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毛澤東轉戰陝北的小青馬被製成了標本,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出

2020-12-03 中國網文化

▲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室,陳列著一匹馬的皮革標本。滿身白毛中雜有少許斑點,首尾長187釐米,高132釐米,它鞍鑾齊備,四蹄直立,馬頭高仰,那栩栩如生的神態,好似正等待出徵的主人,一旦抖動韁繩,就會揚蹄而去。這就是毛澤東轉戰陝北時騎過的小青馬。

毛澤東從長徵路上騎到延安的小黃馬,在鳳凰山死去。因它是有功之馬,毛澤東特別指示:一不準剝皮,二不準吃肉,三不準拔馬尾,要完整地埋掉。

當時中央機關還沒有汽車,首長外出全靠騎馬或步行。為了給毛澤東物色一匹好馬,中共中央西北局派人到三邊(定邊、靖邊、安邊一帶)草地選購。馬由幾位回民兄弟護送到延安後,中共中央辦公廳派毛澤東的警衛員賀清華去南門外驗收。

馬共有兩匹:一匹是小青馬,一匹是白咀頭的小紅馬。護送的老鄉介紹說這兩匹馬屬川馬品種,個頭雖不大,但力氣大,靈活、速度快,跑起來起伏小,平穩,性情也溫順老實。

賀清華騎上馬在南門外跑了幾圈,果然不錯,便決定將小青馬留給毛澤東,小紅馬留給周恩來。

▲延安革命紀念館陳列的毛澤東坐騎小青馬標本

後來,馬來亞森美蘭華僑給毛澤東送了一輛吉普車來,毛澤東外出就很少騎馬了。

有一天,毛澤東對他的馬夫侯登科說:「你餵馬,幫了我大忙,這功勞要給你記上。現在我不騎馬了,你願意改行嗎?」侯登科表示仍要跟著毛澤東當馬夫。毛澤東說:「許多人都到前方當幹部去了,你還在這裡餵馬?」侯登科說:「我願意給主席當一輩子馬夫。我覺得這個工作是很光榮的。」

就這樣,老侯留在毛澤東的身邊。他把小青馬餵得膘肥體壯,專給毛澤東送信、送電報、送文件,到新華印刷廠取報紙如《參考消息》等。毛澤東還曾將小青馬借給來延安訪問的同鄉好友蕭三騎。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到達緩德縣田莊後,吉普車開往河東,毛澤東下車留在了河西,開始轉戰陝北。他對侯登科說:「我要在陝北打遊擊,你年歲大了,過河東去吧!」老侯說:「我年紀大了,但身體很好。主席留在陝北,我怎麼能過黃河呢?再說主席又要騎馬了!」

這樣,小青馬又成了毛澤東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路上,毛澤東對小青馬特別愛憐,每碰到路難走,他就下馬徒步。一次,小青馬掉了馬掌,他就堅持步行,以免磨壞了馬蹄。小青馬對毛澤東也特別溫馴,只要一見他走近,就歡快地嘶鳴。

最後東渡黃河時,還鬧出了一段有趣的故事。船到河中心,浪頭洶湧,搭載牲口的船劇烈顛簸。馬和騾子互相擠撞,小青馬掉入河水裡。毛澤東在船上,望著在水裡掙扎的小青馬,十分著急。這時奇蹟出現了:小青馬竟會遊泳!不過它沒有跟著船遊,而是往回遊,終於遊到了岸邊。毛澤東上岸不久,小青馬搭了另一艘船,回到毛澤東的身邊。

過了黃河,毛澤東就要大踏步地向華北進發了。他對侯登科說:謝謝你啦!咱們在陝北轉戰,全靠你餵馬。今天,我們要坐汽車了,你不能和我們一起去,你要隨機關一起行軍。你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騎上這匹小青馬走吧!

