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揭示炎性細胞死亡調節因子的新功能!

2020-11-28 生物谷

2020年6月22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澳大利亞 Walter and Eliza Hall 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理解炎症細胞死亡調節蛋白MLKL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今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三項研究中,該團隊使用先進的成像技術可視化了MLKL激活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揭示了之前未見過的關於該蛋白如何驅動一種稱為壞死的炎症細胞死亡形式的細節。他們還首次表明,MLKL

遺傳

變異與人類炎症疾病有關。通過檢測人類MLKL的序列變化,並比較不同動物MLKL蛋白的結構,該團隊還提供了MLKL已經受到進化壓力的證據,這可能是由於它在預防感染方面的作用。


這項多學科研究由Andre Samson博士、Joanne Hildebrand博士、Maria Kauppi博士、Katherine Davies女士、Edwin Hawkins副教授、Peter Czabotar副教授、Warren Alexander教授、John Silke教授及James Murphy副教授領導。

圖片來源: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adapted from video published in Samson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理解炎性細胞死亡


細胞死亡是人體通過清除不需要的或危險的細胞來保護自己免受疾病傷害的一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如病毒或

細菌

感染,死亡細胞會引發炎症,以保護鄰近細胞不受感染。這種形式的細胞死亡被稱為"壞死性凋亡",並受到細胞內特定蛋白質的嚴格控制。


副教授James Murphy表示,MLKL蛋白是壞死的重要調節因子。他說:"雖然MLKL和壞死作用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感染,但過度的壞死作用與炎症有關,如炎症性腸病。我們的研究團隊已經採取了幾個補充的方法來更好地了解MLKL的功能,這可以提高對涉及過度壞死的疾病的理解和治療。"


Andre Samson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使用先進的成像技術觀察壞死細胞中的MLKL蛋白。Samson博士說,這項研究發現了壞死的兩個重要"檢查點"。他說:"我們可以看到MLKL是如何在壞死發生時改變其位置,在細胞走向死亡時聚集並遷移到細胞的不同部位。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看到激活的MLKL聚集在相鄰細胞的連接處--這可能暗示了一個死亡細胞觸發周圍細胞壞死的方式,這可能是一種防止感染的形式。"


MLKL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Joanne Hildebrand博士和Maria Kauppi博士研究了MLKL蛋白變化與炎症狀況之間的聯繫。Hildebrand博士說,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模型中分離出了一種導致致命性炎症的MLKL變異。她說:"我們發現這種形式的MLKL在蛋白質的一個特定區域含有一個單一的突變,使MLKL過度活躍,引發壞死和炎症。通過搜索基因組資料庫,我們發現人類MLKL基因中類似的變異驚人地普遍--世界各地大約10%的人類基因組攜帶突變形式的MLKL基因,導致更容易激活、更容易引發炎症的蛋白質。"


該團隊推測MLKL的促炎變異可能與炎症性疾病有關。"我們更仔細地研究了炎性疾病患者的基因組資料庫,以了解MLKL變異的流行情況。事實上,患有慢性復發多灶性骨髓炎(CRMO)的人比沒有炎症性疾病的人更有可能攜帶兩份MLKL基因的促炎變異。這是首次將MLKL的突變與人類炎症疾病聯繫起來。" Hildebrand博士說。


MLKL的進化壓力


Hildebrand博士說,世界各地人類體內MLKL變異的高頻率表明,炎症性更強的蛋白質變異可能在人類歷史的某個階段為進化提供了好處。她說:"與那些只擁有不太容易激活的MLKL蛋白的人相比,可能具有更強的炎症形式的MLKL意味著一些人能夠更好地戰勝傳染病。"


在另一篇論文中,Katherine Davies女士領導了一項研究,利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和CSIRO協同結晶中心,研究了不同脊椎動物中MLKL的三維結構。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Davies博士說,通常情況下,當一種蛋白質在不同的脊椎動物物種中被發現時,不同物種的蛋白質具有相似的結構,並在進化過程中被保存下來。"令我們驚訝的是,MLKL的結構在不同的脊椎動物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甚至在親緣關係很近的物種之間,如大鼠和小鼠之間也是如此。事實上,大鼠的MLKL與小鼠的MLKL是如此不同,以至於大鼠蛋白質不能在小鼠細胞中發揮作用--這是令人驚訝的,因為許多蛋白質在這兩個物種之間是可以互換的。我們認為,隨著脊椎動物的進化,感染等進化壓力可能已經導致MLKL發生了重大變化。具有變異形式MLKL的動物可能比其他動物更能在某些壓力下生存,促使MLKL的變化積累,比許多其他蛋白質要快得多。"


"結合人類MLKL變異的數據,這些結果表明MLKL對於細胞平衡有益炎症至關重要,有益炎症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感染,而有害炎症會導致炎症性疾病。"


