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優勢不是書齋裡的理論符號,而是得到實踐檢驗的事實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時間表、路線圖有了,目前進展如何?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制度的優越性具體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有效展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黨領導人民立足中國國情的長期探索實踐中歷史地形成起來的,是黨有效治理國家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得到實踐檢驗的事實,但這樣的優勢既不是書齋裡的理論符號,也不是必然的自發表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足夠的事實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而且它取得的成就最直觀最耀眼最驚人的就是經濟發展高速、生產力水平劇增、綜合國力躍升。我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歷程,我國以跨越式發展完成了別的國家經歷漫長過程才做成的事。

可以說,社會主義在發展生產力方面比資本主義更具有制度優勢的觀點得到了充分證明。但是,制度優勢的展示過程並未完結,只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制度優勢就必須繼續延伸下去,就需要繼續得到證明。

黨的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以新理念引領中國發展,通過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判斷和重大的戰略部署,形成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識飛躍。

這個飛躍的核心思想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僅要體現為有利於發展生產力,而且更要體現為有利於提高國家治理效能。制度比較的重點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轉向,從國家治理效能上展示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成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成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任務。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

本文摘編於北京日報2019年11月11日《新時代的「制度大設計」》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齊衛平

監製:劉立志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優勢和實踐...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何洌 通訊員 葉子鵬 車宗凱)近年來,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團總支堅持以實踐育人為導向,在加強廣大團員青年理論學習的同時,立足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特色,鼓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中思考理論問題、在行走中體會信仰溫度,在中國乃至在國際舞臺上用青年力量傳遞青年信仰,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獨特理論優勢和實踐優勢,形成了獨具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色的團學育人模式
  • 曾長秋:中國抗疫的制度優勢源自哪裡?
    社會主義中國的制度優勢在哪裡?不僅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改革開放4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中顯現出來,更從新時代7年和最近4個月抗疫鬥爭中顯現出來,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實。我國之所以具有制度優勢,由其內在的科學依據、客觀事實、人民立場和歷史貢獻所決定。
  • 刑事程序法治的理論發展與制度創新
    ◇以審判為中心的精神內涵在於形成判決基礎的信息應當有機會得到反駁性檢驗,推進以審判為中心,必然以有效辯護為最終落腳點。  ◇認罪認罰案件的程序分流應當包括兩個層面的分流:訴與不訴的案件分流,審判程序的繁簡分流。  ◇排除非法證據不是目的,通過排除證據遏制非法取證行為才是目的,排除制度達到的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的實踐效果,值得追問也需要縝密觀察。
  • 制度自信教育的戰略意義與實踐路徑
    這需要通過運用橫向比較法,闡明制度特色、制度價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形成相比資本主義制度的競爭優勢之原因所在;需要通過「四史」教育,運用歷史比較法,從制度的變遷中感受自信。隨著我們黨「四個自信」理論創新的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實踐功能、理論淵源、科學內涵、強化路徑等一系列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得到更加明晰的闡釋。
  • 徐祥臨:中國消除貧困的理論與實踐要勝於諾獎得主
    特別是這三位獲獎的經濟學家,他們從書齋裡走出來,深入到貧困人口中去做調研、做實驗,同時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制定一些有利於貧困人口的政策,這些做法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為在解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這個共同的目標上,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和實踐有著更豐富、更巨大的成就。換句話說,如今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貧困問題的理論與實踐,高於這三位新科諾獎得主。
  • 客觀歸責理論之實踐運用
    瀆職罪這種複雜的因果關係給司法實踐帶來困惑,也是檢驗因果關係理論合理性與可行性的試金石。司法實踐表明,傳統因果關係刑法理論一直未能提出清晰、可操作性的標準。20世紀70年代,德國刑法學家羅克辛提出了客觀歸責理論,明確區分歸因與歸責,為研究因果關係開創了一條全新的思路。「客觀歸責理論不僅是最近20年來德國刑法學,同時也是歐洲刑法學被討論得最頻繁和最熱烈的學理問題」。