到了西柏坡,老侯仍然餵馬。1948年冬,正值大決戰,老侯因積勞成疾去世。為了不幹擾毛澤東工作,人們將這個消息瞞住未告訴他。老侯追悼會由任弼時主持,朱德等參加並講了話。

一日,毛澤東提出要騎小青馬散散步,衛士便把老侯去世的事告訴了他。毛澤東很驚訝,生氣地問:老侯在我身邊工作多年,他病故了,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告訴我?毛澤東喃喃地說著,深情地回憶著老侯,他吩咐要通知地方政府給以優待,並幫助老侯家解決生活困難。他沉默了好一會兒,說:要號召大家向老侯同志學習,幹一行,愛一行,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

老侯去世了,但小青馬還在。

1952年3月,小青馬作為軍功馬送到北京動物園(當時叫西郊公園)由老紅軍周根山精心飼養。小青馬隨著歲口的增大,毛色漸漸變白成了一匹小白馬。

1962年,小青馬老死,馬皮被製成標本保存。1964年8月,延安革命紀念館派專人運回,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出。

▲延安革命紀念館

小青馬以它特有的雄姿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觀眾。人們一看到這匹馬,就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徐鎖寫下的詩句:

看著毛主席騎過的駿馬,

革命的豪情迸出火花。

戰鬥的風雲滾滾而來,

馬蹄的聲音在耳邊敲打……

毛主席騎著這白色的駿馬,

神採奕奕、威武高大,

揮鞭指點江山萬裡——

風展紅旗如畫!

