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標誌商標近似性判斷的審理思路|拍案說法

2020-12-08 知產力

——評析浙江四賢茶業有限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商標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案

作者 | 李海濤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

【要旨】

地理標誌不是商標,但可以申請註冊為商標。基於地理標誌本身的權利屬性,在地理標誌商標與普通商標進行近似性判斷時,應當充分考慮地理標誌客觀存在情況及其知名度、顯著性、相關公眾的認知等因素,結合客觀形成的市場實際,對二者的混淆可能性進行準確認定。

【案情】

訴爭商標系第16621786號「平陽黃湯PINGYANGHUANGTANG及圖」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人為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申請日為2015年4月2日,專用期限至2026年5月13日,核定使用在第30類的茶商品上。

(訴爭商標)

引證商標系第1387616號「黃湯HUANGTANG及圖」商品商標,註冊人為浙江四賢茶葉有限公司(簡稱四賢茶葉公司),申請日為1998年11月9日,專用期限至2020年4月20日,核定使用在第30類的茶、茶葉、茶葉代用品商品上。

(引證商標)

針對四賢茶葉公司就訴爭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認定: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未構成近似商標,未違反2014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2014年商標法)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訴爭商標予以維持。四賢茶葉公司不服,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院查明,根據《平陽縣誌》《中國黃茶(平陽黃湯)之鄉》等證據材料以及四賢茶業公司的書面說明,「黃湯」使用在茶葉商品上,特指一種黃茶稱謂。根據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提交的溫州市委農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中國(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浙江綠茶博覽會組委會、中國茶葉學會等組織頒發的各類榮譽證書,結合相關新聞報導,可以證明「平陽黃湯」商標經過長期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判決】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訴爭商標的註冊並不會導致相關公眾將其與引證商標相混淆,訴爭商標的註冊未違反2014年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之規定,判決:駁回四賢茶業公司的訴訟請求。

四賢茶葉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地理標誌是由實際存在的商業名稱與特定商品或服務結合而產生,該標誌與商標系並列的權利客體。2017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施行後,地理標誌作為一項獨立的智慧財產權權利客體在我國民事基本法中得以確認。將地理標誌與商標並列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意在強調,地理標誌跟商標不一樣,它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不需要經授權產生;它是一種自然和人文資源,並非由某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佔有。雖然我國目前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對地理標誌的保護作出規定,但是待條件成熟時,國家則可以對其進行專門規定,以使對地理標誌的保護更加體系和完整。

目前,我國對地理標誌的保護措施主要依靠商標法,即通過將地理標誌申請為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的方式予以保護。地理標誌經核准為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註冊後,應同時具備兩種知識財產屬性,或者說相關民事主體同時享有兩種智慧財產權,此時的地理標誌也即成為地理標誌商標。[1]考慮集體、證明商標與商品、服務商標在功能定位上的不同,法院關於二者近似性判斷的審理思路曾經歷過轉變與修正。最初,法院認為二者在商標標誌的構成及商標的功能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實質性差異,地理標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與商品、服務商標不應進行近似性比對。

後來,隨著時間和理論的深入以及商標法體系解釋要求,法院在「螺旋卡帕」商標異議案[2]中明確,無論商標的類型如何,都應當以「禁止混淆」為基石,特殊功能並非近似性考慮的因素。[3]

誠然,地理標誌商標與商品、服務商標本質上都屬於商業標誌,均應由商標法統一調整,即要遵循商標法關於近似性判斷的基本規則。儘管地理標誌商標在功能、定位、適用領域等方面與商品或服務商標不盡相同,對其註冊和管理亦有特殊規定,但仍應遵循商標法「禁止混淆」的基本原理,避免出現消費者混淆誤認的後果。所以,在適用商標法第三十條或三十一條的規定時,商品或服務商標仍然可能構成地理標誌商標的權利障礙,反之亦然。

按照商標註冊的一般原則,申請時間在先,則權利優先。但是,前文已述,地理標誌的存在不以授權為要件,認定地理標誌僅是對該專有權的確認。這意味著,地理標誌的形成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地理標誌商標在申請註冊時已經承載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在此情況下,「權利優先」如何把握?如果仍嚴格以商標申請日為標準,那麼地理標誌的客觀存在情況及其知名度、顯著性、相關公眾的認知等因素在近似性判斷中則無法彰顯,與我國地理標誌資源的保護理念不符,也不能保障對該標誌作出實際貢獻的權利人,對於推動地區特色經濟的發展較為不利。因此,在進行地理標誌商標近似性判斷時,有必要對相關判斷標準進行調整變通。