長期研究有回報


副教授James Murphy說,該團隊的研究始於13年前MLKL的炎症變異,當時MLKL在壞死中的作用還不清楚。


副教授James Murphy說:"我們的最新發現,由一個多學科研究團隊完成,促進了壞死這個研究領域發生一個巨大的進步,為這個領域增加了增加了大量關於MLKL的細節。這將極大地推動一系列炎症性疾病的研究。我們的團隊和其他團隊已經在開發新的藥物來緩和MLKL驅動的炎症,我們希望這可以成為治療一系列炎症疾病的新方法。" (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調節性T細胞CRISPR篩選揭示Foxp3調節因子
    T細胞(Treg)的CRISPR篩選鑑定出Foxp3的調節因子。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基於CRISPR的匯集篩選平臺,可用於篩選原代小鼠Treg細胞中的表型,並應用該技術對約500個核因子進行了功能喪失的靶向篩選,從而鑑定了促進或破壞Foxp3表達的基因調控程序。 研究人員確定了Foxp3表達的幾種調節因子,包括泛素特異性肽酶22(Usp22)和Ring指蛋白20(Rnf20)。
  • Nature:揭示DDX3X通過調節NLRP3炎性體決定著應激細胞的生死
    這些研究人員證實DDX3X也處於決定應激細胞(stressed cell,即遭受應激的細胞)生死的十字路口。這種分子有助於調節先天免疫反應。他們報導有證據表明DDX3X的可用性影響細胞如何理解和應對各種應激因素,並採取措施確保細胞存活或細胞死亡。
  • 我國科學家揭示CAR-T細胞觸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
    由於釋放富含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P)分子的細胞質內含物,細胞焦亡中發生的裂解具有高度促炎性。在這項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證實腫瘤細胞經歷的細胞焦亡導致巨噬細胞中的caspase 1和GSDMD激活,從而導致大量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和CRS的發生。在這些促炎細胞因子中,IL-6和IL-1β尤為重要。
  • Nature:研究揭示細胞轉錄因子新功能
    DNA的翻譯,研究者揭示轉錄因子並不一定是扮演著開關的功能,而是抑制複合物的結合行為任何一個旨在周末改善家庭工作的人都很清楚,要想幹好一份工作,必須有合適正確的工具。對於細胞來說,這些正確的工具就是基因所編碼的酶,正確的基因僅僅存在於所需要它們表達的細胞之中。人身體中每一個細胞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作去做,比如胰腺中的細胞主要來產生胰島素,眼鏡視網膜中的細胞負責感光和感覺顏色,當然,如果細胞中有不正確的基因行使不合適的工作,那麼細胞功能就會變得一團糟,嚴重者將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 Cell:揭示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
    他們發現caspase-6是先天免疫、炎性體激活和宿主防禦的關鍵調節因子。對caspase-6進行調控可能有利於治療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包括癌症在內的其他炎症性疾病。Caspase是一種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如何自我毀滅)、炎症和其他生物功能的酶家族。人們之前認為Caspase-6是一種被稱為細胞凋亡的非炎症性細胞死亡的劊子手。Caspase-6也與阿爾茨海默病和亨廷頓病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然而,人們對這種酶的全部功能並不十分了解。
  • Nat Commun:特殊蛋白的修飾或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
    2019年5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BRAF蛋白在很多類型癌症發生中都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包括黑色素瘤,如今研究人員發現,BRAF能被生長因子所激活,隨後刺激下遊蛋白表達,進而促進癌細胞生長、侵襲和生存;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是非常清楚BRAF如何參與到與促炎性因子釋放的信號的交流過程中去,這些促炎性因子能被腫瘤周圍環境的免疫細胞所釋放。
  • COVID-19細胞因子風暴誘因
    許多感染和自身免疫病中細胞因子風暴都可能作為嚴重的併發症,此次新冠病毒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細胞因子釋放。臨床病例顯示,COVID-19重症患者往往表現典型的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過高的免疫應答,促炎因子高表達,但同時又伴隨免疫功能失調,T細胞耗竭、血管滲漏等。具體的分子機制還鮮有報導,對於細胞因子風暴的成因值得深入探究。
  • 多篇重磅研究揭示巨噬細胞不為人知的新功能!
    臨床和實驗證據都表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能夠促進癌症發生和進展,但是到目前為止巨噬細胞如何調節結直腸癌轉移還沒有得到完全揭示。該研究為miR從腫瘤細胞向TAMs中的運輸提供了證據,同時還發現miR-375是腫瘤組織中巨噬細胞浸潤的關鍵調節因子,會促進隨後促腫瘤微環境的形成。
  • Cell:揭示轉錄因子IRF8拉響細菌感染警報機制
    這些研究人員證實IRF8調節細胞表達NAIP蛋白(NAIP1、NAIP2、NAIP5和NAIP6)。人們已知NAIP蛋白負責檢測巨噬細胞中的鼠傷寒沙門氏菌、銅綠假單孢菌和其他的革蘭氏陰性菌,並激活一種被稱作NLRC4炎性體的蛋白複合物。一旦遭受激活,NLRC4炎性體有助發起炎性反應,從而抵抗感染和觸發炎性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pyroptosis)。