(摘自《縱橫》雜誌2018年第七期)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原總參離休幹部李錦華逝世,系毛主席轉戰陝北時無線電報務員
    李錦華1947年跟隨毛主席轉戰陝北,新中國成立後,6次帶電臺到中南海、北戴河、廣州、杭州等地執行保障毛主席外出活動的通信聯絡任務。李錦華回憶說:轉戰陝北的歲月,敵我力量十分懸殊,國民黨軍隊有20多萬兵力,我西北野戰軍只有2萬餘人。毛主席率領的中央支隊極其精幹,除警衛部隊,僅一兩百人。轉戰途中,多次遭遇胡宗南大部隊追擊,均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化險為夷,大家對毛主席都打心眼裡佩服。
  • 北京這些國家一級行業博物館,你都去過了嗎?
    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並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將博物館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作為首都,北京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有很多的,其中以行業為劃分的博物館也有不少,有農業、科技、自然、軍事等,總會有你感興趣的主題。
  •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翼方彝」
    【每天一文物】國家一級文物「翼方彝」 2020-06-06 0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中華青銅文明】國家一級文物「夔龍紋銅尊」 2020-12-0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超北:被毛澤東稱為「無名英雄」
    中央特科派給王超北的任務主要包括:搜集楊虎城、胡宗南部隊對陝北紅二十六軍和川北紅四方面軍的軍事部署情報,全力支援陝北紅二十六軍和川北紅四方面軍急需的軍用物資,建立上海中央和陝北紅二十六軍與川北紅四方面軍在西安的秘密交通聯絡站等。
  • 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原標題: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首次來華展出   鑲寶石鏡122件土耳其精美文物,正在上海博物館向觀眾講述安納託利亞的文明故事。它曾是《荷馬史詩》中特洛伊城的所在地,誕生於此的古代帝國西臺則依靠獨有的冶鐵技術一度成為東地中海地區的霸主,此後的東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也留下了豐富而精彩的文物與藝術品。   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介紹,「安納託利亞文明」特展是2013中國「土耳其文化年」的重要內容。
  •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
    沙漠挖出千年「乾屍」,屍骨被列為一級文物,身穿衣服禁止出境考古的時候發現一個「完整」的屍骨是很難的,因為在漫漫長的歲月的作用下,屍骨早就被腐蝕風化了,現在發現的木乃伊類的屍體也是下葬的時候被福馬林侵泡後的結果,福馬林有劇毒大家是知道的,況且在福馬林侵泡後屍體會呈現出黑色,也許是古代的人們不知道福馬林可以讓屍體不被腐蝕
  • 國寶級文物首次展出!這個展別錯過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觀眾可領略「唐宋八大家」在文學、書法、繪畫方面爐火純青的造詣,感受他們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品味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崇仰他們偉岸高潔的人格力量,沐浴他們光耀後世的精神光輝。
  • 美國博物館展出大批木乃伊文物 現場進行掃描
    該館將從3月16日開始正式展出這批來自古埃及和秘魯的木乃伊及附屬文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18年3月13日,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對一具木乃伊進行掃描,該館將從3月16日開始正式展出這批文物。
  • 古埃及文物展在瀋陽啟幕 230餘件珍貴文物展出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7月6日電 (韓宏)由遼寧省博物館、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獅身人面像、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等難得一見的230餘件古埃及珍貴文物展出,揭開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紗。
  • 鄭振鐸當年如何搶救古籍文物,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故宮展開紀念
    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在上海秘密組建「文獻保存同志會」,為國家搶購了善本古籍3800餘種。就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之後,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徵集小組和北海團城文物收購點,陸續將王獻之《中秋帖》等許多文物精品收歸國有。且自己又率先垂範,將其多年購藏的六百餘件陶俑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他還倡議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
  • 南通博物苑,館藏的鯨魚、鯊魚、江豚等珍稀物種的標本
    擬大鬚鯨骨骼標本。南通博物苑藏。又名布氏鯨,因喜食鯷魚又名鯷鯨。中型鬚鯨,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這件擬大鬚鯨骨骼標本,為2001年6月在啟東市呂四鎮海豐村海邊擱淺死亡,當時測量此鯨體長12餘米,重約15噸。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鬚鯨骨骼標本。
  • 廈門鯨豚館開放展出各類標本 13米21噸灰鯨標本太震撼
    「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麼大的動物標本,太震撼了!」前天,在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鯨豚館裡,市民仰望十餘米長的灰鯨標本,連聲感嘆。據講解員介紹,廈門國際海洋周海洋三所鯨豚館開放日期間,不僅展示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灰鯨標本,還有其他各類海洋生物標本。
  • 秘魯文物首次大規模在湘展出
    湖南日報9月22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李葉)「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即將於9月26日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展,這是秘魯文物首次大規模在湘展出。今天,省博物館開箱布展並對媒體開放。    秘魯古代文明是安第斯文明體系裡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次展覽將通過157件(套)文物精品,展現秘魯古代文明的神奇爛漫與璀璨輝煌。
  • 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將建
    想通過真實鮮活的文物,來觸摸中華文明發展史?來北京大學吧!11月26日,北大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建設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通過真實文物展現中華文明歷史進程。基因庫選址北大昌平新校區,建成後將對公眾開放。
  • 國內最大抹香鯨標本要「洗澡」了
    製成標本後2002年展出給一頭體長18.4米的抹香鯨標本「洗澡」,是什麼樣的場面?抹香鯨陳列於開放式空間,直接暴露於空氣中,容易受到空氣中的雜質、灰塵等汙染,會造成標本的磨損,此外灰塵等夾帶微生物和蟲卵,會對標本直接產生損害,因此標本的除塵尤為重要。當標本表面有灰塵時,要用吸塵器除去灰塵,有深凹處用洗耳球吹塵,切記不能用溼布擦拭標本表面。抹香鯨標本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還會存在皮膚乾燥失脂,也可能導致標本表皮和骨骼出現開裂的現象。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北京林業大學是以森林生物研究為基礎的大學,我們的標本館以珍稀瀕危動植物為特色,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標本館這個載體,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林業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服務於國家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教育。」        張志翔說,北林大標本館現有展覽面積2300多平方米,設有哺乳動物、昆蟲、鳥類及爬行動物、植物、種子、木材、菌物、土壤、礦物與巖石9個展廳(室),收藏植物標本近20萬份、昆蟲標本3萬餘份、動物標本2000餘份、土壤與巖石標本約4000份,展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4種。        從開館至今不到1年的時間裡,北林大標本館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 毛澤東與槍的故事
    其司書陳慕平曾經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聽過毛澤東講課,他向袁文才簡單介紹了他所知道的關於毛澤東的一些情況。袁文才聽後認為:毛澤東是黨內同志,也就是自己人,既然來了信就理應去接頭。於是,派龍超清和陳慕平等3人作為他的代表,拿著他的親筆信去三灣見毛澤東。信中說:「毛委員:敝地民貧山瘠,猶汪池難容巨鯨,片林不棲大鵬,貴軍馳騁革命,應另擇坦途。敬禮,袁文才叩首。」
  • 丹江口水庫發現1.68米長巨型鱤魚,將被製作成標本展出,吃貨們哭了
    10月26日,這條巨型鱤魚被送至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博物館,將被科研人員製成標本,以後會面向公眾展出。據悉,它將成為湖北最大的鱤魚標本。27日上午,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門口,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這條巨型鱤魚。其體長和一個成年男子身高相近,體圍與一名少年的腰差不多粗細。幾名科研人員在測量其側線鱗數量後,開始向其身體多個部位注射標本固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