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乘積是個什麼鬼?想學量子力學,弄懂薛丁格方程還不夠

2020-12-06 科學塢

老郭最近幾篇文章都與不確定原理、概率解釋、測量有關。您可能發現了,內容中沒有玄幻,一直在談量子力學的可觀測性,談各種基本概念構建的過程,我管這叫做接地氣、很物理。不過要想學會量子力學,光理解概念還不夠,還要掌握其特有的數學方法。

這就是本文想與您講述的量子力學的數學語言——矩陣。醞釀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猶豫過,上來就提矩陣會不會嚇跑很多的小夥伴。對於很多朋友們來說,矩陣是一門很陌生的數學,尤其是國內物理系學生(包括我在內),在剛接觸量子力學的時候,都是從波動力學(薛丁格方程)開始的。

一、量子力學是如何引入矩陣的

用矩陣來描述量子力學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是物理學家們在探索微觀粒子的行為過程中,為了描述粒子的運動狀態,在粒子的位置、動量等與可觀測物理量之間建立聯繫而找到的一種方法。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過程。

前文《這很物理,既然不確定,為什麼還說量子力學是精確的?》中,在討論如何觀測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的時候提到,按照氫原子軌道模型,可以把原子內核外電子的周期性運動展開成變異傅立葉級數,得到頻率和振幅。

頻率和振幅是在實驗中可以觀測到的物理量。如果這種變異的傅立葉級數展開是可能的,那麼兩個軌道的乘積滿足一個很奇怪的求和規律。我在文章末尾留了一個提問——這些乘積是個什麼鬼?現在答案來了——這些乘積就是矩陣。

二、矩陣讓不可琢磨的量子行為與可觀測性緊密相連

量子力學不是一門直觀的物理理論。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跟我一樣,剛開始接觸量子力學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理解波函數的物理意義。雖然波動力學用函數的方法,可以與經典物理對照學習,但這不利於進行量子力學的實驗研究,因為沒辦法進行實驗測量。

但矩陣力學則不同,它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表達方式。只要我們採用直接可以觀測到的光的波長和強度作為基本的物理量,拋棄不可觀測的電子軌道,那麼矩陣就是描述量子力學的最好工具。當然了,後來科學家們證明了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是完全等價的。

寫到這裡,小夥伴們應該明白了吧,波動力學的表達方式對應的是經典力學的函數方法,而矩陣力學才是量子力學全部的數學意義所在。要學習量子力學,掌握矩陣是非常重要的。

三、矩陣的物理意義

大家不要對矩陣有懼怕心理,其實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矩陣不過是一堆數放在一堆整齊的格子內而已。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矩陣的例子。比如我所住的樓有5層,每層有8個住戶。那麼這就是一個5乘8的矩陣,而每個住戶內的人口數,就可以看做是矩陣元。

對於一個n階矩陣M有特徵方程f(x)=det[M-IX]=0,這個特徵方程是一個n次多項式方程f(x)=0,根據代數基本定理我們可以知道,n次多項式方程具有n個解,這n個解被稱為矩陣M的特徵值。當我們用矩陣M來表示一個物理系統的能量時,這n個解對應的正是這個物理系統的能級。

結束語

由於這是一篇介紹量子力學的文章,所以沒有對矩陣數學做過多的介紹,想深入了解矩陣的小夥伴可以隨便找一本線性代數書,我相信大家都能學會。

通過本文需要了解的是,量子力學之所以顯得與經典力學格格不入,不僅僅是因為微觀粒子無法直接觀測,而是因為其放棄了經典物理學中用函數來描述物質運動的方法,採用了矩陣這種能夠與可觀測物理量相對應的數學工具。

正是由於這樣的轉變,使得我們需要用全新的抽象思維方式來理解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我們要牢記一點,這樣的轉變是基於對物理量的可觀測性帶來的結果。這也充分說明了,量子力學是一門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科學,而不是一種純粹的數學思辨。

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的是,之所以會發展出矩陣力學,正是建立在經典物理學對於周期性運動規律的深刻理解之上,這也體現出:人類對量子力學的掌握不是憑空出現,而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必然過程。