由上可知,地理標誌的法律位階與商標平行。地理標誌指明了商品產地,反映了商品的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與該地區自然或者人文因素之間的關係,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已經能讓消費者對這種地理名稱下的商品產生穩定的信任感,繼而產生購買上的傾向性。因此,地理標誌本身蘊含著較大的經濟利益,其權利本身有其特殊性。我國依託商標法對地理標誌進行保護只是現階段採取的一種手段,並不意味商標法的理論完全適用於地理標誌。比如,普通商標一般情況下不要求商品與地理區域緊密相連;又如,即使地理標誌不能以商標獲準註冊,也不能改變地理標誌已經產生的實際市場效益。因此,在對地理標誌商標進行近似性判斷時,不僅要考慮商標法的體系性規定,更要考慮地理標誌本身的權利屬性及獨特市場狀態。

一般而言,若地理標誌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申請註冊在後,普通商標申請在前,應當結合地理標誌客觀存在情況及其知名度、顯著性、相關公眾的認知等因素,判斷是否容易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產生混淆;若地理標誌集體商標或者證明商標申請在前,普通商標申請在後,可以從不當攀附地理標誌知名度的角度,判斷是否容易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產生混淆。

該案中,首先考量商標標誌的區分度。根據查明的事實,「黃湯」特指一種黃茶稱謂,故使用在茶葉商品上的顯著性較弱,甚至缺乏顯著性。對於引證商標(普通商標)而言,進行近似性比對時更應該注重標誌中除商品名稱外的其他要素。相比之下,作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訴爭商標採取「地理名稱」+「商品名稱」構成形式,並通過長期使用獲得了商標法意義上的指示來源作用。因此,就文字部分而言,訴爭商標的「平陽黃湯」已經具有與引證商標的「黃湯」相區分的可能性,加之二者圖形部分完全不同,使得整體而言,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在文字構成、圖形構造、視覺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其次,考察商標標誌的知名度。根據平陽縣茶葉產業協會提交的溫州市委農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等組織頒發的各類榮譽證書,結合相關新聞報導,可以證明訴爭商標經過長期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進而逐漸形成與引證商標相區別的特定市場認知。

再次,考慮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不同的定位和功能。訴爭商標作為證明商標,其主要功能在於表明所提供商品的原產地、茶葉品種、茶葉質量等特定品質,上述特別品質主要是由平陽縣的自然條件以及人文因素所決定,而引證商標作為商品商標,其主要功能在於區分商品的來源,至於使用該商標的商品是否來源於某地區、以及該商品的特定品質等其他特徵是否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並無直接關聯。

綜上,結合商標標誌本身的差異,並充分考慮地理標誌客觀存在的情況及其知名度、顯著性、相關公眾的認知等因素,一、二審法院認定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未構成2014年商標法第三十條所規定的近似商標的結論正確。該案的審理進一步明確,在對地理標誌商標進行近似性判斷時,應兼顧不同權利客體之間的影響以及客觀的市場格局形成過程,不宜簡單把商標構成要素近似等同於商標近似,實現不同權利主體對其合法權利的正當行使與保護。

一審案號:(2018)京73行初12008號

二審案號:(2019)京行終9717號

[1]周波:《商標法框架下的地理標誌保護——從「螺旋卡帕」商標異議覆審案說起》,載《法律適用》,2018年第8期。

[2]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6)京行終2295號行政判決書。

[3]孔慶兵:《我國地理標誌商標的司法保護路徑》,載《市場監管論壇》,2019年第3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相關焦點

