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等於有毒?復旦教授:化學教育啟蒙「汙名化」何時能了?

2020-08-30 科壇春秋精選

作者 吳苡婷 首發於上海科技報

近日,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第二場「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在此次論壇上,二位復旦大學的教授對近些年來社會上對化學學科的誤解,深表痛心,希望「汙名化」的化學啟蒙教育不再延續,公眾能對化學有個客觀的了解。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趙東元在題為「化學與未來能源」的報告中認為,目前社會上對化學一詞有很深的誤解,認為化學就等同於「加害」。前些年央視居然拍攝出「我們恨化學」的廣告,還有一些洗髮水居然在廣告中宣稱沒有化學成分,這完全是胡說八道,還有很多明星穿著西服走進化學實驗室,這完全是非專業的表現。這些宣傳使得公眾對化學產生了很深的誤解。杜邦公司原來有一句廣告語,叫做「美好生活從化學開始」,現在也沒有人敢說這些話。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施章傑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化學教育啟蒙很有問題,公眾在各種新聞中聽到的都是化學負面信息,事實上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氨,甲醛等都是社會上某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學物質做壞事,而這導致民眾對化學徹底的誤解。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化學,每個人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和睡前最後一件事都離不開化學,這些年大家比較關注的被卡脖子的「晶片技術」也離不開化學的加盟,在去年中國GDP統計中,化工產業的貢獻率超過38%。


