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莊好人】李錦華:兩句承諾 一生奉獻

2021-01-14 小官莊微政務

點上一根煙、灑下三杯酒,在南京雨花功德園烈士墓前,李錦華哽咽著說:「唐偉,我又來看你了……」

人們不知道,眼前這位背部微駝的中年人,只因一句「我等你活著回來」的承諾,為犧牲戰友保管飯盒和勺子28年,並最終找到戰友家人送還遺物;只因一句「老兵你放心」的承諾,在寶應小官莊鎮敬老院一幹就是24年,為120多位孤寡老人養老送終。

他是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是寶應小官莊鎮敬老院的院長,但在認識他的人們眼裡,更是一位講信義、有擔當的漢子。

一句承諾

他為犧牲戰友保管遺物28年

「我先走一步,飯盒和勺子交給你,要是我犧牲了,你就留著用;要是還回得來,你再還給我。」

「我等你活著回來……」

1985年6月9日傍晚5點多,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前線,李錦華沒想到,這是他和好戰友唐偉的最後一次對話。

1983年底,18歲的寶應青年李錦華入伍,結識了同在山東青州服役的南京人唐偉。在新兵連的日子裡,因為都是江蘇老鄉,又興趣相投,他倆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1985年3月,我們隨部隊拉到了老山前線。」李錦華回憶道,他倆經常一起吃飯,有一次看到唐偉的湯勺很特別,唐偉說:「這是參軍前媽媽給的,是我最寶貴的家當。」

3個多月後,在部隊第一次進攻戰鬥中,唐偉被選進突擊班去前線掃除障礙,他把自己最心愛的飯盒和勺子交給李錦華保存。第二天,李錦華也被派到前線,他到處打聽唐偉,有人說他可能犧牲了。「我非常難過,一直沒見到他的遺體,那次戰鬥很激烈,我們連隊一天就犧牲了12名戰友。」說罷,李錦華眼圈紅了。

戰鬥結束後,李錦華沒等到唐偉;部隊開拔了,李錦華還是沒等到唐偉。此後,無論是隨部隊返回山東青州駐地,還是退伍回到家鄉,李錦華都帶著用紅布包裹的這副飯盒和勺子,想戰友了,就拿出來看看。在寶應, 他搬過四次家,每次搬家都把戰友的飯盒和勺子貼身帶著。有一次,李錦華上班去了,七歲的兒子調皮,從柜子抽屜裡翻出了飯盒和勺子玩耍,從不打孩子的他,回家後把兒子狠狠揍了一頓,然後抱著哭泣的兒子,含著眼淚講起了「唐偉叔叔的故事」。

「烈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如果把他的遺物損壞了,我怎麼和唐偉的家人、自己的良心交待啊!」這次事後,李錦華一次次到南京尋找唐偉的家人,但都沒有結果。「我只知道他家在南京雨花區,其他信息都不知道。」

2013年10月,一次戰友聚會,李錦華意外得到了唐偉家人的信息,並通過他們找到了戰友的墓碑。10月20日,在南京雨花功德園,李錦華緩緩走到唐偉的墓前,雙手顫抖著捧上包在紅布裡的飯盒和勺子:「兄弟,28年了,我終於把飯盒和勺子給你帶來了。」

今年端午節前夕,李錦華再次來到唐偉墓前,拿出參加央視綜藝頻道《回聲嘹亮》節目錄製時,請蔣大為、王潔實和王立平三位藝術家現場籤名的CD。「兄弟,我們的故事,中央電視臺都知道了。」說完,李錦華唱起兩人都喜歡的《駝鈴》:「路漫漫,霧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當心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

一句承諾

他為120多位孤老養老送終

1988年1月,李錦華退伍後回到了老家寶應,被安置在小官莊鎮鎮政府工作。1991年1月,鎮敬老院缺人想把他調去,領導徵求李錦華的意見,儘管不大願意,但他還是表態:服從組織安排。

來到敬老院沒幾個月,李錦華就有些蔫了:從激情燃燒的戰場到暮氣沉沉的敬老院,想著自己才20多歲,就要呆在「老人窩」裡,他心裡有想法。

喬冠寶,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是敬老院裡李錦華最聊得來也最佩服的一位老人。李錦華的情緒,埋在心裡,寫在臉上,喬冠寶看出來了。在一次聊天中,喬冠寶講完自己的抗戰故事後,緊盯著李錦華的雙眼說:「小李,咱們軍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沒等李錦華回答,老人就斬釘截鐵地說:「就是戰鬥面前,不能退縮,不能認輸。人民子弟兵,人民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戰場。」

