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總參離休幹部李錦華逝世,系毛主席轉戰陝北時無線電報務員

2021-01-08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李錦華親友處獲悉,原總參信息化部離休幹部李錦華8月9日逝世,享年89歲。

據《解放軍報》2014年報導介紹,李錦華,1931年3月生,1944年7月參加革命,曾任報務員、電臺隊長、分站主任、總參通信工程指揮部參謀長、副主任、總參第二通信總站副主任等職。李錦華1947年跟隨毛主席轉戰陝北,新中國成立後,6次帶電臺到中南海、北戴河、廣州、杭州等地執行保障毛主席外出活動的通信聯絡任務。

李錦華回憶說:轉戰陝北的歲月,敵我力量十分懸殊,國民黨軍隊有20多萬兵力,我西北野戰軍只有2萬餘人。毛主席率領的中央支隊極其精幹,除警衛部隊,僅一兩百人。轉戰途中,多次遭遇胡宗南大部隊追擊,均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化險為夷,大家對毛主席都打心眼裡佩服。

1950年2月,毛澤東、周恩來訪問蘇聯回國。在哈爾濱接見省市負責人時,毛主席說:「胡宗南進攻延安以後,我和恩來、弼時在陝北的兩個窯洞裡指揮了全國的解放戰爭。」周總理風趣地說,「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裡,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

