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揭秘嗜油菌:戰勝海灣漏油生態災難的活武器

2021-01-09 央視網科教

  核心提示: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由於美國墨西哥灣Macondo252油井發生原油洩漏事故,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被人看到的嗜油菌展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成為對抗墨西哥漏油過程中的關注焦點。形象地說,它們就是戰勝這場生態災難的「活武器」。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由於美國墨西哥灣Macondo252油井發生原油洩漏事故,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被人看到的嗜油菌展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成為對抗墨西哥漏油過程中的關注焦點。形象地說,它們就是戰勝這場生態災難的「活武器」。

  1.Alcanivorax borkumensis

Alcanivorax borkumensis

  Alcanivorax borkumensis是一種杆狀細菌,在清理阿拉斯加州和西班牙附近的地中海海域的漏油過程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阿拉斯加曾發生「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原油洩漏事故,西班牙附近的地中海海域則發生過「威望」號油輪原油洩漏事故。)雖然一直以來數量不多,但在墨西哥灣發生漏油事故之後,這種細菌卻也一片旺盛。它們能夠分解構成石油的鏈烷,同時也能傳播一種生物分散劑,幫助其他細菌「飽餐」石油中的其他成分。目前,科學家正試圖通過基因改造,讓這種嗜油菌加快吃油步伐,使其成為戰勝漏油的超級細菌。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取得進展。

  2.捕撈解環菌屬

捕撈解環菌屬

  漏油中最危險的成分之一就是多環芳烴,這是一種劇毒揮發性分子。慶幸的是,墨西哥灣至少有23種解環菌屬能夠降解這種可怕成分,方式就是將它們吃掉並轉化為能量。更為重要的是,一些杆狀解環菌屬還可以吃掉其他毒性更強的芳烴,例如甲苯。它們長著微小的鞭毛,可幫助它們從一片漏油移動到另一片漏油,進行毒素清理工作。目前,科學家正忙於破譯解環菌屬pugettii,希望能夠提高它們消滅毒素的能力。圖片呈現的就是發現pugettii的皮吉特海峽,工作人員正在捕撈解pugettii。

  3.科爾韋爾氏菌屬

科爾韋爾氏菌屬

  在冰冷的北極和南極海域以及較為溫暖的墨西哥灣海域,我們都能發現這種嗜油菌的蹤影。它們能夠在一系列棲息地繁衍生息,無論是海洋沉積物還是北極海冰都是如此,是適應能力更強的「漏油鬥士」之一。考慮到沉積物和冷水中的漏油更難於分解,科學家正將目光轉向這種分布廣泛的嗜油菌,希望藉助它們分解漏油的能力戰勝這場生態災難。

  4.嗜鹽菌Halomonas elongata

嗜鹽菌Halomonas elongata

  海洋螺菌目是變形細菌門(Proteobacteria phylum,以能夠任意改變自己外形的希臘海神普羅特斯的名字命名)家族成員,能夠在消除漏油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洋螺菌目最著名的嗜油成員當屬上文提到的Alcanivorax borkumensis,但其他成員同樣可以在清理漏油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圖片呈現的是嗜鹽菌Halomonas elongata,能夠在極端環境下生存,但並不吃油。

  5.油螺旋菌屬

油螺旋菌屬

  油螺旋菌屬是另一種能夠分解鏈烷的細菌,與Alcanivorax borkumensis類似。這種細菌能夠將石油轉化成更多的油螺旋菌屬細胞以及二氧化碳和水。但在消滅漏油的同時,這些勤勞的細菌也會在無意中給當地帶來負面影響,即消耗掉海水中大量溶解氧,使其成為一個「死區」。在南極海域以及Macondo252油井鑽探的亞熱帶海域,人們發現了油螺旋菌屬家族的另一個嗜極菌種群。

  6.Neptunomonas

Neptunomonas

  這個菌屬的一些成員能夠分解在絕大多數石油沉積物中發現的致癌物質,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多環芳烴。具有這種能力的Neptunomonas家族成員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它們不僅在清理漏油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可以分解鯨魚屍體的脂肪酸殘渣,例如圖片中的Neptunomonas japonica。假單胞菌屬、弧菌屬等其他細菌屬都可以分解這些毒素,但它們的數量無法與Neptunomonas或者解環菌屬相提並論。

  7.Thalassolituus oleivorans

Thalassolituus oleivorans

  Thalassolituus oleivorans與Alcanivorax borkumensis非常相像,能夠將石油中的鏈烷轉化成微生物細胞、二氧化碳和水。它們與Thalassolituus菌屬的其他成員一樣,主要分布在黑海和墨西哥灣。不幸的是,這種細菌無法與其他細菌展開團隊合作。一些實驗結果顯示,增加Thalassolituus oleivorans數量反而會降低Alcanivorax borkumensis以及其他嗜油菌的石油分解能力,因為這種細菌會在吃油過程中爭當「老大」。