物理專業科普作者,為科學代言,為愛好者答疑解惑,持續為您輸出高質量的科普文章。

相關焦點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七),量子史話:偉大的薛丁格方程
    也許您是第一次看我的文章,也沒學過量子力學,更沒聽說過神馬薛丁格方程,但是您一定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嗯,就是那隻又死又活的貓。在這裡小編插播一下,對這隻貓進行一下說明。其實這隻又死又活的貓是因為薛丁格沒有理解波函數的真正物理含義——統計的概率解釋。也就是說,這隻貓或死或活的概率都是50%,這是一個大量樣品的統計結果。
  • 科普:量子力學只是表象?你可能真的誤會了
    三、量子力學中的表象量子力學同樣是一門表象科學,與廣義的「表象」概念不同,這個詞在量子力學中有專門的定義。大學時候,我用的是復旦大學周世勳教授的《量子力學》教程,其中對「表象」是這樣定義的——量子力學中態和力學量的具體表示方式稱為表象。如果您不是物理專業的對這個表述可能無法理解,下面我就慢慢來解釋一下。
  • 開啟量子力學大門的鑰匙:薛丁格方程
    卻沒有人知道,牛頓偉大的地方就是為這種現象找到了一個十分簡練的數學表達式,即F=ma,物體受到的外力等於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F=ma,一個看似簡單的乘法運算,卻可以解釋很多複雜的問題。開啟量子力學大門的鑰匙:薛丁格方程牛頓經典力學主要是解決宏觀物體運動問題的,準確的說是解決宏觀低速物體運動的(高速物體需要應用到相對論),但我們生存的宇宙不僅僅有宏觀世界,還有由我們看不見的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世界,在微觀世界中有數以億萬級的微觀粒子,即使在我們休息的臥室中,也存在超過1024個空氣分子的運動,如果使用F=
  • 探索量子力學世界的語言,薛丁格方程的誕生——波動力學
    小編雖沒學過量子力學,聽過了太多的量子科學家們的八卦故事,偶然的機會認真的了解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有些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但不是八卦故事那樣神秘又傳奇,從今天開始,分享一下自己學到的量子力學發展的故事。狄拉克等著圖書館一開門兒,馬上就竄進去。然後再書堆裡就一頓找,終於找到他需要的東西了。這東西叫做泊松括號。是法國數學家泊松在解哈密頓正則方程的時候發明的一種數學符號。
  • 「猜」出來的薛丁格方程
    當然這樣的表述也許還不足以引起你對薛丁格方程的重視。        我們都知道,「萬物由原子構成」,那麼,原子是怎麼運動的呢?還有,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可以再分,那原子內部是怎麼運動的呢?薛丁格方程就可以描述這些運動。        薛丁格方程之於量子力學,相當於牛頓運動定律之於經典力學。
  • 薛丁格的量子力學永遠是不存在的,而且量子力學從來就不是門科學
    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物理原理,其產生的原因既無法直接解釋,也很難嚴格證明。但現在已經可以人工合成薛丁格方程中的一個方程,既二維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裡面薛丁格方程就是二維的矩陣。對於你提出的薛丁格方程對應的薛丁格方程解,不可能!我能給你兩個思路。
  • 薛丁格方程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薛丁格不僅是個傑出的物理學家,而且還是個了不起的哲學家和文化學者,他的《什麼是生命》、《自然與希臘人及科學與人文》等著作對物理學以外的其它領域也有深遠的影響。維也納大學擺放的薛丁格大理石胸像上刻有薛丁格方程:
  • 關於「量子力學」的一點個人看法,量子力學本質上是數學
    薛丁格方程,百度百科叫「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可以通過薛丁格方程組解,薛丁格方程組的意思就是,一個基本上一元微分方程,而薛丁格方程組都是由量子概率傳播規律衍生出來的,都是由兩個量子疊加而來,兩個量子的乘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薛丁格方程組,這個方程組是純數學表達式,我們可以用來進行數學解,數學是可以相互解開的。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有幾個基本的東西:整體微分方程、極限定義、不定態薛丁格方程、不定態勢阱、多體耦合、多體張量。然後是高階數學:傅立葉、拉普拉斯、李代數、解析實變函數。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 曹則賢跨年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
    這個意義下的薛丁格方程也稱為泡利方程。泡利還於1930年預言了中微子的存在。在這段時期,英國的狄拉克 (P.A.M. Dirac,1902-1984) 在量子力學創立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他發展了躍遷概率理論,從經典泊松括號得到了一般意義下的量子化條件。他還想得到相對論版的量子力學。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這個意義下的薛丁格方程也稱為泡利方程[14]。泡利還於1930 年預言了中微子的存在。加入了自旋,原子中電子的狀態可以用四個量子數, (n,ℓ,m; ms) ,來表徵。在這段時期,英國的狄拉克在量子力學創立方面不斷取得進展。他發展了躍遷概率理論,從經典泊松括號得到了對應量子化條件的一般意義下的兩個算符之間的對易式, uv - vu = iℏ[u,v] 。
