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川普所選外交官的荒唐行為令美國外交陷入危機

2020-12-05 騰訊網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英國《衛報》網站7月28日刊載題為《不可接受:川普所選外交官的荒唐行為凸顯美國的外交危機》的報導。報導稱,在美國總統川普對駐外大使的人事任命中,政治化任命的比例創下紀錄,這些任命大多是對高額捐款者的回報。他任命的人選常常因缺乏資歷和才能而引人注目。文章編譯如下:

據稱,美國駐冰島大使——一名皮膚病專家和共和黨主要的捐款者——變得對自己的安全非常多疑,他要求攜帶一把槍,而且要求不管去哪兒都要乘坐裝甲車。

儘管並無特別的安全擔憂,但位於雷克雅未克的美國駐冰島大使館在當地媒體上刊登廣告招聘保鏢,以安撫大使傑弗裡·羅斯·岡特。

岡特傳聞中的滑稽行為並非個例。在美國總統川普對駐外大使的人事任命中,政治化任命的比例創下紀錄,這些任命大多是對高額捐款者的回報。他任命的人選常常因缺乏資歷和才能而引人注目。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於當地時間28日發表一份有關國務院目前形勢的報告,題為《外交陷入危機》。報告稱:「雖然每個政府確實都存在有問題的人事任命,但川普政府的人事任命不可接受,危及國務院保護我們國家利益的能力。」

專注個人安全問題

自岡特2019年5月獲得任命以來,事實證明別人很難與他共事。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岡特拒絕了自己的第一任副手,原因是在他們的見面會上,岡特「不喜歡他的樣子」。這名副手此前花費了數月時間學習冰島語。

據稱,岡特今年2月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會議後拒絕返回工作崗位,認為自己可以遠程辦公,直到5月接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電話後才被哄勸回雷克雅未克。

美國國務院說,岡特推遲返回崗位的原因是新冠肺炎大流行。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稱,岡特被說服不要向冰島當局正式申請持槍許可。冰島擁有非常嚴格的槍枝法。

關於這名大使全神貫注於個人安全的問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針對我們領導層的保護計劃是美國在全世界的大部分機構的標準內容。我們持續與冰島當局就安全和其他事務保持著非常密切的工作關係。」

拒絕舉辦黑人活動

岡特絕不是唯一因古怪行為而引人注目的出身川普富有捐款者的外交官。美國駐英國大使、支持川普的億萬富豪伍迪·詹森因發表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言論受到國務院督察長辦公室調查。

據稱,伍迪·詹森2018年曾拒絕舉辦「黑人歷史月」活動,他當時詢問助手自己是否要對「一大群黑人」講話。據稱他還在倫敦一家男子俱樂部擔任過一些正式職務。

伍迪·詹森否認了這些指控。他在推特上寫道:「我始終遵守自己職位的道德準則和要求。這些聲稱我發表了種族和性別方面的麻木言論的虛假說法與本人長期以來的行事記錄和價值觀完全不符。」

伍迪·詹森的前外交使團副團長劉易斯·盧肯斯2019年12月稱,詹森解僱他的原因是他在對英國大學生發表演講時提到了歐巴馬。

稱呼兒子為「幕僚長」

在出任美國駐南非大使之前,拉娜·馬克斯是一名手提包設計師,也是川普海湖莊園俱樂部的成員。馬克斯在一條推文中稱呼兒子為自己的「幕僚長」(她後來將該推文刪除),引發外界擔心她尋求任命兒子擔任使館重要職務。在這種背景下,馬克斯也趕走了自己的外交使團副團長。

馬克斯對《外交政策》說,她已經解除自己外交使團副團長戴維·揚的職務,原因是「我們的管理風格迥然不同」,自己正尋求為他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更高級的工作。美國官員說,揚的離去與馬克斯的兒子毫無關聯。

參議院民主黨人的上述報告稱:「外交使團副團長被解職的速度以及解職邏輯讓人擔心。在此過程中,國務院喪失了重要的制度化知識和實質性經驗。」

報告列舉了一連串不合格或未經審核的外交人事任命。

克裡斯蒂娜·託雷蒂2018年5月被任命為美國駐馬爾他大使,她2008年曾因在前夫醫生辦公室「放置滿是彈孔的靶紙」而被施以限制令。

有抱負外交官離職

美國外交學會、前助理國務卿幫辦羅納德·諾伊曼說,川普的外交記錄「從數字角度講有點出格,我認為就他所任命政治官員的低下素質而言則更為出格」。

美國外交人員協會稱,在189個美國駐外大使職位中,目前只有三個由非洲裔美國人擔任。越來越多的高級職位流向了川普的捐贈者,這也阻塞了總體晉升渠道,導致一些有抱負的外交官離職。