相關焦點

  • 揭秘嗜油菌:戰勝海灣漏油生態災難的活武器
    形象地說,它們就是戰勝這場生態災難的「活武器」。 1.Alcanivorax borkumensisAlcanivorax borkumensis是一種杆狀細菌,在清理阿拉斯加州和西班牙附近的地中海海域的漏油過程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
  • 嗜油菌
    當然石油洩露到海裡面之後肯定是需要儘快的清理掉,但那麼如何清理就成為了研究學者比較苦惱的事情,雖然說使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是效果好像並不是特別的顯著,總之當時的石油洩漏,導致這個地方漁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另外還有就是海洋中的生態環境也是徹底的被打破了,嚴重的影響了海底生物的生存,所以現在關於石油方面監測洩漏就成為了各個國家非常關注的事情,如何才能夠實時的監控石油的洩漏問題,防止出現意外的情況,研究學者採取了很多不同的方式
  • 科學家揭秘墨西哥灣漏油消失:被細菌吞食(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每日郵報》報導,不久前美國政府宣布74%的墨西哥灣漏油已經被清理乾淨,許多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稱其誇大事實。近日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原來是一種嗜油菌「吞食」了大量漏油,幫助人類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 揭開墨西哥灣漏油消失之謎:被細菌「吞食」
    正在分解石油的嗜油菌  據《每日郵報》報導,不久前美國政府宣布74%的墨西哥灣漏油已經被清理乾淨,許多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稱其誇大事實。近日科學家經研究發現,原來是一種嗜油菌「吞食」了大量漏油,幫助人類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 超級細菌解救環境災難
    2010年4月發生的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引發了環境災難,肇事方英國石油公司投入巨資,想盡各種辦法清除油汙。據稱,目前墨西哥灣已有近80%的漏油被清理乾淨。不過,這份勝利背後有一種神奇的「吃油細菌」的功勞。美國《大眾科學》雜誌日前載文稱,科學家們最近在墨西哥灣找到了幾種細菌,它們能清理從氣態碳氫化合物到液態油汙在內的一系列汙染物。
  • 海豚大量死亡、史上最嚴重生態危機,這個島國陷入災難……
    直到這時,馬爾地夫政府才回過神來,宣布模里西斯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表示自己能力實在有限(畢竟國家實在太小了),全球世界各國伸出援手…最後是法國的救援團隊和聯合國人員來到現場,以及當地人民自發的志願者組織了起來,一起對抗漏油事故。他們努力把貨輪內剩餘的燃料抽出,在最後抽出了近3000噸燃油。但依然有1000多噸的燃油洩漏到了海上,相當於半個奧運會遊泳池的水那麼多。
  • 模里西斯漏油日本貨輪船長被捕,誰該為這場生態浩劫「買單」?
    ▲當地時間8月15日下午,日本散貨船「若潮」號在擱淺多日後斷裂成兩截。圖據法新社眼下,與油汙清理工作同步進行的,還有關於該事故的調查。圖據《每日郵報》船長和大副為何被捕,而這起讓模里西斯面臨最嚴峻生態考驗的事故,到底該由誰來負責?焦點1:事故原因船員為獲得WiFi信號更改航線據全球海事網站「Splash247」報導,在「若潮」號觸礁前,船員們正在慶祝其中一人的生日,而他們靠近模里西斯海岸就是為了獲得WiFi信號。
  • 紐西蘭擱淺漏油船發出求救信號 350噸燃油洩漏
    搭載1700噸燃油的「雷納」號貨輪觸礁擱淺,並隨後發生漏油。 貨輪「雷納」號發生漏油以來,浮油帶長達5公裡,已有海鳥死亡。  中新網10月11日電據外電報導,紐西蘭擱淺貨輪「雷納」號11日發出求救信號,其一個油箱因受風暴天氣影響發生破裂,350噸燃油洩漏,進一步加重了生態汙染情況。  5日,載有1700噸燃油的「雷納」號貨輪在紐西蘭東部海港陶朗阿附近觸礁擱淺,並隨後發生漏油,油汙長達五公裡,浮油已被衝至附近海岸。救撈人員正全力處理貨輪漏油和油汙蔓延問題。
  • 漏油事件發酵 歐巴馬力圖「變危為機」
    國際在線報導(駐美國站記者 韓曙):在花費兩天時間對墨西哥灣漏油災區進行第4次視察之後,美國總統歐巴馬15號晚在白宮發表全國講話,表示美國政府將動用一切力量應對漏油事件,並從中吸取教訓。漏油事件持續惡化正在考驗歐巴馬處理危機的能力,歐巴馬能否採取有效措施,將災難變為契機,從而推動一場能源方面的改革呢?
  • 墨西哥灣漏油災難波及深海 大量稀有物種恐滅絕