李錦華聽懂了老人的意思,漲紅著臉說:「老兵你放心,我就在咱們敬老院紮根了。」

 此後,李錦華開始全身心投入敬老院工作,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戰場」,把孤寡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每天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有髒活累活搶著幹。當上院長後,為改善老人生活,他起早貪黑地和大家一起翻地種菜,把有限的經費節省下來,讓老人們吃得更好、穿得更暖;院內綠化越來越多,為了節省開支,他一直兼職當園丁,一有時間就蹲在花草中鬆土施肥、打藥修剪,把整個敬老院打扮得像個花園;為了讓老人生活得更好,他還在院裡搞創收,將老人們吃剩的飯菜用來養豬、養魚。老人們說,李院長其實就是個炊事員、保潔員、保健員、園丁……張羅著一大家子裡裡外外的事情。

敬老院離李錦華家只有400米,可是他一年在家時間只有三分之一,自己家裡的活都無暇顧及。家人不理解,他總是這樣解釋:敬老院的老人孤單寂寞,更需要關心和陪伴。

2011年12月的一個深夜,身患肺氣腫和傳染性肝病的吳長年老人病情嚴重,急需到醫院救治。老人體重有80多公斤,李錦華毫不猶豫,不怕傳染,一路將老人背到醫院,穿梭於各個科室,直至將老人背到住院部安頓下來。此時,李錦華已經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無力地癱坐在病房外的長椅上。李錦華在醫院陪護老人時,同病房不知情的病人都羨慕老人有這麼孝順的兒子。

在敬老院工作的24年間,李錦華共為120多位孤寡老人養老送終。大多數老人去世時,他都守在床邊,握著老人的手,送老人最後一程。

有人說:「老李你真傻,隨便去幹什麼工作,不比現在強?」李錦華答道:「想想那些長眠地下的戰友,我很幸福,我很知足,他們犧牲了,我的戰鬥還沒結束。」

 信義無價 責任如天

 在李錦華身上,閃耀著「信義」的價值光芒。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什麼是信?就是講誠信、有擔當,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什麼是義?就是講大義、明大事,就是有清晰的價值坐標、有堅定的信仰追求。

李錦華的經歷有著傳奇性,他身上的信義從何而來?一方面是他有「神」,有著堅定的精神追求,有著高尚的道德修養。另一方面是他有「愛」,有著對戰友的愛,有著對敬老院孤寡老人的愛。有人講,經歷過戰場生死的人,有著許多的豁達,也有著更多的堅守。李錦華講,「想想那些長眠地下的戰友,我很幸福。」這是一種幸福觀,也是一種價值觀,從中可以讀懂他的堅持和追求。

信義無價,責任如天。李錦華是一個標杆,他的事跡必將啟示更多人成為有信義、有擔當的人。

李錦華保管戰友遺物28年,踐行「言忠信,行篤敬「美德。奉獻青春於敬老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他博愛精神的源泉。他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道德典型,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帶動一鎮人,讓更多身邊的人加入好人隊伍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生態,這就是樹立身邊好人的意義所在。



 掃描二維碼,關注小官莊微政務



 