根據參議院民主黨人的報告,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722名全職非季節性職員離開了國務院,約佔職員總數的7%。、

美國駐英國大使伍迪·詹森(新華社/歐新中文)

相關焦點

  • 美外交官罕見發兩封電文,要求蓬佩奧公開譴責川普、支持罷免
    (觀察者網訊)川普「煽動」支持者強佔國會,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而他的「忠實戰士」國務卿蓬佩奧,卻陷入了橫加指責別國「煽動騷亂」、不敢批評自己總統的「雙標」。深感「工作難做」的美國外交官們,開始給壓力了。
  • 英媒再度開「黑」外交大臣鮑裡斯:美歐都嫌棄他是個「笑話」
    英媒再度開「黑」外交大臣鮑裡斯:美歐都嫌棄他是個「笑話」 澎湃新聞記者 辛恩波 2017-08-30 14:05 來源:澎湃新聞
  • 地球局|川普創造的「外交奇蹟」,正在掏空美國的國際信譽
    同一天,皮尤研究中心發布報告,對13個美國盟國民眾的調查顯示,因應對疫情不力,美國的國際信譽進一步下降,其中一些國家的對美好感度已降至歷史最低點。恐怕疫情只是原因之一,拜登已表示,如果勝選上臺,將全面糾正過去4年走偏的美國外交。9月15日,在白宮南草坪,川普見證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左二)與阿聯外長阿卜杜拉(右一)、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左一)正式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
  • 川普和拜登都沒想到,蓬佩奧野心終於被曝光,事情不簡單
    正當拜登和川普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令他們二人沒想到的是,英媒爆料稱,蓬佩奧也想當總統。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21日文章稱,在川普總統在白宮思考其下一步舉措時,他最親密的政治盟友已經登上世界舞臺,以追求他自己的總統抱負。
  • 英媒抖出一個「猛料」,川普做夢都想不到
    這樣一來,蓬佩奧似乎已和拒絕承認大選失敗的川普暫時「撇清」了關係。在此情況下,英媒突然抖出一個「猛料」,道破了事情的真相。如今還在執著於「總統之位」的川普怕是做夢都想不到,蓬佩奧也在「同一時間」覬覦著總統「寶座」。
  • 美國有多不得人心?英媒猛烈抨擊:醜陋、虛偽、殘忍、自私自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英國多次甘當美國馬前卒,對中國抗疫成果多有詆毀,不僅如此,還在華為問題上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彎,再度拒絕華為5G入英。然而,讓川普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甘當馬前卒的國家,其媒體近日卻對美國政府猛烈抨擊,認為川普醜陋、虛偽、殘忍、自私自利,美國有多不得人心?
  • 黎巴嫩外交官:美國一定會入侵美國,把美國從美國的暴政當中解放出來
    黎巴嫩外交官感嘆美國國會被衝擊  當地時間1月6日,大批川普支持者湧入美國首都華盛頓,暴力衝擊美國國會大廈。對此,黎巴嫩常駐聯合國代表穆罕穆德•薩法發推感嘆:「如果美國看到美國在美國的所做作為,美國一定會入侵美國,把美國從美國的暴政當中解放出來。」川普支持者攻進美國會大廈  拜登:這是叛亂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如期舉行聯席會議,並對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再次清點,以認證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這一事實。
  • 非常規武器襲擊美國外交官?美媒:微波假說充滿未解之謎
    新華社北京9月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冷戰期間,華盛頓曾擔心莫斯科試圖將微波輻射變成隱蔽的精神控制武器。後來,美國軍方也在尋求開發微波武器。它可以在無形中傳送刺耳的聲音,甚至可以把話語送入人的頭腦,其目標是令攻擊者失能,並用於心理戰。
  • 美國駐外外交官頻生怪病,微波武器是罪魁禍首?
    從2016年底開始,這一症狀「光顧了」在古巴和中國的30多名美國外交官及其家庭成員。古巴事件還導致哈瓦那和華盛頓之間的外交決裂。 在3月份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詳細報告中,醫療小組檢查了來自古巴的21名受影響外交官,但未提及微波。
  • 外媒:美國宣布制裁伊朗時,德法英曾明確說「不」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路透社1日報導,一份外交信函顯示,2020年10月下旬,德、法、英曾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對伊朗金融部門實施的制裁,稱此舉將阻礙合法的人道主義貿易,並損害盟友的共同利益。報導稱,這顯示了美國與其歐洲盟友在對伊朗問題上的分歧。
  • 美國人謾罵中國?復旦教授張維為三句話回敬
    在7月20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美國的多重危機」展開了主題演講。這令張教授想起了川普經常說的America First,就是「美國優先」,這句話也可以翻譯成「美國領先」,也就是美國疫情的情況、災難的情況領先世界,而美國今天又處於這種孤立無援的樣子