  • 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1.個體的學習行為不是盲目的,而是整體的、有目的的、具有認知性託爾曼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的是個體的整體性行為,而不是行為主義所主張的分子性行為,應該從心理的、內部的、整體的角度進行研究。(聲光電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反應是分子行為,而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在一個包含了許多不同刺激組合的複雜情境中做出來的,例如算術題、打籃球等。)
  • 中國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原標題:中國的發展實踐與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創新   緣起   眾所周知,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問題的發展經濟學,並非誕生於發展中國家,而是在西方發達國家萌發、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的。   然而,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並非來自於對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的模仿或趨同,而是基於本國國情,探索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這一事實促使發展經濟學開始真正植根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踐,探討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這是發展經濟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
  • 美國事實核查新聞的實踐邏輯與爭議
    事實核查制度是新聞媒體為保證新聞的準確性、真實性而採取的一種刊發前核查制度。在國內有關事實核查的探討中,有研究將事實核查制度和事實核查新聞混淆,認為「在數字新聞媒體語境下,事實核查的時間從出版前轉移到了出版後」。
  • 以制度優勢凝聚奮鬥偉力
    我們要有效克服疫情影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們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唯一的標準
    面對錯綜複雜的地質現象歷史上的地質學家曾經提出過各種各樣的假說和理論,並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孰是孰非,由誰來裁決呢?是實踐。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1.化石是地球演變的「見證者」十五世紀後半葉的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開始萌芽和發展,人們在開發礦業、興修水利的過程中,陸續發現了許多深埋於地下的化石。
  • 禁毒社工理論知識:優勢視角理論
    【導讀】華圖北京社工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禁毒社工理論知識:優勢視角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社工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優勢視角理論   「優勢視角」是一種關注人的內在力量和優勢資源的視角。意味著應當把人們及其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作為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而非關注其問題和病理。
  • 方欽︱制度研究的表與裡
    二「制度」絕對是當下經濟研究的核心詞彙,甚至已經出現一種神話制度的趨勢:凡是沒想明白的內容,就先說一句「應當考慮制度問題」;凡是缺乏理論解釋的現象,就歸結為「制度因素」;凡是與實證檢驗不相符的結果,就說數據中未包含「制度變量」。似乎這樣一來,無論研究成果如何,都是「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 【國際銳評】制度優勢是中國戰勝疫情的最大優勢——抗疫實踐帶給...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本臺播發國際銳評《制度優勢是中國戰勝疫情的最大優勢——抗疫實踐帶給世界的思考之二》。
  • 2020年甘肅省社會工作師考試:優勢視角理論
    (二)代表:維希等人:《社會工作實踐的優勢視角》塞利比:《優勢視角——社會工作實踐的新模式》(三)影響優勢理論的概念1. 抗逆力:直接影響了優勢視角理論的發展。抗逆力是一種在個體身上表現出來的,面對特定壓力和困境不會退縮,也不會表現出不良行為品質的人格特性。2. 尋解治療:為優勢視角提供了支持。
  • 將理論政治組織優勢轉為勝勢
    原標題:將理論政治組織優勢轉為勝勢 制度優勢和治理體系優勢是我們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顯著優勢和堅實支撐。 第一,將科學理論優勢轉化為決戰疫情的勝勢。 戰「疫」面前,必須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實踐。
  • 學深悟透|曲青山:為新時代堅定製度自信提供理論指引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科學社會主義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並最終紮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它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相融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有著科學的理論指引近代以來,中國日益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亡,民不聊生。
  • 牢牢把握「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
    內容提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重大科學論斷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寶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輝煌歷史的理論結晶。牢牢把握「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優勢」,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不動搖。
  • 所有制適度結構:理論分析、推斷與經驗事實
    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實踐的偉大創造。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更體現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
    適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回顧和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