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命、水、冷等52個沒有同音字的漢字,真奇妙

2021-01-08 教育好好說

有一些漢字是同音字,它們的讀音是相同的。也就是,兩個或者多個漢字共用一個讀音,其聲母、韻母和聲調都一樣,當然包括零聲母和輕聲的漢字。

比如,吾、吳、梧、毋等漢字都讀wú,餓、鄂都讀è。

有一部分漢字沒有同音字,它獨自擁有一個讀音,如「nuǎn」這個讀音,就只有一個漢字「暖」與之對應,「暖」就是沒有同音字的漢字。

哪些常用漢字沒有同音字呢?

下面列舉的52個漢字,都沒有同音字,有沒有你特別鍾意的?。

這裡給少數幾個附上了特別的解讀,沒有什麼意圖,就是有趣、便於記憶。

佛(fó)

在中國任何地方任何口音的人,說「佛」字都不會產生歧義,是不是可以說我們的文化給了「佛」巨大的尊敬?而且,「fo」的聲母和韻母的組合對應的漢字也只有「佛」。

分享唐伯虎的一首頗有禪意、意趣悠然的詩歌《佛友》:學佛俄經二十年,於今地上擁青蓮。我來願結三生友,共看當時手指天。

貓(māo)、牛(niú)

貓和牛,分別獨佔一個讀音,這倆動物在拼音界,可以睥睨豬狗羊鹿。

喵(miāo)、哞(mōu)

一個形容貓的叫聲,一個模擬牛的叫聲。貓與牛:我何德何能,獨享兩份尊榮。

命(mìng)、死(sǐ)

我們的字典裡「命」和「死」沒有同音字。有人感慨漢字的博大精深,智慧無窮:生命只有一次,無法替代,可謂珍貴;死亡也只有一次,無法迴避,活著就好。

森(sēn)、水(shuǐ)

森與水,都是目之所不能及。一個森羅萬象,無所不包;一個滋養萬物,從不懈怠。

蠢(chǔn)、壞(huài)、傻(shǎ)

蠢,其本義是無數冬眠的蟲蛇在天氣轉暖的時候甦醒、蠕動起來,這時候,春天就來了。「蠢蠢欲動」的「蠢」,取其本意。現在的「蠢」一般為貶義詞。

冷(lěng)、熱(rè)

以為冷熱不相容,一個夏,一個冬,結果它倆一直在忽冷忽熱、熱脹冷縮、冷嘲熱諷、冷言熱語、知冷知熱之間糾結徘徊……而且,都沒有同音字,絕配。

孬(nāo)、甭(béng)

因為不好,所以不用。

宋代有位不出名的詩人林尚仁有句詩歌包含了這個「甭」字,「世味嘗遍只如此,幾番甭夢落漁磯」,這裡的「甭」,是忘、棄的意思。

寵(chǒng)、娘(niáng)

有的愛就應該一心一意,不分春秋;有的人永遠是唯一,不論古今。

能(néng)

無所不「能」,所以格外孤獨嗎?

能,本是象形字,最初指熊,看字的樣子,身體、腿部界限分明。因為「能」後來被假借為才能、能力,於是就有了代替「能」的「熊」。

圖中的33個常用漢字也是沒有同音字的,可以給它們什麼奇妙的解讀呢?