相關焦點

  • 新民政新媒體丨寶應民政人李錦華:30多年超越血緣的孝心陪伴
    在南京雨花功德園,李錦華緩緩走到唐偉的墓前,雙手顫抖著捧上包在紅布裡的飯盒和勺子說:「兄弟啊,我來遲了!28年啦,讓你久等了!我把飯盒和勺子給你帶來了,我現在知道你在這裡,以後會經常來看你,我會兌現當年的承諾,替你為母親盡孝!」隨後,李錦華帶著家鄉的特產來到唐偉老家,看望唐偉母親。一進唐家門,李錦華就緊握住唐偉母親的雙手,激動地說:「媽,兒子替唐偉看望您了!
  • ——記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敬老院院長李錦華
    李錦華給82歲的五保老人陳立風打掃衛生時,發現坐便器時常不通,就親自為她清理大便。老人難為情地說,你是院長,不該幹這個。可李錦華說,您就把我當成您兒子吧,兒子為母親做事情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敬老院老人臨終前,李錦華都會默默地守護在床邊,陪伴著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多年來,李錦華始終以院為家,經常利用休息日為敬老院做綠化修剪,僅此一項就能節省十幾萬元。
  • 李錦華,你是好樣的!
    2015年,我與教師秦鳳妹輪流值大周,在這期間與李錦華有多次交談。真的又輪到我值大周了,他爸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到了當前用工方人手緊張,任務重,周六怕是抽不出時間趕回來了,但是保證周日上午能趕來陪一下孩子,讓我開導一下李錦華。聽了李錦華爸爸的話,我原本想說:孩子此刻真的需要您!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人家作為父母的哪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哪個不想多陪陪孩子,如果不是真的事情太重要,他也不至於如此為難。
  • 口述史:李錦華 錦繡人生
    中學時李錦華的鋼琴是學校裡彈得較好的,跳舞唱歌也十分出色,因此,李錦華當年主修鋼琴,輔修聲樂、音樂教育。「我當時什麼都學」,言談中李錦華對當時的選擇甚是滿意。採訪後我們發現,李錦華中學大學的學習對她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是多麼的重要。說起大學中的育人制度、吳貽芳校長的教育思想,李錦華滿口稱讚:「那吳校長可是了不起!教學思想是相當先進!
  • 通信老兵李錦華因病逝世!享年90歲
    李錦華同志(坐輪椅者)和毛主席警衛們在參加由中紅網組織的重走轉戰陝北路活動中來到南泥灣深情難忘南泥灣好地方……(李錦華之子李遠攝)親切會見——當年跟隨毛主席轉戰陝北的報務員李錦華(中間坐輪椅者)與延安群眾熱愛的毛主席特型演員(左一)一起合影(李錦華之子李遠攝)
  • 原總參離休幹部李錦華逝世,系毛主席轉戰陝北時無線電報務員
    澎湃新聞記者從李錦華親友處獲悉,原總參信息化部離休幹部李錦華8月9日逝世,享年89歲。據《解放軍報》2014年報導介紹,李錦華,1931年3月生,1944年7月參加革命,曾任報務員、電臺隊長、分站主任、總參通信工程指揮部參謀長、副主任、總參第二通信總站副主任等職。
  • 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李錦華
    李錦華祖籍江西撫州,1978年10月生於景德鎮陶瓷世家,漢族人,自幼受父輩們的影響,學習陶瓷藝術,對景德鎮陶瓷情有獨鍾,在自己刻苦學習和老前輩陶瓷藝人的指導下,並熱練地掌握了一套精湛的制瓷技術,其作品更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青睞
  • 韓豐駿:無怨無悔 甘於奉獻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她為了幫助同仁,背了二百萬外債;她為了配合城市建設,童星幼兒園曾數拆數建;她積極奉獻社會,汶川、玉樹地震,先後捐出十多萬元支持災區;她還長期幫助弱勢群體、看望老紅軍、老八路和孤寡老人。作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她顧全大局,積極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   無怨無悔,甘於奉獻,在韓豐駿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工匠故事】水火交響曲的演奏家——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錦華
    李錦華的父親也曾是江南造船的一名裝配工,1982年在父親退休之際,年僅19歲的李錦華子承父志,從江蘇農村進廠工作當學徒。當時父親嚴肅地對他說:「你若想學好技術,就去頂崗上班;若沒本事勝任,就不要去,不能給江南造船工人抹黑!」面對父親的認真態度,他十分堅定:「我能學好技術,做個有本事的工人!」
  • 帶給你一生的承諾