  • Nat Commun:揭示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崗哨」細胞的新型分子機制 有...
    ;近些年來,很多研究小組改變了對機體造血起源及巨噬細胞調節的理解,這些研究揭示了組織巨噬細胞之間的巨大異質性,這取決於其胚胎或造血起源,以及能調節成年人機體中身份和維持的微環境信號。有三種類型的漿膜,即覆蓋腹腔的腹膜,肺部周圍的胸膜和覆蓋心臟的心包膜,漿膜腔中巨噬細胞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通過移除死亡細胞來維持機體動態平衡,此外,最近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巨噬細胞會浸潤附近受損的器官中,從而產生一種有效的快速修復反應,其並不依賴於通過血液供給的方式來招募巨噬細胞前體。
  • Sci Adv & Cell Death & Dis:揭秘特殊轉錄因子LRH-1在機體炎性...
    ,其往往能夠產生有限的炎性反應,而且是由健康有機體的多種過程所控制的,如果個體遭受了克羅恩病,其機體免疫細胞就會處於持續激活的狀態;研究人員發現,轉錄因子LRH-1在免疫細胞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實際上在多年前研究人員已經在T細胞中發現了這種蛋白的存在,如今研究者發現,LRH-1主要負責確保有機體的免疫防禦功能是否正常,如果LRH-1不存在的話,機體中並沒有免疫反應會被激活,本文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治療性策略或藥物
  • 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免疫調節方法:細胞外基質和細胞外基質條件下巨噬細胞的外泌體
    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後,通過促進導致CNS神經元變性和死亡以及永久性瘢痕形成的微環境和細胞外基質(ECM)的變化,促炎性先天免疫反應有助於永久性喪失神經元功能。這種促炎性免疫應答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活化的常駐小膠質細胞和浸潤性巨噬細胞採用主要是促炎性M1樣表型。
  • 膽汁淤積時肝臟活化T細胞核因子信號調節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
    【據《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10月報導】題:膽汁淤積時肝臟活化T細胞核因子信號調節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作者:CAI SY , YU D , SOROKA CJ 等)目的:活化T細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 Nat Commun:揭示調節細胞凋亡的一種新組分---蛋白VDAC2
    2018年12月1日/生物谷BIOON/---凋亡性細胞死亡(即細胞凋亡)對我們身體的發育和維持至關重要,因此促進細胞凋亡的蛋白機制發生缺陷會引起一系列疾病,比如,人們已發現存在缺陷的促凋亡蛋白與癌症產生和癌細胞對治療產生抵抗性有關。細胞凋亡的一種關鍵性調節物是蛋白Bax。
  • Nat Commun:為何基因調節作用會被限制?
    分子識別是基因轉錄調節的基礎,而基因調節是細胞控制基因表達的主要機制;基因調節的特殊性源於不同轉錄因子及DNA上短的調節序列(結合位點)間的結合作用,儘管每一種類型的轉錄因子都會優先結合特定的調節性DNA序列,但有證據表明,這種結合的特異性是有限的,而且轉錄因子同時也會結合其它的非同源靶點;如果這些位點碰巧是其它基因的調節元件的話,那麼非同源的結合或許並不會僅僅剔除轉錄因子,而且還會激活對基因調節的幹擾作用
  • Nature:揭示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生院和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作為一種核因子,胸腺細胞選擇相關高遷移率群盒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 半胱天冬酶-12並不作為炎性體的負調節物
    2016年6月3日/生物谷BIOON/--炎性體(inflammasome)是細胞內的一類多蛋白複合物,在炎性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炎性體包括半胱天冬酶-1(caspase 1)、PYCARD和NALP,有時也包括半胱天冬酶-5(caspase 5,也被稱作半胱天冬酶-11或ICH-3)。它是在骨髓細胞(myeloid cell)中產生的,也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一個組分。炎性體的確切組成依賴於啟動炎性體組裝的激活物,如雙鏈RNA和石棉會引發不同的炎性體組成。炎性體促進炎性細胞因子IL-1β和IL-18成熟。
  • Science:揭示HDAC6介導NLRP3和pyrin炎性體激活機制
    2020年9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典型炎性體是一種多組分蛋白複合物,通過活化caspase-1,在對感染和危險的免疫監控中發揮關鍵作用。活化的caspase-1裂解白細胞介素1(IL-1)和成孔蛋白gasdermin D,從而導致細胞因子成熟和細胞焦亡。
  • 研究揭示DNA修覆核酸酶MER11A新功能
    研究揭示DNA修覆核酸酶MER11A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4 16:24:29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Cornelia M.
  • Nat Commun:揭秘轉錄因子「勘察」細胞基因組的分子機制
    2019年2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轉錄因子(TFs)是一種能調節基因表達的特殊蛋白,其能在完整的基因組中搜索並結合特殊區域來調節基因的表達;我們都知道,轉錄因子不僅能結合特殊的DNA序列,還能非特異性結合任何DNA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