  • 1天內,川普連收3個噩耗,美媒提出擔憂,大量美國人陷入恐慌
    自美國2020大選投票結束以來,川普競選團隊一直堅稱計票存在問題,並相繼在多個州發起訴訟。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訴訟案卻是「敗多勝少」,無法從根本上扭轉選舉結果。尤其是在13日,川普在1天之內,接連收到3個噩耗。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儘管川普還沒承認敗選,但是美媒已經開始關注「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成員名單。被拜登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羅恩·克萊因22日證實,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首批內閣任命名單。
  • 2021年美國還有兩大危機,川普真想「分裂美國」,拜登也攔不住
    但從現在美國接種疫苗的效率,和因此引發的各種亂象分析,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公共衛生教授溫麟衍表示,美國想實現群體免疫,恐怕還需要好幾年時間。這樣的殘酷現實,讓身處疫情危機的美國人更加絕望。但這對美國來說,還不算是最糟糕的事。近日,全世界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發布了「2021年全球十大風險」事件排行榜。其中位列榜首的不是新冠疫情,而是:美國的分裂。
  • 川普態度急轉彎,或惹上麻煩了
    向來以監聽別人截獲情報為家常便飯的美國,近日卻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美國正在遭遇史上最嚴重的黑客攻擊,事態越發嚴重,拜登怒火中燒之際,川普的態度引起外界注意。 美聯邦機構網絡遭到黑客攻擊,重要數據被曝光 近日,在美國網絡安全部門發表通報時,罕見了用上了"危重"這個詞,由此可見事態緊急。
  • 英俄間諜門|觀察:從中毒案一窺老牌西方強國的虛實強弱
    「利特維年科中毒案」也一度讓英俄關係陷入谷底。次年7月,在俄方拒絕英國方面就涉及此案人員的引渡要求後,以英國為先,雙方互相驅逐了4名外交人員。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議會表示,英國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是向俄方發出「清楚而適當的信號」,但米利班德也表示,俄羅斯是英國一個重要的夥伴。
  • 任期還有11天,陷入至暗深淵的川普會對伊朗開戰嗎?
    川普輸掉大選後,外界一直擔憂他是否會在任期尾聲引爆伊朗問題「地雷」。1月7日,瘋狂的支持者闖入國會山,這場釀成至少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的騷亂成了美國歷史上的驚人一筆,也將縱容這一群體的川普推向四年來的至暗深淵。人們不禁要問,陷入至暗深淵的川普,會選擇對伊朗開戰嗎?答案或許由不得川普本人。
  • 川普1:美國政府0
    縱觀美國歷史,川普白宮是前所未有的混亂而惡濁;但只要有「成年人」能等總統鬧騰完之後,化解他最糟的念頭,悄悄把他桌上散亂攤放的破壞性行政令藏到口袋裡,似乎一切都沒事。三年後,「成年人」一個個離開了房間,對國家面臨的危險三緘其口。川普卻還在。聯邦調查局(FBI)前總法律顧問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曾是川普暴怒時的發洩對象。
  • 面對川普的「極限施壓」,德媒撰文分析「大棒」如何終結
    從與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危機到與中國和朝鮮曠日持久的談判,近段時間,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似乎陷入困境。極限施壓的大棒頻頻揮舞,但撈到的好處卻十分有限。而且無論對手還是盟友,都越來越不買帳。朝鮮本該是川普外交的成功案例,但河內會面以談判陷入僵局而告終,朝鮮還發射短程飛彈表達不滿,「恢復會談」眼下幾乎看不到前景。還有再起摩擦的中美貿易戰,在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影響下,美國農民和牧場主很是受傷,而這些人是川普在明年大選中的關鍵票倉。川普滿世界叫嚷一圈,終究是雷聲大雨點小,反倒由於大家的防範應對,使「特式外交」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現實觀感。
  • 美國陷入混亂,川普支持者被慘打,俄:美國燈塔已經坍塌
    當前美國被疫情,大選以及各種抗議示威活動緊緊包圍。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在不斷創新高,依舊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國家。同時,因為大選而展開的抗議活動也在開展。據媒體報導,前幾天,華盛頓爆發了大規模的百萬人遊行,川普的支持者和抗議者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美國陷入一片混亂,俄羅斯專家評價說,美國的燈塔已經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