你還知道哪些漢字沒有同音字?謝謝分享啊。

相關焦點

  • 8個漢字冷知識:筆畫最少是「一」和「乙」,哪個最多,爭議很大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我們漢語的記錄符號。漢字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據統計漢字大概已經6000多歲了。大家都很熟悉漢字,但是也有不少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關於漢字的一些冷知識。一、我們一共有多少個漢字?
  • 同音字與多音字蘊含著一種力量
    真的要留意同音字與多音字,創造漢字與拼音的那些人已經把人間世界與其它世界相互關聯好了老師的師字確實跟屍體的屍字同音,兩個本來不一樣的字,就因為相同的因走在一起,這就是因與因之間互通感應,老師教壞學生是要下地獄的,被屍體追著跑的就是地獄世界,只要教會它們明心見性的智慧就行了
  • 同音字、多音字、近音字、形近字、多義字辨析
    一、同音字(一)知識要點同音字指聲母、韻母和聲調都完全相同而意義不同的字。例:xiàn (縣、獻、限、憲)。biàn(變、便、辮、辯)jiāng(姜、將、江、漿)同音字使用時易混淆,辨別時應注意:1.區別同音字要注重對義或詞義的理解。
  • 《漢字真有趣》教學設計
    (板書:漢字真有趣)2.出示閱讀要求:(1)認真閱讀課本44—46頁的閱讀材料,思考:這五則材料分別從哪個方面說明漢字是有趣的?為什說漢字是有趣的?(2)除了上述五種有趣的漢字現象外,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漢字現象?(3)閱讀後,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3.學生匯報。三、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 識記現代漢語常用漢字的字形
    「識記現代漢字字形」是2009年浙江《語文考試說明》明確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區別形近字、同音字,不寫錯別字以及不規範的簡化字。還要注意正確書寫數字。   漢字字形的考查,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的4000個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為主,超出這個範圍的,一般是課本上出現過的。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都是建構於漢字的基礎之上的,那方正的橫豎撇捺,空妙的字正腔圓,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部分都有厚實的履歷,它承載了漢辭晉賦,承載了唐詩宋詞,承載了明清小說,承載著我們所有夢想與遠方。
  • 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
    原問題: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這麼問就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漢語拼音的發展歷史,其實很早以前,漢字就有拼音了,只不過跟現在的漢語拼音不太一樣,複雜程度也更大,只有對漢字注音,人們根據注音也就能識字和發音的。
  • 漢語拼音出現在什麼時候,它未出現前怎樣讀漢字
    漢語拼音是我們現在每個人都熟知的,漢字的博大精深和拼音的簡易方便,共同締造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漢字歷史悠久,在我國遠古時期就有倉頡造字,現代我們所學的漢字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的。那麼漢語拼音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雙語漫畫 | 每天一個冷知識,世界真奇妙~
    外國的漫畫家創作了這一系列Learn Something Every Day的漫畫每個一個冷知識看看你是不是知道這些吧~蝙蝠的骨頭特別細,無法(用腿)行走自由女神像本來是要放在埃及的(我眼睛進沙子了…)比起看電視,睡覺更消耗卡路裡(佛系睡覺減肥法
  •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如今,「音標」仍然是臺灣漢字的主要拼寫工具之一。然而,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拼音和上世紀初出現的「音標」都是為了理解漢字和學習它們的發音。在此之前,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的?古代有「直讀」、「讀若」、「反切」等注音方法。
  • 發揮漢字聯想記憶法的作用(漢語推廣經驗談)(圖)
    圖為李祿興老師在教學中  認漢字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一個關鍵所在。漢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著漢語教學的整體效果。他說,吃東西當然用嘴了,所以左邊是「口」,右邊呢,上面像一雙筷子,下面像個飯碗。這樣一來,他就能迅速認出和寫出「吃」這個字了。當然,他的這種記憶和拆解不符合漢字的歷史,不是科學的漢字學。所以我們提倡「聯想記憶法」,而不提倡「聯想教學法」。
  • 寶寶起名五行金木水火土屬性漢字精選
    如果想要通過五行對不好八字進行補救,一種最簡單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通過漢字進行補救,這時候就要看清楚漢字的屬性才能進行組合的,下面我們就精選了一些五行屬性的好字,用來給孩子起名再好不過了,也比較適合想親自給孩子起名的父母:五行屬金的漢字
  • 你知道筆畫最少的漢字是什麼嗎?反正不只「一」!
    最新出版的修訂本《漢語大詞典》  收錄了由四個繁體龍字合併的字:  龖龖(上下各兩個繁體「龍」字),  音zhé,  共有六十八畫,  意思是「嘮嘮叨叨,話多」。    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是?  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讀音是「yì」,  多達五十七個,分別為  藝、抑、易、邑、屹、億、役、臆、  逸、肄、疫、亦、裔、意、毅、憶、  義、益、溢、詣、議、誼、譯、異、  翼、翌、繹、刈、劓、仡、佚、佾、  埸、懿、薏、弈、奕、挹、弋、囈、
  • 筆畫最少的漢字不只有"一"「乙」,還有誰?筆畫最多的字又是啥?
    一個數字用作計量時,其中「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零」;用作編號時,「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〇」,例如「二零一九」,寫法應該是「二〇一九」。筆畫最多的漢字是什麼?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是?漢字裡同音字最多的讀音是「yì」,多達五十七個,分別為:藝、抑、易、邑、屹、億、役、臆、逸、肄、疫、亦、裔、意、毅、憶、義、益、溢、詣、議、誼、譯、異、翼、翌、繹、刈、劓、仡、佚、佾、埸、懿、薏、弈、奕、挹
  • 這些有趣的漢字,您能辨別出來幾個?
    漢字博大精深,明明是兩個字,看起來像一個字,如天生一對。 可是,不僅讀音不同,意思也有天壤之別。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天生一對的漢字,老師家長,您能辨別出來幾個?快和孩子一起測試吧~
  •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故事
    漢字的故事:關於漢字的故事 2012-11-26 16:52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出生才61年的漢語拼音,為什麼能爬到千年漢字「頭上」?
    它是我國1958年官宣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是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主要由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組成。1955年國家開始進行漢字改革,漢語拼音就是產物之一,是國家為了適應計算機信息化創新和推廣普通話做的新嘗試。屈指一算,漢語拼音的誕生,距今只有61年。61年?!是不是很震驚?我們習以為常的漢語拼音和漢字相比,年紀差了好幾千年。
  • 最具中國味的100個漢字,一筆一划都是傳承!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國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  100個最具中國文化的漢字,值得收藏。  1、「一」    文是漢字的構建基礎,「文」指有條理的紋路。古人很看重紋路,這是一種有規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們叫血脈,同指紋路。水稱水文,山稱山脈。
  • 史書讀不懂,地名人名易混淆,該國民眾呼籲:恢復漢字!
    此後歷朝歷代,古代朝鮮與韓國作為中國藩屬國,國王封號由中原皇帝封,甚至連史書都用漢字記載。後來朝鮮有一個國王叫李裪,在漢語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語言叫「諺文」,這就是韓語的雛形。但「諺文」在官方文書上卻總是引起歧義,無奈之下官方文書只能用漢字表述。1962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要求禁此使用漢字。
  • 漫談漢字、漢語、信仰
    奇妙的是,我們如果查考基督信仰的《聖經》,這本神啟示給人的文字記錄。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其中有許多的記載和教訓,和中華民族的漢語文字竟然有許多不可思議的聯繫。《聖經》創世記第二章十八節記載:神說那人(男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我們的祖先一定記得神在伊甸園造人的經過,所以:漢字的「好」字,就是「女」+「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