  • 中外文商標近似性的司法認定——以「穩定的對應關係」為核心
    司法實踐中,除商標申請駁回覆審行政案件外,對商標近似性的判斷主要是以商標標誌的近似判斷為核心,結合商品的類似程度、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相關公眾的注意程度以及商標申請人的主觀意圖等因素進行綜合考察,以是否容易造成相關公眾混淆為最終判定標準。
  • 警惕地理標誌保護重蹈馳名商標的覆轍
    早在1994年1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第二條就允許「用以證明商品或服務的原產地」的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註冊為「證明商標」,這是我國首次明確以註冊商標的形式來保護地理標誌。2002年9月施行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六條進一步明確:地理標誌可以「作為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申請註冊」,至今沒有變化。
  • 中文商標與英文商標近似的判斷
    本文結合思道閣商標無效宣告案對中文商標與英文商標近似的判斷問題予以闡述。◎基本案情  第10938322號思道閣商標(以下稱爭議商標)由寧波市江北翰元玩具有限公司(即本案被申請人)於2012年5月18日提出註冊申請,2015年8月7日獲準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0類嬰兒床等商品上。
  • 我市新增八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邯鄲日報記者佘志娟通訊員趙春輝)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地理標誌品牌培育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在推進工作中,市場監管部門廣泛宣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定扶持政策和重大意義,引導樹立品牌發展意識,強化分類指導,實施重點培育,對申報企業產品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切實解決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
  • 法官說法: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考慮顯著性與知名度
    &nbsp&nbsp&nbsp&nbsp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考慮顯著性與知名度&nbsp&nbsp&nbsp&nbsp「贛字牌」狀告「贛酒」商標侵權案終審 法官說法&nbsp&nbsp
  • 河北邯鄲2020年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地理標誌品牌培育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在推進工作中,廣泛宣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定扶持政策和重大意義,引導樹立品牌發展意識,強化分類指導,實施重點培育,對申報企業產品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切實解決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
  • 「阜新小米」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實現「零的突破」再添...
    經過3個月的實質審查,「阜新小米」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從而結束了阜新沒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據了解,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作為智慧財產權是阜新「高質量轉型、全方位振興」中難得的無形資產,是產品質量、信譽和特色的集中表現。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商標法第十四條規定了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的因素,或者稱認定馳名商標的標準,共五項:(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範圍;(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人民法院在審查認定商標是否馳名時,應當依照以上標準進行。
  • 2020年青海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召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推進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切實發揮地理標誌區域公用品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近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2020年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
  • 麥當勞「麥辣」商標被駁回?法院改判:具備商標顯著性,允許註冊
    商標反轉註冊麥辣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理認為:雖然訴爭商標中「麥」字通常指代「麥子」,「辣」是形容食物味道的文字,但「麥辣」是臆造詞,既非日常生活中形容口味的通用詞語,也沒有成為訴爭商標指定使用商品的同業經營者用於描述上述商品特點的常用表達。
  • 薇婭申請自己名字的商標,為什麼被商標局拒了?
    因為這一商標與其他申請者同類在先申請的「薇亞」、「婭薇」、「薇薇婭」、「薇婭特」等商標,構成《商標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所指的商標近似,因此將薇蜜可思公司所有的商標進行駁回。薇婭用自己的藝名註冊商標卻被駁回了,薇婭團隊不服,向法院提起了上訴。
  • 匯桔網:什麼是商標顯著性及如何判斷?
    商標顯著性的認定方法商標的顯著性一般是相對指定的商品和服務而言的,這一原則不言而喻。判斷某一標誌是否具備顯著性不能抽象地進行,而應該考慮其擬附著之商品或服務。標誌所具有的觀念或含義與標記對象即商品或服務不能有直接的相關性,或者只有很小的、間接的關聯。同時,判斷某一標誌是否具有顯著性的主體並非商標局的審查員或法官,而是相關市場上的普通消費者。
  • 勞力士成功阻止近似標誌「MARINER」註冊商標
    在提出的幾項異議理由中,異議人表達的主要論點是: 申請人的標誌與勞力士的註冊商標SUBMARINER存在混淆消費者消費的因素,並且同屬於商標國際分類第14類。 關於《商標法》第8(2)(b)條:標誌之間的相似性和混淆性 儘管異議人提出了大量證據表明其商標已經獲得顯著性,但每一個證據都表明與異議人的商標一同出現的「ROLEX」標誌更具顯著性。
  • [市場監管局]天水市積極推進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
    為加強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監督管理,積極推廣使用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提高公眾對地理標誌的認知度,8月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管局紮實開展了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本次新版專用標誌更換工作,涉及我市16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5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及12家地標標誌使用企業。
  • 從馬鈴薯之鄉到中國茶海: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走進威寧、湄潭
    7月23日,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一行在結束貴陽的集中宣講後,乘車5個小時,來到了素有"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美譽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土豆洋芋馬鈴薯,其實都是洋芋。很多人知道威寧,也是因為"威寧洋芋"這件地理標誌商標。
  • 相同類別不同群組商品的類似性判斷
    )上的第8185194號「惠達」商標(下稱引證商標二)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訴爭商標應予無效宣告。  2018年9月5日,原商評委作出裁定認為,訴爭商標與引證商標一、引證商標二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遂裁定對訴爭商標予以無效宣告。  吳某不服原商評委所作裁定,隨後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019年4月24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吳某的訴訟請求。
  • 濰坊市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25 10:23:42 來源: 濰坊齊魯網 舉報   今年以來,濰坊市市場監管局大力發揮地理標誌助推鄉村振興
  • 引領川茶品牌鑄輝煌 ——蒙頂山茶地理標誌發展之路
    在2017年舉行的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鵬龍以《蒙頂山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品牌發展之路》作主旨演講,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介紹蒙頂山茶品牌的成長曆程。中美地標研討會與會者曾專程到雅安市名山區考察,對蒙頂山茶地理標誌引領茶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讚嘆不已。
  • Qing聽丨「劍」指商標 你不知道的雷區
    11月17日下午,北京青年報《法學苑》直播欄目邀請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有著20年智慧財產權專業案件審理經驗的張劍法官做客直播間,解讀註冊商標時涉「不良影響」的那些事。此次直播在北京青年報官方微博、北京頭條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頭條、百度、正觀新聞、中國網家家、搜狐新聞、東方網、抖音、快手等平臺播出,獲得網友廣泛好評。
  • 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從談判到籤署實施,這個過程長達10年之久,究竟何為地理標誌?為何協議如此受到重視?歐洲地理標誌的管理體系是什麼樣的?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協定有何意義?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定義,地理標誌GI(Geographical Indication)是指在具有特定地理來源、並因該來源而擁有某些品質或聲譽的產品上使用的一種標誌,有時也被稱為「地理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