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內空間約9立方米,配有7個座位,室溫18到27℃,透過窗外可以看到地球、月球和更廣闊的太陽系……
將來坐著豪華飛船太空旅行,不會是夢想。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版「龍」飛船3月2日首次試飛,目前正在飛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在太空梭退役8年後,邁出載人發射關鍵一步。
據新華社電在貨運版「龍」飛船多次飛行成功基礎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版「龍」飛船2日首次試飛。不過這次飛船上只搭載著一個假人模型。
美國東部時間2日2時49分(北京時間15時49分),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升空,大約11分鐘後,飛船與火箭順利分離,繼續飛向國際空間站。
這次試飛旨在驗證載人「龍」飛船安全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能力。飛船上載有一個身穿白色太空衣、名為裡普利的假人,其名字來源於電影《異形》中的經典角色埃倫·裡普利。
這位裡普利先生,身穿一套標準版的SpaceX艙內太空衣,頭部、頸部和脊柱等部署著傳感器和輻射監測儀,為之後發射真人做準備。
此外,首飛任務主要測試一系列關鍵系統:入軌/在軌/再入導航系統、航天控制電子系統、對接系統、通信/遙測系統、艙內環境控制系統、太陽能充電系統、電力系統、推進系統……
按計劃,飛船將於3日與空間站對接,送去大約180千克的物資和設備,並於8日脫離空間站,將一些重要科學樣本帶回地球。
美國航天局局長布裡登斯廷2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今天的成功發射開啟了一個新篇章,使我們距離用美國火箭從美國本土再次將美國太空人送上太空更近一步。」
與多次赴國際空間站完成補給任務的貨運「龍」飛船相比,載人「龍」飛船更大、更重,它裝有生命支持系統,並增加多臺發動機,以便飛船在發射臺和上升階段出現緊急狀況時太空人逃生使用。
這是美國在太空梭退役8年後邁出的恢復載人發射能力的關鍵一步。
按照美國航天局的計劃,本次試飛成功後,載人「龍」飛船將於今年7月開展首次載人飛行,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往空間站。
探索「太空的士」擺脫對俄依賴
這是美國航天史上首次由私營公司建造和運行的載人飛船執行「太空的士」任務,開啟了商業航天運輸飛行和低成本空間探索的新篇章。
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不得不「仰仗」俄羅斯飛船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然而,俄羅斯飛船「船票」一路飛漲:2008年時,單人票價不到2200萬美元;美國太空梭2011年退役時,票價漲至近4000萬美元;到2018年,票價已高達約8190萬美元。
與俄羅斯的「船票」合約今年底即將到期,此次成功發射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顯示了美國發射載人飛船的能力,有助於最終擺脫對俄羅斯載人飛船的依賴。 據新華社
特色 7座豪華內飾,透過舷窗看宇宙
SpaceX就是要徹底改變以往載人飛船「重功能,輕設計,無美感」的通病,讓搭乘「龍」飛船變成一種太空享受。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載人「龍」飛船艙內空間約9立方米,配有7個座位、一套環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統以及先進的緊急逃生系統。飛船設計了4扇舷窗,大幅擴展太空人的視野,太空人可以從飛船窗戶鳥瞰地球、月球及整個太陽系的壯麗景觀。
飛船上的觸控螢幕顯示飛船的實時性能狀態,包括其在太空中的位置、目標地點狀況以及飛船內環境等。艙內溫度可在18至27攝氏度之間調節。
飛船採用最高級的碳纖維材質和阿爾坎塔拉麵料。
最重要也是最酷的,這是一艘完全自動駕駛的宇宙飛船,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飛控,全自動對接空間站,全自動應急處理各項預案等,當然也可以切換到人工操控,同時同步受到SpaceX總部飛行控制中心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