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物理,既然不確定,為什麼還說量子力學是精確的?

2020-11-26 科學塢

量子力學是對物質行為包括行為細節描述的一種物理學理論,尤其是對發生在原子尺度上的事件的精確描述。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是不確定的,怎麼量子力學卻是精確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物理學家們是如何對微觀粒子進行測量的實際問題。

一、測量問題的提出

20世紀初,物理學研究的範圍從宏觀進入到了微觀領域。光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們的研究對象。當波爾提出了原子結構(軌道模型)之後,一個巨大的困難擺在所有物理學家們的面前——直接觀測電子在原子內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

在經典力學中,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周期性運動。我在專欄《物理的門道》中介紹過,克卜勒計算火星軌道的時候,利用的是行星的位置和速度(角速度)數據。

按照克卜勒的思路,結合軌道模型,想弄清楚電子在核外運動的規律,同樣需要測量的物理量也應該是電子的位置和速度。很顯然這個方法用在原子內的電子身上行不通。

按照波爾的解釋,電子在原子內的軌道之間發生躍遷的話,就會釋放出電磁波(發光),而光是可以被儀器探測到的。通過檢測光的頻率和強度,物理學家們就可以間接了解到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運行規律。波原子模型在解釋氫原子光譜上,理論計算與實驗檢測符合得非常好,所以根據這個模型來推測電子在核外的運動規律是有一定基礎的。

二、對可觀測的物理量建立數學模型

在經典物理中,描述質點的運動是用運動方程。同樣道理,對於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運動我們也需要建立一個數學方程來描述。電子在核外軌道上做周期性運動,周期性運動可以用周期函數來描述,而周期函數可以展開為傅立葉級數,展開後得到的就是頻率和振幅。

觀察氫原子的譜線可以發現,這些譜線並不是等間距(譜線的位置代表頻率,間距就是頻率差)分布的,譜線的頻率之間呈現雜亂無章的狀態。所以描述譜線展開的傅立葉級數應該是一種變異傅立葉級數。

這就像我們的人民幣一樣,不是1元、2元、3元、4元、5元、6元……面值為等間隔,而是只有1元、2元、5元、10元……這些基本面值。通過這些基本面值可以組合成任何需要支付的錢數。

【補充閱讀】法國數學家傅立葉發現,任何周期函數都可以用正弦函數和餘弦函數構成的無窮級數來表示,後世稱傅立葉級數為一種特殊的三角級數,根據歐拉公式,三角函數又能化成指數形式,也稱傅立葉級數為一種指數級數。

三、從數學模型回到物理測量

如果這種變異的傅立葉級數展開是可能的,那麼兩個軌道的乘積滿足一個很奇怪的求和規律。這種描述實在太數學了,咱們翻譯成物理的語言,就是說電子的周期性運動可以分解成很多子運動的疊加,這些子運動又能描述為一些更基本的運動的疊加。

把電子在核外的運動分解為傅立葉級數之後,得到的是所有可能的頻率和振幅。從這個角度回頭再看玻爾的原子模型的話,電子軌道並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或者直接說,電子是沒有軌道的。進一步思考,如果電子沒有軌道,那麼電子的位置和速度這兩個物理量就沒有意義。

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看出來了,只要拋棄不可觀測的電子軌道概念,通過測量可觀測的物理量——電子在原子核內躍遷所釋放的光的波長和強度,就能夠利用傅立葉變換,還原出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的數學模型,從而掌握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運動規律。

寫到這裡,我們已經幹掉了波爾(的軌道模型),把電子的行為(運動規律)與宏觀可探測物理量(波長和振幅)之間建立了直接的聯繫。這就是為什麼,我在文章開篇就說到的,量子力學是一門非常講究測量、非常精確的的物理學的原因。

結束語

測量是物理和數學的本質性區別,正是因為量子力學是建立在對可觀測物理量的精確測量之上,通過測量得到的精確數據,利用數學語言,對粒子行為進行描述的一門科學,所以,量子力學可以對粒子的行為進行精確地預言。或者更直接地說,量子力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是建立在與粒子行為相關的可觀測物理量之上的精密科學。