    生存遭遇威脅  今年4月發生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不僅威脅到海鳥、生蠔養殖場、溼地資源、漁業以及旅遊業,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更可能殃及到這些剛剛被發現、但還沒來得及被人類所認識的深海物種。  目前科學家還無法確認這次原油洩漏事故對墨西哥灣、乃至墨西哥灣水域以外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有著怎樣的長期影響,但可以肯定,這3種還幾乎不為人知的蝙蝠魚就生存在這種脆弱而微妙的生態平衡中。一旦這種平衡被原油汙染打破,這些珍稀的物種就可能因此而滅絕。
  • 美教授呼籲環境災難製造者必須付出代價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26日文章】題:  汙染者必須付出代價  2010年,當英國石油公司及其勘探夥伴造成墨西哥灣內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漏油事件時,美國政府要求英國石油公司出資清理漏油,賠償因此遭受損失的人,並為造成這次災難的違規操作支付罰款。
  • 泰國啟動漏油事件調查
    原油洩漏量可能更大,清理方法存在問題    PTT公司的一段近海輸油管道在實施卸油作業時發生洩漏,本應通過管道從油輪輸送到煉油廠的5萬升原油,噴湧進了附近海域。泰國司法部特別調查廳已對漏油事故展開調查,初步結果顯示,事故可能是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致。
  • 國際資訊 | 「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漏油事件10周年後的首次墨西哥灣石油汙染調查
    剛剛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刊物《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這項研究,是針對10年前「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Deepwater Horizon)發生漏油事件後開展的首次全面的、全海灣範圍的石油汙染調查。
  • 日本貨船漏油釀成生態浩劫卻讓外國人收拾 被批「日本之恥!」
    印度洋群島國家模里西斯正遭受著日本貨船嚴重漏油而帶來的痛苦。 然而當地環保團體憂慮的是,漏油汙染的自然生態,至少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機會恢復;這筆帳應該找誰負責?模里西斯將矛頭指向了貨船所屬的日本長鋪汽船與商船三井公司。儘管日方已經派遣專人小組現地考察,但後續的賠償究責、營運方的曖昧態度,卻也引起了日本國內評價不一的輿論反應。
  • 俄羅斯嚴重漏油事故系因永久凍土融化造成地面塌陷
    新華社 圖有俄羅斯官員表示,近日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裡爾斯克市發生的柴油洩漏事故,或是因永久凍土融化造成的。據《莫斯科時報》6月5日報導,俄羅斯前生態部副部長謝爾蓋•沙克馬託夫(Sergei Shakhmatov)4日視察漏油現場後在電話中對該報表示: 「當然,我們仍需要進行全面檢查,我也要求外國調查人員介入,但似乎是永久凍土融化造成了這場悲劇」。
  • 海灣戰爭之後的神秘武器交易,阿曼買到T72C到底去了哪裡?
    大量廉價的武器像潮水一樣流出了那裡,湧向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趁此機會,很多國家,甚至包括那些此前從沒有裝備過蘇式武器的國家都藉機購買了不少裝備自己的軍隊。在這個甩賣潮流中,位於中東地區的小國阿曼在1992年也向俄羅斯表達了購買蘇式T-72C坦克的興趣。不過在正式購買之前,阿曼希望先獲得幾輛T-72C坦克測試一下。畢竟此前他的軍隊一直使用英、美裝備,對T-72C坦克能否滿足他們的要求還是心存疑慮的。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11項生態災難(全文)
    過度捕撈、過度開採、煙塵排放等事件的影響可以很快地評估出來,但是永久威脅世界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生存的長期影響也取決於它們。我們在此展示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環境災難,這些災難和颶風、地震、山林火災不一樣,它們是可以避免的。
  • 徐冬冬揭秘災難片拍攝vlog 淡妝出鏡畫風搞怪有趣
    來源:新浪娛樂徐冬冬揭秘災難片拍攝vlog徐冬冬淡妝出鏡畫風搞怪有趣新浪娛樂訊 11月23日,演員徐冬冬在劇組拍戲間隙不忘與網友分享,在綠洲發布vlog揭秘災難片拍攝現場,並配文:「想知道一部災難片是怎麼拍出來的嗎
  • 歷史證明庚子鼠年多災難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們也必將戰勝這次疫情
    此次疫情的傳播範圍之廣、傳染人數之多,都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眾心理上的恐慌。我們回看中國歷史,或者細看世界各國的歷史,我們的民族和世界各國一樣,都是在以人民的力量戰勝了一次次災難後不斷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