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綠茶
「一芽一葉」,「一芽兩葉」這些標準對於喜愛日照綠茶的茶友都不陌生。喜歡喝日照綠茶的人知道,平日裡賣茶人所說的一芽一葉和一芽兩葉,等級高、勻度高、淨度好,在茶葉市場上很受歡迎。當然在日照茶農採茶時,也會用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等來描述採摘的標準,採茶根據不同情況有統一的標準,不同採摘標準的日照綠茶鮮葉價格不同,這有利於不同採摘等級的日照綠茶的加工,把握成品茶的品質。
日照綠茶採摘等級
在日照綠茶中,一般採摘一芽一葉為最高等級,一芽二葉其次,一芽三葉(即所謂通料)相對就要老一些,當然近年來根據市場的需求也有茶商在炒制單芽的日照綠茶,偶爾也會有茶農使用機器採割層次不齊的粗料。經常有茶友詢問一芽一葉和一芽兩葉的區別,日照綠茶根據採摘的標準不同價格不同,當然不同採摘等級的日照綠茶除了品相高低以外口感也會不一樣,正常來講採摘等級越高的日照綠茶口感,香氣等方面會越出色。在有關部門發布的日照綠茶等級標準中對於鮮葉的等級也有比較明確的劃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採摘等級的日照綠茶在口感等方面出現區別呢?下面我們從鮮葉芽葉營養變化中解密:
茶多酚的變化:
相關數據顯示:茶芽中的茶多酚含量為26.84%,一芽一葉為27.15%,一芽二葉為25.31%,一芽三葉為23.60%,依次減少。兒茶素的含量,在茶芽中佔13.65%,一芽一葉為14.68%,一芽二葉為13.93%,隨著新梢老化而含量遞減。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茶多酚還是兒茶素,在一芽一葉中含量都有所升高,一芽兩葉其次。鮮葉中水溶性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對茶葉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響。日照綠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是其品質形成的重要因素。
氮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單芽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9.06%,第一葉為26.06%,第二葉為25.62%,依次減少。此外經常喝日照綠茶的茶友都清楚,越為細嫩的日照綠茶中白毫越多,也越鮮爽,這主要就是受茶葉中胺基酸的佔比影響,越粗的日照綠茶白毫越少,鮮爽度也越低,日照綠茶中胺基酸的含量是與茶葉的採摘等級呈正比的。茶葉中的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質、胺基酸、咖啡鹼等,這些物質與茶葉品質,尤其綠茶品質密切相關。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變化:
茶葉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隨著梢齡的增長,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呈現為一個由少到多的積累過程,鮮葉越老,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與茶葉品質呈負相關。
日照綠茶茶園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日照綠茶的採摘等級中,越細嫩的日照綠茶營養成分越豐富,這些都會影響成品茶的口感,香氣,回甘等等,因此在同一時間內,同品質的茶園中,採摘等級越高的日照綠茶品質就越高。但是這條件僅僅是同一時間,同品質茶園中,因為影響日照綠茶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茶園的位置,水源,養護以及土壤和炒制因素等等,每一個條件都會影響到茶葉的口感和品質。養護較差,環境不好的茶園,即便採摘一芽一葉品質都不一定趕得上其他茶園的一芽兩葉;有一些做生態有機日照綠茶的茶園,可能一芽兩葉的採摘標準都會高於市場上一芽一葉的品質,這都是很正常的。
日照綠茶麥黃茶
在品評日照綠茶的時候,採摘標準的確是其品質要求之一。但判斷成品茶品質的好壞,不但要看茶葉外形,還要觀色澤、聞香氣、品滋味,看制茶的工藝。看茶制茶,才能發揮每一片茶葉最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