相關焦點

  • 復旦、上海交大化學自招考試指導
    從復旦、上財大、華東師大、上外等校分析,對選修任何學科的學生都是公平的,因為這些大學的考試內容都是從數學、語文、英語中考兩科或三科(復旦的是千分考)。 從華東理工、東華大學分析,物理和化學是等同的,測試內容都是兩科,數學、物理或化學任選一科。
  • 第五屆能源化學與材料國際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10月19至21日,第五屆能源化學與材料國際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大會由「2011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iChEM)主辦,復旦大學承辦,來自全球10餘個國家的近300位領域內的專家和學者參加會議。會議共舉行主題報告29場,接受優秀牆報80餘份。
  • 刷新相關化學常識 復旦大學教授周鳴飛領銜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來源/視覺中國在化學教科書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站在前人偉大化學家的肩膀上,近100年來人們通過不斷挖掘並擴展對於化學元素的認識和應用,推動了化學、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眾多學科的飛速發展。
  • 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後,化學相關方向
    學科專業方向 (1) 有機化學專業(包括有機反應、不對稱合成、天然產物全合成、不對稱催化)5人 (2) 生物催化與轉化2人 (3) 藥物化學與計算化學2人 (4) 藥劑學與藥代動力學 2人 (5) 連續流化學
  • 復旦大學教授發表19頁綜述文章:G蛋白偶聯受體超家族的化學多樣性
    該論文長達19頁,耗時一年完成,對目前所有已知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小分子配體的化學結構和藥理活性進行了整合分析
  • 復旦大學陸葉課題組誠聘博士後,需化學背景或集成電路設計背景
    但是如果能把新型納米器件和矽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起來,各取所長,則可以創造出高效的集成晶片。該項目用傳統的邏輯和射頻晶片和新型材料如石墨烯晶片相集成,從而做成高度集成的傳感晶片,該晶片將在微型醫療,藥物篩選以及生物感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目前項目需要有生物化學、表面化學經驗或者集成電路工藝和設計的博士加盟。
  • 科普:化學建盞有毒嗎?
    沒有陶瓷器不是化學的,我們周遭萬事萬物都在進行著化學反應。建盞的還原燒,是在快要燒制結束的時後,減少窯中進入的 空氣量,火焰中不完全燃燒的還原性CO和H2等,在高溫下與坯中的高價的紅色三氧化二鐵(Fe2o3)被還原為低價氧化亞鐵(Feo)等。鐵的氧化物磁性所以請不要再用新燒建盞是化學的可能有毒來說事,真心無知。那麼,應該如何說呢?
  • 考研化學專業排名靠前的大學
    考研化學專業排名靠前的大學化學專業為學生提供化學知識方面的職業才能,同時,還開設包括數學、物理和生物在內的輔助性的課程,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考研專業。下面小編為化學類專業考研的同學們盤點了化學專業排名前八的高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礎化學教育教學成長紀實
    二十世紀30年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著名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虞宏正教授率先開設「土壤熱力學」課程,將物理化學知識融入到土壤學知識中,開創了「化學與農林專業相結合」的先河。80年代中期以來,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秉承先生教學理念和治學精神,以培養「複合應用型創新拔尖人才」為目標,立足農林基礎、創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資源,逐步構建起農林專業化學教學新體系,為高等農林院校人才培養服務。
  • 膠體與界面化學的奠基人傅鷹教授
    傅鷹教授是我國膠體與界面化學的主要奠基人,傑出的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堅定的愛國者。  傅老師的上述舉措,把當時膠體與表面化學的各個方面都帶動了起來。  1957年,我們畢業了。當時,中國科學院北京各研究所正處在初建階段,很需要人。在分配工作前,傅老師風趣而意味深長的對我們說:「希望你們做工作母機,到各高等學校去任教,為了使你們在工作開始時,能繼續相互幫助,打開局面,奠定基礎,要相對集中分配。」
  • 最新科學研究:放屁蟲有毒嗎?非凡的「屁」背後的化學機理是什麼?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化學研究教授、Athula Attygalle說:「我們首次解釋了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放屁蟲,如何生物合成化學物質以產生爆炸所需的燃料。」 「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故事,以前沒人能講。」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自然科學》雜誌上。
  • 華中科技大學周軍教授團隊揭示水系熱化學電池廣闊應用前景
    研究提到,低品位熱能(3Fe(CN)6/K4Fe(CN)6水系熱化學電池基準體系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特異性配體協同調控氧化還原對溶劑化結構,獲得了熱化學電池領域最高塞貝克係數該材料具有低的晶格能以及高的溶解熵,展現出優異的溶解度溫敏性。由於熱敏性晶體材料的引入,在有溫差存在的情況下,可以在器件的熱冷兩端形成穩定的亞鐵氰根離子濃度梯度。例如,在50℃ 溫差條件下,亞鐵氰根離子濃差可達47倍,相應塞貝克係數從基準體系的1.4 mVK-1提升至3.73mVK-1。
  • 最新:2017全國大學化學學科排名前15強
    2007年學科評估,南開大學化學學科與北大並列第一。4、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化學系始建於1926年。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原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滬江大學、大同大學、震旦大學與復旦大學七校的化學系合併,成為今日的復旦大學化學系。大學化學學科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
  • 人民日報: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
    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不吐不快)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藥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藥也有害最近,「馬兜鈴致癌」事件沸沸揚揚。
  • EPA開放關於化學風險、暴露和有毒物質資料的化學信息
    EPA開放關於化學風險、暴露和有毒物質資料的化學信息 2010-05-1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2010年4月29日華盛頓消息,為了使公眾更容易獲得化學品在線信息
  • 我們為什麼學化學?
    ——戴安邦戴安邦(1901--1999)著名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我國配位化學奠基者之一。畢生致力於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培育了中國幾代人才。作為新中國的化學家,要想充分利用我們的豐富資源,首先須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化學。
  • 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北大教授王文清逝世,享年88歲
    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消息,我國著名核燃料化學和生命化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原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王文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科慕公司與復旦大學第一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結果公布
    上海2020年12月30日 -- 12月29日,在鈦白科技、氟產品和特殊化學品行業擁有市場領先地位的全球性化學公司 -- 科慕公司(Chemours)(NYSE:CC)與復旦大學共同舉行了第一屆「化學成就未來」獎學金頒獎儀式。
  • 這位路橋人編著的《製藥化學》為我國第一本藥物化學專著
    藥師,即指受過高級藥學專業教育或在醫療預防機構﹑藥事機構或製藥企業中長期從事藥物調劑﹑製備﹑檢定和生產等工作並經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藥學人員。那麼,中國第一位現代意義上的藥師是誰呢?據於傳福、於燕蓀合作的《懷念於達望教授》一文記述:「於達望教授是我國藥學界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取得我國第一號藥師證書的藥師。」
  • 金力--復旦大學教授
    姓名: 金力    職稱: 教授     聯繫地址: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E-mail地址:ljin007@gmail.com    簡歷    1985年復旦大學生物系遺傳學本科畢業;    1987年復旦大學遺傳所遺傳學碩士畢業;    1994年獲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生物醫學科學/遺傳學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