  • 量子力學究竟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又怎麼回事?不懂這些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在經典力學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確定性。什麼意思呢?
  • 看起來沒什麼用的量子力學,我們為什麼非學不可?-虎嗅網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聊一個比較高大上的話題:什麼是量子力學?具體地,我會聊一聊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 ,啥是力學 ,量子力學是什麼樣的學問,通過對量子力學創立過程的回顧介紹量子力學具體的內容,通過幾個例子談談量子力學的威力,最後作為結束語我會談談如何學習量子力學。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方程解釋了許多已經觀測到的量子現象,並引入了量子波是概率波的奇異解釋。埃爾溫·薛丁格對科學最重大的貢獻當屬薛丁格方程,即決定亞原子粒子運動的波動方程。薛丁格方程是現代量子力學的一大根基。薛丁格1887年出生於維也納,早年興趣非常廣泛,但最終被維也納大學錄取,學習物理學,並於1910年畢業。此後,薛丁格為奧地利物理學家弗朗茨·埃克斯納( Franz Exner)工作了一段時間。
  • 量子力學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回事?不懂這些你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我們這期視頻告訴你。帶你了解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悉的也是正在運用的叫做經典力學。
  • 薛丁格方程
    關於量子態與薛丁格方程的概念涵蓋於基礎量子力學假說裡,無法從其它任何原理推導而出。在經典力學裡,人們使用牛頓第二定律描述物體運動。而在量子力學裡,類似的運動方程為薛丁格方程。薛丁格方程的解完備地描述物理系統裡,微觀尺寸粒子的量子行為;這包括分子系統、原子系統、亞原子系統;另外,薛丁格方程的解還可完備地描述宏觀系統,可能乃至整個宇宙。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六)含N個檢驗量子的薛丁格方程
    作者按薛丁格方程在量子力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新量子力學》中最關鍵的是駐波條件物理學的運動規律一般都由方程描述,量子力學的五個基本假定中第二個基本假定是:微觀體系的運動狀態波函數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遵從薛丁格方程:
  • 「薛丁格的貓」到底是用來幹嘛的?它和量子力學有什麼關係?
    量子力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梗」?一直以來都有民間都有一種說法:「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其實是讓一般人誤解最深的一個科學理論。關於量子力學其實還有很多「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上帝不擲骰子等等。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關於量子力學會有這麼多的「梗」?比如:薛丁格的貓?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
  • 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薛丁格小傳:貓比人還出名的鬼才科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7年8月12日,薛丁格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是獨子,家裡人都很寵愛他。1926年1月(39歲),薛丁格在《物理年鑑》發表文章《以特徵值問題處理量子化理論》,來處理波動力學,並引入了現在稱之為的薛丁格方程。本文被視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創造出量子力學的革命,並延伸到物理及化學的各個領域。隨後,薛丁格在幾個月內,連續發表了多篇重要文章。
  • 被曲昭偉教授批為湊出來的薛丁格方程,到底是不是偽科學?這些評論...
    曲教授說量子力學就是一個騙局,薛丁格方程就是湊出來的。不過,曲教授可能沒有真正去了解過一項理論是到底如何創立的。在科學界,每一項理論的產生,自牛頓時代就有了一定的法則,本人總結是:當牛人看到一種自然現象時,一般會先設計出某種理論模型,然後去解釋這種自然現象。就這麼一個曲大神認為是湊出來的方程,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已經經受住了迄今為止每一個實驗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