李錦華告訴軍報記者:「作為毛主席身邊的無線電報務員,我見證了毛主席指揮這場戰爭的全過程。這也是我一生最榮幸和自豪的事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通信老兵李錦華因病逝世!享年90歲
    ,於2020年8月9日12時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2020年8月14日《通信兵的故事》編輯部李錦華:「我是1944年13歲時在陝北家鄉參加革命的,參加革命後,一直在我軍的無線電通信系統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有幸跟隨黨中央、毛主席轉戰陝北,後在西柏坡為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三大戰役做東北地區的無線電通信工作,解放以後多次帶著電臺跟隨毛主席出差到各地。
  • 李錦華回憶在毛主席身邊的特殊任務
    中間是毛主席乘坐的列車,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如秘書、衛士、司機、醫生、攝影師、理髮師、炊事員及我們電臺的報務員、機要局的譯電員,還有不少警衛人員也坐這列車。列車全是軟臥,那時只有毛主席乘坐的專列帶電臺。途中有一晚,列車快到杭州時,專列的車窗玻璃不知被什麼人給打了一個小洞,當時列車沒有停車,繼續前進。
  • 陪毛澤東轉戰陝北的小青馬被製成了標本,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出
    ▲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室,陳列著一匹馬的皮革標本。滿身白毛中雜有少許斑點,首尾長187釐米,高132釐米,它鞍鑾齊備,四蹄直立,馬頭高仰,那栩栩如生的神態,好似正等待出徵的主人,一旦抖動韁繩,就會揚蹄而去。
  • 「中國地熱之父」、地質學家任湘逝世
    > 據北京市科協微信公號11月22日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地質學家、教授,北京市科協第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原黨組書記,中國地質學會原副會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原副會長,北京能源學會原副會長
  • 「航空四君子」之一、中國航空研究院原副院長胡溪濤逝世
    「航空四君子」之一、中國航空研究院原副院長胡溪濤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記者 蔣子文 2021-01-12 18:12 來源:澎湃新聞
  • 四渡赤水,無線電通信為主席提供情報,電臺1分隊收發電報幾百份
    1935年12 月,在陝北瓦窯堡,毛主席要求儘快溝通與賀龍、任弼時率領的紅二、六軍團的通信聯絡。但是,軍委與二、六軍團無線電聯絡的電臺和密碼,早在 8 月初毛兒蓋分為左、右路軍時就隨左路軍行動留在四方面軍了。對於無線電通信來說,中斷了幾個月,呼號、波長是否變了?再用原來呼號,對方是否會認為是冒充?這些建立無線電通信的基本條件失去後,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要重新恢復無線電通信是十分困難的。
  • 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副董事長茅林(寧波籍)逝世
    據新華社,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副董事長、黨組成員茅林同志,於2020年10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茅林同志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慰問。茅林,1924年3月生於浙江餘姚。194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到蘇中區黨委工作。
  • 口述史:李錦華 錦繡人生
    李錦華  1930年出生於蘇州,1948年從景海女中畢業,考取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主修鋼琴,先後輔修聲樂、音樂教育等課程。大學三年級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88年退休後又擔任五年的英語教師、合唱團的負責人兼指揮,其間一直在家開鋼琴課。擔任北京校友會會長多年。
  • 王繼述同志逝世
    原標題:王繼述同志逝世 嘉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離休幹部王繼述同志(享受副廳級待遇、按副省長級標準報銷醫療費),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3月11日在嘉興逝世,享年95歲。 王繼述同志是河南省杞縣人,1938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4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葉運高:從毛主席身邊揪出大特務劉從文
    1942年7月,葉運高在中央社會部所屬西北公學受保衛業務訓練期間,被抽調到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參與偵破國民黨軍統局漢中特種遊擊戰術幹部訓練班特務案工作。該案是延安整風運動後期轉入對幹部政治審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1943年,葉運高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第三科科長,具體負責甄別、審查幹部工作。
  • 軍事科學院原政治部主任殷學潤逝世,曾在朝鮮戰場度過6年
    軍事科學院原政治部主任殷學潤逝世,曾在朝鮮戰場度過6年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1-01-14 12:4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石油地震技術奠基人之一許雲逝世,享年93歲
    中國石油地震技術奠基人之一許雲逝世,享年93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28 09:40 來源:澎湃新聞
  • 李錦華,你是好樣的!
    2015年,我與教師秦鳳妹輪流值大周,在這期間與李錦華有多次交談。王老師,我告訴您,上次我生日時,爸爸帶我到桂林的旅社與我共住了一個晚上,吃了『肯德基』,還參觀了兩江四湖的夜景,真好玩。至今我都還記得清楚,我盼著爸爸這次也能來陪我過生日,帶我到陽朔看看,大家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 聽說天降隕石,逝世前的毛主席激動不安,思考良久,提起兩個人
    據當年新華社的報導,3月8日15時02分,吉林市由東偏北的方向,向西南方向斜著躥過來一個大火球。紅色的火球後面是一道耀眼的光束,再後面是一串濃煙,震耳欲聾地呼嘯著落下。突然,火球發生爆炸,分成若干大小石塊,砸在吉林市、永吉縣和蛟河市。最大的一顆隕石,177.5公斤,砸透了1.7米的凍土,砸出6.5米的深坑,土塊飛濺150米遠。
  • 93歲離休幹部昨捐獻遺體 20多位醫學院大學生獻花
    昨天下午,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3歲離休幹部王培孔老人的遺體告別暨捐獻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儀式,20多位紹興文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敬獻菊花。  王培孔老人生於1924年11月,山東泰安人,1946年2月入伍,1947年2月入黨,曾任嵊縣副縣長、紹興市糧食局局長等職,1985年9月離休。
  • 空間物理學家、武大原校長侯傑昌逝世,享年83歲
    空間物理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侯傑昌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7日5時4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1956年9月至1964年12月在武漢大學物理系完成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業。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主任、空間物理與電子信息學系主任。198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89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8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 李毅逝世胡錦濤慰問 曾為兩彈一星做出重要貢獻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原核工業部原子能研究所(現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所長、代理黨委書記李毅同志(副部級幹部、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於3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官莊好人】李錦華:兩句承諾 一生奉獻
    李錦華回憶道,他倆經常一起吃飯,有一次看到唐偉的湯勺很特別,唐偉說:「這是參軍前媽媽給的,是我最寶貴的家當。」3個多月後,在部隊第一次進攻戰鬥中,唐偉被選進突擊班去前線掃除障礙,他把自己最心愛的飯盒和勺子交給李錦華保存。第二天,李錦華也被派到前線,他到處打聽唐偉,有人說他可能犧牲了。「我非常難過,一直沒見到他的遺體,那次戰鬥很激烈,我們連隊一天就犧牲了12名戰友。」
  • ——記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敬老院院長李錦華
    杜 強 吳壽軍 胥善富當初,李錦華從部隊退伍到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小官莊鎮敬老院工作時,剛滿23歲,他先後擔任過會計、副院長、支部書記、院長,一幹就是30多個春秋。他把這裡當成人生的「第二戰場」,30多年來,他以真心換真情,耐心細緻地開展工作,把老人們當作親人,了解他們的需求,耐心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
  •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胡繩武教授逝世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胡繩武教授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官網 2016-06-23 10:12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