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何要登陸火星?解密我國「火星登陸計劃」:520天往返,發射人類最大探測器!

2021-02-08 尖端1號


我國為何要登陸火星?解密我國「火星登陸計劃」:520天往返,發射人類最大探測器!

講到對火星的探索和開發,全世界最高調的應該就是美國Starhopper的馬斯克了,這個瘋狂的「太空移民」主張者,曾對著媒體說出「地球不配我死亡」的狂語。

馬斯克不止一次強調,他的夢想在太空,在遙遠的火星,為此他還計劃在2024年用星際飛船將100人送往火星,先一步為他打造「火星基地」。

不過馬斯克並非只會吹牛,今年他就連續成功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驗證了未來火箭反衝著陸火星的新技術。並且還進行了Starhopper火箭模型在20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動下進行了點火測試,而它將是未來BFR重型火箭的一個完美起點。

但實際上,我方雖然不像他那麼喜歡宣傳,可其實我們對火星探索的進程,是處於全球領先的。

我國早在2017年就建成了「中國火星模擬基地」,高度模仿出火星的生存環境,並以此進行各種適應性訓練。

而且我國是世界領先進行「模擬火星登陸」實驗的國家,早在2011年11月4日,包括中國志願者王躍在內的6名志願者走出封閉艙,標誌著著名的「火星500」試驗結束。

這6位志願者,模擬了250天飛往火星、30天登陸火星、240天返回地球的過程。這次試驗主要對航天員在狹小艙內長期生活而造成的心理反應進行了研究,同時對地火距離帶來的通信延時,以及火星探測器的生保系統進行了試驗。

而這一切長久的準備,終於要在明年收穫成果了。我國預計在明年,發射人類迄今為止最大火星探測器!並且實現「繞、落、巡」三步,這意味著我們對美國這半個世紀火星探測的反超,後發居上一直是我們的拿手好戲!

相關焦點

  • 明明我國火星車先發射,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3個月才能登陸火星
    前不久,NASA對外宣布,在發射升空大約7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的2月18日,他們的毅力號火星車將會實施登陸,正式展開對火星地表的研究。可是,很多人也注意到:根據我國天文學家的介紹,同樣是在7月份發射升空的火星探測器,我國甚至還比美國早了一個星期,但天問一號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會正式展開登陸計劃。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火星!」是人類一直嚮往探索的一個未知而又充滿神秘的星球,而如今,我們人類擁有了先進科學技術為何不能從容得去探索這個充滿神秘面紗的星球呢?接下來和大家一起暢談這個話題「火星為何難以接受我們人類去發掘它的另一面?」大家一起討論個人看法以及個人觀點。
  • 我國將要登陸火星?為何要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會成功嗎?
    我國將要登陸火星?為何要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會成功嗎?在今年的7月份到8月份,我國很有可能會發射火星探測器,消息傳出之後,就迅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假如我國真的能夠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那將會在明年的2月份成功進入火星。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
  • 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人類史上有哪些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
    按照計劃,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並釋放著陸器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一次完成環繞火星、著陸火星、巡視火星三大步。這是我們史無前例的壯舉,所以備受我們的關注,我們也期待火星探測器從火星發回火星的數據。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有人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火星建立燃料庫,利用火星資源建造發射基地。但是要知道這有一個前提,前期的工業設備需要在地球上生產後帶到火星上。但是這更加科幻了,將火星上的資源轉化為航天用途所付出的成本無異於重建人類工業史,這完全是現階段的人類不敢想的事。這個想法雖然很好,但是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能力。
  • 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2050年前人類真能登陸火星嗎?
    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2050年前人類真能登陸火星嗎?認為是有可能實現的,早在200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火星車勇氣號與機遇號就已經到達火星開始它們的探火之旅,2009年好奇號利用革命性的空中吊車技術也抵達了火星表面,說明到達火星對於人類是已經實現的,但將人類送上火星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是地球飛往火星就算是最短的窗口也需要200天以上才能完成,甚至更久。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NASA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什麼它能比天問一號提早3個月登陸火星?
    在今年夏天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可謂是熱鬧非凡,人類相繼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先是阿聯的希望號,再是中國的天問一號,最後是美國的毅力號。預計這三個探測器都會在大約半年後飛抵火星,並對火星開展探測。預計在明年2月份,三個探測器都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繞著火星運動的衛星。其中希望號是軌道器,不會登陸火星,只有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將會在火星表面登陸。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我國將在2020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來源:央視網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今年的7、8月份是兩年一度的火星發射窗口,在這一時間範圍,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離火星的距離最近,只有不到5400萬公裡,最適合進行火星探測任務。所以在今年7、8月份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國家將實施火星探測計劃。據悉,在7月23日的時候,中國便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向太空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從地球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美國至今無法載人登陸火星?
    2020年7月23日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這也是我國首次火星自主探測。與此同時美國的「毅力號」和阿聯「」希望號」都將在這個時間段飛往火星,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同一時間段對火星進行比較密切的探測計劃。自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載人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51年,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卻還只停留在發射探測器探測的地步,載人登錄火星的計劃似乎只是紙上談兵。縱觀歷史自1960年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已經過去了60年。
  • 美國毅力號比我國天問一號,發射時間晚,為何能提前3個月登陸?
    隨著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登上火星,一盆冷水撲面而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還提出了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雖然現在我們沒有能力完成,但是在未來我們一定可以將其徵服。按照目前的飛行速度來看,毅力號探測器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登陸,而中國的天問1號登陸時間比它晚了三個月,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中國的天問1號發射的時間會更早一些,在登陸火星的過程中,它們行駛的距離是相同的,那麼這兩艘探測器的差距究竟在哪裡呢?難道是中國的天文1號不如NASA的毅力號嗎?
  • 為啥我國火星車先發射,卻比美國毅力號晚3個月才能登陸火星?
    我國雖然多次登上了月球,不管是太空人還是月球車,但是我們對其他的星球沒有這麼多和準確的認知,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們正式發射了天問一號前往火星,找到屬於我們國家對火星的認識。天問一號帶著軌道器和巡視器就這樣踏上了漫漫的徵途。而美國同樣作為航天大國,他們在一個星期後同樣發射了登上火星的毅力號探測器。
  • 登陸火星 盛宴啟幕
    從遠隔4億千米到相距6200萬千米,今年10月,火星將再次來到與地球非常接近的位置。就在最近,26個月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期又一次開啟,人類將迎來新一輪的火星探測器發射高潮。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將在這個「窗口」發射。  從古至今,人類對火星這顆神秘的紅色行星的探索,從未停止。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火星探測為何有如此大魅力,世界各國對其情有獨鍾,吸引世界各國前赴後繼地實施探測任務?其實人類探索火星對研究地球演變,防止地球演變成人類難以生存的第二個火星具有促進作用;還有由於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可先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家園,但某一天地球災難來臨之時,人類可以向火星移民,保留人類文明。但火星被稱為是人類探測器的「墳場」。
  • 毅力號登陸火星倒計時不到100天,為何能比天問一號更早登陸
    科技的進步,「拉近」了我們人類與宇宙的距離,雖然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掌握載人登陸火星的技術,但已經能夠發射一些無人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人類最初的火星探索嘗試可以追溯到1960年,不過最初的火星探索任務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1964年,水手4號探測器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