有心的小夥伴們可能發現了我有一個問題沒有進行說明——那個乘積是個什麼鬼?我們留在下一篇文章中再來做具體介紹,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沒有任何聯繫的二個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發生糾纏。把意識放到分子,量子態去分析,意識其實也是一種物質。那既然宇宙中還有95%我們不知道的物質,那靈魂、鬼都有可能存在。既然存在量子能糾纏,那第六感、特異功能也可以存在。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中提到: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就像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什麼是量子?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是量子科技的基礎?量子科技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 一口氣讀懂量子力學說了什麼?
    量子力學給我們人類的宇宙觀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它闡述的每一條理論都那麼深刻且具有顛覆性,我們在宏觀世界根深蒂固的確定性、空間的局域性和因果論均被打破,所以我們很難想像和理解亞原子世界到底發生著什麼,本文從一枚燈泡觸發量子世界開始到驗證貝爾不等式不成立確立玻爾的勝利,簡要回顧量子革命歷史,讓你一片文章了解量子力學說了什麼?我們開始吧。
  •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許多物理學分支的基礎,包括電磁學、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以及宇宙學的部分內容。量子力學也是化學鍵理論、結構生物學以及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量子力學主要是用來描述微觀下的行為,所描述的粒子現象無法精確地以經典力學詮釋。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澳德科學家提出量子力學「精確測不準」方程
    澳德科學家提出量子力學然而澳大利亞與德國科學家最近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基礎上推導出了一個同樣描述粒子動量和位置關係、但卻具有更強關係的「精確測不準」方程。科學家相信,該方程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量子世界的客觀規律。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論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那宏觀物理和微觀物理的規則怎麼還不一樣呢?經典物理的一些物理定律拿到微觀世界就是不適用的,所以才有了量子力學。也就是說量子力學的提出,相當於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二、量子力學研究什麼我們初中的時候都學過,物理研究的是力、熱、聲、光、電。
  • 想學量子力學,弄懂薛丁格方程還不夠
    老郭最近幾篇文章都與不確定原理、概率解釋、測量有關。您可能發現了,內容中沒有玄幻,一直在談量子力學的可觀測性,談各種基本概念構建的過程,我管這叫做接地氣、很物理。不過要想學會量子力學,光理解概念還不夠,還要掌握其特有的數學方法。
  • 量子力學誕生120年了,它究竟說的什麼,五分鐘帶你搞懂
    在玻爾的原子模型中,電子被限制在某些能量級上,薛丁格將他的方程用於氫原子,發現他的解精確的重現了玻爾的能量級。堪稱是對量子力學發展的神助攻~薛丁格方程可以說在物理史上具有極偉大的意義,被譽為「十大經典公式」之一,是世界原子物理學文獻中應用最廣泛、影響最大的公式。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人們什麼物理?
    量子力學根本沒有給出真實物理,卻模糊了科學與科幻的界限,元子說光物理給出了量子力學至今不能認識到的量子本質,真實的元子說光物理給出了電磁橫波波動方程,否定了「量子不確定原理」, 也否定了薛丁格的死活疊加態的貓波動方程。因為光源電子光速運動構成的一波波不連續電磁橫波,完全有由決定論理性的系統邏輯可理解,可計算驗證!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其實說這些都是為了博取你們的同情(眾笑),因為我今天所要講的,正是量子力學中詭異、甚至反直覺的要素,它們因何而產生,以及為了解釋這些性質而誕生的兩種思想流派,同時也將解釋為什麼我和其他一些理論物理學家(當然不是全部)對這些理論感到不滿意,以及接下來科學家應該怎麼做——或許我們能發明一種新的理論,將量子力學外推到更廣的範圍內。
  • 為什麼物理學家費曼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連事物的成因都不明白,能說懂嗎?而量子就是這麼一群,我們還無法確定具體成因的事物,這就是費曼的原意。首先,沒人懂量子。雖然1900年普朗克就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即一份一份傳遞的能量。但這樣的描述僅僅是給量子的概念開了個頭。
  • 量子物理與空性的區別(上)
    既然量子物理學家都有這樣的感受,空性的境界就更是超越了這個層面,因為它比量子物理還要深得多。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以「不可思議」等等來描述空性,禪宗也說「不可思、不可言」,為什麼「不可思、不可言」呢?因為,空性的境界,並沒有什麼可以思維、言說的東西。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可說、可思維的呢?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9)
    在實踐中,人們認識到,要計算這樣的方程實在太複雜,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只要使用簡化的模型和規則,就足以確定物質的化學特性了。在建立這樣的簡化的模型中,量子力學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在化學中非常常用的模型是原子軌道。在這個模型中,分子的電子的多粒子狀態,通過將每個原子的電子單粒子狀態加到一起形成。
  • 量子力學都不懂?還在說你知道量子科技?
    如果連量子都不知道,還最後稀裡糊塗地梭哈又稀裡糊塗被套,那小編只能為你祈禱了。」可是這「量子」的概念還真的沒有深入人心呀!去年我們在五道口做過一個採訪,採訪了路人「什麼是量子力學?」。可以來看看大家的回答。採訪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
  • 量子計算機先導--認識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20世紀初由普朗克、愛因斯坦、薛丁格、玻爾等多位科學巨匠創建的一門物理學分支,量 子力學是區別於經典力學、相對論(宏觀低速、高速世界),研究微觀量子世界的學科,但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卻始終伴隨著否認與質疑。
  • 為什麼我們搞不懂量子物理、量子力學、量子通訊?(二)
    隨著量子通訊衛星的上天,儘管還沒有傳來令人激動的對於自然界的深刻「發現」或智力「發明」,普通大眾開始好奇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有人說,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研究,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全亂了。
  • 什麼是量子力學?
    赫爾格·克拉格(Helge Kragh)在2000年《物理世界》雜誌上發表文章,《馬克斯·普朗克,不情願的革命者》,文中說:「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它。普朗克也不例外。"普朗克的方程中還包含一個數字,該數字對量子力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今天,它被稱為"普朗克的常數."量化有助於解釋物理學的其他奧秘。
  • 為什麼我們說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是概率?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是概率」,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在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每個物體的運動狀態都處於所謂的「疊加態」,也就是多個運動狀態的疊加。既然是疊加就意味著不確定,所以微觀世界裡面一切都只能用概率來描述,不能用肯定語句來描述。
  • 量子力學誕生100年了,為什麼還得不到普及?
    1900年,普朗克首先敲開了量子的大門,給出了量子的概念。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量子力學比較完善的建立了起來。今天我們能夠享受著資訊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各種便利,離不開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的半導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等的發展。可是今天你問別人理解量子力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