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2020-08-01 龍虎熱點

今年的7、8月份是兩年一度的火星發射窗口,在這一時間範圍,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離火星的距離最近,只有不到5400萬公裡,最適合進行火星探測任務。所以在今年7、8月份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國家將實施火星探測計劃。據悉,在7月23日的時候,中國便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向太空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而在中國啟動火星探測計劃後,美國方面也展開了積極行動,準備在近期之內,發射該國的火星探測器。據美國媒體7月29日報導,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已進入到加速環節,不日便能啟動,而這次美國要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就是"毅力"號,按照美國方面的計劃,"毅力"號會在2021年2月18日的時候登陸火星,這將比我國的"天問一號",提前兩個月著陸。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為什麼美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比我們晚,卻比我們搶先一步抵達火星了?有分析認為,這主要就是因為,美國曾經就登陸過火星,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在1976年7月20日的時候,美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海盜1號」就成功抵達了火星。隨後在1976年、1997年、2008年和2018年裡,美國的「海盜2號」、「火星探路者號」、「鳳凰號」、以及「洞察」號」又分別登陸了火星。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我國是第一次去火星,我們需要先在火星上空給火星拍照,對其進行探測,需要做許多的試驗,如:繪製地形、分析氣候、測試火星和地球之間的通信、控制。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而美國之前就去過火星,做過這些工作,所以他們這次再去,只需要在指定地點直接降落就行了。而我們可能還會重新選擇位置降落,如果在探測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比之前更好的位置,那麼便不排除臨時改變計劃的可能。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美國方面表示,這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毅力號」探測器,將在火星停留至少一年的時間,在它停留的這段時間裡,它會執行許多工作任務,如:尋找微生物在內的古老生命痕跡,採集火星地面的巖石和土壤樣本。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和美國實施火星探測計劃的同時,歐盟和沙特也在實施他們的火星探測計劃,這意味著在今年之內,將會有4個國家要發射火星探測器。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先升空,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能搶先一步登陸?
    今年的七月和八月將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藉助這一窗口期,人類的火星探測器能以最小的能耗抵達火星,除了我國之外,美國和阿聯都選擇了在這一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各國共赴火星,開展火星探索任務。
  • 「天問一號」先升空,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能搶先一步登陸?
    今年的七月和八月將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藉助這一窗口期,人類的火星探測器能以最小的能耗抵達火星,除了我國之外,美國和阿聯都選擇了在這一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各國共赴火星,開展火星探索任務。 當火星和地球相遇時,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自然是最短的,如果人類能抓住地球相遇這個「窗口期」,那麼我們的探測器便能以較低的能耗抵達火星,這不僅能提高抵到火星的機率,而且還能節省成本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胖五」將火星探測器送上天!「繞、落、尋」一步到位。智東西7月23日消息,剛剛,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中國先發出火星探測器,美國還在準備階段,憑什麼他們能搶先到達
    我國率先向太航空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但是美國還在準備階段,還沒有發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比我國先到達?我國目前已經啟動了發出火星探測的計劃,並且向太空中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名字為&34;。我國剛剛啟動火星探測器以後,美國緊接著也開始行動起來了。
  • 中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比毅力號發射時間早一周,為何晚到3個月?
    對火星的探測近幾年來無論是航空領域還是科技領域,美國都有很大突破,並且還得到了其他國家的認知,所有人都有好奇就連我國也不例外,於是在今年的7月份,我國發射了天問一號探測器,它是迄今維持中國首次對火星近距離觀測,探索的道路永遠都不會停止,就這樣一臺探測器帶著所有人的希望飛向了火星。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
    郭文彬 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什麼時候到火星? 「胖五」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將實施器箭分離,隨後探測器太陽翼和定向天線相繼展開。在測控系統支持下,探測器將飛行約7個月,預計於2021年2月前後抵達火星。 在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並經過制動後,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將進入著陸窗口期。其間,還將在著陸區上空對著陸區開展探測。
  • 我國為何要登陸火星?解密我國「火星登陸計劃」:520天往返,發射人類最大探測器!
    我國為何要登陸火星?解密我國「火星登陸計劃」:520天往返,發射人類最大探測器!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所以,誰先尋得火星真相,發現火星上的秘密,那誰便能在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率先發明出火星探測器來對火星進行探測和研究。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明明我國火星車先發射,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3個月才能登陸火星
    前不久,NASA對外宣布,在發射升空大約7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的2月18日,他們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會實施登陸,正式展開對火星地表的研究。可是,很多人也注意到:根據我國天文學家的介紹,同樣是在7月份發射升空的火星探測器,我國甚至還比美國早了一個星期,但天問一號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會正式展開登陸計劃。
  • 發射成功!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先行一步
    7月20日05時58分,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使用H-2A運載火箭,成功將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實際上,原定於7月15日發射的「希望號」,因為天氣不佳推遲到7月17 日發射,隨後又將發射時間推遲到現在。那麼,「希望號」發射為何一推再推,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探測器,此行的任務又是什麼呢?
  • 天問一號已在路上,美國探測器緊急準備中,晚發射卻更早抵達火星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7月23日中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34;現於預定軌道飛向火星的路上。本次的探測任務將尋找火星上現存或曾經存在生命的證據,並對火星的自然環境進行評估。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開始於與俄羅斯的合作,但隨後中國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火星探測項目並在2016年年初得到國家批准立項。
  • 與美國差距縮小,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意義為何重大?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據媒體報導,我國計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發射我國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以及巡視,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這三個目標的難度之高,也超過了任何以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
  • 我國將要登陸火星?為何要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會成功嗎?
    我國將要登陸火星?為何要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會成功嗎?在今年的7月份到8月份,我國很有可能會發射火星探測器,消息傳出之後,就迅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假如我國真的能夠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那將會在明年的2月份成功進入火星。
  • 火星倒計時:中國,美國,阿聯本月發射探測器
    「天問一號」(中國)、「火星2020」(美國)和「希望」(阿聯)探測器都已就位,希望能利用這個每26個月一次的狹窄「發射窗口」。這三個國家的太空機構計劃向這顆行星發送探測器,用於尋找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並為人類在將來某一天登陸火星鋪平道路。從地球抵達火星軌道大約需要六到七個月的時間。
  • 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發射升空,明年初抵達火星
    IT之家7月20日消息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 點 58 分,阿聯首顆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於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根據該探測器軌道設計,其需經過約 200 天的旅程,計劃將於 2021 年 2 月份抵達火星。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已經有六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向火星出發
    ,之前有一半以上的火星任務失敗了,要麼沒能離開地球,要麼在接近目標時與地面失去了聯繫。美國和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進行了火星探測的第一次嘗試,在那之後,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的很長時間裡,人們對探索火星都沒什麼興趣,現在,已經有六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更多的探測任務也在計劃之中,一個私人資助的項目正在開發太空飛行系統,以實現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