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強 吳壽軍 胥善富
當初,李錦華從部隊退伍到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小官莊鎮敬老院工作時,剛滿23歲,他先後擔任過會計、副院長、支部書記、院長,一幹就是30多個春秋。他把這裡當成人生的「第二戰場」,30多年來,他以真心換真情,耐心細緻地開展工作,把老人們當作親人,了解他們的需求,耐心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
李錦華給82歲的五保老人陳立風打掃衛生時,發現坐便器時常不通,就親自為她清理大便。老人難為情地說,你是院長,不該幹這個。可李錦華說,您就把我當成您兒子吧,兒子為母親做事情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敬老院老人臨終前,李錦華都會默默地守護在床邊,陪伴著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多年來,李錦華始終以院為家,經常利用休息日為敬老院做綠化修剪,僅此一項就能節省十幾萬元。老人們感慨道:「我們沒有兒女,李院長比兒子還要親,這輩子我們滿足了!」
今年1月22日,在接到上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後,李錦華立即制定應急預案,對敬老院實行封閉管理,不分晝夜地堅守在崗位上。對外,他多方聯繫,採購酒精、消毒液、口罩,想盡辦法購買防疫用品等緊缺物資;對內,他將院內的防疫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為解決老人不能外出理髮、理髮師又不允許進入敬老院的難題,他自己購置了理髮工具,從來沒有學過理髮的他開始給老人們理髮,從一個外行到逐漸熟練,老人變得清爽又有精神。李錦華還要求每天對老人進行兩次體溫檢測,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值班,每天對院內進行消殺,並按疫情防控指南進行自查。
大年三十,妻子做好飯菜,打電話催李錦華回家吃年夜飯。他卻說:「院裡的爺爺奶奶們沒有家人陪伴,在這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不能拋下他們不管,他們更需要我!」妻子和家人難免有些抱怨,可他說:「老人們是易感人群,我經常往返,會增加老人們的感染風險,我既然帶著大家幹,就必須做好表率!」
正月初五凌晨2點,院裡一位88歲高齡老人不幸去世,喪事在敬老院進行。李錦華考慮到前來弔唁的家屬較多,立即與老人家屬溝通協調。在慰問、設置簡易靈堂的同時,也告知了老人家屬疫情防控工作中喪事簡辦的有關規定。李錦華耐心細緻的工作得到了離世老人家屬的理解,一大早就將老人火化,確保了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
30多個寒來暑往,李錦華以院為家,把孤寡老人當親人,悉心照料。他所在的敬老院先後獲得江蘇省民政廳「三星級敬老院」、揚州市敬老文明號,他個人先後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院長」「百家健康掌門人」稱號、入選「江蘇好人榜」,2019年9月被江蘇省委宣傳部等七部門聯合評為江蘇省「道德模範提名獎」。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9)