    雙方領導籤署合作協議  許給業主一生的承諾,升華為你而來  14:30分,優雅的舞臺劇落幕,升華·悅西溪的項目總經理楊韓狄先生與黃龍飯店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翔先生上臺  「帶給你一生的承諾」是本次籤約儀式的主題,更是升華·悅西溪對業主許下的諾言。它不僅表達了升華地產為業主們提供尊貴服務的思想,更展示了其為杭州升華人居品質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據悉,悅西溪項目位居西溪高尚居住核心,坐擁首個國家溼地公園,享五大城市綜合體完美配套,鮮明的新亞洲風格是城市難得的低層低密度住宅。
  • 中國高級陶瓷藝術師-李錦華
    李錦華,祖籍江西撫州,1978年10月生於景德鎮陶瓷世家,自幼受父輩們的影響,學習陶瓷藝術,對景德鎮陶瓷情有獨鍾,在自己刻苦學習和老前輩陶瓷藝人的指導下,並熱練地掌握了一套精湛的制瓷技術,其作品更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青睞。
  • 2014年9月5日,中國文明網推出《好人365》專欄,每天講述一位中國...
    樹好人光輝形象的平臺 講好人精彩故事的全書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默默奉獻的好人:那些為父母治病堅持不懈的孝子,那些為孩子教育堅守貧窮的老師,那些荒山植樹終生致力環保的義士,那些收養孤兒大愛無私的好人。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在為別人的幸福而奮鬥,他們是平凡世界的英雄,我們身邊的好人。
  • 為何有那麼多科學家為了科學探索奉獻一生?聊聊科學與人生
    在物質欲望急速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很難相信有人會為了某些事情去奉獻自己的一生,這裡所說的奉獻指的是不摻雜任何雜質的純粹的奉獻,這種奉獻並不是為了功成名就,也不是為了財富和地位且並不期望藉此而名垂千古。當這樣的一個人存在的時候,那麼我們一定會為其冠以「英雄」的名號,這不僅是因為其偉大,也是因為其稀有。
  • 安徽合肥:學好人精神 為好人服務
    他們懷揣崇敬之意,手捧溫暖之情,以「學好人精神、為好人服務」為主題,來到了「中國好人」、「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戴清老人的家。88歲的戴老,思路敏捷,熱情健談,極具感染,言語中時時透露出他對黨和國家的赤誠和對人民的熱愛,老人多年走進校園巡迴報告、全心捐資助學助教是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好地詮釋。
  • 賓陽:「好人現象」引領時代新風
    本報賓陽訊(記者/文彩雲通訊員/濛鴻翔)年近9旬,無怨無悔照顧智障兒媳30餘年……9月25日,記者獲悉,被譽為「最美婆婆」的賓陽縣大橋鎮木埠村村民楊秀蘭入選2015年8月份「中國好人榜」。  這已是該縣2011年以來第三個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先進典型。
  • 2020年「吉安好人」名單出爐
    吉安新聞網訊(鄒清華、記者郭曼儂)奉獻大愛,善行吉安因為文明,這片土地美得更有「深度」;因為好人,這座城市暖得更有「溫度」。11月13日,記者從吉安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今年以來,吉安市積極組織開展2020年「吉安好人」推薦評選活動。經各地各部門推薦、評審委員會評定,袁水生等27事跡33人獲評2020年「吉安好人」榮譽稱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吉安好人」!
  • 處事待人,牢記這兩句古訓,一生有福氣,日子越過越好!
    處事待人,牢記這兩句古訓,一生有福氣,日子越過越好!牢記其中的兩句古訓,福氣跟著你走!一、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菜根譚·概論》釋義:為人處世能夠忍讓是很高明的方法,因為退步往往是更好 地進步的階梯。
  • 探尋「鹹陽好人」現象的蒲公英效應
    默默無聞、紮根基層、樂於奉獻,他精神刻度的厚積薄發,正是鹹陽文明積蘊的最好體現。  目前,鹹陽已探索出一條讓平民成為英雄、草根成為明星、培育「鹹陽好人」的路子——堅持理性認知與情感認同並重、文化涵養與實踐涵養並舉,城市傳播與市民互動並用,用先進典型的鮮活教材、直觀導向、直白教育來引導和激勵市民。
  • 「6·23」特大風災多名抗災英雄成為十大「阜寧好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4月26日下午,第五屆十大「阜寧好人」頒獎儀式在阜寧縣文化中心舉辦。現場發布了第五屆十大「阜寧好人」和2016年阜寧好人名單。
  • 安徽省宣城市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中國宣紙股份...
    青弋江畔,好人如潮。10月21日上午,宣城市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來自全市各地的身邊好人代表,與現場觀眾一起感受溫暖人心的道德力量。為敬業奉獻好人獻花  交流活動分為誠實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