告》總結稱:「在如此多的變化同時發生時,我們應確保未來的知識產權局足夠敏捷和強大才能應對、促進和促成變革。」
在INTA的推動下,未來的知識產權局智囊團由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歐洲、法國、印度、墨西哥、菲律賓、新加坡、南非、烏幹達和美國的知識產權局的現任和前任負責人組成。
專家們研究了3個主要話題:智慧財產權體系的變革、未來挑戰和機遇以及未來的知識產權局應具備的主要特徵。
在影響知識產權局和智慧財產權利益相關者的諸多變化因素中,報告提到:無形資產的價值不斷攀升;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數量和複雜程度與日俱增;新的智慧財產權強國不斷崛起;智慧財產權協調需求增加;全球貿易不斷加強;採用顛覆性技術的工作性質發生變化;以及在應對全球最嚴峻挑戰所需的創新方面,智慧財產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許多知識產權局的職責不僅限於傳統任務,還需要扮演多種角色。其職責包括促進創新、為更廣泛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提供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以及對智慧財產權市場進行解讀(例如利益相關方如何看待智慧財產權的價值以及如何做出許可決定)。
在運營方面,智囊團一致認為:「智慧財產權政策和系統的透明度需要進一步提高,惡意申請需用通過適當的立法和實踐加以遏制。」知識產權局必須依靠新的技術提高速度和效率,應招聘具備不同技能的員工。知識產權局還應合作開發可共享的解決方案和工具。
報告指出,在未來10至20年,知識產權局應改變其實踐與程序,朝更加靈活和高效的方向邁進,並進一步擁抱多樣性和包容性。
除了上述報告,INTA還發布了另外兩個智能團報告的摘要。
《未來的內部法律團隊智囊團報告》研究了企業/機構內部的智慧財產權律師的作用和責任,技術對其實踐的影響,建立品牌法律團隊的核心優勢和阻礙。
報告指出,「未來,商標仍是關鍵的責任領域。但是,隨著工作性質的不斷變化,內部法律團隊的角色也將發生改變。他們需要承擔更多責任。」
企業/機構要求內部法律團隊事半功倍,這種趨勢仍將繼續。品牌法律團隊的成員將繼續成長為真正的業務顧問,可以靈活管理風險。
由INTA成員和專家組成的第三個智囊團發現,智慧財產權律所的業務已經超出傳統的商標保護和執法範疇。
《未來的智慧財產權律所智囊團報告》的摘要指出,「律所必須在知識和靈活性方面做好準備,為各行各業的企業客戶提供關於各種問題的建議和支持。」(編譯自www.int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