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室,陳列著一匹馬的皮革標本。滿身白毛中雜有少許斑點,首尾長187釐米,高132釐米,它鞍鑾齊備,四蹄直立,馬頭高仰,那栩栩如生的神態,好似正等待出徵的主人,一旦抖動韁繩,就會揚蹄而去。這就是毛澤東轉戰陝北時騎過的小青馬。
毛澤東從長徵路上騎到延安的小黃馬,在鳳凰山死去。因它是有功之馬,毛澤東特別指示:一不準剝皮,二不準吃肉,三不準拔馬尾,要完整地埋掉。
當時中央機關還沒有汽車,首長外出全靠騎馬或步行。為了給毛澤東物色一匹好馬,中共中央西北局派人到三邊(定邊、靖邊、安邊一帶)草地選購。馬由幾位回民兄弟護送到延安後,中共中央辦公廳派毛澤東的警衛員賀清華去南門外驗收。
馬共有兩匹:一匹是小青馬,一匹是白咀頭的小紅馬。護送的老鄉介紹說這兩匹馬屬川馬品種,個頭雖不大,但力氣大,靈活、速度快,跑起來起伏小,平穩,性情也溫順老實。
賀清華騎上馬在南門外跑了幾圈,果然不錯,便決定將小青馬留給毛澤東,小紅馬留給周恩來。
▲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的毛澤東坐騎小青馬標本
後來,馬來亞森美蘭華僑給毛澤東送了一輛吉普車來,毛澤東外出就很少騎馬了。
有一天,毛澤東對他的馬夫侯登科說:「你餵馬,幫了我大忙,這功勞要給你記上。現在我不騎馬了,你願意改行嗎?」侯登科表示仍要跟著毛澤東當馬夫。毛澤東說:「許多人都到前方當幹部去了,你還在這裡餵馬?」侯登科說:「我願意給主席當一輩子馬夫。我覺得這個工作是很光榮的。」
就這樣,老侯留在毛澤東的身邊。他把小青馬餵得膘肥體壯,專給毛澤東送信、送電報、送文件,到新華印刷廠取報紙如《參考消息》等。毛澤東還曾將小青馬借給來延安訪問的同鄉好友蕭三騎。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到達緩德縣田莊後,吉普車開往河東,毛澤東下車留在了河西,開始轉戰陝北。他對侯登科說:「我要在陝北打遊擊,你年歲大了,過河東去吧!」老侯說:「我年紀大了,但身體很好。主席留在陝北,我怎麼能過黃河呢?再說主席又要騎馬了!」
這樣,小青馬又成了毛澤東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路上,毛澤東對小青馬特別愛憐,每碰到路難走,他就下馬徒步。一次,小青馬掉了馬掌,他就堅持步行,以免磨壞了馬蹄。小青馬對毛澤東也特別溫馴,只要一見他走近,就歡快地嘶鳴。
最後東渡黃河時,還鬧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船到河中心,浪頭洶湧,搭載牲口的船劇烈顛簸。馬和騾子互相擠撞,小青馬掉入河水裡。毛澤東在船上,望著在水裡掙扎的小青馬,十分著急。這時奇蹟出現了:小青馬竟會遊泳!不過它沒有跟著船遊,而是往回遊,終於遊到了岸邊。毛澤東上岸不久,小青馬搭了另一艘船,回到毛澤東的身邊。
過了黃河,毛澤東就要大踏步地向華北進發了。他對侯登科說:謝謝你啦!咱們在陝北轉戰,全靠你餵馬。今天,我們要坐汽車了,你不能和我們一起去,你要隨機關一起行軍。你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騎上這匹小青馬走吧!
到了西柏坡,老侯仍然餵馬。1948年冬,正值大決戰,老侯因積勞成疾去世。為了不幹擾毛澤東工作,人們將這個消息瞞住未告訴他。老侯追悼會由任弼時主持,朱德等參加並講了話。
一日,毛澤東提出要騎小青馬散散步,衛士便把老侯去世的事告訴了他。毛澤東很驚訝,生氣地問:老侯在我身邊工作多年,他病故了,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告訴我?毛澤東喃喃地說著,深情地回憶著老侯,他吩咐要通知地方政府給以優待,並幫助老侯家解決生活困難。他沉默了好一會兒,說:要號召大家向老侯同志學習,幹一行,愛一行,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
老侯去世了,但小青馬還在。
1952年3月,小青馬作為軍功馬送到北京動物園(當時叫西郊公園)由老紅軍周根山精心飼養。小青馬隨著歲口的增大,毛色漸漸變白成了一匹小白馬。
1962年,小青馬老死,馬皮被製成標本保存。1964年8月,延安革命紀念館派專人運回,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出。
▲延安革命紀念館
小青馬以它特有的雄姿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觀眾。人們一看到這匹馬,就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徐鎖寫下的詩句:
看著毛主席騎過的駿馬,
革命的豪情迸出火花。
戰鬥的風雲滾滾而來,
馬蹄的聲音在耳邊敲打……
毛主席騎著這白色的駿馬,
神採奕奕、威武高大,
揮鞭指點江山萬裡——
風展紅旗如畫!
(摘自《縱橫》雜誌2018年第七期)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