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小米」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實現「零的突破」再添...

2021-01-11 瀟湘晨報

經過3個月的實質審查,「阜新小米」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從而結束了阜新沒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

據了解,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作為智慧財產權是阜新「高質量轉型、全方位振興」中難得的無形資產,是產品質量、信譽和特色的集中表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本著「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持續完善我市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培訓計劃和項目儲備庫,全力打造區域品牌。在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過程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專業人員對企業進行跟蹤服務,積極協調溝通相關部門,為「阜新小米」成功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創造了良好環境。2019年10月,阜蒙縣化石戈小米協會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阜新小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2020年12月17日成功獲批,並於近日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準批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依託我市區域特色資源優勢,加大「地標」產品培育力度,壯大阜新地方特色品牌,傾力開發好、保護好、利用好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之成為阜新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張嶄新的「燙金」名片。

【來源:阜新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市新增八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邯鄲日報記者佘志娟通訊員趙春輝)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地理標誌品牌培育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在推進工作中,市場監管部門廣泛宣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定扶持政策和重大意義,引導樹立品牌發展意識,強化分類指導,實施重點培育,對申報企業產品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切實解決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
  • 河北邯鄲2020年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地理標誌品牌培育工作,2020年全市新增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8個。在推進工作中,廣泛宣傳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認定扶持政策和重大意義,引導樹立品牌發展意識,強化分類指導,實施重點培育,對申報企業產品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切實解決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
  • 警惕地理標誌保護重蹈馳名商標的覆轍
    早在1994年1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第二條就允許「用以證明商品或服務的原產地」的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註冊為「證明商標」,這是我國首次明確以註冊商標的形式來保護地理標誌。2002年9月施行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六條進一步明確:地理標誌可以「作為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申請註冊」,至今沒有變化。
  • 2020年湖南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4日訊(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吳廷瑞 楊婷婷)記者今天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20年全省新獲批地理標誌28件,總量達266件,同比增長14%。在助力精準扶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地理標誌「金鑰匙」作用持續凸顯。
  • 地理標誌商標近似性判斷的審理思路|拍案說法
    將地理標誌與商標並列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意在強調,地理標誌跟商標不一樣,它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不需要經授權產生;它是一種自然和人文資源,並非由某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佔有。雖然我國目前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對地理標誌的保護作出規定,但是待條件成熟時,國家則可以對其進行專門規定,以使對地理標誌的保護更加體系和完整。
  • 實現零突破!河南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
    河南商報記者 郭丁然1月12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科技廳了解到,科技部近日印發了《關於組織填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辦函基〔2020〕470號),公布了69個獲批新建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單。
  • 零的突破!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獲批
    日前,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應用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通過,授予專利權,並予以登記和公告。這是我院繼申報實用新型專利獲批之後,在科研領域實現的又一個零的突破!我院能夠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標誌著我院科研工作攀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這個榮譽,凝聚著小湯山醫院科研團隊孜孜不倦、奮發圖強、為院爭光的精神。相信在這種精神指引下,我院的各項事業必將向著新的高度奮勇登攀!文/健康教育部 劉歡圖/健康教育部 趙潤栓
  • 引領川茶品牌鑄輝煌 ——蒙頂山茶地理標誌發展之路
    在2017年舉行的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鵬龍以《蒙頂山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品牌發展之路》作主旨演講,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介紹蒙頂山茶品牌的成長曆程。中美地標研討會與會者曾專程到雅安市名山區考察,對蒙頂山茶地理標誌引領茶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讚嘆不已。
  • 國網天津電力: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零的突破」
    12月25日,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的評審結果獲悉,國網天津電科院申報的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蜂巢配電網的結構原理與未來可用性評價」正式獲批立項。這是國網天津電力首個由科研人員主持申報並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了在國家級基金項目上「零的突破」。
  • 喜訊:大理大學實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立項零的突破!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NSFC-雲南聯合基金項目立項結果,大理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雲智申報的《雲南省邊境地區重要宿主動物攜帶的冠狀病毒調查研究》獲立項,直接經費224.00萬元。
  • [市場監管局]天水市積極推進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
    為加強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監督管理,積極推廣使用新版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提高公眾對地理標誌的認知度,8月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管局紮實開展了地理標誌專用標誌換標工作。本次新版專用標誌更換工作,涉及我市16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5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及12家地標標誌使用企業。
  • 「 安康錢魚」、「安康花鰱」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12月9日,我市「安康錢魚「、「安康花鰱」特色水產品參加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北京召開的2020年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順利通過了專家組評審,這標誌著陝西省水產類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將實現零的突破。
  • 2020年青海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召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講話和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推進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切實發揮地理標誌區域公用品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近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2020年全省智慧財產權(地理標誌)工作推進會。
  • 福鼎白茶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授權許可企業名單
    根據國家《商標法》和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關於福鼎白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用規則,近年來市茶業協會依法依規對福鼎白茶地標進行授權許可。截至2020年12月26日,福鼎市共有282家茶企獲得福鼎白茶商標授權許可,現予以公布。(名單附後)
  • 廣東河源繼米粉、鷹嘴蜜桃、獼猴桃之後,再添一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河源農產品豐富,目前已多有3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河源米粉」「連平鷹嘴蜜桃」「和平獼猴桃」,現河源市已有第四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公告稱:本次公布的4種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就有河源紫金春甜桔。
  • 雲夢魚面獲評湖北地理標誌大會銀獎
    湖北日報訊(雲夢頻道記者李學軍、通訊員秦樂清)12月24日,記者從雲夢縣市場監督局獲悉,雲夢魚面榮獲湖北省地理標誌大會銀獎產品,這是雲夢縣在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方面,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2010年12月,雲夢魚面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評定為地理標誌產品。2013年7月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為地理標誌商標。「近年來,我們市場監督管理局注重商標品牌創建工作,圍繞雲夢土特名優產品,培育了雲夢魚面、雲夢白花菜等一大批區域品牌。今年,指導雲夢魚面參加全省品牌大賽,榮獲銀獎,進一步提升了雲夢魚面的知名度。」雲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財產權股股長方齊國說。
  • 從馬鈴薯之鄉到中國茶海: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走進威寧、湄潭
    7月23日,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一行在結束貴陽的集中宣講後,乘車5個小時,來到了素有"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美譽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土豆洋芋馬鈴薯,其實都是洋芋。很多人知道威寧,也是因為"威寧洋芋"這件地理標誌商標。
  • 歐盟地理標誌保護
    從談判到籤署實施,這個過程長達10年之久,究竟何為地理標誌?為何協議如此受到重視?歐洲地理標誌的管理體系是什麼樣的?中歐地理標誌保護協定有何意義? 這種基於原產地的命名保護最初起源於20世紀早期法國的葡萄酒釀造業,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與地理標誌相關的產權保護制度,為世界各國所認可。 地理標誌中的「產地」可以是一個村莊或城鎮,也可以是地區或國家。 關於地理標誌區域的劃分,也是挺有意思的。
  • 「案例分析」打造特有「地理名片」,看「內蒙古味道」香飄萬裡
    目前,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已達3090個。特別是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兩年來,各地共落實專項資金13億多元,支持了443個地理標誌農產品發展,打造了一批以地理標誌農產品為引領、一二三產融合、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樣板。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一張互惠互利的「國際通行證」
    今年9月14日,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籤署。「長期以來,中國和歐盟在智慧財產權領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中歐雙方在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領域開展了大量深入、務實的合作,取得了積極、豐碩的成果。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的籤署,是中歐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的又一個裡程碑,充分顯示了中歐雙方對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彰顯了中國保護包括地理標誌在內的智慧財產權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